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寓言 泽被后世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赏析津梁
陈殿兴
一、一篇举世关注的寓言故事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第五卷第五章。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它为长诗,认为它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的高潮,很重视它,1879年7月28日在给普齐科维奇信的草稿里说:“……我对自己的任何作品也没有像对这篇作品这么看重过。” 他并且在1879年12月30日在圣彼得堡大学学生晚会上朗诵过它。据陀氏自己说,“朗诵非常成功,听众掌声迫使作者多次谢幕。”1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也受到世界各国广大读者喜欢和重视。弗洛伊德认为这章是世界文学顶峰之一。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长诗在整个二十世纪都是许多哲学家、神学家和语文学家研究的对象,不仅在俄国如此,在全欧洲也如此。俄国和世界各地的许多学者和作家都专门论述过它,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弗洛伊德,劳伦斯,加缪,纪德,卡托(catto),缪勒((Müller, Ludolf),瓜尔迪尼(Guardini)等。在巴黎和那不勒斯还召开过讨论它的圆桌会议。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专著,很少不辟专章论述它。3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对俄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作家的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 俄国哲学家符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创作《三次谈话》,学者认为,无疑是受到了《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影响;法国诗人勒贡特·德·列尔(Charles Marie René Leconte de Lisle)受到这篇长诗的影响写出了《神父的论据》。法国作家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读了《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以后,把早已写完的悲剧《阿克塞尔》(Axël)找出来增补了伊万·卡拉马佐夫讲的这首长诗的情节。陀氏俄文全集三十卷本注释者认为奥匈帝国著名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在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在哲学上受到了《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一定影响。
这篇长诗,俄文英文德文法文都不止一次出过单行本,俄国还出过俄英德法四种语言的合订本4 ,而且还被俄德英法等国剧作家不断搬上舞台、银幕或荧屏。
这篇长诗,跟一般小说不同,它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充满了哲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作家、哲学家和学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益。学者称它为寓言故事,我觉得颇有道理,因为它除了字面含义以外,还另有寓意。读它的时候应该当作寓言来读。这样就不会拘泥于字面含义,能够拓宽思路,联系现实,深入思考。思考的多,收获就多。
虽然陀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有很多中文译本,但这篇在世界各国倍受关注的寓言故事在中国却几乎无人提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研究这篇小说的论著数不胜数,但是俄国学者福金(Фокин П. Е.)指出这篇小说仍有许多谜团未被破解。我这篇短文算不上研究,只能作为识途老马,为大家引引路。
二、故事述要
这篇寓言故事是卡拉马佐夫家的老二伊万讲给他弟弟虔诚教徒阿廖沙的,目的是让阿廖沙了解他的思想。伊万是无神论者,不信上帝。在前一章《离经叛道》里,他讲了不接受上帝的世界,讲了孩子们受到的残害,最后他说没有人有权宽恕这种残害无辜者的恶人。阿廖沙反驳说耶稣有权宽恕。这一章是伊万对阿廖沙的回答。他在本章开头引证的《圣母游地狱》里就讲上帝也不宽恕。他进一步借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之口提出了一条跟耶稣道路对立的、不要上帝参与组建人类生活的另一条道路。
这篇寓言故事情节很简单:只是伊万的讲述、伊万和弟弟的议论以及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独白。结构上可分为几大部分。
