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2024 (783)
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美国的MeTo运动多少次几十万女性民众走上街头,甚至影响全球的女性运动, 女性们要求尊重女性权利、反对歧视女性。最抢镜的是这句——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感觉好熟悉, 切换成中文:妇女能顶半边天!是不是特别亲切!
妇女能顶半边天!1955年,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刊物发表了《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的文章,毛泽东看到文章后亲批:“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之后,毛泽东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迅速响彻大江南北。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家喻户晓的话从何而来?答案就在贵阳市息烽县的养龙司乡堡子村。
那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大生产热潮时期,养龙司乡堡子村在1954年年底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的许多男社员轻视女性的旧思想还未扭转,不赞成妇女出门干活,导致全村23名女社员只有三四人出工。她们和男社员干同样的活,但以当时的工分制来算,男社员每天记7分,女社员只记2.5分,这就严重影响了女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村里劳动力不足导致群众吃饭困难。这时,任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妇女主任的易华仙提出:“毛主席都说男女平等了,女社员也应该出工,并且工分要和男社员一样多。”就这样,易华仙带领妇女和男社员一起下田犁土、插秧,调动了全村妇女的积极性,使农作物产量增加了三成。
1955年,贵州民主妇女联合会刊物发表了《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酬》的文章,表彰实行男女同酬的第一村——— 堡子村。毛泽东看到文章后亲批:“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之后,毛泽东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迅速响彻大江南北。
不可否认在毛泽东时代。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在那个时代的意义体现在它强调鼓励妇女走出传统角色,进入政治与公共领域去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
比如,与妇女能顶半边天含义相近的这两句话: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196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通讯《毛主席刘主席畅谈十三陵水库》)真正的男女平等,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毛泽东:《〈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一文按语》,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3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被鼓励加入劳动大军,从传统的家庭领域走出来,进入到公共领域。她们主要被当作劳动力的来源看待,因此,文化领域就出现了作为革命者的健壮女性形象,尤其是当时的政治宣传画。我们集纳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部分政治宣传画,一起来看看什么样的妇女能顶半边天。
妇女主任易华仙提出:“毛主席都说男女平等了,....."
夺丰收 广积粮,1973年
妇女能顶半边天 管教山河换新颜 ,1975年。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 1973年
妇女能顶半边天,1974年。
山里红 , 1974年。
全心全意 ,1975年。
矿山新兵,1972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972年。
鼓干劲 比先进 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1973年。
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就是好,1976年。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1965年。
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1971年。
为革命实行计划生育 ,1974年。
实行晚婚和计划生育,解放妇女动力,1975年。
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1975年。
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 ,1975年。
要文斗,不要武斗! 1967年。
新农村, 1960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