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在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之间,人类该如何抉择

(2020-09-23 16:59:10) 下一个

文 | 巴黎夜玫瑰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所以,德国有句谚语叫做:一次不算数,一次就是从来没有。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发出这种感慨,陷入这种困惑的人,是托马斯,他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主人公。

用大多数人的观点来看,他是彻头彻尾的渣男,从婚恋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它也是一部烂俗的三角恋故事。

托马斯作为布拉格的著名医生,英俊潇洒,收入不菲。

但比他的手术刀更精准的是,他捕猎和诱惑女人的手段。

他撩拨一个又一个女人,在一段又一段肉欲中流连,他没有负罪感,因为他根本不想承担生命中任何沉重的事情,比如责任,比如爱情的忠贞,比如婚姻的契约精神。

可糟糕的是,他睡了一个让自己心动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女人,特蕾莎。

特蕾莎就是托马斯生命中,沉重的那部分,并且和托马斯不同,特蕾莎充满占有欲,要求爱情的排他性,和很多女人一样,很多妻子一样,她发出了灵魂拷问:男人,为何可以在没有爱的前提下,和任何女人做爱。

托马斯花心的生活方式,让特蕾莎痛苦不堪,她想逃走,他不断追逐。她知道他只爱自己,但是她受不了他还可以和其他女人纠缠不清。

最后,在纠葛中,反反复复的试探,质疑,取舍中,托马斯,开始在生命中的那些轻,比如肉欲,自由,享乐,和生命中那些重,比如爱情,婚姻,规则中,交出自己的答卷。

而他们的挣扎,也许可以对照当下许多年轻人的心路历程,而他们的选择,也许可以解答很多当代人的困惑。

 

01

 

在遇到特蕾莎之前,托马斯是布拉格,众所周知的花花公子。

对托马斯来说,爱和性,是两个独立且不相关的存在。

而作为男人,他只想要享受性,根本不想去触碰爱。

他只想要和女人抵死缠绵,却根本不想要和任何女人,有任何生活和情感上的牵连。

但糟糕的是,他无意中睡了一个,让自己动心的女人。

小说里这样记载,他和特蕾莎的相识相恋。

他在波西米亚的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一个酒馆的女招待,他们在一起只呆了一个多小时。

然后,她陪他去火车站,陪他等车,直到他上车了才离开。

十多天后,她突然来布拉格看他,并且当天他们就做爱。而夜里,特蕾莎发起烧,得了流感,在他家整整呆了一个星期。

这种经历对于托马斯而言,前所未有,因为他从未让女人在他家过夜,也从未在任何女人那里过夜。

他避免情感纠缠。

可是,对于特蕾莎,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这个姑娘,是一个孩子,被人放在了涂在树脂的篮子里,顺着河水漂来。

他收留她,照顾她,突然间,一种奇怪的责任感产生了,好像他有义务要对她负责。

这种义务,让他害怕,这种负担,让他胆怯。

在特蕾莎离开后,他不知道该不该去找她。

如果找她,她就会将一生奉献给他,而他无疑要被迫承担这样的牺牲,和充满重量的爱情,这爱情,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而他只想要享受生活的甜蜜和轻松。

但是,如果不找她,他就永远再也见不到她了。

托马斯很纠结,他想起她睡着时,烧得直喘气,越喘越急促,他跪在她面前,将脸贴着她的脸,在睡梦中安慰她。

他想起,在她生病时,他清楚的意识到,如果她要是死了,他也活不下去了。他要躺在她身边,和她一起死。

对另一个人充满无限怜惜的情感,可以为另一个人而死的感情,如果不是爱,那又是什么呢。

 

萨宾娜是托马斯的情人和密友,他们拥有相似的人生观和享乐主义做派。

在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中,托马斯和萨宾娜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当时,萨宾娜将托马斯的袜子藏了起来,给了他另一只不属于他的袜子,作为替代品,以此戏弄他。

