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96)
2018 (89)
2019 (100)
2020 (194)
2021 (123)
2025 (1)
一月七日是腊八节,腊八节一定要喝一碗香香浓浓的腊八粥。
腊是岁终之月,从先秦起,人们习惯在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所以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民俗专家把“腊”解释为“接”的意思,意味着新旧交替,即“冬天过去,春天来临”。
相传,腊八节又是“佛成道节”。据传,释迦牟尼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这一天要念经,煮粥敬佛,即腊八粥。故而腊八粥有被成为“佛粥”。
一般来说,腊八粥里常用的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等和各种豆类,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用红豆、绿豆、黄豆等等。
《广韵·屋韵》记载:“粥,糜也。”有说法认为,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不发达,粮食的产量没那么高,粥是人们向现实妥协的产物,制作相对简单方便,可以养活更多人。
喝“腊八粥”的习俗,文字记载是从宋代开始的。徐珂《清稗类钞》提到:“腊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日,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熬成粥,相沿至今,人家亦仿行之。”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武林旧事》中记载了腊八粥的一种做法:“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清代,腊八粥的做法更为复杂。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好粥需得慢火熬。炉上一边煮着粥,且让我们一起品读一首大文豪苏轼的《豆粥》
《豆粥》
(宋)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王莽篡位,天下大乱。群雄揭竿而起,绿林军、赤眉军、刘秀大军等,打得不亦乐乎。
有一回,刘秀被王郎追杀,仓皇逃命,饥寒交迫时,征西大将军冯异不知从哪儿给弄来了一碗豆粥,这碗豆粥,让刘秀感慨涕零:“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
可怜冯异未等到刘秀登基,在攻打落门时,病死军中。
东汉王朝建立,刘秀成为汉光武帝,感念那碗豆粥,不分场合,常常提起,至此,豆粥名扬天下。
兵荒马乱的年代,刘秀吃的是救命粥,感念的是臣子的忠心耿耿。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石崇,西晋高官,据说石崇富可敌国,但他的财富并非正当来源,而是利用官职劫商而得,可谓不义之财。
石崇生活奢靡,单说他家的厕所,就修建得华美绝伦,各种香水香料,还有十多位衣着华丽的仆人伺候,一旦如厕后,一定会捧上新衣让人更换,曾经有人去他家的厕所,结果误认为闯进卧室,很是夸张。
据说当年,石崇经常在金谷园中与宾客声色犬马、品鉴美味。豆粥在当年也是用来斗富的食物,赤小豆不好煮,豆粥的烹饪时间很长,但石崇想了个办法,将赤小豆先煮熟,再研磨成粉,吃的时候,只需煮白粥,然后放入豆粉,如此便可快速端给客人,以此来炫耀。
但后来,王恺收买了石崇的厨子,窃取食谱,石崇一怒之下,将厨子杀死。
为了豆粥的独特,富人竟然不惜偷盗杀人,蘸上人血的豆粥,还有什么美味可言?
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拉回,描写了一段老人家清早醒来赶着去喝热粥的场景,形象生动,让人莞尔: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晨光映着江边的千倾芦花如雪般晶莹 , 不远处的草房屋檐上升起了袅袅炊烟 。店家舂碾后的粳米,光泽如玉 ,砂锅中,慢慢熬着红豆,柔软松酥。
而我已经老了,两袖清风,卖掉书画,借住山野人家。
躺在床上,看着晨光,听着鸡鸣,想着店家的豆粥已经熟了,披着散发,拖着鞋子,悠悠地踱步去吃豆粥。
“蓬头曳履”四个字便把等着喝粥的急切心情写得入木三分。一碗粥在大文豪苏东坡笔下却可以如此滋味无穷,真不愧为美食家。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生活里的惊喜,就来源于你踏踏实实的热爱着它。爱字难描难画,早已辜负太多;唯有懂得享受美食才是真正地活在当下。
过了腊八就是年,愿你事事“粥”到,万事“粥”全,所念之人皆平安,心想之事皆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