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韵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个人资料
思韵如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方的左,源于何时? (二)

(2020-10-31 06:59:01) 下一个

在加拿大最初的年月里,作为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留学生,我对社会变迁,切身体验不深。倒是留在记忆里的一则笑话,今天再来回味,恍然大悟感叹不已。那是我和我的同学好友Rachel一家同住时,她的丈夫Mark在饭桌上说过的一个段子:“我是一名白人,且不幸生为男性,更糟的是又有专业工作和稳定收入,偏偏还是异性恋,更气人的是家庭还忒稳定,竟然不想离婚。这一切,就足以构成了我的原罪。我是罪恶压迫的始祖源头,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可以对我发泄憎恨提起控诉。”哈哈哈,我笑得可欢了!虽然知道这是冷幽默,但是我当时并没有能够体会荒诞背后当事人的酸楚。

四年以后,妹妹自故乡飞来,开始与我并肩奋斗。妹妹获得了奖学金,将在安省的一所著名大学攻读硕士。一个学期结束后的圣诞寒假,妹妹来到多伦多,姐妹欢聚,讲述着各自领域里的花絮。我最关心她的助教工作:一个中国人,要给英美文学专业而且母语是英语的本科学生教授课程,主持讨论会,批改作业,会是什么样的挑战。

妹妹说:“当然紧张啦!我刚开始时在教室外都是自扇两耳光,深吸一口气,狠狠一推门,然后,然后竟然也就粉墨登场了!”咯咯咯笑完后她又跟我分享了和学生们的互动,口头的,也有笔试的。原来西方大学里的英语专业,也在精读广为中国人所知晓的“简爱”。我对"简爱"的痴迷让我迫切想知道西方的青年如何看待这部经典。妹妹给我一一道来,直听得我目瞪口呆。

有人认为简纯情的表象下藏着极度的势利。这势利是对现有阶级的默许认同。假若罗切斯特开始时就一贫如洗,她未必会爱上他。而后来简的回归只是因为她已经做了感情的俘虏才不得以而为之;

有人认为简的女权解放并不彻底深刻。虽然贫穷,却因为是牧师的女儿,简潜意识里依然把自己看成淑女,以为自己高过一般仆人,高过所教过的私生女或者贫民孩子。这种根深蒂固的阶级意识使得她的奋斗只是淑女贵妇的女权解放而已;

有人认为简是种族主义者。当圣约翰邀请她一起去印度传教,她虽然以不爱为由拒绝了他,更深的原因却可能是: 在简的思想认知里,除了阴郁葱茏的英格兰才是文明人间,其他地方都是蛮夷之邦。她对其他民族和文化是排斥和鄙夷的;

有人认为简是高高在上的殖民主义者。她不由自主地妖魔化来自加勒比殖民地的人,把罗切斯特的前妻描述成疯子,把妻弟描述成不祥的来客,而只有她自己,这个纯粹的英伦女儿,才具备理性的光辉;

还有等等等等...OMG,我第一次知道文学批判可以这样延伸发挥,简直比江青批判"早春二月"还要厉害。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年轻女性,带着自食其力的勇气和对爱情的渴望,靠着坚定不移的信仰度过了生活中的重重磨难,而今却被硬生生地拖到现代"政治正确"的放大镜下,被审视得千疮百孔。今天,当"飘"这样的经典作品在美国纷纷下架,你还会奇怪吗?

据妹妹说,有次与某教授谈到Pearl Buck,谈到传教士,该教授不屑地说:"Missionary, that's just business! " 我曾经以为西方文学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不但有苦难,而且有救赎"。无论是勃朗蒂的"简爱",还是雨果的"悲惨世界",或者托尔斯泰的"复活",都是在揭露了宗教的虚伪之后,更加坚定地讴歌对上帝的信和爱。今天的人文教育领域,对待信仰,却只有嘲弄般的愤世。他们倒是不嫉俗,而是全然拥抱世俗了。

福山在分析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时认为,自由主义否认了人还有更高灵魂追求的需要和能力。我认为恰是如此。简爱被命运扔到荒原,风暴肆虐,跌倒了爬起,再苦也不背离上帝的道,是因为她知道,她的人生是她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一个契约。当罗切斯特把自己的玩世不恭归咎为命运对一个青年的打击所致,简爱告诉他: 每个人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外部世界不成借口。

信心真是一件礼物。简爱从自己的童年伙伴海伦那里得到了这个礼物。海伦因为同情简爱,被孤儿院长惩罚,得了风寒。在生命的最后一夜,两个女孩紧紧相拥。海伦边咳嗽边告诉简爱:"简,不要怀疑。无论怎样,都不要怀疑。"这一幕让我热泪盈眶。简后来做到了不移不懈,是因为她在童年被真正的天使光照过。这光,足以抵御一辈子的寒冷与黑暗了。而简爱这部作品,又把信心的礼物传给了我。这,难道不才应该是文学的意义吗?

