文化改良还是被殖民被人血馒头
共和制被复辟了。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为了祖国不再被殖民, 中华民族的子民们不再被大师们忽悠愚弄吃人血馒头可治痨病, 纷纷引进了各种各样的新文化。其中"公派公费"留美博士生胡适先生没有在美国乞求美国政府去推翻中国政府, 没有将中国政府的腐败和人民生活的落后乞求自己的导师, 或认识的某些反华议员和政府官员来攻击制裁中国。也没有选择不管祖国如何我己洋装在身拿着高薪在美国过着小家庭的幸福生活。而是带着在美国学到的"新文化"和博士导师的实用主义理论回到了祖国, 和其他从不同国家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一起积极参与对中国旧文化的改良。
从胡适留下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胡适认为文学改良要从八个方面入手,八个方面分别是: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在内容方面,胡适针对“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的弊端,提出须做“言之有物”,即有“情感”、“思想”的文章;而对于当时青年“不思奋发有为”,但只知“发牢骚之音”的“暮气”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进而希望青年能在“国之多患”之时,成为贾生、王某、屈原、谢皋羽一样的人。在第二事中他用进化论思想喊出了具有拓荒意义的“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口号,打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的迷信,进而提出了“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的观念,将“惟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白话小说提升到“世界第一流文学的地位”,并称之为“真正文学”。
在形式方面,胡适是将旧文学的形式和语言作为箭靶而讨伐的。他认为“今日作文作诗者”,首先要讲究文法,而这点在他后来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里做了具体分析。有了文法后,其次就是要注意文章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胡适提出“务去滥调套语”,在作文的时候应该抛弃以前的陈词滥调, “自己铸词以形容描写”“耳目所亲见亲闻、所亲身阅历之事物”;同时作文要“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由于“不用典”这条是“八事之中,最受友朋攻击的”,所以他将典故分为广义五种,狭义二种详细地进行论述。另外他梳理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并以西方的白话文学的发展为参照,最后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预言它“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胡适声称"不问政治, 只做学问"。胡适的“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作为向群众宣传的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的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篇语言通俗、层次分明的《文学改良刍议》为后来(新文化至今)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标准”,有利于其规范化。首先,层次分明,论据充分。文章先总述“八事”,然后再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论据分别对“八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例如“不用典”这条,他每论述一义就会举出具体的例子,可谓是功夫下得深,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学者所应有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正是这种态度才有了文章结论中的“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框纠是正之”。而这种态度被当时以及以后的人批为游移、懦弱。陈独秀在《答胡适之》中也对胡适这种“容纳异议,自由讨论”的态度极为不满,认为“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也正是陈独秀这种坚决的态度才使文学革命的发展迅速。在文学革命初期,由于它本身是新生事物,所以这种“一刀切”的坚决态度是有必要的。
然而知识分子们"不问政治, 只做学问"行吗? 而这种“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框纠是正之”。的游移、懦弱、改良的态度能改变中国被殖民被人血馒头的落后现状吗? 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知识分子的中国文章中只喜欢帝王将相,不屑于劳动人民中的小人物小事件。劳动人民中绝大多数是文盲, 再加上古代的文言文及繁体字, 又如何能让中国人得到教育醒悟。
百多年前的十四万华工参加一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等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与英法等国的战士一起欢呼这一胜利的,还有一群作为“战勤”与他们一起“并肩战斗”的东方人华工。遗憾的是, 他们的不朽功勋在次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被漠视了。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的收回德国在山东权益的要求被无情地拒绝,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该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后,各帝国主义列强国家之间的第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1914年6月28日,德国的同盟国奥匈帝国借王储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一事,向背后有俄国、法国、英国支持的塞尔维亚宣战。8月初,称为同盟国的德、奥一方的国家,和称为协约国的法、英、俄一方的国家,都相继向对方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但之所以称之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因为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参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不只是欧洲的事情。因为世界性的帝国主义国家,除欧洲的德、奥、英、法、俄、意之外,还有北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日本。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也不仅仅在欧洲,他们和美国与日本占有的殖民地领土、控制的半殖民地的势力范围及各种政治经济利益,还交叉于欧洲之外各大洲。因而这时都要避免已得利益的失去,并借机进行更大的掠夺。这样,一场帝国主义的争夺性世界大战便从欧洲开始了。
