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两栖客

Writer sit at home : 迷茫的笔者,键人
正文

黛玉葬花于1706年

(2016-07-12 03:55:25) 下一个

黛玉葬花年份考

黛玉葬花于1706年6月6日,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廿六日

       吴新登是《红楼梦》中无足轻重的一个人物,但作者有意分配给他一份很重要的工作,库房出纳。无星戥之秤没准头,令通篇故事找不到地方分不清年代。这样看来,吴新登的重要性与冷子兴差不多,演说荣国府。既然是演说,就绝不能穿帮,事假梦真。通篇读下来,人物的穿戴发式与衣着服饰,更有官职称谓乃至“先皇”“今上”,一应俱全娓娓道来。惟三百多年来的读者总是不得要领,看着眼熟却无法确定其具体年代。吴新登是无星戥,可是我看他却有点儿象贾珍的小舅子尤新登,有星戥。仔细留意第廿七回,四月廿六日未时交芒种节,当天黛玉葬花写《葬花吟》,可以成为一个解惑的线索,是一个星戥。

       第廿六回后半节故事情节与廿七回紧紧相连。宝玉在潇湘馆出言不逊,惹恼了黛玉,正在不可开交,袭人来道:“老爷叫呢!”,两玉立刻都被雷住,宝玉慌忙冲出园子。出来一看,却是薛蟠。架不住宝玉的埋怨,呆霸王不得不说:“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生日。” 随后大家在薛蟠书房落坐,享受星猪,西瓜,鲟鱼和鲜藕。“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生日”,则这一天是五月初二日,出席呆兄书房间“新鲜四宝宴”的贵宾有: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等并唱小曲儿的。晚间席散,宝玉回到怡红院,即有宝钗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 院内两宝谈笑风生,院外黛玉却无意中吃了闭门羹,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黛玉回到潇湘馆,自泪自干,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至此,情节发展紧凑,故事交代清晰。但是,接下来一句话,石破天惊

至次日,乃是四月廿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这一段,明显有几个错误,比如说:

  • 五月初二的第二天是四月廿六日。
  • 薛蟠生日之前, 宝玉陪着喝花酒两次,正日子却没去磕头。
  • 跟宝玉的小厮名字叫什么?焙茗还是茗烟?到底是两个人还是同一人?

        条条错误对考证黛玉葬花年份无重大直接关系,暂且按下不表;只是这里四月廿六日未时交芒种节,在我读来却是:

 

“至次日,乃是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即公元1706年6月6,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何以见得? 待我刨析。

  1. 用六字推算八字

       何以文中只给出了时辰(未时),日和月(四月廿六日),八字中刚有了六个字,就可以断定所缺的年份两个字。关键讲这一天是芒种节,令我们可以从农历与阳历相对关系来比照着看,用六字推算八字中未知的两个字,即年份。

       农历,即阴历,以月亮之圆缺一个循环记为月,累计十二月为一年,闰年有十三月。我国各族人民每年一次欢度的春节,是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仲秋节是八月十五,重阳节是九月初九。其他节庆日还有,“二月二,龙抬头”,壮族“三月三赶歌墟”,“七月七,鹊桥会”。喝腊八粥,在腊月初八;“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这一天祭灶。这些中华民族的人文风俗,由月亮绕地球的转动周期而定,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八字,用农历,天干对地支,六十年一个甲子。

        阳历,公历,公元,西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5天记为一年。每年均分十二月,除二月仅有28天,其余月份均是30或31天。平年365天,尾数0.25天则四年一闰有366天,当年二月29天。现代公元计算方法和标准由西方科学机构颁布裁夺,1983年,光速取代了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制米原器被选作定义“米”的标准,并且约定光速严格等于299,792,458米/秒,此数值与当时的米的定义秒的定义一致。后来,随着实验精度的不断提高,光速的数值有所改变,米被定义为1/299,792,458秒内光通过的路程。但留心西历,还发现其带有人文历史发展痕迹,如每年送旧迎新的一月是以两个面孔能瞻前顾后古希腊的“瞻妞(JANU)”神的名字命名,七月八月则是以两位古罗马皇帝的名字命名,继七月大之后又强行摊派八月大则是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造成的历史既成事实。

