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道, 钱的力量与极限 司徒
当我第一次走在纽约第五大道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里有匆忙赶路的上班族,也有悠闲散步的富人;有无家可归、满身污秽的流浪汉,也有开着蓝色跑车的老者,身边依偎着年轻貌美的伴侣。这条街把金钱的力量与极端现实,同时摆在我眼前。
钱的力量:能解决 99%
金钱的确几乎无所不能。
• 它能买来衣食住行食物、教育、医疗。
• 它能让人飞上天空、登上高山,甚至月球。
• 只要是在物理规律之内可能的事情,钱几乎都能帮你做到。
因此可以说:钱能解决人生中 99% 的问题。
钱的极限:剩下的 1%
有钱人的比贫穷的更容易承受剩余的问题。
然而,钱也有清楚的界线:
• 它不能让时间倒流。
• 它不能让死者复生。
• 它不能抹去后悔。
• 至于“真爱”,钱或许能吸引、能制造条件,但不能保证纯真。
这最后的 几点,才是真正决定生命质感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的层次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人更喜欢与相同阶层的人交往。这样相处更自在,不必时时感到羡慕或怜悯,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跨越阶层当然也有意义,但通常要有明确的目的:
• 向上,是为了学习、合作,或者寻求资源;
• 向下,是为了帮助,实践同情心。
如果只是毫无准备地相处,反而容易生出嫉妒、优越感或无力感。
这其实和中国古话里的”门当户对”相呼应。强调婚姻要家庭背景相近,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差距带来的摩擦。
心理与哲学的反思
走在第五大道时,那些妒忌或苦涩的情绪几乎难以避免。这是普通人最自然的反应。但承认它,只是第一步。反思,才能把自己重新安定下来。
• 心理学提醒我们,人喜欢比较这是本能,知道了,心里就不必过度自责。
• 佛教说,欲望与比较会带来痛苦,练习知足。
• 斯多葛哲学提醒,财富和贫穷只是外在,你的德行与选择才属于自己。
• 尼采警告,不要被怨恨拖住脚步,把苦涩转化为自我超越。
• 弗兰克尔则说,金钱是放大器,不是意义本身。意义才是支撑人走下去的力量。
这些思想不是要立刻消除妒忌或苦涩,而是像一盏柔和的灯,在混乱时提醒你:困扰会来,也会走,而你能决定用什么眼光去看待它们。
第五大道告诉我:
钱能买来美貌,却未必买到真爱;能买来舒适,却买不到安宁;能买来省时间的工具,却买不到时间本身。真正的自由,不在钱里,而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