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土豆禾苗"博主写的"芭蕾与包养"一文,了解到了所谓的高雅艺术的另一面。那几幅有关芭蕾舞者的名画从前都见过,当时也隐隐不解: 画中貌似油腻猥琐的黑衣男们,与舞蹈的意境之美并不和谐,画蛇添足兮? 今儿恍然大悟后才笑自己---我那一向被人耻笑为"九斤"的脑瓜子啊,实在对人类私底下和台幕后的活动缺乏想象。
起初入选芭蕾的,会不会寒门女孩居多,不得可知。至于被包养的舞女们的结局,大概人们也没兴趣追究了---芭蕾本身也是青春生涯而已,包养不包养都要面临人老珠黄的大同小异吧。有网友打趣土豆博主: 你这又是何必!言下之意,那些艺术的遮羞布,你竟去扯!
网友们,如果你们不愿去想象遮羞布下面的交易细节,我完全理解。世界之大,为了身心健康,许多事情该逃避必须逃避。今儿我来讲个不同的故事,给大家换换口味,改改心情吧。
我妹妹当年因为妹夫做住院医,跟着走南闯北,住过许多个州,遇过许多的人。有时她会在给我们电话聊天的时候说起她的见闻。其中一些给我带来过触动的,就自然沉淀下来变成记忆。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
妹夫是足球迷,估计是足球这一爱好帮助他支撑着熬过了那些年"非人"的艰难岁月。每每初去乍到一处新地,他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寻找"组织"。他的"组织",就是球队。兴致高涨的时候,全家出动,妹夫踢球,妹妹带着初生的宝宝坐在场边观看。正是在家属观看席间,她认识了好几位住院医的太太们。其中一位,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位印度住院医的印度太太。她非常热情洋溢,也很干练自信。她主动告诉妹妹,她天生兔唇。妹妹仔细一看,才看出她的唇颚人中之间确有手术的痕迹。手术显然很成功,外观几乎不再受到影响。她自小受到的是最好的教育。她的外交官父亲带着她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到了适婚的年龄,家族里的长辈广开网络,为她安排包办相亲。她从一堆门当户对的人选相片里认定了她未来的先生。果然,一见钟情,在婚前仅仅单独相处了半天后,他们喜结良缘。
球赛休息间隙,妹妹见到她的先生。一个斯文又阳光的年轻医生,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太太。趁着休息,他接过太太怀里的孩子,一家子其乐融融。
我听后非常震动: 显然,这是一个富人家的女孩子。更显然的是,富人家的孩子,从出生,成长,婚恋,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世间资源都在向她倾斜。她的原声家庭不但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更给予了她足够的关爱和机会。因此,即使先天有点瑕疵,都丝毫不构成任何自卑与障碍。在她,顺畅的人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同样的情况放在穷苦人家,恐怕就是另外的光景了吧。
乍起,我的心被这个故事冲击得失去了平衡。那个时候,我已经孤身在西方打拼多年,若从温饱生存的角度去衡量,已然站稳脚跟; 但从幸福美满的感觉去体会,依然前景茫茫。当我决断离开了生养长大的国土,我也必须面临一个现实: "人情资源",从此对那个在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老师上司眼里的好女孩我而言,将一切清零,我已沦为赤贫。印度式包办婚姻这样靠谱的美事,在丛林一般任由孤立个体各自沉浮胜汰的广阔的北美,只限于印度高种姓的富裕人家这样极小的圈子。