第一部分(1-2页)是序言,伊万论证这篇故事的立意、写法以及根据:把天神引入戏剧和文学作品古已有之,所以他要耶稣出场是可以的。写耶稣降临人间的根据:他也答应过要降临人间,人们期盼他来,他也降临过人间。
第二部分是开端(第3—4页):耶稣在烧死一百多名异端份子之后的第二天降临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民众认出他来,他救助民众。异端裁判所大法官逮捕了他,把他关进监狱。耶稣不讲话——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不允许他讲。只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一个人讲。
第三部分是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独白(第5—10页)。
第四部分即整篇小说的结尾(第11—13页),主要是伊万论证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这个人物的现实性。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独白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可分为:
一、总论: 他一开始就责难耶稣:“你排除了唯一能使人获得幸福的道路。”——战胜自由,造福人类。他指责耶稣为了使人自由,拒绝了魔鬼在三次试探里提出的建议。(“三次试探”见《马太福音》第4章。——引者)他说,他接受魔鬼的建议,要离开上帝建立地上乐园。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接着讲的话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二、第一个层次:第一次试探。“耶稣被圣灵带到旷野去受魔鬼试探。禁食四十天后,耶稣饿了。魔鬼上前对他说:‘如果你是上帝的儿子,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面包吧!’耶稣回答:‘《圣经》上说:‘人的生存不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说的每一句话。’”5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说:“你自己判定谁对:是你对还是当时向你发问的那个精灵对?你回想一下第一个问题;尽管不是原话,但大意是这样的:‘你到人间去,空着两手,带着自由的约言;对这种约言,人类由于质朴和天性放肆并不能理解,而且感到害怕——因为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来说从来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难以忍受的了!6你看到这光秃灼热的旷野上的石头了吗?你把这些石头变成面包,人类就会像感恩图报、驯顺的畜群跟在你后面跑,尽管他们会永远提心吊胆地生怕你把手抽回去,这样他们就会失去面包。可是你不愿意使人失去自由,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你认为,既然驯顺是用面包买来的,那还有什么自由可言呢?你反驳说人不仅靠面包活着,可是你知道吗,为了这地上的面包,地上的精灵将起来反对你,同你作战,战胜你,人们全都会跟着他走,高喊:‘谁能比得上这野兽,它从天上给我们拿来了火!’”
三、第二个层次:第二次试探。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说:“可怕而睿智的精灵让你站到圣殿顶的最高处,说:‘假如你想知道你是否是上帝的儿子,那你就跳下去,因为据说上帝的儿子会有天使来接住他,不使他摔下去摔坏,那时你就会知道你是否是上帝的儿子,而且那时你将证明你对你父亲的信仰是什么样的。可是你听完以后拒绝了这个建议,没有跳下去。<……>你指望人效仿你的榜样只信上帝,不需要奇迹。可是你不知道,人只要一否认奇迹,马上就会否认上帝,因为人寻求的如其说是上帝,毋宁说是奇迹。人由于不能没有奇迹,便会给自己制造出新的自己的奇迹来,于是他们就去相信巫医的神通,神婆的咒语,尽管在其他场合他们是百分之百的造反者、异教徒、亵渎上帝者。当人们揶揄你,嘲弄你,向你喊着‘你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相信这是你’的时候,你没有离开十字架。你没有离开,也仍然是因为你不愿意靠奇迹去奴役人,渴望的是自由的信仰,不是靠奇迹产生的信仰。你渴望得到自由的爱,而不是俘虏慑于强权威力的奴隶式的惊叹。”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说:“世界上有三种力量,只有三种力量能够为了这些人的幸福,永远战胜并俘获这些软弱的造反者的良心。这三种力量就是奇迹、秘密和权威。你自己把这一、二、三种力量全拒绝了……”
四、第三个层次:第三次试探。“最后,魔鬼带耶稣上了一座很高的山,把世上万国和它们的荣华都给他看。魔鬼说:如果你跪下来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给你。”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说:“假若接受了强大精灵的第三个提议,你就可以满足人类在世界上所寻求的一切,即:崇拜谁,把良心交给谁,全人类最后如何组成一个没有争吵的和谐的共同蚁冢,因为需要全世界统一是人类第三个即最后一个痛苦问题。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总在追求建立全世界的统一体。曾有过许多具有伟大历史的伟大民族,可是这些民族越高超,便越不幸,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强烈地意识到人类全世界统一的需要。伟大的占领者帖木儿们和成吉思汗们像狂飙掠过大地,企图占领全世界,可是即使他们——尽管是无意识地——也体现了人类对全世界普遍统一的那个伟大需要。你如果接受了世界和皇袍,你本来能够建立一个世界王国,给世界安宁。”