齐邦媛先生在她的"巨流河"里以大量的篇幅记录了她为了文学的"去政治化"所做的不懈努力。她说:"我记得在乐山狭窄的街上,学潮队伍中仇恨的口号和扭曲的面孔。" 齐先生晚年与她大学同学会面,那些当年左得信誓旦旦,留守大陆的同学们,命运无一幸免。齐先生叹: 整整一代人,就这么毁了!

可惜,文艺的泛政治化竟然在西方堂皇登场,愈演愈烈。人文教育的全面左倾严重摧毁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与情操。表面看,年轻人似乎更"博爱",更"公义",但是因为信仰的缺失,这些激进理想没有任何根基。一旦幻灭,而我认为必定会幻灭,则怨天尤人,一厥不起。

我们中国父母,曾经抱着最大的善意来理解与子女的"代沟",认为是文化差异。而我们来到这里,不就是让下一代接受"更先进"的理念吗?我们太自卑了,竟然拱手把父母的教育职责完全交给了社会。

社会真的那么可信吗?我今天也想借一位文人之口喊出一句: 救救孩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8)
评论
美丽的人生 回复 悄悄话 同样的揪心。文初那段冷幽默,真是令人深思,却又是不争的现实。看看整个文化艺术界的走向,看看好莱坞的烂片,看看政界的堕落,只有等待神的救赎!我对孩子也是尽量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据妹妹说,有次与某教授谈到Pearl Buck,谈到传教士,该教授不屑地说:"Missionary, that's just business! " 我曾经以为西方文学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不但有苦难,而且有救赎"。无论是勃朗蒂的"简爱",还是雨果的"悲惨世界",或者托尔斯泰的"复活",都是在揭露了宗教的虚伪之后,更加坚定地讴歌对上帝的信和爱。今天的人文教育领域,对待信仰,却只有嘲弄般的愤世。他们倒是不嫉俗,而是全然拥抱世俗了。

福山在分析自由主义的局限性时认为,自由主义否认了人还有更高灵魂追求的需要和能力。我认为恰是如此。简爱被命运扔到荒原,风暴肆虐,跌倒了爬起,再苦也不背离上帝的道,是因为她知道,她的人生是她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一个契约。当罗切斯特把自己的玩世不恭归咎为命运对一个青年的打击所致,简爱告诉他: 每个人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外部世界不成借口。
---------------
又看了这两段。很同意,这里确实是有对外部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还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要求外部不断地改进,但是同时,个人的改进是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如果个人的改进完全依赖社会的改进,那古代就不该有圣人、老子、佛、基督。
你这句话:“...都是在揭露了宗教的虚伪之后,更加坚定地讴歌对上帝的信和爱。”
我理解,大概可以说是,他们揭露的其实是“宗教领域里的大众的盲目从众心理带来的虚伪”,就是老子说的“圣人出有大伪”,不是圣人的问题,而是庸众的盲目攀比、拔高,让人失去了对当下实际认识,而变得虚伪。这其实在教育里、在社会上,在现在的贵妇团,到处都一样,就是peer pressure。不是圣人的错,而是大众顶不住压力,不能坚持自己。我体会即使在一个修行团体,也是这样的不可避免。因为人没有能力看内心,坚持内心,就只能看表面。
拔高就是左,一旦拔不上去,就变成极右,“自由主义”本来是好的,但是一旦堕落就变成“自然主义”。而且有些人心理辨别能力达不到,分不清楚二者。就像人们分不清天才和疯子。
...
“他们倒是不嫉俗,而是全然拥抱世俗了。”
人们可能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行的却是“自然主义”的随风飘逝,生命没有目的和方向。
。。。

梦遥2016 回复 悄悄话 在动荡与不公平的社会里, 人人使出浑身解术为自己找到出路, 其实打种族牌,挑动分裂,强权控制都是其中一个手段而已,只是有人越过底线太多。 宗教给予个人以忏悔,宽恕与救赎, 让每个人有呼吸的空间,完善自己。 所以各阶层必须建立交流对话的机会...让那个每个人不仅仅易于生存,还要生活,更要知晓生活意义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二郎,我真挺喜欢你的评。历史看多了,就是掩卷一声叹息。不过现实面前,我们还得去尽那些“防止历史重演”的人事,至于结果,该听天命也得听哟!唉,让我再重重地叹一口气!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福特确实是有思想的人,对人性、因果关系都有深刻理解,不是撞大运出来的,100年了,让人感慨。
当父母的真是操心。。。我没有你们那么强的切身牵挂。也许正是因为你对孩子的负责,所以才会碰到负责的父母和家庭、朋友。我要学习。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哈哈哈,有些人,除了彪悍,谩骂,还会干什么?:)