我环顾四周,办公室里坐在executive room里的director们,无论男女,全是两个或三个孩子的父母。他/她们的桌上摆放着一排family photos。 外面cubical里的同龄秘书或职员,则多数是单身。单身同事们下了班,做做manicure, pedicure, 就把时间打发了。一年,两年,再到十年,二十年,一辈子打发起来,也不过如此,轻得无法承受。西方也一样,资源的优势,不但成就事业,也成就家庭。
我完全理解了父母的焦虑。世界的不公不仅仅表现在财富分配。如果仅仅是财富,倒并不惊心也不算悲凉。实际上,弱势,是连生存权也被倾压的。我后来终于过成了让父母安心的样子,过程中的沟沟坎坎都不值一提,乃是父母完全的爱和信任,成为我永不放弃的动力和激励。从爱的拥有方面,我并不比印度幸运女孩逊色。所以我虽然不出自富豪之家,但是我的心,并不穷。
说到富家女子,有人会列举洪晃或者赵婷。我觉得不太确切。她俩一个有特权,一个不缺钱,但是从原生家庭都没有得到过完整无缺的爱,所以都没有长成甜美可人的娇模样。富,不仅仅是权或钱。也有人会把邓文迪引为楷模,指出"一飞冲天"的奋斗并非全无可能。可我看文迪走的,依然是穷女孩的套路。她紧绷着的面相说出了一切---即使对着镜头大笑,她的皮下还是紧绷的。
我以为的另一个富养女儿的例子,是一个我喜欢至极的荧屏形象: 墨西哥电影"叶赛尼亚"里的妹妹露易莎。露易莎在外婆外公,爷爷,妈妈的呵护宠爱下长大,长成了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体贴暖心女孩。当她无意间得知自己所爱的男人,原来是她的同母异父姐姐叶赛尼亚的爱人,露易莎含泪悄悄离开,成全他人。我看完电影,即刻就忘了叶赛尼亚,却总是忘不了天使般的露易莎。我一直祈祷,在露易莎和爷爷前往的欧洲,将有一个更配得上她的如意郎君,在等候着这个好女孩。
这世界上,各人起点背景的千差万别,或许让人意难平: 命运之神,常常显得如此"不公",把那么多的优越给了一些女孩,却让另一些女孩苦苦挣扎。不过再想想,那些得福的富家女孩,之所以幸运,除了富裕,更主要的还是她们自己惜福。因为爱的浸润,她们出落得自信,勤奋,无私。爱,奠定了她们心灵深处妥妥的安全感。她们实在不明白,对待生活,为什么要叛逆,对抗?! 在柔顺之下,本来就宽广的路,便愈加开阔起来。
说到底,在温饱满足的前题下,所谓的富家与穷家,更多应该是理念和爱心的差别了。翁帆的父亲蛮赞成自己的女儿能够"照顾"杨教授,而宋庆龄的父亲却被女儿的离经叛道活活气死。我会认为翁父是穷人思维,宋父是富人思维。我这里只是做个比方,并不涉及个人选择的对错。翁帆也好,文迪也好,她们似乎并不介意高调,所以我也不介意拿她们做个比方。名人与公众就是互相娱乐的关系。如果翁帆或者文迪是我的同学闺蜜,邻里发小,我一定不会八卦她们,我也不会论断她们的选择。
在自由文明的社会,包养或婚嫁,都是你情我愿的自由选择,无可非议。不过我还是相信,富家思维下养育的女孩,幸福会更加持久。富人思维的父母会告诉女儿: 不要在他人身上寻"矿",你自己,才应该是真正的"矿"。
"土豆禾苗"博主反对励志。我明白,励志已经成了统治阶级耍弄草民韭菜的工具了。可我一不小心,又写成了励志。因为我相信,爱的富足,不是有钱人家就一定有的。而我们,我们已经脱离了饥寒交迫,如果我们为爱励志,为爱坚守,即使不富不豪,我们也能养育出最幸福的女儿。世上还有比这,可以成为更好的抗争了吗?!