       二十四节气由我们祖先总结而得,用以指导种田。许多谚语都与它有关,如“清明种瓜,谷雨点豆”,讲农耕规律;又比如“明前茶”和“雨前茶”,是茶文化中用来鉴别产品质量的手段。“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强调节气对于农耕之重要。毫无疑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许多人却因此产生误解,以为二十四节气由农历决定,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农历由月亮绕地球的转动周期而定,但是月亮虽然贵为天体,却是地球的卫星,事实上二十四节气由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而定。

        类似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365.25天记为一年,均分二十四节气到每月,平均15天左右渡“节”或“气”。如前面提到的“清明”是每年4月5日,“谷雨”是4月21日。突出反映地球公转因地轴偏角造成的太阳直射角度变化规律的,有太阳直射赤道的“春分”和“秋分”,分别是3月21日和9月21日,还有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夏至”和“冬至”,分别是6月21日和12月21日。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由我们祖先观天察地总结地球绕太阳公转规律而得,指导农耕社会的基本活动,从根本上体现了天地人的三位一体,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人文风俗与处世哲学。遵节守时,敬天拜地,以礼待人,和谐发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通过东西方文化科学的对比,令我们发现了秤出《红楼梦》年代的一个星戥。

       登农历网(www.longli.com), 遍查康雍乾祖孙三代134年,有五个芒种节在四月廿六日。

  •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6月5日上午十一时零三分,巳时。
  •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6月6日下午三时廿八分, 未时。
  • 雍正三年,公元1625年6月6日凌晨五时四十分, 寅时。
  • 乾隆元年,公元1636年6月6日晚上九时零廿八分, 戌时。
  •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6月6日。

       此处以23:30—01:30建子,顺排午时为11:30—13:30,未时是13:30—15:30。

       这里有三点值得推敲:

       首先,农历网(www.longli.com)网主早已申明本身计算有误差,但是不超过半小时。另有法国网站和台湾网站查得时间分别是15:29和 15:43, 均有一些误差。这一点值得推敲,是因为以23:30—01:30建子,下午三时廿八分属未时。假若以中午十二点为正午,前后一小时属午时,类推下午三时廿八分,应该算是申时初刻,亦不能算是准确无误。

       第二,汤若望从顺治年间始任钦天监,推行西历。康熙初年虽经螯拜迫害,后来获平反,由汤派人物南怀仁重掌钦天监之职,复以西历为准。当时推算日蚀月蚀都十分准确,曹雪芹明确给出廿四节气中芒种节的时辰,应该误差不大。

        第三,雍正三年四月廿六日为寅时交芒种节,是否曹雪芹有意避讳“寅”字而为之?看来有些牵强,因为宝玉能堂堂正正地写“唐寅”两字在手给薛蟠看,则证明书中对“寅”字并无任何避讳。

       回头来看第廿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廿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可以从文字表面来认定,康熙四十五年芒种节黛玉葬花,即这一天是在公元1706年6月6

       由此推论,“先皇”是顺治,“今上”是康熙。

  1. 从“省亲”到“抄检大观园”

        结合曹玺,曹寅,曹顒和曹頫三代四任江南织造在康雍年间的跌宕起伏经历,先从上述五个芒种节中剔除三个,则黛玉葬花的年份只可能有两个,康熙四十五年或是雍正三年

  • 首先,康熙七年太早。

康熙七年时,曹玺已经在江南织造任上做了七年;名义上康熙于六年亲政,真正铲除螯拜却是康熙八年。康熙下江南四次住“奶兄弟”曹寅家“省亲”的精彩故事尚没有展开,还不会有一系列大观园故事。