谢谢思韵提供的这个文明的平台,让大家可以理性地各抒己见,非常受益!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老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老蒋汉贼不两立的信念,没想到居然是由他当初欲置于死地而不能的党外异见势力一脉传承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现实的吊诡与无奈。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reemanli01' 的评论 : 自由兄,读了一遍福特的文。谢谢你,这样的分享多多益善。是啊,左打着公平的旗帜,实际上行的是不公的作为。这一点,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作了最精彩的揭露。我身边遇到的人,凡是东欧来的,一律反左。这次大选,也是古巴移民和华人奋起反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深刻地懂得左的铁幕下生活的绝望。我看到西方人,特别是优裕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最容易成为左的信徒。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难道非得吃了苦才能醒悟吗?历史是残酷的,不一定那么慷慨地每一个人醒悟回头的机会的。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雨烟尘' 的评论 : 心雨姐,让我抱紧你,不放手!姐的灵气,才气,正气和侠气让我如此仰慕,你的到来就是给我的寒舍蓬荜生辉。看到你们总统不带口罩,我也是急,心疼姐姐又要工作辛劳。不过读姐姐的病房日记,我常常为美国社会的堕落难过震惊。这一切背后有着比带不带口罩更深层次的原因。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蓝天姐,我把你多年前写的个人传记分享给了一位朋友。如果不是时代的荒谬,你不会比城里的自诩精英们差一分一毫。时代亏欠了你,但你自强,从不怨天尤人。我都看着呢!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谢谢唐西。知道你的中国情怀很深。这次病毒,毫无疑问来自中国,但是西方世界的脆弱程度让我吃惊。其他东亚的非独裁地区,也没有那么糟糕。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免疫机制出问题了。即使没有中国,还会有其他,比如法国正在经历的。如果还来得及纠正,或许可以避免动荡。我实在不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亲历历史书上的那些骇人听闻。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Rosaline,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妈妈,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我有两个女儿,大的刚刚开始高中,也是充满理想和朝气的孩子。她所在的高中,在加拿大赫赫有名。然而我已经看到了意识形态的洗脑和渗透。我并不是功利短视的妈妈,只想孩子将来获得一份高薪职位。我赞成培养青年的人类情怀,使命责任,但是,左所推行的,我不能赞同。现在的青少年,非常缺乏美学教育。连美都不会分辨,谈何其他?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梦遥2016' 的评论 : 梦遥,人民是淳朴的,当然也是脆弱的。有热爱旅行的博主,即使到了“流氓国度”都遇到善良的人民。在最理想化的情形下(遗憾这种高度理想状态人类历史上始终还没出现),民族或者种族是应该能够达到和平共处的。不过现在有一些利益集团,并不想看到这个。他们打种族牌,挑动分裂,以求获利。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思韵兄我把这个100年前亨利福特写的东西贴到这里,也许大家看着有点意思。
----------------------------
I am not a reformer. I think there is entirely too much attempt at reforming in the world and that we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reformers. We have two kinds of reformers. Both are nuisances. The man who calls himself a reformer wants to smash things. He is the sort of man who would tear up a whole shirt because the collar button did not fit the buttonhole. It would never occur to him to enlarge the buttonhole. This sort of reformer never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knows what he is doing. Experience and reform do not go together. A reformer cannot keep his zeal at white heat in the presence of a fact. He must discard all facts.
...
Since 1914 a great many persons have received brand-new intellectual outfits. Many are beginning to think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opened their eyes and realized that they were in the world. Then, with a thrill of independence, they realized that they could look at the world critically. They did so and found it faulty. The intoxication of assuming the masterful position of a critic of the social system--which it is every man's right to assume--is unbalancing at first. The very young critic is very much unbalanced. He is strongly in favor of wiping out the old order and starting a new one. They actually managed to start a new world in Russia. It is there that the work of the world makers can best be studied. We learn from Russia that it is the minority and not the majority who determine destructive action. We learn also that while men may decree social laws in conflict with natural laws, Nature vetoes those laws more ruthlessly than did the Czars. Nature has vetoed the whole Soviet Republic. For it sought to deny nature. It denied above all else the right to the fruits of labor. Some people say, "Russia will have to go to work," but that does not describe the case. The fact is that poor Russia is at work, but her work counts for nothing. It is not free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a workman works eight hours a day; in Russia, he works twelve to fourteen. In the United States, if a workman wishes to lay off a day or a week, and is able to afford it, there is nothing to prevent him. In Russia, under Sovietism, the workman goes to work whether he wants to or not. The freedom of the citizen has disappeared in the discipline of a prison-like monotony in which all are treated alike. That is slavery. Freedom is the right to work a decent length of time and to get a decent living for doing so; to be able to arrange the little personal details of one's own life. It is the aggregate of these and many other items of freedom which makes up the great idealistic Freedom. The minor forms of Freedom lubricate the everyday life of all of us.
...
Russia could not get along without intelligence and experience. As soon as she began to run her factories by committees, they went to rack and ruin; there was more debate than production. As soon as they threw out the skilled man, thousands of tons of precious materials were spoiled. The fanatics talked the people into starvation. The Soviets are now offering the engineers, the administrators, the foremen and superintendents, whom at first they drove out, large sums of money if only they will come back. Bolshevism is now crying for the brains and experience which it yesterday treated so ruthlessly. All that "reform" did to Russia was to block production.
...
There is in this country a sinister element that desires to creep in between the men who work with their hands and the men who think and plan for the men who work with their hands. The same influence that drove the brains, experience, and ability out of Russia is busily engaged in raising prejudice here. We must not suffer the stranger, the destroyer, the hater of happy humanity, to divide our people. In unity is American strength--and freedom. On the other hand, we have a different kind of reformer who never calls himself one. He is singularly like the radical reformer. The radical has had no experience and does not want it. The other class of reformer has had plenty of experience but it does him no good. I refer to the reactionary--who will be surprised to find himself put in exactly the same class as the Bolshevist. He wants to go back to some previous condition, not because it was the best condition, but because he thinks he knows about that condition.
...
The one crowd wants to smash up the whole world in order to make a better one. The other holds the world as so good that it might well be let stand as it is--and decay. The second notion arises as does the first--out of not using the eyes to see with. It is perfectly possible to smash this world, but it is not possible to build a new one.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the world from going forward, but it is not possible then to prevent it from going back--from decaying. It is foolish to expect that, if everything be overturned, everyone will thereby get three meals a day. Or, should everything be petrified, that thereby six per cent, interest may be paid. The trouble is that reformers and reactionaries alike get away from the realities--from the primary functions.
...