我觉得你原来那种以自我为圆心,力所能及往外扩撒,就是好的。
我们师父要求的也是先照顾好自己(呵呵,我是有师父的:),最好有足够的时间打坐、清理自己,如果能彻底看清触自己(解脱了),才能真正帮助别人。否则是没进到基本责任,做别的就有点不合适。中间跟人的互动,也说不上是谁帮谁了。
。。。
前几天看见城头一篇文章提到那个名著“public opinion" ,说群众受那些观念的影响。回头一想,觉得其实”领导“也一样,也都是自己观念的奴隶。会被莫名其妙的观念所左右。不然怎么可能一个人天天找赫鲁晓夫。
意识到应该主动去看清楚”他们”怎么成了“自己的无明的奴隶”和victim,我感到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过程。
就像世人的恐惧和无明在佛和基督眼里都是透明,当年彼拉多洗手以示不负处死耶稣的责任,他心里也嘀咕、不踏实。那判决的人反而不如耶稣心里清楚。也是够可怜。
世界上的行政领导,只是在那个位子而已,要说心理有多清楚,也真不是。他们也是在大雾中行走,深一脚浅一脚,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间跌一跤。
哎呀。呵呵。
自由兄,你我能够无病无灾地探讨灵魂的去处,想象佛界的光明前景,是多么幸福和奢侈的事情啊!许多人,正在时时忍受病痛的煎熬,太苦了!这是我这十多天跟读日记的切实体会。
5-24的两个re都不太好,想删删不掉,要不思韵给删掉吧。
说话太随便,质量也就不高、不贴切了。
-------------------
真的,这事儿认真琢磨,在更大规模上,也是很有意象。跟圣经说的对上号的。
不知道魔鬼在山上诱惑耶稣的事儿到底是比喻还是真实(真实的可能性并非可以完全抛开,就像佛经里一样,开了天眼的人可以看见各种非人,并且沟通)。
...
魔鬼说,你只要崇拜我,我把世界都给你。类似“丢掉枷锁,得到全世界。”
但是,问题是,什么叫“得到全世界?”。
这句话经不起推敲。仔细看看就是试图植入人心的梦幻泡影。
人不就是在世界上活着吗?
怎么叫得到全世界?
难道要控制所有的别人吗?
无非让人疯狂。
从心理上说,还是为了获得某种认可的心理。
魔鬼再带耶稣到一座极高的山上,把世上万国及其荣华富贵展示给祂看,说:“如果你俯伏敬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给你。”
我们要是再问问,“你都给我,是什么意思?
那我以后是要别人继续照太阳,还是不让人照太阳(晒太阳),我自己变成假太阳?让别人做我的奴隶?”
人,来到世界上,各自的生命境界注定是不同的。奔自己的路吧,思韵兄:)
人应该心安理得大笑进天堂。不需要通过打败别人搞入场卷。:)
:), 我从来没怀疑过思韵,我怎么可能这么想呢?我是为了澄清我自己的看法,不让误解。
按说不该在你私人博客这里提及政治人物,不过,既然大家已经站起来了,可以平视公众人物了。。。呵呵。说明一下,这不是要强加于你啊。
拥有信仰,是至幸至美的事情,是最大的人间富足。
土豆讲的励志,估计是一种推驴打磨的设计。驴子被励志所激而一生不停,最后还是原地打转……
我同意还是要励志的,不过励志里有两个东西,一个是,专心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体力智力可能都有差别,无法逾越,但是专心的能力可以无限培养。
另一个是“独立判断价值观的能力”,独立判断什么是最重要的。
你家吃什么?白菜;
我家吃什么?萝卜。
毛泽东在家吃啥呢?甲 鱼。
都挺好,也不需要因为别人强迫我吃什么而要挣扎着摆脱别人的控制,
我想吃啥就自己挣钱自己吃,人家想吃啥人家就吃啥。
不再听人说“不想吃甲鱼的同志就不是好同志”。
似乎摆脱了思想上的束缚。轻松了。
谁要说“不吃辣椒不革命”,我可以自主决定理不理他。不理他,过几年他自己慢慢也就死了。
毕竟出国了,自由了么。
...
