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韵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个人资料
思韵如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折翼的海燕和展翅的麻雀

(2016-06-23 08:24:21) 下一个

刚读到一篇分析红色文豪高尔基的心路历程的文章,其中详细解读了这位草根作家从左转右,又从右回左的可悲结局。我觉得高尔基并不邪恶,他身上的弱点是许多来自悠久文化的知识分子共有的弱点,那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高尔基原本是反暴力的社会改良主义者。他在美国生活过。如我们今天都知道的,美国是以个人为本的社会,即使一个粗俗的小市民,只要肯放下身段去为柴米油盐奔波,日子也能过得强过文学艺术家的。在这样的社会,所谓作家并没有光环围绕,也不享有特权。这让高尔基失落而变向左倾。然而在回国目睹了十月革命后,高尔基的价值天平又摆回到良知、善性、人道的立场上。他抨击暴力,第二次离开祖国。这次他长居意大利。也还是压抑:即有逃亡白俄的排挤,又有墨索里尼的监控,加上他当年反对的革命后来不但稳定下来,而且新苏联竟然开始欣欣向荣了,这一切使得年老思乡的文豪又反思疑惑了。当年和列宁不和而出走的他再次回国。面对祖国给予他的名利地位,作家再也无力抗争,从此彻底向命运屈服,甘当斯大林的御用笔杆直到生命结束。我读了文章,也并没有太多看轻高尔基,我为他难过。也为知识分子人性里的软弱而难过。被集权制度吹捧和豢养,不再做独立的思考者,如果不需要进行任何良知和人格的交换和妥协,多少是让人怀疑的。但我也没有资格去指责高尔基,因为我不确定,若是换了我,就一定会强到多少。

在平民化的西方呆久了,心里是很怀念经典文化的。尤其是在迪士尼,看那些星球大战之类的西方文化,特别理解高尔基的孤独。我是读"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长大的。小时候看的苏联电影,有的如史诗般壮丽,如"苦难的历程"三部曲;有的带着诙谐的浪漫,如"两个人的火车站";有的细腻隽永,荡气回肠,如"合法婚姻";有的朴实无华,意味深长,如"没有说完的故事";有那唯美动人,激励我憧憬未来,让梦想伴随生命而绵延流长的"红帆";还有让人捧腹不已的"运虎记",好似就是喜剧,也是苏联的更胜一筹。这些电影即使我今天再看,也不觉得它们仅仅是集权机器的宣传工具。虽然它们是某种体制下的产物,却仍有一种俄罗斯特有的艺术气息深藏其中。

苏俄的女性许多都是知性而含蓄的,她们为我的审美提供了启蒙。每当我为粗俗浅薄的现代文化所困烦,就会情不自禁地怀念童年电影和文学里所描绘的"诗意的俄罗斯"。我的邻桌同事来自前苏联的三个波罗地海加盟共和国之一的立陶宛。她使劲地要"毁灭"我的幻觉。她说,我也承认北美的艺术浅薄,但是在自由世界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我就会去精选好莱坞的经典,也能找到可以同苏联相匹美而毫不逊色的文艺作品。我是到了加拿大才读到了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在前苏联能让读吗?不要仰慕我们有深沉的文学艺术,所有的深沉忧伤不都是苦难和血泪换来的吗?我们在享受脚下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自由,就不要一味地鄙视人家"浅薄"。不然不就象某些逃离了战乱的难民,又要这里的自由,又妄想强迫我们也戴上她们的头巾?! 不尊重他人,就是辜负了我们所得的自由。

我仔细回味同事的话语,觉得不无启发。如果我们推崇的诗意的俄罗斯是被其苦难深长的历史所酿造而成,那我们还是祈祷世上少一些这样的浪漫和深沉吧!如果北美的大众因为缺乏苦难的体验而显得幼稚和肤浅,那还是为他们庆幸祝福吧!我们怎么能用普通人的生命和苦难去成全文学的高深呢?我体会到了独立天空下小人物们琐碎的平凡生活的美好,做自由世界的无名氏真正好过在任何体制赋予的虚浮光环下的带锁链的人生。

于是又联想到博客的写作:我们都是文字爱好者,对比文豪,如同麻雀在海燕之下。然而海燕一旦被套上权贵的枷锁,还能再迎接风浪了吗?那黑色的闪电也已无法凌厉。海燕必将低下高贵的头颅,暗自伤感被折断的双翼。而在阳光下呼吸着自由空气的小麻雀,却因着欢喜,在扑簌着翅膀,跃欲飞翔。我们的博客不为名利所捆绑,不受思想的囚禁,不图体制的认可,无欲则刚。我们深知自身的平凡,也甘心这样的平凡。我们愿意在平民社会做个普通劳动者。劳动就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我们的文字全部来源于自己真实的生活。我们对文字有着纯纯的爱,却不期待把文字变成攀附的工具。我们护卫着独立尊严。好斗的海燕指望天翻地覆带给她英雄的荣耀,退让的麻雀只求在岁月静好中体味人生的真谛。后者更有可能心想事成的,我相信。

我们文学城的网友和博主,叽叽喳喳,共建我们的百鸟争鸣,其实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各有各的写作风格,那不正是缤纷世界的本来写照吗?愿我们继续努力,不负文学的神圣,不负精神的自由,记录生活,歌颂美好!与同道们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蓝天和宁宁。宁宁的回复总能让我在原先的思考上再深地有所思考。我对高尔基同情多过责备。他原本是人道主义者,也几乎坚持了一辈子,是有别于郭沫若之流的。和你一样困惑,他最后究竟是人格的妥协还是真的立场转变了,不得而知。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我突然想起来很多年前在《读书》杂志上读到过一段高尔基的轶事 -- 斯大林的御用文人中有一个潘非洛夫,就是臭名卓著的“苏联文学垃圾” 《磨刀石农庄》的作者。凭着对斯大林没羞没臊的吹捧拿到了“斯大林文学奖”,好像还做到了苏联作协主席这样的一个位置,圣眷甚隆。前苏联的作家们慑于斯大林的淫威都敢怒不敢言,只有高尔基敢站出来公开批评他文理不通,官司好像一直打到了斯大林那里。--这段小故事当年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今天和如蓝的文章放在一起,似乎可以帮助我们稍稍了解一下高尔基的“心路历程”。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高尔基最后的投向斯大林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你说的特别好:一个视文学为生命的人,可以容忍自己的文字背离自己的内心,“如果不需要进行任何良知和人格的交换和妥协,多少是让人怀疑的”。这最后的一次,到底是立场的转换还是人格的转变,也很难说的清楚。我真的觉得,如果你我换到他的位置上,未必会如他一样 -- 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讲话 -- 但是他是否有不讲话的自由,我就不知道了。当然也不排除他真的相信斯大林主义,相信机械化大生产会为俄罗斯带来光明的未来。每每看到如这样在一个高尚的人身上发生的悲剧人生,我只有感叹:形势比人强啊!

我也极为喜爱前苏联的电影,深深沉溺在那种隽永和回味无穷之中。但是你的那个立陶宛的朋友说的好,所有的深沉和忧伤都是苦难和血泪换来的。所以能够肤浅也是一种福分。另外,深沉和忧伤的孕育也需要没有生存压力但物质也并不丰富的吃不饱也饿不死的慢节奏人生,经济蓬勃发展时间就是生命的社会就没有时间去深沉忧伤了。
蓝天白云915LQB 回复 悄悄话 同感。人生活境遇不同,必然会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相应的行为方式,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选择自以为正确的行为,相互之间的尊重,理解,包容是最重要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