五、第四个层次: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理想。他的理想是,用奇迹、秘密和权威战胜并俘获人类的良心,建立一统天下。他说:“ 我怎么会对你隐瞒我们的秘密呢?也许你正是想从我嘴里听到我们的秘密吧,那就请听吧,我们不是跟你,而是跟他(这里的他,指的是试探耶稣的魔鬼, 见《马太福音》第4章第1—11节。————引者),这就是我们的秘密!我们早就不跟你,而跟他,已经八个世纪了。整整八个世纪前,我们从他手里接受了他把世上万国都给你看过之后要送给你而被你愤怒拒绝的最后的礼物:我们从他手里得到罗马和帝王之剑,只宣布自己是尘世的帝王,一统天下的帝王,尽管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把我们的事业彻底完成。”7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说他们的事业彻底完成以后:“这样,我们就会给他们宁静温顺的幸福,软弱者的幸福——他们就是作为软弱者被创造出来的。哦,我们最后还要说服他们别骄傲,因为你捧他们,使他们学会了骄傲;我们要向他们证明:他们是软弱的,是些可怜的孩子,不过孩子的幸福是最甜美的。他们变得胆小起来,害怕的时候就看着我们,偎依在我们身边,像鸡雏偎依在母鸡身边一样。他们将对我们感到惊讶和惧怕;他们为我们这么强大而睿智竟能制服桀骜不驯的亿万之众的畜群而感到自豪。他们将为我们的震怒而颤栗,他们的思想将变得谨小慎微,他们的眼睛将跟儿童和妇女一样爱流泪,可是只要我们一挥手,他们很容易快活欢笑起来,感到欣喜,孩子般唱起幸福的歌来。不错,我们要迫使他们劳动,可是在工余时间里我们将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得像儿童游戏一样,唱儿童歌曲,合唱,跳纯洁的舞蹈。我们甚至允许他们出现罪孽,他们软弱无力,他们将像孩子一样喜爱我们,因为我们允许他们出现罪孽。我们要告诉他们,任何罪孽,只要是得到我们允许的,就能自赎;我们允许他们出现罪孽,因为我们喜爱他们,愿意承担对这些罪孽的惩罚。我们承担这些惩罚,他们就将把我们作为恩人崇敬,因为我们为他们的罪孽在上帝面前替他们受罚。他们将不对我们隐瞒任何秘密。我们将允许或禁止他们跟自己的妻子或情妇生活在一起,允许或禁止他们有孩子或没有孩子——这一切都根据他们是否听话来决定,他们将高高兴兴地服从我们。他们会把心里最令他们苦恼的秘密,都告诉我们;我们解决一切问题,他们高兴地信任我们的决定,因为我们的决定可以免除他们的极大操劳以及现在这样的个人自由解决问题的可怕烦恼。所有的人,亿万人民都将是幸福的。〈……〉为了他们的幸福将用天国永恒的奖赏引诱他们。因为即使那个世界真有什么的话,那也不是给他们这样的人准备的。”
三、作者的诠释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多次对这篇寓言故事的相关问题和创作意图进行过解释。我觉得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以下四次。
第一次是1876年6月7日在给圣彼得堡歌剧院乐队队员阿列克谢耶夫的回信里解释其《不适宜的思想》一文里提到的“石头变面包”的提法:
“在魔鬼的试探里汇集了三个重大的世界性的思想。你是上帝的儿子,因此你是万能的。你只要命令,石头就能变成面包。”<……>“‘石头和面包’意味着当今的社会问题,环境。”<……>“当今欧洲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到处都在排除基督,首先关注面包,呼唤科学,断定人类所有灾难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贫穷,为生存而斗争,‘环境腐蚀’”。 <……>“耶稣回答说:‘人的生存不仅是靠食物’”<……>“魔鬼的主张只适合于牲畜一样的人。”<……>“如果不同时有精神生活,有美作为理想,人就会苦闷,死去,疯掉,自杀或者陷于异教幻想”。
第二次,是在给跟卡特科夫共同主编《俄罗斯导报》的柳比莫夫的一些信里。为了防止保守的编辑部对这部小说可能出现的否定反应,他阐明了自己的真正创作意图,在1879年6月11日寄送第5章《正与反》书稿的附信里,他说击退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他的使命,公民义务。他说:
“现代的否定者(指伊万·卡拉马佐夫——引者),其中最狂热的,直截了当地宣布自己赞成魔鬼的建议,认为魔鬼的建议对造福人类比基督的正确。对我们俄国混账而可怕(因为青年参与其中)的社会主义来说,魔鬼的这个指示也好像是有效的:面包,巴比伦塔(即未来的社会主义王国)和彻底奴役良心自由——这就是疯狂的否定者和无神论者所追求的。区别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者(他们不仅是地下虚无主义者——您知道这一点),是有意识的耶稣会士和说谎者,他们不承认他们的理想是强暴人的良心,把人类降低为畜群,而我的社会主义者(伊万·卡拉马佐夫)是个真诚的人,他直截了当地承认他赞同异端裁判所大法官对人类的看法,基督的信仰(似乎)把人看得过高。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你们是蔑视人类还是尊重人类,未来的人类拯救者?’”