你的宽以待人,我能学也学点。:)
这也不是华为这么做,而是整个世界的驯化都是这样,让人主动地变成模范犯人,为获得社会的认可,劳作致死放休。
要按基督教和佛教的世界观来看,岂止是统治阶级耍弄草民,而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魔”幻的世界,是三界魔主耍弄全体人,包括统治阶级也是被耍弄的。大人物听人一说,不错,再跳一个,他就起身跟秦皇汉武比试。类似监狱犯人里混个头目,等到生命结束时,也就是换监时间到了。老毛,换监了。自己想不走,也做不了主。
有些领袖也许是菩萨化身(比如美国的开国人物)。我们没有慧眼,爱心是衡量行为的标志。
当然世界有真情,但是现在理解,真情的一个部分,就是日常关爱的同时,还要互相提醒这不是我们的家,也不必这么稀里糊涂地死在这里。
为天上的国留点时间。
多谢思韵亲的问候,你的文总是触及心灵,让大家讨论热烈,感慨无限。也非常欣赏你对“寒门女与富家女”不是简单的定义,而是比较深刻的诠释。。。
女孩子让人包养:依附于人,是自信心问题;利用于人,是人品问题。都不会真正幸福。
读了水星大哥的欢迎西哈努克国王一文,又逗乐又亲切。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家门口欢迎波尔布特,那个红色高棉魔头。嗨,一晃眼,我们都一把年纪咯!恍若隔世一般的岁月啊……
我不是刻板的信徒,也不喜欢单一走场式的宗教生活,但是我的价值观是基于摩西十诫。在这根本价值守护的基础上,我主张活泼,活泼,再活泼!
“即使对着镜头大笑,她的皮下还是紧绷的”,喜欢思韵的油墨~
还有,我也喜欢露易莎!
在电影中,这是狄金森情绪最为激动的一幕戏,罕见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愤怒、嫉妒、自卑种种负面情绪。这一段的剧本完全来自虚构,因为关于诗人的真实记载太少,编剧又不可能在“爱情”这一重大人生课题上留白,也只能根据某些传闻以及诗句中流露的情绪来捕风捉影一番。
其实,我倒是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合理。狄金森极富才华又极具个性,这样的人不太可能对爱情没有期待,因此她终生未婚的原因不外乎“求而未遇”或“遇而未得”。根据她的诗作,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在电影中,有关这场单相思的最终失败,她也只是在妹妹面前发泄而已,既没有对沃兹沃斯先生进行实质性的追求,也没有给沃兹沃斯太太造成任何伤害。
无论基于人类的天性还是诗人的个性,我觉得电影中的这一段演绎还都比较合理。既没有把狄金森神话为圣徒,也没有为了票房而捏造虐恋。另一部有关狄金森的电影干脆集中火力去铺陈诗人与嫂子之间的同性恋情,彻底沦陷于恶俗的泥潭。
如果把邓文迪放在狄金森的位置上,绝不会如此温良恭俭让,那还不得天天去人家面前转悠?尤其是发现猎物已经跑掉的时候,怎么能换上白衣就此寂寞一生呢?天涯何处无芳草,赶紧滴,调整枪口,瞄准下一个。^_^
无论如何,谢谢你给了我一个可聊的话题。和大家互动,看到大家都这么认可,我也蛮开心。
我不想在你那里瞎叨叨,就借回复你的这一刻在自家聊聊。阁阁冰雪聪明,相信一点就明。:)
“自信”这单词完全是现代西式教育中的一个修饰性单词,或者说是一粒摇头丸。假如有人写找抽文、扯遮羞布、耍流氓……难道是这人“自信”???或是冲到羊群里的狼??显然都不是,应该是这人有信仰,但又有些绝望。
财富和美貌,就是原生家庭赋予孩子的资源。
大多数普通女子,是没有美貌和财富的。她们的人生路不可避免走得比较艰难(运气特别好的不在讨论之列)。有人靠婚姻,比如邓文迪,翁帆。她们狠得下心,刀枪不入,杀伐果断。更多的人是靠自己。认真努力地生活,在有限的范围内,将自身的努力发挥到极致。也许一生都不会绚烂,一生都平凡,但问心无愧,活得踏实。
我更欣赏后者。内心的富足才不会有匮乏的恐惧。
要开会了,等会再续:)
富有的原生家庭能提供更丰厚的物质条件,但不能保证孩子得到幸福。和谐、温暖、秉持正确价值观的家庭才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说到翁帆,总会让我感叹:一个女孩子,有一个无私睿智的父亲是多么重要。父亲,是女孩子在人世间最不需要防范的异性。父亲作为男人,谙熟男人世界的本质,应该对女儿如何与异性交往以及婚恋观的建立有着开导和保护般的指引,不是吗?不多说了,我又开始想念我老爸了!
