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的智利Latam Airline起飞时已近半夜,喝了点水就睡下,请空乘晚饭和早饭都不要打扰。当睡眼惺忪地睁开眼时太阳刚刚升起,飞机很快稳稳地落地利马。 出了机场预先约好的司机已经举着我的名字在等候了。 一路上看窗外的光景,利马显得有些破旧,直到车子驶入了风景如画的Miraflores区就知道是进入海边了富人区了,道路两旁很多精致的小庭院,海边高楼大厦林立。
头一次来南美秘鲁就成了我的首选,因为这片土地可谓是南美洲文明的心脏。12世纪生活在秘鲁高原的印第安人的一支印加人在库斯科建立了王国,创立了独特灿烂的“印加文化”,他们信仰太阳神并称自己为“太阳子孙”。 印加人建立了雄伟的殿堂庙宇,细密的灌溉系统,有着高超的冶炼铸造技术和丰富的数学和天文知识。
库斯科王国逐渐强大并在1438年由 Pachacútec Inca 发展为印加帝国,其后的近一百年间帝国运用了武力征服和平同化等方法开始了大规模扩张,成功地将其版图扩大到地跨当今的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等地,几乎涵盖了整个南美西部。强盛的印加帝國亦还不斷铺设道路、建造吊桥,把山脉间偏远的部落连接起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印加路网,也使得印加文明得以广泛地传播。
16世纪早期的印加帝国正处于全盛时期,然而天花随着西班牙人的到来在中南美洲蔓延开来,当时的印加国王Huayna Capac 就因感染天花突然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发动血腥内战, Atahualpa打败了他的兄弟登上了王位,这场内战使得印加帝国的实力被大大地削弱了。可 Atahualpa 的好运并未持续多久,他即位后不久西班牙入侵者就来了,使得他沦落为印加帝国的末代皇帝。 然而印加帝国的灭亡的悲催的经过实属历史上及其罕见的以极少胜多的一场“战役”,八千印加士兵被不到二百人的西班牙军人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著名的 Battle of Cajamarca (卡哈马卡战役)。
1529年,西班牙冒险家 Francisco Pizazrro 授令于西班牙国王查理开始筹划重返南美意在征服印加帝国,在此之前Pizazrro曾在巴拿马定居过,早就听说南方有个黄金之国,他在南下航行时发现了印加帝国,这真是块非常富裕的地方。1532年11月这个狡猾又大胆的亡命赌徒带领一个只有106名步兵和62名骑兵的微型军队来到印加帝国的腹地,他曾经在中南美和印第安人打过大大小小的仗多次,在这方面还是颇有经验。 印加国王Atahualpa 那时刚打败自己的兄弟,身经百战,手里有8万人的军队,根本没把Pizazrro这几人放在眼里,同意于11月16日那天在Cajamarca 和 Pizazrro见面。
头天晚上Pizazrro把他的军队在镇上的广场进行了部署,他有一个大胆的计划想活捉印加国王。 次日Atahualpa率领他的大军到达城外扎营,傍晚他身穿锦服坐在由贵族抬着的八抬大轿入场,随从的八千名士兵身着节日服装,头顶金盘银盘,洒水清道,载歌载舞,除了作秀的小战斧外他们未带任何武器,意在在向西班牙人显示他们的荣耀和不屑。 这个架势着实让许多西班牙士兵吓得尿了裤子。 这时一位西班牙主教拿着十字架和圣经走向印加国王,要求Atahualpa信奉基督教并臣服于西班牙国王,Atahualpa大怒,我信奉的是太阳神! 他把圣经扔在了地上,并大喝要杀死这些对他不敬的西班牙人。一声令下,西班牙人发起了进攻,他们身着铁甲手持长矛和火枪冲了过来,印加人士兵被迎面奔来的高头大马和火枪大炮齐鸣吓傻,封闭在自己文化中的印加人只见过羊驼,哪里见过这些妖魔鬼怪,一下子被冲得四处逃散。 擒贼先擒王,Pizazrro带人冲向印加国王,砍伤给国王抬轿的人们的手臂,把Atahualpa从轿子上拖了下来。那场战争中上千的印加士兵被杀死,而西班牙在先进的武器和铁甲的保护下人几乎零伤亡。 在国王被活捉后老实的印加人想要用黄金白银来赎回自己的国王,人们把都城库斯科的庙宇和皇宫的黄金白银都揭下来堆满了牢房,可Pizazrro 背信弃义还是把Atahualpa给处决了,还占有了Atahualpa的妻子作为自己的情妇。
印加帝国灭亡后的几十年里印加人仍然跟西班牙人做着不懈的抗争,曾夺回库斯科城,但最终失守,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放弃了在高原上交通不便的库斯科而在海岸边建立了新的首都——“国王之城”利马,秘鲁成为西班牙最富庶的殖民地和美洲殖民地的行政中心。
然而古老灿烂的印加文化却遭到了洗劫式的破坏,天花、伤寒、流感等一次次的瘟疫的流行夺去了印第安人的生命,六百万的印加人锐减至百万不到。 在这场现代文明对古代文明的屠杀中西班牙人带来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与印加文化以一种并不平等的方式融合到了一起。印加人的庙宇被拆除,在此之上建起了基督教教堂,他们被强迫改信基督教,太阳神被一点点地淡忘,印加人慢慢地走入了上帝之门。