第三次是1879年12月30日准备为圣彼得堡大学朗诵这篇寓言故事而写的前言。这篇前言不长,我把它全文翻译出来:
“这首奇特的幻想性的长诗是一个由于不信上帝而痛苦的无神论者在痛苦的一刻创作的 。在这首长诗里基督出场,跟天主教最高主教之一——异端裁判所大法官谈话。长诗作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看到在他创造的具有天主教世界观的最高主教形象离开古代使徒的正教那么远而竟是真正的基督祭司。其实异端裁判所大法官本质上是一个无神论者。如果歪曲基督信仰,把基督信仰同尘世目的连结在一起,那基督教的全部意义就会尽然丧失,智慧无疑会堕入无信仰,结果只有建造新的巴比伦塔代替伟大的基督理想。基督教对人类的崇高观点会被降低到把人类看成兽群的水平,在对人类的社会爱的幌子下就会出现已不再加以掩饰的对人类的蔑视。叙述是以两兄弟谈话的方式进行。哥哥是无神论者,把自己的长诗讲给弟弟听。”
第四次是普济科维奇的回忆。普济科维奇说:“谈到这篇寓言故事的内容时,他(指陀氏——引者)直截了当地说,是反对天主教和罗马教廷的,也就是说是反对它的异端裁判所的——异端裁判所曾对基督教和全人类产生过极其可怕的影响。”8
陀氏对不同的对象诠释的侧重面是不同的。对柳比莫夫强调反对当时的社会主义观点,对普济科维奇则不提反社会主义的倾向性,只提反对天主教和罗马教廷。而为圣彼得堡大学学生朗诵这个故事的前言里也没有提批判社会主义问题。可见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可以有多种理解。我认为,作者的这些诠释对理解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很有帮助,值得认真阅读。
四、对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反驳
本篇寓言故事末尾,大法官说完以后,等了一会儿,等他的囚徒回答他。囚徒的沉默使他难受。他看到他的囚徒一直在聚精会神地静静地盯着他的眼睛听他讲,显然不想进行任何反驳。年迈的大法官希望他对他说些什么,哪怕是刺耳的可怕的话也好。可是他却忽然默默地走到大法官跟前,轻轻地吻了吻大法官的干瘪的嘴唇——这就是全部回答。大法官浑身哆嗦起来。他的嘴唇的末梢有些地方动了动。这一吻,使“大法官浑身哆嗦起来。他的嘴唇的末梢有些地方动了动。”“那吻在他的心上燃烧着”,但“他仍然是原来的思想”。大法官毕竟内心受到了震动,改变了烧死他的初衷,放他走了。有学者认为,耶稣的沉默和这一吻隐含着耶稣对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反驳。9
其次,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用自己的话揭露自己是在欺骗。例如他说:“可是我们会说我们听从你的教导,以你的名义进行统治。我们还是要欺骗他们,因为我们已不许你再到跟前来。在这欺骗里蕴藏着我们的痛苦,因为我们必须说假话(着重号是引者加的,下同)。”他还说:“那时我们就把他们的塔(指巴比伦塔——引者)建成,因为谁能使人吃饱饭,谁就能把塔建成,而能使人吃饱饭的只有我们,以你的名义,假借你的名义。”;这首长诗的讲述者伊万也指出:“……他相信了这点之后便看到应该走聪明的精灵——死亡和破坏的可怕精灵所指引的道路,而为此便采取撒谎欺骗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人们走向死亡和破坏,一路上都要哄骗他们,以免他们偶然觉察在往哪儿领他们,以便哪怕在路上也使这些可怜的盲从者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们仍然觉得这些反驳还不够明显,也不够有力。例如陀氏的好友波别多诺斯采夫读完《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以后,对伊万无神论的有力言论就感到不安,来信问陀氏如何进行反驳。陀氏自己本来也想在本卷里另辟章节进行反驳,这从本卷的标题《正与反》可以看出来。“正与反”意味着“亵渎上帝”和“反驳亵渎上帝”。后来他改变了初衷,把反驳单独写成一卷,即第六卷《俄罗斯修士》。他没有逐条进行反驳,想用佐西马长老弥留之际讲的他成为虔诚基督徒的生动经历和临终遗训来树立一个生动的基督徒形象来对抗异端裁判所大法官,想用文学形象来表明基督的事业是可行的。他在1879年6月11日给柳比莫夫的信里说:“在下一卷里将描写佐西马长老逝世及他弥留之际跟朋友的谈话。这不是说教,是他生平的故事。如果成功的话,我将做成一件好事:使人们认识到纯洁的理想的基督徒不是抽象的,而是生动现实的,做得到、看得见的,基督教是俄罗斯大地避开所有罪恶的唯一避难所。”