  • 其次,乾隆年间的两个芒种节,太迟。

乾隆年间,曹李两家均被抄多年,大观园中人早已“飞鸟各投林”或是“树倒猢狲散”,不会再有大观园故事。

       从康熙四十五年芒种节黛玉葬花(1706)到雍正六年元宵节(1728)曹家被抄,大观园中人和荣宁二府的故事,还有21年可以演绎。在《红楼梦》中,从“省亲”建大观园到“抄检大观园”,亦有数年光景。康熙五次下江南四次住曹府,曹李两家忙忙碌碌于修园子接驾,买戏子盖庙,恰好是《红楼梦》前七十八回描写的故事主体。

        对比雍正三年黛玉葬花之说,它离建大观园“省亲”太远,离“抄检大观园”太近。雍正上台后,逐渐对江宁和苏州的曹李两织造流露不满,屡屡申斥。曹李两家在雍正三年之时,外边虽然尚未倒下来,内里已渐渐上来了。雍正五年十二月廿四日,雍正皇帝下令“着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顒家产”。把递送密旨行程及到达南京后部署策划的时间加起来,范时绎实际动手查抄曹家,恰好是雍正六年“元宵节”前;之后曹家三十口人被解进京住蒜市口十七间半,其后故事应该由《红楼梦》后四十回描述交代。

        由此看来,黛玉葬花的年份是康熙四十五年,不无道理。由此推论,“先皇”是顺治,“今上”是康熙。

  1. 黛玉葬花与曹雪芹生卒年

       曹雪芹生于1715年,“年未五旬”于甲申年(1764)去世。黛玉1706年6月6日大观园葬花时,曹雪芹尚没有出生。

      《红楼梦》书名很多,又引出《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人写作完成的种种旧话重提。

回头细看第一回,列名作者有:

  • 石头

石头亲历故事,刻下了“石头记”,摆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石头,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土默热教授的论证是有,就是《长生殿》作者洪升(1645—1704)。笔者不敢轻易相信,找来《长生殿》一看,发现其文笔美妙堪比红楼。康熙43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盛会,独让洪升上座,演出全部五十出《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洪升自江宁返回杭州,行经乌镇,酒后登舟,坠水而溺,不足六十岁,时为甲申年六月初一(1704.7.2.)。洪氏为钱塘望族,世代书香。洪升母黄氏,系刑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黄机之女,洪升娶表妹黄兰次。洪升与表妹黄兰次,仿佛贾宝玉和林黛玉。洪升在现实中溺水而亡,《石头记》里林黛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由此看来,黛玉葬花的年份如果确定是康熙四十五年,洪升与《红楼梦》的写作就可能有些瓜葛。洪升失传的戏剧作品有《回文锦》, 《回龙记》, 《闹高堂》, 《锦绣图》, 《长虹桥》, 《青衫湿》, 《天涯泪》和《节孝坊》,若果真说这些一出一出的戏剧本子能够经曹雪芹妙手加工,揉进章回本《红楼梦》的人物和故事之中,可真是一件千古万幸之事。偏激者妄断,曹家剽窃洪氏书稿,史实如何,未见证据,不敢妄断。

  • 空空道人

       “空空道人抄录《石头记》,并改题为《情僧录》”。

       黛玉葬花的年份如果确定是康熙四十五年,此位空空道人与《红楼梦》的写作倒也可能有些瓜葛。

       空空道人,何许人也?还是土默热教授的论证,是智朴和尚,法名拙庵,人称拙和尚,又称拙道人。大荒山是盘山,无稽崖在盘山,青埂峰是座庙,也在盘山。盘山是智朴和尚修炼之地,也是女娲炼石补天之地。

  • 吴玉峰

       “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吴玉峰有两个。同样,黛玉葬花的年份如果确定是康熙四十五年,此二位吴玉峰与《红楼梦》都可能有些瓜葛。