你是一个好妈妈!迪儿新周快乐!
https://www.chicagotribune.com/columns/john-kass/ct-black-lives-matter-houses-kass-20210415-5a7cspw3irbu3p6pmgjedknp74-story.html
爱你,边边亲!我会记住你说的,得到多的人要学会分一点爱给别人,让爱传出去,长大。
"富养的女孩,从小会被带着出入各种场合,增加阅世能力,等到花般年纪,再到尘世里艰难成长,便不易被各种浮华和虚荣所迷惑,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女孩,在纨绔子弟的糖衣炮弹下,很可能被花言巧语所击败。富养的女孩,因为见识多,独立,有主见,明智,很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东西。"如果没有机会被带着出入各种场合,就不是 "富养'了吗?
归根结底,我最同意的是"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教育投资,教育的富足".
的确是这样,对当今和我们状况差不多的大多数人来说,物质条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父母格局对孩子人生观的影响,足够的爱和鼓励给予孩子的安全感。在这方面,我从自己父母那里获得的不多,给与孩子的也不够多。现在醒悟有些晚,但也要尽力弥补。
喜欢你的思考和分享。
唉,一字错意思也错了 :)
唉, 说来说去又是命。
人的一生“爱”比什么都重要,有爱要好好珍惜,而且要把你杯子里的爱倒点给别人,这样的爱才能长久。
至于洪晃,虽然拥有普通人家没有的特权,她好歹还算讲理之人,与巴黎名媛里的红二代还不一样。
“一个富豪离婚,就让公众怀疑婚姻,怎么看不到平常人家的相濡以沫?!”,这个写作群体非常有趣,:))
叶塞尼亚,估计城里看过这部电影而且还记着这些细节的博主不超过5位……我记得这些,但确实没有思韵的这个认识,现在想想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比较点。
好吧,我们把时空移到1930年代的美国,Wonder Woman的创造者、哈佛心理学教授William Moulton Marston和他两个“媳妇”的生活……电影有《Professor Marston and the Wonder Women》(2017)
如何处理好3人的关系,是一个现代的公开的真实问题,下周就设为“Wonder Woman周”吧,:))
谢谢思韵的对应文章。
花花你也对我太好了吧,感动,抱一个!我这就给你也点赞去,小网红!:)
穷人的许多问题,还是出在家庭。左派只用福利打发他们。其实还是需要有人愿意奉献,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记得有个前苏俄电影“教育的诗篇”,蛮感人的…
海域我赞成你的普遍意义上的结论,感谢分享,如同饮了一杯纯味的咖啡。
家教,学校和社交群体,在成年之前,这三大要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富家女说不上什么,但就外国人的面相而言,富家男的额头多是高而宽,无论人种。
不一定很富有,但从小家庭氛围很好,有着童年,少年的幸福,额头多能体现出这种高大上。
我的讨论不涉及世界上真正被剥夺的女孩,想想非洲还有部落给女孩子行割礼,这怎么可能一并讨论,完全是另一个话题了。
...为思韵妹妹的豪情壮志点赞!相信你家的大宝小宝在爱的浸润下,在你们理念的激励下,一定会很幸福。
这世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多,我还是以为一个家庭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才能有精神的自由和富足,如果没有这个经济基础,每天为生计忙碌,不能让屋檐下的子女衣食无忧,也就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精神上很富足的孩子。当然,你们自己已经至少中产阶级了,不在讨论范畴。我指那些很贫穷连学都上不起的家庭。当然,即便如此也不能一概而论。我最近在看一些西瓜视频,非洲的孩子即便贫穷还是很快乐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写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