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个人资料
yongbing199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岗村的现状

(2018-12-23 05:06:24) 下一个

小岗村的现状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4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  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  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内,任其锈迹斑斑。),安徽省财政厅赞助5000元买物品发给村民过春节(每户一般发一桶油,当年18家按手印“分田单干”的村民每户发两桶,再加一条烟,分地时的生产队正、副队长严俊昌、严宏昌两位带头人除两桶油一条烟外,多补一箱酒),……。小岗村村民严留昌对记者说:“你们记者在这里看到的绝大部分设施是在江泽1998年9月到访前的3个月内,官方投资突击搞起来的。上级不希望小岗给安徽丢脸。小岗人没有花钱,也没有钱花。”

因此,主流媒体对小岗村的宣传报导同事实大相径庭!

大寨与小岗村现状对比,惊呆国人!

前不久,有记者到小岗村采访,村民对记者说:“我们是一步越过温饱线,20年未进富裕门。”记者看到,还有一些农民至今仍住在茅草房里,冰箱、彩电等生活用品在农舍里难得一见。

为庆祝改开20周年而修建的友谊大道、小学校舍、村委会办公楼以及开通的程控电话等,都是政府和社会赞助出资兴建的,没有一项是小岗村人自筹资金建起的。

而被精英们嘲笑的毛泽东时代农村典型大寨,却靠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在2000年以前让农民生活实现了三有三不。

偶从严宏昌的博客中知道,原来他就是带头“分田到户”的生产队长。由于严宏昌三十年中,写60余次入党申请书而没有入党,引发议论。从叶铭葆 2009年11月10日《严宏昌入党被拒看改革者的命运》(严宏昌博客2013-06-08 ) 中,人们是不是认为是因为他“屡遭人忌”。

鉴于此,有网友也借机发议论。

有网友后想了解更多,得知严宏昌在当时是副队长,队长是严峻昌,二人是堂兄弟。在以后的土地是“分”还是“合”的问题上,二人的认识并不一致。

关于严峻昌,2009年中共安徽省委主办的《党的生活》笫六期发表郑雄的文章:《严俊昌:大包干带头人的清醒和困惑》。

文中严峻昌说:

“大包干是当时廹不得巳的作法,并不是想搞私有,而是官僚主义浮夸风和共产风把大家搞得沒飯吃。为了解决温飽问题,所以搞起了‘承包’,但要想大发展,还是应该走集体化道路。现在看来,分那‘一亩三分地’只能管温铇。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的了,家里的地留下老弱病残管着也照管不好,不是荒废着,就是卖给那些私老板,农民们想干什么也干不成,自已那‘一亩三分地’束縛住了手脚,迈不开步子啊!现在小岗村,穷的穷,富的富,要早知道是这个情况。就是砍我的脑袋也不搞‘承包’啊!” 

这是“改革第一村”里的“第一人”在小岗村“改革”三十年之后所描绘的小岗村的现状。

严峻昌也道出了当时“分田到户”的原因,道出了是官僚主义而不是“集体所有制”是小岗村多年“三靠”的原因。反映的是“官僚”与农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同是“分田到户”,同是“个体化”,不同的人看到的不同。其中有人看到的是“改革”,看到的是农村“改革”的方向。呼隆隆蜂拥而上“分田分地真忙”,哗啦啦集体经济瓦解分光。

不知道严峻昌是不是认识上“落伍”的原因,1995年,严俊昌被县委调到镇政府当了农委副主任,就再没有在小岗村担任过职务。这明显是“明升暗降”。

小岗村被冠以“改革第一村”的美誉,严宏昌理所当然的就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副“先锋”。如果说当时不是共产党员,不奇怪。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人到现在居然还不是共产党员。这原因,当然不是他没有“入党”的要求,而是党支部没有吸纳。

看中国的农村,从互助组到合作化,安平县南王庄王玉坤三户农民办社,被毛泽东誉为“五亿农民的方向”。饶阳县五公村耿长锁通过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遵化县西铺村,在王国藩的带动下,一个由二十三户贫雇农和三条驴腿组成的农业合作社。被毛泽东称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因“集体化”而誉满全国。

15岁担任社长的吕玉兰成长为省委书记,大寨大队的陈永贵官拜国务院副总理,人称“布衣宰相”。他们都因为“集体化”的解体而跌落,在批判声中,黯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他们的命运、荣辱与集体化的荣辱联系在一起。

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的浩然。因为歌颂“合作化”,1994年12月7日《光明日报》借浩然的《金光大道》重印之际,发表了《关于重印〈金光大道〉的说法》一文,称浩然的“作品与一段黑暗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光明日报》判断“光明”与“黑暗”的标准是什么?不言自明:是“个体化”还是“合作化”。浩然被一帮子“与时俱进”的什么“文人”钉在了他们竖起的“耻辱柱”上。如今的浩然虽然已离人世,仍然被怀念,被纪念,而那些污蔑浩然的人们又猫到那里去了呢?又创造出了什么歌颂“分田到户”,走农业“个体化”道路的历史画卷呢?谁是那种具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的文学艺术家? 

让人想不到的是,“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并没有固守住“分田到户”。非不想也,而是坚持了三十年,没有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而这,正是有些人诟病“集体化”的原因之所在。在外来党支部书记沈浩的领导和努力下,开始探索怎么实行“合作化”了。他们从“个体化”走向“合作化”,是不是也叫“改革”?倘使如此,那“改革”到底“改”什么?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谱”没有?难道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个体化”是那块“石头”,是块什么“石头”?

