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晓

生活是可以缓缓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费时间,我情愿在慢慢里被时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气。
正文

厨师长回沪记(5)

(2025-04-06 09:58:21) 下一个

5日,早上我们团契,George夫妇开车接我。平时厨师长准备菜,我不用操心。这次我用T&T的两包干豆腐丝温水两遍泡开,沥干,凉拌。老干妈、麻油、一点盐一点糖,胡椒粉,葱花。我后在捐款箱塞进了$20。那意思是弥补太素,不如厨师长油腻呀。没有想到我的豆腐干丝一根不剩,我都不知道什么味。

晚上厨师长视频时,关心团契有人想不想他,有没有问候他,大家吃不到他的Pizza了。关心当然有,但是,地球少了你,吃不到Pizza,还有其他食物。我吃别人家的饭菜挺香,加量了米饭。边吃米饭边嘀咕,现在大米贵啊。是的,我家一年多不买圆米了。我以前写过抢购三袋大米,那可是圆米。龄龄还顾家,两个月前,把她剩的长米搭火车送我,火车票上百呀。所以,我吃她的长米,还得附加情绪价值,才值。

不吃圆米也能开开心心过日子,更加剧了难得吃时的幸福感。

可是,视频那头啃着红薯的老红军不悦了。他在对旁边的妈说,你只当看不见好伐。妈冲过来叽里哇啦,说儿子让她吓死了。都说鸡毛蒜皮,他们母子是为红薯皮争论。妈说,我们这里的农药厉害,不像你们国外,你怎么可以吃红薯皮。这几天厨师长早餐是如井冈山食堂了,和妈一起蒸红薯吃。我对厨师长说,甜甜爸爸来我们家时,也说过最好不要吃皮了。

厨师长生我气。他说我必须站在他的立场。这是要政治正确的节奏啊。我反感这点。看着他真生气,我不争。后来给他发谷歌内容,土壤污染有重金属,不要吃皮为好,另外我劝他,如果妈有对的,你听取。接下来,再让他听你对的,是不是。不过我写过去告知妈,国外也有农药污染问题,化肥就是西方传给中国的。

下一个问题,他要她吃蜂蜜,她不肯,对糖严重抵触。我不得不谷歌糖的好处,特别是对低落情绪。接着关于晾衣服。

厨师长最不喜欢做的家务是晾衣服。可以说,他二十六岁前肯定没有晾过衣服,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原因。我偶尔来不及晾衣,请他帮忙。回家看见后院晾着衣,想到这些伪军好无军容,我晾的是精装备国军。这不算自夸,我小时候喜欢看大人有规有矩晾衣服,连替大人扶着竹竿一头,小个子举起手臂,都有自豪。我还特爱看影视片里晾衣服镜头,比如英国电视剧Call the Midwife(呼叫助产士),伦敦东区贫民居住区,和我阿娘家的弄堂像极了,上面飘扬衣服床单等。我不解的是屏幕里很少出现晾内衣的,不像上海街头那么真实坦荡,还杀菌卫生。

厨师长说,妈年纪大了,不必把竹竿戳出去。这个画面参阅我之前有一篇好同学晾毛衣的照片。妈实在喜欢太阳,阳台是玻璃窗户封着,但打开,不也有阳光?阳台上也有晾衣的竹竿。九十年代初上海住房装修,以及配备装铁门与玻璃窗封阳台。

厨师长姐姐也很有意见。曾经说过想买个席梦思给妈,不要睡棉花胎。可是妈喜欢晒被褥,睡的好。我倒是觉得席梦思真没有什么好,上海天气潮湿。她想晒被褥就晒,阳台上有地方。

事事去纠正她,厨师长是不是太累了。我只能劝劝他。他平时脾气好,可也有更年期的梗脾气了。但我写请妈带他去居委会看看。妈警惕了,说不去。我只能手写解释。厨师长连居委会在哪里也不清楚。上海的居委会做老人工作还是实实在在的,(疫情期间不在讨论)节假日都发实物关心,老人心里还是感觉被照顾到了。妈说过,去居委会开会,独居老人多。