托马斯说:你认为我在做傻事吗,如果我可以拥有两次人生,在一次人生中,我会邀请她来我的家,在第二次人生中,我会把她踢出去,然后,我可以比较一下,看看哪个选择最好。但是,我们只能活一次,生命是如此之轻,就像一个轮廓,我们永远无法填满,修正,或变得更好。这太可怕了。

但是托马斯,还是去找特蕾莎了,因为失去她,更可怕。

最终他们甚至结婚了。他背叛了自己轻松的准则,自由的信条。

然后发现,他无法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竟然会让自己的爱人,痛不欲生。

 

 

02

 

特蕾莎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她在小镇上做服务员,拥有一个并不关心她,同时私生活混乱的母亲。

在遇到托马斯之前,她过着沮丧的生活,她渴望逃离粗俗的母亲,底层生活的绝望。

当看到托马斯时,她意识到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拥有梦想和魅力。

她爱上了他,甚至主动投怀送抱。

但是,当两人真正住到一起时,她发现托马斯无法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依然背着她偷情。

最开始的时候,托马斯向特蕾莎隐瞒自己的不忠,最后,他承认自己的不忠,并声称爱和性,是可以分开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特蕾莎无法接受他的解释,也无法忍受他的背叛。

她生活痛苦,精神抑郁,越来越多的做噩梦,甚至开始产生自杀倾向。

为了让特蕾莎开心和放心,托马斯决定和她结婚。

他尽可能的减少放纵的生活方式,但是依然保留了一位情人,也是自己的密友萨宾娜。

出于好奇,也算是机缘巧合吧,特蕾莎主动结识了萨宾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原配见到小三,就剑拔弩张,相反,两个女人,彼此欣赏,相谈甚欢。

因为对于特蕾莎而言,她很清楚,没有萨宾娜,托马斯也会有其他女人。

而对于萨宾娜而言,托马斯只是她放纵生活的一个对象,她并不为他吃醋,紧张,也毫无占有欲可言。

相反,她很喜欢特蕾莎,并且理解她的痛苦,为她在布拉格找到了一份摄影师的工作,让她也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是特蕾莎却发现,尽管她和萨宾娜建立了友谊,她依然疯狂的嫉妒着她,嫉妒托马斯和她之间的关系。

她无法控制自己。

为了减轻特蕾莎的痛苦,托马斯给她买了一只狗,但于事无补。

无论托马斯如何解释,特蕾莎依然每天在猜测和自我折磨中度过,她甚至想要体验托马斯的生活,在外面找男人,找情人,但是她做不到。

她享受不到快乐。

谁无感情投入,谁就无权干涉对方的生活和自由。但谁若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她就无法自控的,会干涉到对方的生活和自由。

并且在公众的认知中,她有这种权利。

在和托马斯的对抗,争吵,不满,一次一次的失望中,特蕾莎最终决定离开他。

那时,布拉格已经被苏联占领了,托马斯和特蕾莎,一早就搬到了安全的苏黎世,但是,悲愤的特蕾莎,一个人跑回了布拉格。

托马斯发现,没有特蕾莎,他根本活不下去,一切都没有意义。

最终,他重回布拉格,经受斗争,打击,批斗,从养尊处优的医生,沦为擦玻璃的普通工人。

但是,他依然会偶尔放纵,依然处处留情。

直到最后,他和特蕾莎被流放在农村,在那里,他们过了几年,安静的,宁静的,只有彼此的生活。

如果说,《倾城之恋》里,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

那么,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一个国家的颠覆,成全了托马斯的忠贞。

特蕾莎在相爱相杀的多年婚恋生活里,渐渐明白了,其实,她不是嫉妒托马斯的不忠行为,而是因为她有一个创伤性的童年,她从未得到过母亲完全的爱,所以,她所渴望的是,一个人,会给她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爱。

她花了一辈子,去追寻着这种爱。这是她生命中,背负的重。

在小说中,轻,意味着缺乏生活的某种终极意义,只为了某个瞬间的美丽,片刻的寻欢作乐而活,比如托马斯没完没了的风流韵事。

而重,是那种赋予生活意义,恪守严格标准的价值观,并为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而活的方式。