Ford, Henry. My Life and Work: Optimized with Hyper-Linked Chapters . CruGuru. Kindle Edition.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社会进步、系统改进,都是应该的,因为极端地说,一个小孩如果从小放到狼窝里,经过几年后他就再也无法回到人的习性了。
我见过黑人的家庭,或者贫穷的家庭,确实有继承下来的弱点。如果社会能帮助,也是好的。
...
但是,关键在心态,如果从佛教或基督教的因果观,你出生在某个不好的家庭是有因果的,不能怨社会;别人出生在好的家庭和国家,也是生世的福报,别人可能前生做了好事。你没权利去嫉妒,更没权利去败坏别人。
能做不是把别人拉下来,而是把自己提高上去。你到一个好的社区,应该学习别人好的,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你的坏的习惯。更不能像毛泽东那样颠倒来颠倒去,不顾自然规律,让知识青年变成贫下中农。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我是一名白人,且不幸生为男性,更糟的是又有专业工作和稳定收入,偏偏还是异性恋,更气人的是家庭还忒稳定,竟然不想离婚。这一切,就足以构成了我的原罪。我是罪恶压迫的始祖源头,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可以对我发泄憎恨提起控诉。”哈哈哈,我笑得可欢了!虽然知道这是冷幽默,但是我当时并没有能够体会荒诞背后当事人的酸楚。
==============
这也是我很多年后才明白的事情。嫉妒为什么没道理。
实际上说的极端点,地狱的人有没有权利嫉妒天堂的人过的太好。在佛教基督教的看法来讲,人的因果是自己造的。
天堂的人有爱心可以救地狱的人,但是地狱的人没有权利把天堂变成地狱。
不过地狱的人也做不到,要去天堂必须自己努力,人的内心不够纯净的话,是去不了的。只是在地球上,有时候人可能有能力把一个好的地方破坏掉。
天堂的人也没有责任内疚于自己出生在天堂,那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或者如佛教说的因果加上自由意志的选择。
这些东西我都想过,因为我爹这个人天天给我出难题,让我头疼。这因果也许是我自己选的:)。
好像佛教是这么说的,在地球上修行比在极乐佛土修行进步更快。因为这里的实验室有正反两种力量,佛土太舒适了,缺乏冲击。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其实教会是由一群罪人组成的,我们基督徒的不同是我们承认自己有罪。我的观点一直没有变,一直坚持与儿子一起交流,彼此分享,共同成长。个人浅见。
================
这一点必须区分相对有罪还是绝对的罪。
按基督教或佛教的观点,大家都有罪是指得绝对的罪,就是人生下来就是迷的。
但是左右的差别,是指得相对的罪,或相对来讲哪个更好点。
现在回想,文革的时候,很多知识份子被逼自杀,就是傻在不看相对的先进和落后,只知道自己绝对的罪。然后在一群更愚昧的人面前忏悔,世界就颠倒更颠倒了。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思韵,看你这篇博文,我最先产生的强烈印象是你两姐妹的英文能力和文化的游刃有余,那种水平让我震惊羡慕,还有你们的姐妹情深。文中提到齐邦媛先生,又追着她的文字大概浏览一下。然后我想到自己那些年、这些年在干什么,就产生了一些沧桑感。
上一篇我说到你的叙事和议论结合,让我“认识自己的差距、局限,是一种解放”,意思就是你的故事让我更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局限、社会位置和来去线路。我说的“解放”就是消除幻觉,更现实。更放开眼光看世界、欣赏学习。你家的故事,让我有镜子,得益。
我大概一直走的路都是寻找生命的根源,直到出国后遇见对我生命影响最大的几个佛法人士,也不算完全浪费。(还有也被朋友提醒有长处和误区)。我是谈理比较多,更需要你的故事、时事来平衡。
我一写就收不住了,关于左的脱离实际、盲目拔高问题,本来写了一大堆,还是省略了。
但是还是给你提供点素材,是当年看到亨利福特自传(1920年代初出版),其中他苏联那种革命为什么不成功,感慨中国当时好像是没有翻译介绍,当时共产青年都是急于革命的,幻想一夜成功。现在一百年了,回头看看,很有意思,下一个贴出来。
心雨烟尘 回复 悄悄话 我也一直佩服敢于说真话、实话的蓝天白云大姐!
心雨烟尘 回复 悄悄话 崇尚思韵有思想、有论点、有例子的文风!