由于这些主要参战国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他们都会拉拢中国,以期保有并扩大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当时战争刚开始时还未参战的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在中国对德国进行战争,夺取德国帝国主义在山东青岛的势力范围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大战开始,中国想要“中立”。德国驻华代办马尔赞,在中国组织了“中德协会”,拉拢中国知名人士站在德国一边。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康悌、俄国公使克鲁朋斯基对中国政府此时不停止付给德国的庚子赔款、使德国用此款进行宣战活动表示不满,他们对袁世凯政府允许青岛德国守军用中国人修筑防御工事等提出抗议。
事实上这场大战牵涉到各个列强国家在华的利益,但是,对中国这个“弱国”和“半殖民地”的中华民国政府,各个列强帝国都是不放在眼里的,他们对中国“要求参战”和成为“参战国”,都是从维护各自列强自身利益出发的,而非顾及中华民国的利益。中华民国在世界舞台上根本没有自己的地位。
美国在欧战开始后,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重要物资,宣布中立而乘机独发了战争财。8月3日袁世凯向美、德等国使节表示希望租借地和租界中立化。8月6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希望美国增加在中国的军队,使中国得到美国海军的保护和支持;希望美国、日本劝说欧洲各国不在中国领土、领海租借地作战。美国政府答复,不愿为此问题卷入国际纠纷而拒绝。日本通知英国决定对德国宣战,日本军舰出现在青岛海面。日本向德国发最后通牒:一、德国立即撤退在日本和中国海面上的军舰,不能撤退的立即解除武装。二、无偿地无条件地把胶州湾租借地交给日本。德国不肯轻易地把嘴里的肥肉让给日本。德国政府已和中国政府私下交涉过,将胶州湾租借地“还给中国”,但中国以后要给予徳国补偿。但日本反对,袁世凯因而不敢接受。袁世凯政府曾建议德国将胶州湾先交给美国,以后再由美国交给中国,美国拒绝。袁世凯向他在辛亥革命时就熟识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求计。朱告袁日本已经参加协约国,英国不能抵制盟国。如中国对德、奥宣战,中国和日本都是协约国。如果中日两国都是协约国,我们也不能看着盟国欺负盟国,事情就好办了。袁世凯表示中国可以考虑加入协约国,但无出兵欧洲之力。朱尔典说可以不出兵,中国在精神和物质上尽可能的进行支持就是尽了盟国的义务。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开始保持中立,在一战后期,直到美国参战后也紧跟着加入协约国,以工代战,向欧洲输送华工。他们为协约国西线战场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劳动力,其中许多华工最终埋骨异乡。大约有十四万中国劳工被征掉前往战场,除了在利物浦等地从事战争后援基础建设之外,还有大量劳工被抽调到了西线战场后方,由于环境的恶劣,如同奴隶般地干活又无安全保障, 最终有6000多人死在了遥远的欧洲异国,这次远赴欧洲的劳工参战对于中华民国来说有很大的人员伤亡。
1916年,德国在西线一直和英法互不相让、对着绞肉,东线则是一批批屠杀俄国兵。1917年俄国内乱、退出战争,德国趁机收割大片土地,也结束了两线作战。要不是后来美国突然加入协约国,加上德国国内矛盾爆发、工人和士兵造反,战争结果还真不能让德国战败。而中华民国也不闲着,总统袁世凯紧锣密鼓当皇帝,日本又趁着欧洲列强无暇东顾,赶着来压榨中国、逼着袁世凯签署了极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总算是等到袁世凯死了,日本也因为《二十一条》对中日关系太大才重新开始考虑参战问题。恰好,美国也参战了。这时候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总统是黎元洪,军阀段祺瑞是总理。
段祺瑞是北洋军队大佬,袁世凯的接班人。他主张参战。段祺瑞要参战还有重要原因,就是他想借此扩军。虽然中国离欧洲战场十万八千里,但参战了嘛,总得动员军队啊。军队强大了便可清理一下南方那些占山为王的小军阀, 还有一心想造反的孙中山的革命党?所以,南方军阀绝对要拥护和平。孙中山也会拥护和平,他还收了德国的巨款,到处宣传北洋政府是劳民伤财妄图打内战。中国要不要参加一战,就变成了中央要不要扩军、武装统一。参战的争论变成总统府和国务院的冲突,史称府院之争。最后段祺瑞派人冲击国会控制了大权。中华民国可以参战了。中国参战,主要是往欧洲送劳工。
段祺瑞的军队也确实组建了。军费军需,很多都来自日本的支援。这种支援当然不是没有条件的。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第五号有极为丧权辱国的条文,比如要求中国军队使用日本军械,中国军队、警察、政府、财政部门接受日本顾问的指导……注意,这个第五号因为太过丧权辱国,直接是想渗透中华民国的核心,日本给段祺瑞的军队发钱、发枪炮、发顾问。日后中国确实获得了战胜国资格,可是日本的渗透更严重了。这个"战胜国"对中华民国有什么好处呢?
而被成为英法雇佣的劳工个个都是强壮劳力。据《纽约时报》1917年2月的报道称, 只有“那些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留下的华工”才有机会前往法国, 其中“大部分人”身高超过六英尺。法国和英国都想招到身体素质最好的华工, 因此都把华北地区特别是山东作为主要招工地, 因为山东人体格强壮, 吃苦耐劳, 并且能习惯法国的气候。一位英国军官这样描述华工招募现场的场景: 应征者“在接待处的棚子中经过分组后被依次带入位于兵站中央的一间屋子, 在房间里,应征者们脱光衣服, 全身赤裸,并按统一的方式接受英国军医们的仔细检查。应征者可能会因为21个原因中的任何一个落选,包括肺结核、支气管炎、沙眼、疟疾和牙齿不好等。”经过体检、剪掉辫子、清洗全身、再次体检后, 入选的华工每人领到一个刻有身份编号的铜手镯和一套干净的衣服。旅程充满艰辛,华工不仅要忍受波涛汹涌的大海,还要面临德国潜艇的威胁,最终抵达一战西线战场。除遭颠沛之苦外, 还要面临来自炮击轰炸和毒气弹的死亡威胁。“弹壳如雨,为害最烈,故各营之中皆备地穴或沙屋以避之。如炸弹掷下,离之五十步或能无恙,一夜之间常奔避数次,故在该地驻七八月,未尝解衣而寝。”尽管身在混乱、时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还常常被西方人蔑称为“苦力”(coolies)“中国佬”(Chinks)。
华工们在欧洲战场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 挖战壕, 修铁路, 装卸货物, 在火药厂、兵工厂、化工厂和造纸厂等地方工作, 有的华工甚至成为修理坦克、飞机的技工。“在营盘, 二十五人一顿一桶饭, 一人仅分小半碗, 饭量大的饿得头晕眼花没人管。”为别国打仗, 打胜了祖国还是被殖民, 山东青岛从德国人手里转到了日本人手里。说是中立公正的美国帮中国说理, 最后美国为自身利益改变为日本说话了。中国还是被殖民被人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