陀氏同年8月24日给波别多诺斯采夫回信说:“……对这种反面言论的回答将是8月31日发表的第六卷《俄罗斯修士》。因此,我担心,它是否能够成为足够有力的回答。况且这种回答不是直接的逐条的反驳(《异端裁判所大法官》里的以及以前的反面论点),而只是间接的回答。这里呈现出同上述世界观对立的世界观,——不过仍然不是逐条地,而是在艺术画面里。这是我担心的,也就是说,担心是否会被理解,是否能达到点滴目标。”
有些人仍然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驳不够有力,自己替陀思妥耶夫斯基补写了一些耶稣对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正面反驳。10
五、哲学意义
这篇寓言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颖。在它之前,已有很多写这类故事的小说:耶稣重降人间,受到教会高层排挤,教会主教排斥他,甚至把他重新钉到十字架上。这类小说的作者,有的是新教徒,有的本身就是天主教徒。19世纪40年代一些乌托邦主义者的著作里也有这类情节。德国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 (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约1497年-1543年11月29日以前)的一些版画也表现过类似情节:一幅版画画的是教皇鄙弃基督,另一幅画的是大主教在看鞭笞基督并把他钉到十字架上。但是陀氏这篇小说不能归入这类讽刺作品里。
这篇小说是作为全书的一部分叙述伊万的世界观,是前一章《离经叛道》的继续,虽然里面也揭露了罗马天主教高层背叛耶稣的内容。不过这些只是它的表层含义。这篇小说还有它的深层含义,即哲学含义。
这篇小说的核心内容是异端裁判所大法官的独白。他的独白是阐述《马太福音》第四章魔鬼对耶稣的三次试探的。从他的阐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次试探集中体现了人类天性的各种无法解决的历史矛盾,并且预言了近现代人类的全部历史发展道路。耶稣否定了魔鬼的提议,异端裁判所大法官则接受了魔鬼的提议,宣称不是跟耶稣,而是跟魔鬼。他提出了一条跟耶稣相反的道路:耶稣主张人的生存不仅仅靠地上的面包,要靠上帝的话;异端裁判所大法官则主张,不要上帝,只要地上的面包。耶稣主张不能靠奇迹来赢得人对上帝的信仰,主张信仰自由,思想自由,选择自由;异端裁判所大法官则主张用奇迹、秘密和权威统治人类,战胜自由,造福人类。前者敬重人,后者蔑视人。简单地说,前者主张自由,后者主张独裁。人类就是在这两条道路的斗争中生存发展,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选择。
这篇寓言小说高度概括了人性与自由的关系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因此它才受到举世哲学家、思想家、神学家的关注,才被誉为世界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才被不断地搬上舞台和屏幕。
俄国学者明卡在上文所引的文章里说:“没有一篇寓言故事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异端裁判所大法官》更深刻。” 我认为这绝非溢美之词。
七、结束语
异端裁判所大法官对耶稣说,“为了这地上的面包,地上的精灵将起来反对你,同你作战,战胜你,人们全都会跟着他走,高喊:‘谁能比得上这野兽,它从天上给我们拿来了火!’你知道吗,再过若干世纪,人类会假借智慧和科学之口宣布:没有犯罪,从而也没有罪孽,只有饥饿的人。‘先让人吃饱,然后再向他们要求美德!’——将来人们起来反对你、摧毁你的圣殿的时候在所举的大旗上就会写上这样的字句。”
“地上的精灵”反对耶稣的战争,也就是魔鬼反对上帝的战争,战场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因此,这篇寓言故事具有重大的醒世作用,值得认真研读。
附注:
1.Достоевская АГ. Вспоминания. М.,1971.С. 340.
2.转引Сальвадр Аргиндей (Salvador Harguindey),Открытое письмо
вновь избранному Папе Римскому Франциску.