  “合作化运动”,不但使农村中“传统”的、旧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生产条件、生产力也发生巨大的改变。伴随着那种变化的是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那些变化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反映那种变化的一大批文艺作品却保留了下来。他们是历史的记忆。 

“合作化”、“集体化”的年代,那是个亿万劳动群众与共产党同心同德,白手起家,勒紧裤腰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年代。也是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年代。其中也有作者的一点绵薄之力。当时却是斗志昂扬,干劲十足,不甘落后。那难道是追求“黑暗”,为增加“黑暗”尽力?那显然是颠倒是非的“文人”在颠倒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他们那种人怎么可能缺位?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在早年就知道这句话,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在“合作化”三十年后,重新被“个体化”取代,应验了那句话。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小岗村成为耀眼的明星,全国农民的榜样却是事实。

当小岗村成为“改革第一村”之后,作为改革者的严宏昌的命运该怎样?

看了网上关于他们的介绍,总的印象是,那些改革家并没有亏待他。他们获得了在“分田到户”之前不可能获得的荣誉。他们及其村获得的是从中央到地方高度的关注,有文章说甚至成为“省直管”村,至于金钱的赞助之类,有目共睹。就连小岗村的行政区划也发生了最大变化。由百余人,发展成为四千余人大村。那绝不是原小岗村的爷儿们、娘儿们生育能力旺盛,“计划生育”在那里网开一面。是领导意志、行政命令使然。究竟是原小岗村带动了并入了其他村,还是通过这种行政措施,促使小岗村的改变?而现在的“大”小岗村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坚持了“分田到户”的“改革”,还是“改革”了“分田到户”的结果?不过,那种毫无一定信仰与主张的人,他们的变化是无常的,每次变化都能够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

从习总书记考察小岗村,到考察一年之后,2017年2月9日,“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上,小岗村4288位村民作为股东首次每人领到350元的分红款”。说明“大”小岗村重新走向了合作化的道路。虽然此“合作化”非彼“合作化”。

小岗村的社会实践证明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改革者严宏昌的命运怎么了?

严宏昌怎么了?其实,没有人把他怎么样。

在一个号称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度,是不是共产党员也许是个很重要的事。特别是“改革者”,更应该出自共产党党内。而严峻昌、严宏昌在冒死带头“改革”的时候,却偏偏都不是共产党员。难道几千万农民党员中没有“改革”的愿望?如果出自战争年代,冒死杀敌,很可能要“火线入党”。

严宏昌作为“改革第一村”里的“改革副先锋”,已经被上层党组织所肯定,小岗村的党支部怎么就不重点培养?三十年都不能把他培养成为共产党员,到底是严宏昌自身条件不够,不努力,还是党支部对他采取了“关门主义”?

如果说,当初党支部组织涣散,党心不齐,在严宏昌的入党问题上统一不了思想,或许不能排除有人“忌”。但是,总不能一“忌”就是三十年。那种“忌”难道由老子传到了儿子?多么大的积怨?多么大的恨!

特别是为小岗村呕心沥血的沈浩,到小岗村后怎么也不重视这个典型,培养他入党?以作者当党支部书记多年的经验,如果“屡遭人嫉”是主要原因,只能说明,包括沈浩领导下的党支部的党员们“有眼不识金镶玉”。党支部既没有帮助严宏昌改正自身的缺点,也没有帮助党员认识自身的问题。

据经验推测,恐怕遭人“忌”不是主要原因。三十年里,一个人在一个党支部的领导下,党支部书记换了几任,党员构成也在发生变化,长期要求而不能入党,总之,还不能完全说是党支部的错。

一个生产队的队长,责任应该是组织社员生产,发展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改善社员生活。看来他是没有那个能力,还是没有那个信心?如果能力不够,信心不足,完全可以“辞职”。国家法纪没有赋予他“分田到户”的权力。他却干脆“分田到户”,无意间,或者叫“一不留神”,就开创中国“一分了之”模式的“能人”。这大概是他的“个性”。当此之时,他到底信仰的是什么?他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宪法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什么?“改革”是不是可以悖于法律?是不是容许人们提出这样的疑问和保留?

毋庸置疑,严宏昌式的“改革”符合某种人的意愿。他在全国上下或许不乏“知音”。但是,究竟占多么大的比例,没有人能够提供。重要的是,“个体化”的生产方式是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走的是不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分田到户”,在严峻昌、严宏昌兄弟的眼里,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术”而不是“道”。即使是在省委书记万里,允许他们试3年。说明当时在他的眼里,也只是权宜之计,而不是长久之策。而在某些理论家、决策人那里,却是“道”而不是“术”,在全国“一刀切”。

如果严宏昌固守“分田到户”的观念,坚守“一亩三分地”那块阵地,必然与后来的党委书记沈浩想带领小岗村农民“共同富裕”的思想和思路发生冲突。他的不能入党也在必然之中。

严宏昌是不是符合入党条件,党支部之外之内的人都可有自己的见解,甚至发议论。但是,入党是有组织程序,组织原则的。他没有入党,是党支部的决定。想找出他几十年中60余份“申请书”而不能入党的原因,只能公开党支部研究他入党时党员的意见及表决的情况。也许党支部就根据平时党员、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就没有把他入党的申请提交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这是某些人的心态。严宏昌先生未必有,但是,不影响有人那么看改革者严宏昌没有入党这个现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想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难道还得不到党员、群众的认可?倘使如此,这个世道就真的出了问题,起码小岗村就真的有问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