正好在听《九三年》,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仑战争、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支持,在此,衷心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

思韵如蓝是我在文学城最真诚的朋友,尽管我们的很多理念不同,但是,她最了解我,我也真诚的希望她生活幸福。我不经常留言,我有我的原则,我有我做人的底线,这一点,好像和川普一样,嘴上说的,就是心里想的。

我从来不认为我永远是对的,但我觉得在一个网络世界,还言不由衷的说话,是浪费时间,我时间很宝贵。

有人告诉我,有人在上了首页的正文里对我一字不提,但在留言里,用及其恶毒的语言辱骂我,我现在根本不会理会,这也是我在文学城最大的收获。谁那样做,说明你做对了,让她难受了,让那样的人辱骂,丢的是她/他自己的脸。谁也不会踢一条死狗,有人念念不忘我,就是借我的名字,提高知名度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ck86' 的评论 : 只有真正了解并懂得蓝天白云的人,才能理解她的大爱。她是我自开博以来一直交流的网友,我知道她,特别不忍心她被莫须有地指责。所以我用我的“虚伪”为她辩护。:)

博主好文,学习中。
蓝天白云的人,回帖也精彩,尽管有点锋芒,但的确需要在另一个层面去理解。
城里总有风,风吹字打,精彩继续!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再次称赞好文,尤其是喊出了:救救孩子!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有点儿晚了,但是正在积极参与和努力。如何影响和改变极左派媒体,学校教育, 对年轻人的社会,人文、生活观各方面的渗透,和摧毁。

期待更多的人们讨论。谢谢!
梦遥201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这是时间问题,民间的问题真得需要民间解决,局外人很难插手。 由于受文化,经济,教育程度不同,宗教根本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梦遥2016 回复 悄悄话 现实生活中,不是‘追求简单幸福的人们战战兢兢‘那么简单, 而是各方的CANCELLATION,没有建立信任沟通渠道。各方都在尽力保护自己,忘记think different.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王妃,我后面还会分析“变了质的女权主义”,欢迎你跟读。现在教课开始得心应手了吧,多给大伙说说,喜欢听你侃。:) 祝安好!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石头村' 的评论 : 谢谢石头鼓励!我写文的时候特别留意,多用事实说话,在事实基础上加入有限的个人评论。即使是评论,我也尽可能避免激烈的口吻,情绪化的辞藻,和逻辑上的破绽。也还要注意不要伤害了其他虽然认知不完全相同,但是心境坦然善良的朋友们。

宣扬自己的理念,讲究的也是包容,而非排斥与割裂。石头,大家一起努力,为了还世界一个正气浩然。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你的那个TA,我真的好喜欢!就像简爱里,我喜欢的是简爱,罗切斯特只是陪衬。:)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学校其实是最“左”的地方,就像你写的,女校的男老师都有原罪感,不定什么时候被告。我们的副校长50年教龄的老绅士被30年前一个学生的一封匿名信告倒,一世英明尽毁,一年后说没事儿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侃-侃' 的评论 : 精辟!一语道破左的本质。
石头村 回复 悄悄话 支持好文。很多跟帖也令人深思。思韵好文与众多跟帖交映生辉。尤其难得的是没有几个捣乱的,让大家可以自由交流。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你去追寻那些风情妖娆,合你口味的吧”

咦,这句话带有情感了嘛,额~呦~ ,出汗了, :))))。话说俺怎么会来北美的的,因为TA不想让人家觉得TA在依靠我,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去日本……TA也不想知道俺过去的一切,于是简爱一个人来了加国……真的很像。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ck86' 的评论 : 只有真正了解并懂得蓝天白云的人,才能理解她的大爱。她是我自开博以来一直交流的网友,我知道她,特别不忍心她被莫须有地指责。所以我用我的“虚伪”为她辩护。:)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林老师,挺不容易的。孩子对中国不感兴趣,周围的大众文化又那么浅薄。最近一个妈妈读书群里还在讨论给孩子选择哪些读物呢!谢谢你的推荐!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江郎山闲话' 的评论 : 谢谢江郎,大家共同努力!保守主义的沉默和溃败将是西方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希望我们共同阻挡。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土豆-禾苗' 的评论 : 哈哈,中国人的全民爱简爱,伊朗人的全民爱阿信,日本人的全民爱绿山墙的安妮,这不正说明人性本相通吗?我和边边一样,相信大众的淳朴,在不同文化里是一样的。但是我也相信阿伦特的“平庸之恶”一说,大众的淳朴经不起野心家贪婪家的拨弄。