特蕾莎的重,撞见了托马斯的轻。

纠葛中,提出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仅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怎么过,是选择那些轻,还是那些重。

如果,你以为这部出版于1984年的小说,可能离你太遥远,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它是一部,拥有跨时代,永恒价值和魅力的小说,它拷问你的信仰,质疑你的道德原则,从内到外审视你,让你害怕,思考,寻求答案。

并在二元对立里,参照小说人物的选择,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03

 

萨宾娜是一名艺术家,也是托马斯的长期情人之一。

作为小三,她性感,聪慧,作为艺术家,她叛逆,乖张,对抗一切。

和我们认知中贪婪,庸俗,令人讨厌的小三不一样,她是一个完美小三,是托马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弃的情人。

她可以一眼看穿托马斯的把戏,嘲弄的质问他:你只是在寻找快乐,还是每个女人都是一片新领地,等待你来发现她的秘密。

因为她是如此睿智聪明,以至于托马斯喜欢和她在一起,不需要演戏,也不用伪装,更不用承担任何压力和沉重的东西。

但其实,和特蕾莎一样,萨宾娜也有一个创伤性的童年,但是她,选择了一条和特蕾莎不同的路。

她不渴望纯粹的爱,甚至不追求爱,她只享受片刻的欢娱。

她看穿父权制社会,对女人背叛的指责,是如此虚伪和苛刻,并且,为了打破这种不公平,她为背叛,开启了全新的定义,在她这里,背叛意味着打破常规,走向未知,释放自我,活得真实。

所以,她致力于背叛,沉迷于背叛。

在日内瓦,萨宾娜成为了著名学者弗兰兹的情妇。

弗兰兹深爱萨宾娜,不惜为她离婚,抛弃家庭。

但是,本质上,弗兰兹是一个,在性格和价值观上面,更像特蕾莎的人。

离开妻女,离开糟糕的婚姻,是他人生中,最大胆的举动,但是,萨宾娜却在他离婚后,也离开了他。

这份背叛,极大的伤害了弗兰兹。

最后,弗兰兹去柬埔寨,在战乱中去世。临死之际,他意识到,原来他所讨厌的妻子,无形中,已占领了他的全部心灵。

是他无法抛却的,生命之重。

而萨宾娜呢,得知弗兰兹去世后,得知特蕾莎和托马斯,也因为一次车祸离开人世后,她规定,她死后将被火化,骨灰要被撒散。

她要轻盈的离开人间。

看起来,萨宾娜活得最潇洒。

但是,正如萨宾娜最后认识到的一样,她拥有永不满足的欲望,对自由有着永无止境的追求。

她背叛任何人,任何东西,一无所有,完全轻松。

其实是源于,她的匮乏。

有人因为匮乏想要占有,有人因为匮乏,所以不愿意占有任何东西。

所以,换言之,萨宾娜比特蕾莎更可悲,她匮乏到,既不渴望拥有,也不渴望占有,甚至完全不相信,一切沉重的东西。

她缺乏信仰,不愿意承担生命之重,却在生命之轻里,迷茫。

她接受由德国政治组织举办的展览,在里面,她看到人们将她描述为圣人或烈士。

他们形容她为:一生遭受苦难,与不公正作斗争的形象。

这让她大为愤怒,因为她一生想要逃离媚俗,却被德国人当作反共形象宣言。

当记者问她,你是说:现代艺术,没有被共产主义迫害是吗?

