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上山下乡有什么錯?

(2020-12-24 09:34:43) 下一个

上山下乡有什么錯?

 

新中国的上山下乡始于1955年,北京的年轻学生们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在这年的8月9日,北京青年杨华、李秉衡等人向共青团北京市委提出到边疆区垦荒,11月份获得北京市团委的批准与鼓励,随后引起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垦荒的热潮,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来解决城市青年就职难的问题,   同时又帮助解决中国几千年来农村农民缺乏文化落后贫穷的大问题。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古今中外前所未有过的大事件, 同时对于年轻人到最艰苦贪穷落后的农村去帮助改变农村农民落后面貌,  也是对有志年轻人的一种人生锻炼。

经历过的知青说,  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八年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几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而在大规模的"上山下乡"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通过政府权力也是可以解决的。而改革开放后取消了"知青上山下乡"之后,  留在城市的大量年轻人没有什么问题吗?  有大量有钱的"洋插队"到了世界各地没有什么问题吗?  就从加拿大这几年来看有被失综的被强奸的被杀死的被抓的吸毒的等等许多个案出现,  但还是有人不断到世界各地去留学去移民。

新中国的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生产建设兵团、干部参加劳动学习的五七干校和边防的军人农场,  以及到农村去插队。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因文革的中学生从1968年三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如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 年,以杨华为首的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关东的北大荒去垦荒。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 8 月30 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这批青年。中共政府鼓励当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愿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把邢燕子等人做为典型模范在青年人中大为宣传。在黑龙江省萝北县(现今黑龙江农垦共青农场)开垦出1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 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黑龙江垦区。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 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1958年,美术家朱宣咸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的记录了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画面。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经过自愿报名街道批准同意并且落实好上山下乡到具体地址并召开欢送会,   被接受的乡村干部和贫下中农负责接待安排好。但因农村落后贫穷生活上是艰苦的简单的还要参加体力劳动的。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

文化大革命后期尤其是在毛泽东病重期间,  走资派们为了他们的子女动用了一切关系开始"走后门",   将红色子女们调回身边调回城市或去参军或去机关或去工厂或去学校。而那些关系不够的红色子女或是工农子女就找不到后门可走,  因而许多知青们就有意见,  有些经不起艰苦生活的就闹事。加上政府管不了,  文革中的领导四人帮多次想反对走后门,  但强大的走资派老革命集团根本不理。四人帮向病重的毛主席请示,  毛主席说的大意是,  别反走后门了,  到时候他们都从前门进时, 你们怎么办? 走后门的也不一定都是坏人,   走前门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人。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到70年代后期,那些没有关系走后门走前门的就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的抗争。然后改革开放了,  把抗争知青的目标指向了毛泽东一个人。而邓小平胡耀邦们都成了知青们的救世主。

回顾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  最初由北京学生共青团员们提出的,  又有中央共青团委书记胡耀邦授旗支持的,  又有中央集体开会举手同意做的,  事实上也是符合国情的大事。单从开恳荒地有转业部队和知青们生产的粮食有多少?  如今的这些大型农场还不都是那个时代开出的?  按邓小平胡耀邦"包产到户"的私人经营农村能开恳荒地吗?  现在农场承包给个人发财先富,  而大片农村农田都由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妇女守着,  粮食大豆靠进口就好了吗?  知青参加的“生产建设兵团”的准军事化生活,“生产建设兵团”虽有“屯垦”的功能,但却非正规军队,它同时兼具安排城市失业青年就业和备战的目的。1968年底,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城市里开始修建防空洞,沿海地区不少军工企业纷纷西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组建了以“知青”为主要成员的大量“生产建设兵团”。从1969年初到1970年,原有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大规模扩大建制,同时新成立了内蒙古、兰州、广州、江苏、安徽、福建、云南、浙江、山东、湖北共10个“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西藏、江西、广西的3个农垦师,加上50年代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共有12个“生产建设兵团”及3个农垦师。

城市中学毕业生的出路以上山下乡为主有什么错。上山下乡虽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前从未去过农村,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  让年轻人了解农村有什么错?  去农村难道不是一种学习?  毛泽东让他的孩子都去过农村。而如今堤倡"高考改变命运"、"知识能改变人生"不就是鼓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一朝中举"逃离农村吗? 人以食为天,  没有农民种粮何来食?  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同时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运动过去几十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他们通常对自己留在农村的青春年华抱有怀旧情绪,甚至有人自称“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这一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logicabc 回复 悄悄话 任何事情强迫都有错,即使打着为你好、对社会有益的旗号。何况产生了那么多痛苦和悲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