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来临,近日机缘巧合下自己有了几天的假期。宅家的日子,很有些无聊。屋外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疫情肆虐,全城封锁,也无处可去。忽然想到何不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自己做点家乡的传统贺年小吃?
我对年味的回忆,是小时候从妈妈的炸油角、炸油糍、做糖环、蒸年糕开启的,尤其是黄灿灿的油角,那滋啦滋啦的油炸声和吃在嘴里酥香的味道,始终温润如昔,难以忘怀。
油角,又称角仔,是我们南方家乡那里传统的贺年小吃。“油角弯弯,家财百万”,说的是因其外观像“荷包”(即钱包),故而被赋予“家肥屋润”的好意头。“开油镬”炸油角,是年前家家户户必做的一件大事忙事。
那时离春节还有十几廿天,家家户户就要忙碌起来,准备开油镬炸油角了,因为整个过程繁琐细致,单单一个包油角往往就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大人们白天准备好要包的材料,晚上则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再邀上几个相熟的邻里乡亲,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包油角,时间也就不知不觉地溜走了,而孩子们则用小巧而灵敏的双手,飞快地包着油角,其速度远胜大人,仿佛包油角才是他们的“专长”。最后大人把包好的油角放进油镬里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凉后,就可享用这一酥脆香甜的年味小吃了。
心动不如行动!我立马在厨房里翻箱倒柜,把多时没用的“存货”花生米和黑芝麻找出来,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代替猪油)、泡打粉也有了,又去地下室拿了一瓶啤酒上来。
按照事先在网上搜到的制作“指南”,我先将面粉加上鸡蛋、泡打粉和啤酒,揉搓均匀,然后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片,再用一圆口小玻璃杯作模具,杯口向下把薄面皮压成一片片圆型角皮备用,花生米炒熟,去衣碾碎,加入白砂糖和炒熟的黑芝麻,混合成馅料。包时把角皮摊在掌心,上放馅料,之后对半折成半月型角子,捏紧圆边并扭上花纹,最后起油镬,依次放入角子,等炸成金黄色即可捞起,但油角要放凉了吃才酥脆可口。
这个炸油角的过程,并非面粉一搓、油镬一开、角仔一端那么简单,看着眼前自己花了一整天时间做出来的百来个油角,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些油角因油炸过了头,显得有些焦黑变形,只能说要想油角好看又酥香,费时又费心,着实不容易呀。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做油角时曾特意打电话回国,想请教姐姐使油角更酥脆的“秘诀”,视频那头的姐姐呵呵一笑,说时下还有谁家会包油角的,想要什么年货小吃,上街买就是了,种类多多,还简单省事。我闻言呆了呆,是啊,现代人的过年,仪式感与味道都早已在简化中被削减得所剩无几了。
可是我们过年,图的不就是那份浓浓的年味和丝丝的温暖吗?没有了它,再丰盛的菜肴都会失去依傍。如今在离乡万里的北美,我自己做的贺年油角小吃,飘出来的不只是过年的味道,更是儿时的奢侈回忆和传统风味的传承。
《我的年味》
万里乡心寄雁声,
今逢新岁不胜情。
谓何能解江南梦,
油角年糕米酒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