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96)
2018 (89)
2019 (100)
2020 (194)
2021 (123)
克里希那穆提在《真正的爱与自由》一文中,更加深刻地讲述了爱与自由的关系。
下面分享一段完整的文字给大家:
你明白爱一个人是什么意思吗?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不跟随你,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爱,我们一点也不明白这种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等所限,这意味着,我们在内心是依赖着他人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被爱。
我们并不是爱了之后,便把它留在对方那里,我们同时还要求回报,在这个要求之中,我们就变成了依赖的人。
文中指出了爱与自由,难以兼得的原因:因为我们内在的匮乏,所以我们依赖对方来满足我们,这种依赖便不是自由,也不是真正的爱。
爱与自由,说到最后,拼的都是人性,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
你明白什么是体恤别人吗?比如你看见路上有一颗尖锐的石头,它并没有扎破你的脚,但是很多人可能从上面走过,于是你把尖石移开了。
这不是别人要求你这么做,而是因为你能体会那些人的感觉,不管那个人是谁,也许你永远不会碰到他们。
你只是单纯地心疼身边的这个人,对方的难过使你难过,而不是对方未实现你的愿望,所以你难过。
所有的人际关系,拼到最后都是人性的善良。
比如一个优秀的母亲,在照料一个婴儿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除了因为“这个孩子是我的孩子”,真正能让一个女人坚持下来的,就是她的善良。
仅仅因为,“你是我的”,所以“我爱你”,是完全不够的。
爱中,如果没有自由,便不是爱,而是恐惧。不自由,看起来是别人造成的,其实是出于自身的恐惧和胆怯。
真正的爱的关系中,不是捆绑对方来爱我们,而是可以建立在尊重平等互惠的关系,而这离不开自我的成长。
自我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去面对自己的伤口。
你是什么性格的人?讨好型,指责型,冷漠型,理智型?
无论你的性格是哪一种,背后都是出于对爱的防御。那么,是什么让你恐惧爱?什么样的早期经历,塑造了你的性格?
你可以拿起笔,一起做一次“看见伤口”:
第一步:写下早期的经历,比如,父母缺位;
第二步:写下早期经历给我们带来的恐惧,比如,父母缺位,造成的“被遗弃”的恐惧;
第三步:写下这个恐惧对你的亲密关系的影响。
这样,你会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状态。
当下次你的恐惧感袭来的时候,按照以下做法,可以使恐惧感发挥出正面作用:
恐惧感袭来,清醒状态:害怕被遗弃的伤口隐隐发作
正视恐惧:嗯,他现在不高兴了,但这只是他的情绪状态,并不是我的过失。
超越恐惧:他为什么不高兴了,我可以为他做什么?开始建设性思考,而非逃避怯懦
坦然面对:即使问题仍未解决,至少对方情绪得到安抚,坦然面对,不内疚自责。不焦虑不过激反应
当你在爱的关系中足够强大的时候,不仅可以安抚自己的伤口,也可以安抚对方的伤口,你便感受到了力量和自由。
最后,也将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结尾:
自由与爱是并存的。爱是不要求回报的,甚至不感觉你给予了什么,只有这种爱才能使你了解自由。只有那些了解并消除了内心依赖(匮乏)的人,才明白爱是什么,才能获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