3.Андрей Шишкин (Рим—С.-Петербург) «ЛЕГЕНДА О ВЕЛИКОМ ИНКВИЗИТОРЕ» В ИСТОЛКОВАНИИ ВЯЧ. ИВАНОВА (1938) /http://www.v-ivanov.it/wp-content/uploads/2011/07/shishkin_ivanov_o_legende_o_velikom_inkvizitore_2011_text.pdf.
4.见https://fantlab.ru/work135078
5.耶稣在旷野中饿了40天,魔鬼叫他把石头变成面包时,他却说:“人活着不单是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每一句话 ”。这里,耶稣确立了精神第一、真理第一、正义第一的原则。
6.这种思想, 陀氏184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女房东》里穆林谈到卡捷琳娜时就说过:“对人和人类社会来说,从来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难忍受的了。”“一个软弱的人是挺不住的。你给他一切,他马上就回来,把一切都还给你。你给他半个王国试试,你以为会怎样?他马上会爬到你的脚下下,就这么自卑。给他一点儿自由,他会把自由捆绑起来还给你。”
7.指756年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为答谢教皇司提反二世授予他罗马人之王称号而把所占领的意大利中部的领土送给教皇司提反二世,从而奠定了教皇世俗政权的基础。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由此开始建立。
8.见В. Ф. Пуцыкович, «О 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ом. Из воспоминаний о нём».«Новое время», 1902, № 9292.
10.Андрей Филиппов Ответ Великому инквизитору/ http://new-theology.com.ua/?p=2706。
参考书目
1.https://ru.wikipedia.org/wiki/Великий_инквизитор_(Достоевский)。
2.В. Розанов Легенда о Великом инквизиторе 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3.http://www.odinblago.ru/filosofiya/berdyaev/berdyaev_novoe_rel_sozn/1/ Бердяев Н.А. Великий Инквизитор
4.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еев:Проблема теодицеи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Дооевского - «Поэма о Великом инквизиторе» .
5. Лесевицкий Алексей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ЕТАФИЗИКА ВЕЛИКОГО ИНКВИЗИТОРА: СВОБОДА ИЛИ МАНИПУЛЯЦИЯ? http://human.snauka.ru/2014/10/7606
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异端裁判所大法官》(陈殿兴译),见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349/201607/1122258.html
7.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30 томах.
8. http://www.xliby.ru/filosofija/velikii_inkvizitor/index.php
Антанас Мацейна Великий Инквизитор
《世界文化基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异端裁判所大法官》俄英德法四种语言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