妈上次唠叨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老,依赖他人。我写,我是想问题想的远。举例了姑姑,为了姑姑后来被迫进养老院求我帮忙,那个故事比电视剧剧情丰富,我打电话给姑姑所在的居委会。等等。又提及爸接受过居委会“长护线”(音),有上门的服务,为爸洗澡。这之前,妈不肯请人,自己又做不动。姐姐去看,说爸身上有味道。我们一直没有让妈知道,是我背后操作,请妈最喜欢的小妹妹去看他们,也就是小阿姨去了,妈才肯让姐姐去居委会来评估,立刻有“长护线”,一次不到十元人民币。

我看问题看到二十年后是常有的。当初刚结婚,我房间没有电视机,妈房间电视机开的很响,劝他们开轻一点。不听的,直到耳聋才后悔。包括教育下一代,即便我读教育心理学课程,他们也不肯听我的建议。

团契的George叫我朗诵“十架苦路”,如同去年。我找出去年抄过的词,在家念一遍。聚餐时,连八十九岁的Michael 特意过来表扬我。钢琴演奏的苏菲说,因我的朗诵带动了她弹奏时的感情。

厨师长去看姐姐姐夫。吃饭时,厨师长说起我,如果我看不惯的现象,不愿与人多说一句,转身离开。我想到最近捡到过一本九十年代很火的书,讲soulmate 。

如何老去,养老,绝不是存多少钱的问题。之前给妈特别日记手写小结了五点。

没有精神上心理上的准备,不管是不是独居,都会产生问题。去年厨师长去拜访过妈也认识的老邻居,百岁,住家保姆照顾。百岁老人的精神面貌相当好。

厨师长从书橱里拿出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放在妈的房间,说,这是我叫她读的。如果捧着手机,看的引起负面情绪,不如读小说杀杀时间。虽然她一生也没有读过什么小说。

厨师长终于走到上海市区的街头,传回几张照片。

厨师长不作文字说明

1,还用说吗?他爱看的橱窗。

2,原来路过了乌鲁木齐中路,不是进“咸肉庄”(看过《海上花列传》的懂:))

3,我爱这片绿地,可坐。不知是不是延中绿地,我当年的办公室长眠于此。

4,我觉得这张照片很上海。看仔细了。哈哈,晾晒的像杂牌军。

照片不易多。“多图”怕让读者吐。哈哈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文心。昨天与女儿男朋友(医学生)提及,我也学习了。我从前不吃甜食,糖。现在是必须吃点甜的,愉悦心情,不头晕。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猫。厨师长这次拍照少了。他说上海很干净。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老皮卡。我记得是126,后来还有986车站。
浮世文心 回复 悄悄话 不吃糖是对的。防患于未然。
穿高跟鞋的猫 回复 悄悄话 看看照片亲切,很久没有回去了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本来是在淮海路陕西路口,坐南朝北的,现在应该是搬到斜对面,公交车站后面,靠近襄阳公园。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码农。握手。
我现在特别佩服我祖母,去世前一个月,94岁,脑子还是清楚的,干干净净。我一直记得她的话,活要活得健,死要死得快。我现在明白“健”的含义,在身心合一的健。
我请老同学买一本书快递给厨师长,给他点情绪价值。:)
觉晓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老皮卡。我记得是淮海路上。厨师长肯定了。他走到了华亭路,经过襄阳公园拍了五秒跳舞的人。
还记得以前淮海路常熟路那边永隆食品店。大学四年级,我们勤工俭学,寝室里一个去那边促销骆驼唛精制油。
碼農學寫字 回复 悄悄话 【还得附加情绪价值,才值。】我懂。:)
【如何老去,养老,绝不是存多少钱的问题。】我也懂。:)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最后这张照片,应该不是在淮海路陕西南路口的那个,是搬迁后的新店,因为楼上有居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