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学生在大学课堂表现优秀,却在 MCAT 考试中失利?
司徒
不少学生在大学的生物、化学或心理学课程中拿到 A 或 A-,但在 MCAT(美国医学院入学考试)中却得分不到 500。这种情况常常让人困惑——如果在课堂上学得好,为什么在考试中反而表现不佳?
事实上,虽然课堂和 MCAT 覆盖的知识内容相似,但两者所要求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却有很大不同。
1. MCAT 是一场长期挑战,需要策略和计划
MCAT 是一个长期项目,需要:
在 MCAT 中,成功不仅取决于你学了多少,更取决于你是否能够保留这些知识,并在考试中灵活应用。
2. 大学考试偏向短期记忆,MCAT 测的是长期记忆和整合能力
多数大学考试是在学完一个单元后马上进行,学生靠临时突击就能应付。
但 MCAT 是一场综合性考试,内容涵盖你一到两年前修过的课程。若当时的知识没有进入长期记忆,考试时很可能回忆不起来。准备 MCAT 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回顾旧知识、重新整合并加深理解的过程。
3. 熟悉感 vs. 陌生感:MCAT 更具不确定性
在大学里,学生熟悉老师的授课风格,也可以根据课上提示预测考试内容,这种“熟悉感”对考试是一个优势。
但 MCAT 完全不同。题目来自不熟悉的文章,经常跨学科出题(例如生物结合心理学),你必须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阅读、理解、分析并应用知识。考试的设计就是要让你处于陌生和不确定的环境中。
4. 解题方式不同:MCAT 强调思维能力
在大学课堂上,很多学生靠记忆和练习熟题就能拿高分。
但 MCAT 更侧重:
MCAT 测的是你“如何思考”,而不仅仅是你“知道什么”。
5. 复习、重复和耐力是关键
许多学生忽略了复习的重要性。准备 MCAT 时,你必须接受:你会遗忘旧知识,需要重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否: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毅力与良好的自我管理。
能在大学理科课程中拿高分,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 MCAT 测的不仅是短期表现,更是你是否能在长期中管理知识、整合信息并灵活应用。
正因如此,一些医生和教育者指出:MCAT 分数低于 500 的学生,通常在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