有意思的是,女性对简爱的喜爱似乎超过男性,听说江青也非常喜欢简爱。好了,不强求,你去追寻那些风情妖娆,合你口味的吧。
侃-侃 回复 悄悄话 自以为圣的伪君子们打着tolerance的旗帜,行着intolerance的勾当。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oolman' 的评论 : 我再找找。类似的视频不止一个。还有一个黑人女性说:“如果你看我是黑人,又是女人,就认定我投民主党,你太侮辱人了!” 民众还是蛮可爱的。
luck86 回复 悄悄话 蓝天白云的评论很精彩,对人性的阐释很客观,每一个人都永远自带自己固有阶层的烙印,但如果能突破固有阶层,不虚伪又接地气,那才是真正的大爱。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跟孩子一起读介绍中国文革的英文书(To live,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可以使孩子不会太幼稚。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迪儿,认为是左派对陈腐世界和固有观念的挑战才带来了文明进步,我觉得这里有夸大之嫌。我倒是觉得文人艺人的凡事激昂的做派和思维,常常误导大众。你有开放的心,兼听则明,不固守陈见,就是很宝贵的了。咱们下面再接着讨论啊!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umia' 的评论 : 谢谢才女米亚首肯,对我是极大的鼓励。媒体,怎么会漏了媒体呢,下面我就该说说媒体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lexisMom' 的评论 : Alex妈妈,看到你在上一篇的跟进留言了。你这么有理有节地来探讨问题,我很感动,这里永远欢迎你。自由主义和思辨文化确实曾经是西方文明走向鼎盛的基础。但是我所列举的现代自由主义,或者说,左,已经背离了自由主义的初心。当利益集团与左派明勾暗结,我们的世界实际上正在失去自由。我还会慢慢接下来写,写出这早已变了味的自由主义的实质。另外,世界的进步并不全是左派的质疑权威所推动的。左曾经对世界有过巨大的破坏。因为欧洲的中世纪,人们对宗教产生了抵触。其实这里也有历史的误解。事实上,人类的诸多进步恰恰是基督教的思想解放所带来的。
江郎山闲话 回复 悄悄话 支持好文!加油。
"自由主义否认了人还有更高灵魂追求的需要和能力。" 翻译成白话:liberal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底线,那会理会灵魂。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注册,在孩子还依赖父母的时候,建立起信任亲密的关系至关重要。我年轻时也与父母争执过,最后是他们恒久的爱更有征服。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极1' 的评论 : 谢谢无极读文鼓励,心意相通。祝周末愉快!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四姑娘山' 的评论 : 四姑娘,发散性思维确实符合人类好奇的本能,但是应该控制在私人空间。试想,如果此风日盛,那么精神食粮的耕作者岂不战战兢兢,人人自畏,哪里还会再有文艺的春天,百花的盛景?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reemanli01' 的评论 : 自由兄,你在前篇留言道,人,要么依赖系统,要么责怪系统,反正就是不肯自己担责任。这其实就是左和右的差别,我觉得,人更应该是自己担责任的。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家家,解决歧视问题,一定不能用“逆歧视”的手段。矫枉过正,是左的特征,左的必然。
土豆-禾苗 回复 悄悄话 对简爱的点评非常有趣。几年前我把简爱乐谱打印出来给孩子,也和她一起看了小说与老版电影,孩子说:简爱白天受欺负了晚上就噩梦、梦见疯女子……哈哈,有趣的无意识心理啊。

我觉得我们70前的中国人对简的点评 过于“一致”、过于“神圣”,而且是全民爱简爱,这是由于我们这批人所处的国家局面造成的。而如今的点评,主要出于文学院的年轻人,(普通人不看简爱了),唉,那就得加入现代时髦的“种族”元素加以评论了……两个荒谬极端的社会阶段,我们都遇上了,幸运的是我们都只是擦边而过,前一个我们见证了尾声,后一个我们看到了诞生。