她生气的回答:我的敌人是庸俗,不是共产主义。

从那时开始,她陷入了痛苦,也开始陷入绝望。

她发现,她努力想要逃离媚俗,但是媚俗,却无处不在,她努力逃离沉重,却变得越来越虚无。

小说里,当萨宾娜来到美国,一位参议员带着她兜风,并让她观看在阳光下,在草地上奔跑的孩子,并将这个画面定义为幸福时,萨宾娜的想法却是:参议员怎么知道,奔跑的孩子们,意味着幸福呢,他能看透他们的灵魂吗?如果他不在,也许其中的一个孩子,会殴打另一个孩子呢。

参议员只有一个支持他的理由,那就是他的感觉。

但在萨宾娜的概念中,人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所有政党,道德家,哲学家,都试图干预人的思考,试图向人类展示,怎样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情况,才是幸福的。而她一生致力于,打破这种幻境,她和媚俗做斗争,和一切沉重的,世俗认为正确的规则,对着干。

换言之,她不被任何世俗所束缚,任何规则所捆绑。

但是奇怪的是,和大多数人被生活之重,所压倒不同,萨宾娜被自己所坚持的生命之轻,所拖累。

背叛了她的爱人、她的国家、她的朋友,甚至她的艺术作品之后,她完全没有可背叛的了,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也没有任何道德包袱和生活重负。

但奇怪的是,她感到完全空虚。

讽刺的是,她的空虚让她不堪重负。

压倒她的不是生命之重,而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04

 

在这本小说里,你会发现,你恍若走进了一个充满折射棱镜的世界,你所有的思想,意义,动机,价值观,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弯曲。

你第一次感知到,原来可以换一种方式看世界,原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

抛开正确和错误的争辩,你会发现,这本书超越了主流观念,但昆德拉提出了一个永恒命题:在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之间,人类,该如何抉择。

有人说,标题里的轻,指的是性,享乐,感官的快乐,一切短暂的,偶然的东西。

重,是那些,对人类意义重大,同时被社会所定义,所约定俗成的规则。

如果,出轨,是生命之轻,那么婚姻的契约精神,就是生命之重。

如果,自私,享乐,是生命之轻,那么责任,义务,就是生命之重,

那我们该选择什么?是轻,还是重?

小说里,托马斯是轻,却最后选择了重。

特蕾莎是重,最终得到了生命中所追求的重。

弗兰兹是重,却在追求轻的过程中,失去了生命之重。

萨宾娜是轻,却在坚持生命之轻的同时,坠入了失重般的虚无。

看起来,作者没有做出回答,但一定程度上,他又回答了一切。

重很残酷,轻,便是美丽吗?

当一个人,抛弃了一切生命中,沉重的东西,应该背负的使命,以及需要履行的职责,她的生命中,还能剩下些什么?

 

引用书中昆德拉的话: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当一个人,试图超越个人责任,和充满承诺的世俗世界,去践行一种无需重负的享乐生活,轻松人生时,这种沉迷感官享受的世界,流于轻薄的生活方式,会让自由,变得因为空泛,而难以承受。

重的生活压垮了我们,轻的生活让我们遁入虚空。

 

 

05

 

但遗憾的是,那些重的事情,比如梦想,比如忠诚,比如亲情,所有那些需要你费心费力,需要你掏心掏肺,需要你殚精竭虑的事情,才是真正能让你,活得真实的事情。

不愿意经营感情的宅男,热衷于给主播打赏,不再相信爱情的女孩,热衷于将激情,留给那些明星,寄托,交给那些素未谋面的偶像。

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的虚空,不快乐,脆弱,也是源于我们,逃避那些重的东西,所以,我们身后,没有真正可以依傍的东西。

太重了,我们会被压垮,但太轻了,我们将活得虚无。

人,应该,在生命的轻与重之间,找好平衡点。

正如小说里提到的,公元前六世纪,巴门尼德提出的构想一样。

巴门尼德认为,宇宙被分割成一个个对立的二元:明与暗,厚与薄,热与冷,在与非在。他把对立的一极视为正极,另一极视为负极。

轻者为正,重者为负。

米兰·昆德拉没有去质疑他构想是否正确,而是质疑,在轻重之间呢,是否还有一个模糊的,中立的地带。

当我们走出这个中立地带时,就会陷入失衡,只有,我们在轻与重之间,保持平衡,才会生活的既重,又不至于压垮,既轻,又不至于飘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爱情里的忠诚,矢志不渝,很沉重,如果你过分追求爱情的忠诚与专一,你会被伤害,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背负着和你一样的,生命之重。