如今近90%的秘鲁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利马大教堂里圣歌悠扬,美妙的旋律和天籁般的声音引得我驻足聆听
出了教堂忽闻广场上传来欢快的乐曲声,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庆祝节日的载歌载舞的人们,小孩子们都跳得像模像样,让我们这些幸运儿一饱眼福。
十九世纪初,独立战争在南美洲各地暴发,可秘鲁统治者仍坚定地保持对西班牙王室的效忠,使得秘鲁成为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后一个堡垒。 领导阿根廷的独立运动的将军 San Martin 翻越安第斯山,先帮助智利打败西班牙殖民军取得独立,之后在来自北方委内瑞拉的Simon Bolivar 的帮助下攻克利马。
武器广场,一派节日的祥和的气氛。1821年圣马丁将军在此宣布秘鲁独立,人民军队活捉了西班牙秘鲁总督,最终结束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至于说南美独立战争正义性只能呵呵了,南美的独立战争无非是在殖民地出生的殖民者的后代与欧洲宗国之间为争夺南美资源所进行的对抗,随着这些冒险家和他们的后代渐渐成为南美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不再想和欧洲宗国共享南美丰富的资源,也不愿再被出身高贵的欧洲宫廷贵族所歧视,趁着拿破仑在欧洲横扫日落西山的西班牙对殖民地无暇顾及抓住时机闹起了独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法国是他们独立的大功臣啊。秘鲁独立后当地印第安人的境遇并未因此改善,仍处在社会的底层。南美洲甚至整个美洲的独立从来没实现过原著民的独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来都是历史进程中的悲哀的常态。
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San Francisco Monastery)在广场的不远处,修道院里有个著名的的图书馆,藏有两万五千本古老的书卷。然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它的地下墓穴,据估计最多时埋藏了近两万五千具信徒的尸骨。 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骨堆放在一起,好在随着导游和一群人一起参观,并未觉得阴森。(里面不让拍照)。
人们留步利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美食,世界排名前50名的餐馆那里就有3家,可惜圣诞期间那三家米其林饭店全部关门。 于是去了人们推荐的 La Mar,果然拍着长长的队,饥肠辘辘地等了四十分钟才坐下,说实话有些失望,花了一百多美金也没觉得怎么个好法,不过他们家的 pisco sour 鸡尾酒 和 chicha 紫玉米汁儿却是我这一路喝到的最正宗的。
Travel Tips:
1. 利马接机送机我用的是这家 https://taxidatum.com/online-taxi-reservation/, 20 美金一趟,司机很准点。
2. 酒店一般都是下午才能入住,如果提早到达可以要求 early check in, 需要交半天的房费。 不过我在利马订的两居室的房间一晚不到一百美金,提早入住后还可以去吃他们的早餐,也不错。
3. 秘鲁的出租车基本上是不打表的,我一般是以Uber的要价来付出租司机。 利马和库斯科都有Uber,有时要等的时间久一点。
哦,我把印加和玛雅搞混了呀!谢谢纠正。哥伦布带来的人也把那里的土著给杀得吓人。那个法国大鼻子演的哥伦布电影,也是我不敢看的 :)
那个Apocalypto 讲的是玛雅时代的事,印加文化是很后面的了。 我也是害怕看恐怖电影,有时看广告看到这样的镜头都赶紧躲开。 不过啊,要说血腥,欧洲人征服美洲也是个很血腥的过程。
这篇印加游记很美,体现了浓厚的西班牙天主教文化的影响。说实话,我对印加本土文化有点害怕和退缩,那种血腥让我受不了。我们这里的自然博物馆有印加楼层,我每次都要绕开。特别是十几年前看了那部电影Apocalypto,更是心里骂Mel Gibson变态一千遍,为什么拍这么恐怖的电影。绝对给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这个文化再伟大,我都有阴影 LOL
我为了多看你几眼,评论写好了故意不马上发,哈哈哈!
谢谢大美人,我破涕为笑,眼肿消失了,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我比你贪心,是又重色又重才 :)
=========
其实昨天夏导导没有看到小边美人的照片,我也很为你可惜的,后悔当时没有把美照拍下来快递给你。
但是读了小边同志给你的回话,我现在支持她,我们大家都想看九月的媚眼!