继续写,继续跟读,蛮有趣的。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梦遥2016' 的评论 : 梦遥,知道你一直在用极大的善意寻求人类平衡与和解的渠道。凭我对人性的了解,难。现在已经不是彼此误解的问题了。我现在终于相信了浮士德,相信了真有把灵魂交给魔鬼的说法了。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冬日,现在的孩子被虚假的泛爱娇惯得弱不禁风。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富足的物质生活里抑郁孤独。这种教育,是违背自然的。对了,我不时地会去看看竞选rally的视频,主要是关心美国民众的心理思维。你去谷歌一下,顺便会有其他采访视频,比如黑人怒怂主流媒体。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年雨林' 的评论 : 父母是孩子来到世间的第一任老师,任重道远。父母也应该与孩子做成终生的同学。谢谢雨林!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鱼儿,成熟的人会懂得,每一个人最终都将独立地去面对上帝,因而自己应当为自己的良心行为负责。那满地打滚,怨天尤人的,都是巨婴。左,就是在培养巨婴,利用巨婴。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是的五湖兄,我们有了人生经验的,不会被没有规矩方圆的东西忽悠了,我们也能识破华丽说辞背后的浅薄。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是的菲儿,尽管我十分不忍心给年轻人的“公义追求”泼冷水,他们确实应该知道,踏踏实实地生活和积累,在建树自己的基础上关爱他人,才是人间正道。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谢谢杜鹃倾心分享。父母爱孩子,不是只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物质生活,孩子们需要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倾听,需要互动,也需要我们给他们“定规矩”。:)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晓青,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产业,如何呵护,值得深思。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嗯,你说对了。正直的黑人开始意识到了,他们正在被利用。他们的拒绝,大快人心。是的,纵观人类历史,极大多数的文明进步是由西方推动的。截至目前,确实是西方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更多。希望这个世界依然屹立。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实在不愿意看到你因为措辞而被别有用心的人攻击。互相攻击真是最negative的,毫无建树的消耗。你说的“自私本能”,我可能会说成: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不要小看措辞,左派就是靠措辞吸引了年轻人。对措辞不屑一顾,我们将会输掉这场争战。
还有,你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我读过你的奋斗传记,里面有你为家庭的舍己付出。所以用“自私”一词,极易让他人对你产生误解。在交流的时候,一定不要让自己陷入“有口难辨”的境地。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你看错了,我写的,白人创造了文明,不是代表,那个黑人斥责主流媒体,更说明了,人不应该以肤色,种族划分好坏,黑人是被利用的,就像当年闹革命,农民推小车,支援共产党,分了土地,还没捂热,就被合作化了。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意思我也明白,但是我的意思你没有明白,从小受的马列主义教育,根深蒂固,谁都能说服你,说明,你对左有好感,尽管你的本能排斥左,但是远方的诗更诱人,现实永远达不到远方,所以你悲观,沮丧。
foolman 回复 悄悄话 思韵如蓝,可否给出你说的那位黑人女子对峙CNN的连接?

谢谢!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思韵,可以给个链接吗? 谢谢!

思韵如蓝 发表评论于 2020-10-31 15:05:22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蓝天姐,我抽空第一个回复你。我昨天看了一段视频,美国黑人怒斥主流媒体。我非常感动。澳洲的原住民和南非黑人我不清楚,他们有各自的历史溯源。但是美国,尤其是南方的黑人,因为基督教的播种,有许多非常敬虔,是非分明。基督徒看人完全没有肤色之分,敬虔的人气质可亲,自带光芒。我们说话,一定要避免诸如白人代表文明之类的简单划分。否则就象现任总统,老是因为口无遮拦被人病垢,真是无奈可惜。我们没有时间打无谓的口舌之战了。事实上,我看了视频,真想去拥抱那位黑人姐妹。而CNN的那个白人女支持人,面目可憎,装腔作势,她代表先进?打死我都不认!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思韵,我觉得自己是真的墙头草,谁都能说服我。
我最喜欢的《今日话题》的主持人在谈到为什么知识界,演艺界,年轻人比较左倾和偏激,比较了这些人在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结论是乐见其成。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看到你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也完全理解你的立场。
决定继续观望,接着做墙头草。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评论。无论是左还是右,人的本能是自私的,右顺应本能,不耻于公开自己的本能,而左不正视自己自私的本性,用谎言欺骗蒙蔽不明真相的孩子,现实最后会给他自己一个狠狠的耳光,孩子总会长大,社会会让他们认清左的本相。

我不悲观,因为在民主国家,人民是我第一,所以,川普的美国第一最终会胜利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蓝天姐,你的思想我完全明白,完全信任。说实话,我写这个系列,就是让大家看到,我们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总统,一届任期所能解决的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渗透是长期的,要改变,也将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许多在第一篇留言的朋友们都悲观了。如果不是相信上帝的公义必然到来,我也差不多,悲观了。

蓝天姐保重,周末愉快!Hug不到那位黑人姐妹,先给你来一个!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天白云915LQB' 的评论 : 蓝天姐,我抽空第一个回复你。我昨天看了一段视频,美国黑人怒斥主流媒体。我非常感动。澳洲的原住民和南非黑人我不清楚,他们有各自的历史溯源。但是美国,尤其是南方的黑人,因为基督教的播种,有许多非常敬虔,是非分明。基督徒看人完全没有肤色之分,敬虔的人气质可亲,自带光芒。我们说话,一定要避免诸如白人代表文明之类的简单划分。否则就象现任总统,老是因为口无遮拦被人病垢,真是无奈可惜。我们没有时间打无谓的口舌之战了。事实上,我看了视频,真想去拥抱那位黑人姐妹。而CNN的那个白人女支持人,面目可憎,装腔作势,她代表先进?打死我都不认!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四姑娘山' 的评论 : 发散性思维,对人性的探索不应该特定一个人身上,况且,毫无根据地负面评价一个人,不客观。
Luumia 回复 悄悄话 思韵才思敏捷!