但是,如果你抛弃了生命之重,去过一种放纵的,肉欲的,肤浅的轻飘飘的生活,你的人生,就永远无法体验到爱情的深刻,甚至永远无法和任何人,建立真正触及灵魂的联结。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相信爱情之重,但也能够承受爱情之轻。

忠诚的爱情,让你婚恋关系,充满了意义,重要性。相信这种重,很重要,但是承受这种轻意味着,假使你遭遇背叛,你明白不是爱情不够重,是错误的人,让承诺变轻。

很多女孩,因为一段情伤,就陷入万劫不复,甚至搭上自己生命,是因为她们太相信爱情之重,却无法承受爱情之轻。

 

 

06

 

在昆德拉的小说里,作者构思了生命和人生的二元对立,是为了制造文学性冲突,制造阅读上的张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轻重之间,有缓急,有中间地带,有缓冲空间,

所以,你能在小说里,看到叙述上的循环,并在这种反复中,最终聚焦到作者的核心思想。

但最后你遗憾的发现,米兰·昆德拉,让你变得更矛盾,却没有给你百分百正确的解答。

而这就是纯文学,存在的意义。

从尼采到米兰·昆德拉,从卡夫卡到伍尔夫,无数的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为我们建构了无数种生活方式。

但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这些人,拥有一流的头脑,有能力进行二元辩论,使得任何一方的观点,都可以变得合理。

所以,他们只负责提出问题,只负责辩论,提出可能性,引发更多思考,并不负责提供终极答案。

换言之,听从某个作家,某个人的观点,去建构自己的人生,完全是不可行的。

如果说,今天的商业世界,人们被贴上标签,变成词条,方便商业操作和营销,那么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为了撕掉这些标签,了解更多可能性。

所有的优秀作家,对于生活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人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版本,如果我们接受他们的定义,我们的人生,就会变成一种刻板模式。

而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摆脱刻板模式。

因为身体和灵魂的旧二元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要了,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心寻求,赋予我们的生活快乐,也赋予意义。

认识到,对于有意识的人来说,重了,会丧失真实,会让你痛苦,甚至于无力负重,轻了,会让你因为陷入空虚,而无法忍受时,作家的终极使命已经完成了。

而审视你的生活,思考你的人生,在轻与重之间,寻求出路,妥善处理,才是每一个阅读者,每一个平凡人,需要费尽毕生去做的选择题。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7QDggzUS556j10Ohng3m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星如雨8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salways' 的评论 : 自律给我自由,这不是KEEP APP上的口号吗?自律能给人一种掌控生活的感觉,其实是非常能给人安全感的。
asalway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星如雨86' 的评论 :
是啊, 这个书评写得太透彻和经典了。
“自律给我自由”, 只有自律才有自由, 有压力才有动力, 有重力才有翱翔的腾飞感, 看似矛盾的概念竟然是这么互相成全。
星如雨8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salways' 的评论 : 要是有电影就好了,看见剧照是挺老的片子。

我也觉得这书评写的特别好,尤其是对于几个主人翁人生态度的不同与他们对爱的匮乏的关联。

还有很多金句,比如这句:“当一个人,试图超越个人责任,和充满承诺的世俗世界,去践行一种无需重负的享乐生活,轻松人生时,这种沉迷感官享受的世界,流于轻薄的生活方式,会让自由,变得因为空泛,而难以承受。重的生活压垮了我们,轻的生活让我们遁入虚空。”
asalways 回复 悄悄话 这个读后感写得太棒了!我也是大学读过的, 感觉没咋读懂,应该先看看这个书评再慢慢看的
星如雨8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这部小说我大学时候就读过,一直读不懂。如今回头看,真觉得是部发人深省的好小说。生命的虚无之轻,与生命的责任之重到底哪一个更真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中国人绝大部分都是活得很重,不敢稍有差池的。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我喜欢的小说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