夏导导,你一个人私藏,这太不够朋友了吧 :)
非常愿意以后和边边在大连做邻居。愿意常看到你那靓丽的身影,非凡的气质和自信的目光(对了还有”媚眼”)。哈哈哈。:)
印加人以前是按照自己的习俗埋葬的,西班牙人来利马后就改成把信徒葬在教堂里了,听导游说还要是地位高给钱多的人才能葬在那里,直到后来利马市政府在郊外建了墓地后才停止。
谢谢你对玻利瓦尔的补充,他当时和圣马丁共同“解放”了秘鲁,有“秘鲁之父”的美誉,但圣马丁后来不知为何急流勇退,让出秘鲁最高首脑一职给玻利瓦尔,自己则去隐居起来。
“你这篇惨了,没人有心思读博文了,都是美照惹的祸”, 哈哈,可不是嘛,我这篇可是下了功夫写的,结果被闪照给搅了。 不过啊想想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啊,别人一上照我内容先略过,“直奔主题”
说得是,无论个人还是种族国家都要认命。
再说了,你上次带坏头当标题党,我们都被晃进去了想看美人照,结果啥也没有啊。 尽管如此俺们也要做到上梁不正下梁不歪,等下次我上照一定等亲爱的圆导视察过了再撤哈。
哎,你们这么一起哄我都不敢放声了 :) 我的游记时常会放点照片的,下集就会上一张我十分喜欢的一张照,到时敬请围观 :)
“秘鲁独立后当地印第安人的境遇并因此改善,仍处在社会的底层。”————“没有”两个字漏掉了,因为对文章的内容比较重要,所以提一下。:-)
印加文明远低于比其早一千年的,但突然灭亡的玛雅文明,这是至今的迷。人们如今破译了玛雅文字,但仍旧无法解释在同一块大陆上晚了一千年的印加文明竟然如此落后,不合逻辑。
南美解放之父是玻利瓦尔,他在秘鲁登陆开始了击败西班牙解放整个南美的过程,利马外面几十里外的海滩上有登陆纪念碑记述这个历史事件。他成功后回到老家,国名定为玻利维亚。后来在古巴革命成功后切格瓦拉也想学玻利瓦尔解放南美,也去了玻利维亚,但在那里失败。
边边对印加历史的描述引人入胜。拿着圣经去征服,除了让人叹息,好像实在也评不出个是非曲直来。只能说,民族与个人差不多,都是一个字:命。
博主关于秘鲁的历史言简意赅,写得真不错,看来功课做的不少。
弗朗西斯科毕沙罗这个西班牙放猪娃,15岁上军校,24岁留学意大利,后腋夹一本圣经,带着一股英气,才三十多岁,用两百多的兵力,横扫印加四万精兵,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伙。他改写了秘鲁的历史,我们管他叫征服者(美名)而不是侵略者(恶名)。
1992年西班牙还给这个家伙,出了纸币头像,千元西币那款。如此一来更气坏了秘鲁保守派,但谁也不跟钱过不去,好歹千元西币还值六个欧元左右。
有些秘鲁牛人和土耳其人一样都缅怀当年的帝国身影,当然也不乏哀叹之声,最后还是认命,世界轮流转。
小夏啊,这也可太可惜了吧。错过这么惊艳的美女照简直是太遗憾了。我本来今天下午和晚上都特别忙,没有时间上文学城的,但却幸运地看到了边边美女的最新美照。这都是缘分啊。明天再回来仔细读文章。:)
美人,你必须悄悄传给我,不然的话,豆豆的豪宅扣下了!
赞历史旅游强帖,学习了!
回抱豆豆!
你说的秘鲁那些个地方我只去过第一个,你要是都去了估计十天半个月都不够,有的还有坐上飞机从高处看,不过有个秘鲁mm陪着自然好了,可以带你去体验更多的原汁原味的秘鲁。
喜欢你,边仙儿!抱抱!
下面暖冬,禾儿,一讲,你们怎么这么坏呀,把我想说的话都给抢着说了,我抗议!:))
Cuzco (Machu Picchu), Lineas de Nazca, Arequipa city, Iquitos (Jungle),Mancora, Ballestas Island and Puno
中国人中少有的笔挺的高鼻梁,鹅蛋脸,含情脉脉的眸子,秀发卷曲披肩,那小蛮腰的身材就更加有目共睹了,皮肤的光泽让我都要戴上太阳眼镜了 :)) color see(⊙﹏⊙)
我一直对人说,文城的女性都大大方方,仪态万方。而男人个个都是“自称的美男子”,也难怪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只能在网上来自慰来了,哎,有什么办法呢
再次跟美女套近乎吧:大连是好地方啊,大连出美女。我每次回中国都去大连的,因为我岳父母和小姨子一家都在大连生活。10多年前,小姨子的丈夫被调到大连的一所高校当副校长(现在是校长)。我以后回中国也可能去大连安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