除了学校,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思想的渗透也很让家长头疼。
AlexisMom 回复 悄悄话 个人觉得西方人不太喜欢权威,喜欢critique。要么怎末马克思主义是西方出来的而不是东方出来的呢。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对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怎么可能放手?但成年后的孩子父母就管不着了
无极1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太好了。 鼓掌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那个人又来了,说漂亮话 ,众人皆醉我独醒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华裔美国人,刻苦,勤奋,生活幸福,事业成功,这就是原罪,就这就是黑人专抢华人的原因。

澳洲的原住民,他们不工作,拿着比别的种族更多的福利,他们整天聚集在公园,坐着喝酒,开讨论会。一次,我碰到一个,在街头流浪的原住民,冲我喊:滚回你的国家,这里是我们的。
四姑娘山 回复 悄悄话 课堂上对简的分析,算不算发散性思维,探究人性的各种可能性?
我真的不喜欢语文课本里每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看了很沧桑。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人文教育的全面左倾严重摧毁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与情操。表面看,年轻人似乎更"博爱",更"公义",但是因为信仰的缺失,这些激进理想没有任何根基。一旦幻灭,而我认为必定会幻灭,则怨天尤人,一厥不起。"“我是一名白人,且不幸生为男性,更糟的是又有专业工作和稳定收入,偏偏还是异性恋,更气人的是家庭还忒稳定,竟然不想离婚。这一切,就足以构成了我的原罪。"

说的太对了。

以后我们的下一代特别是男性,不管多少代,因为性氏就带有原罪,不管升学、就业,升职.....,都会受到岐視。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思韵越写越深刻了,看得出,这是你多年来独立思考的结果,为你点赞。

一切左都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摧残。

当年,共产党革命,用的是极左的旗号:打倒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地主,资本家,当今西方世界的精英,也是打着极左的旗号,对创造了西方文明和富裕的白人肆意贬低,压迫,搞反歧视。

当年曼达拉,为黑人解放奋斗终身,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被视为英雄,因为他建立了没有种族歧视的南非。达到了左左喊的民主,自由,大量的白人精英只好移民澳大利亚,南非的黑人得到了没有资历就能当高管的特权,得到了抢劫,强奸的自由,一个发达的南非变成恐怖的第三世界,底层白人过着痛苦的生活。

如今,世界已经被左祸害得不成样子,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默克尔拥抱穆斯林是对欧洲人民做的孽,现在法国,德国人民在吞下自己左的苦果,这个苦果甚至会毁灭世界。

那些高喊着追求民主自由,出国留学的中国人为什么不移民南非?目的地,无一例外,都是白人占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哭着喊着移民种族歧视的美国呢?

川普总统被一些中国人描绘成,白人至上,种族主义,这是她们反对川普的最正确的理由,事实是,美国的白人,在升学上遭到歧视,在职场上动则被种族歧视的大帽子压着,连电影都非黑人不行。这大概就是少数底层白人不得已喊出;滚回你们的国家,只有川普说:白人还有生活的空间吗?
梦遥2016 回复 悄悄话 人的思维方式真得有些不可理喻, 让追求简单幸福的人们战战兢兢,不知所措。这种STEREOTYPE需要双方自己消化,外人无法插手,这是社会的悲剧。也许从中找点彼此的’共同不足‘,也许能平衡不忿心态?是个难题!
‘我是一名白人,且不幸生为男性,更糟的是又有专业工作和稳定收入,偏偏还是异性恋,更气人的是家庭还忒稳定,竟然不想离婚。这一切,就足以构成了我的原罪’。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振聋发聩的好文!
“人文教育的全面左倾严重摧毁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与情操。表面看,年轻人似乎更"博爱",更"公义",但是因为信仰的缺失,这些激进理想没有任何根基。一旦幻灭,而我认为必定会幻灭,则怨天尤人,一厥不起。” 一针见血!
一个小例子:不能说胖,不能说懒,更不能说女孩子衣着不合适。所有我交谈过的胖子都说是因为别人的歧视造成了他或她暴饮暴食...,
百年雨林 回复 悄悄话 面对极度正确的口号时,我们应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父母的言传身教,从来都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
百年雨林 回复 悄悄话 面对极度正确的口号时,我们应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父母的言传身教,从来都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
大马哈鱼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外部世界不成借口” 說的真好!成长与完善从来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工作。教育孩子也是亲力亲为的工作,那能任其自由发展,不过方式须要技巧而已。谢谢好文!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极左的人会把话说得很漂亮 ,但不能说得很深刻 ,因为他们总是脱离人的本性 而天马行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1同意杜鹃,这个世界很乱,无论在哪里,都要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和辨别。

“If you’re not a liberal when you’re 25, you have no heart.? If you’re not a conservative by the time you’re 35, you have no brain.”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这点完全同意思韵。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比父母更了解,更关心,更爱自己的孩子。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社会和学校,就是教会父母也要介入知情。我儿子小时候,就常听人说,把孩子放到教会,就不用操心了。其实教会是由一群罪人组成的,我们基督徒的不同是我们承认自己有罪。我的观点一直没有变,一直坚持与儿子一起交流,彼此分享,共同成长。个人浅见。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对孩子,父母真的不能完全放手。
[1]
[2]
[3]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