        第一个是吴雯,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生于顺治元年,卒于康熙四十三年(1644—1704),年六十一岁。所著有莲洋集二十卷,《清史列传》行于世,是曹寅同时代人, 几乎与洪升是同生同死。吴雯先居辽东,后居山西,形迹与曹雪芹先祖曹振彦相近。

       第二个是吴乔,字修龄,号玉峰,终生未仕,募僚终老。为人狂放不羁,精禅学,诗学西昆体。他与王士祯,智朴和尚过从甚密。

  • 东鲁孔梅溪

“东鲁孔梅溪题《风月宝鉴》”。

        一说是王士祯,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人,曲阜亦称梅溪,此梅溪如何姓孔,见仁见智。

        另一说是孔继涵。孔继涵,字体生,又字鋪孟,号荭谷,别号南洲,自称昌平山人,孔传钲之子,孔子六十九代孙。生于清乾隆四年  (1739年),卒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终年45岁。乾隆恩科进士,官至户部河南司主事,诰授朝议大夫。 继涵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天文、地理、数学、经学、文学、金石考据,无不研讨。尤其酷爱古籍,熟悉历史掌故,精研“三礼”,校勘群籍,著作宏富,成为一代学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皇帝南巡回京,路经曲阜,拜谒孔庙孔林。在皇帝召见时,举凡问及林庙典故,孔子及儒家学说,继涵从容不迫,—一回答,受到皇帝赞赏。在京为官6年,结交学士名流,与安徽休宁学者戴东原、济南学士周永年、桐城文人姚鼐、扬州名士罗聘、扬州校勘学家卢文绍等人交往甚密。  乾隆四十二年(777年),继涵请求辞官返里,一面事母尽孝,一面于聚芳园“微波榭”专事著述。短短四五年时间,编著、校订、考证了文、史、经、算等各类书籍多卷,名《微波榭丛书》。其中,他校刻的《微波榭丛书》七种及《算经十书》,堪称精本。 孔继涵正当发奋著述之际,突染重病,卒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十一月八日,入葬孔林。

       “梅溪”在第十三回有批语。在“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一句,批道:“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甲戌,庚辰)。此处落款之甲戌,庚辰,根据《红楼梦》成书与流传过程判断,是乾隆十九年(1754)和乾隆廿五年(1760)。可见,梅溪先生肯定是《红楼梦》早期版本的读者和批书人之一,是否能引伸为写书之人一,不敢妄断。

  • 曹雪芹

“曹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曰《金陵十二钗》。

当然,上述诸公可能都是一个人,石头是杜撰,道人亦“空空”,“无遇逢”加“恐没兮”,一起留给了曹雪芹。

  • 畸笏叟,脂砚斋

       他(她)们到底是谁?他(她)们仅仅是批书人吗?如果他们真是曹雪芹的长辈,他们才有可能生活在金陵“真”府,曹雪芹大多是生活在这些长辈回忆中的“假”府,曹雪芹的父辈是真宝玉,曹雪芹只是假宝玉;若畸笏叟和脂砚斋之辈是贾宝玉,曹雪芹则只能是贾兰等草字辈晚生。

       若《红楼梦》书名改为《听脂砚斋畸笏叟谈江宁织造府往事》,大家尽知,书中故事并非全部曹雪芹亲身经历,他是听长辈说,然后记录下来,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曰“往事”而已。比如吴学昭为杨绛作传,书名就叫《听杨绛谈往事》, 丝毫不含糊。三百年后,读者丝毫不会怀疑其史料的真实性,因为该书之中对主人公,亲历者,写书人种种关系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假如吴学昭为吴宓或蒋南翔作传,更使用梦笔生花法写那一段春秋战国,则以后读者对书中主人公,亲历者与写书批书之人的关系就得费一番功夫去猜想,甚至考証了。

       留意第十三回末,凤姐接手管理宁府,总结了管理体系上的五大弊端,触动脂砚斋的神经,他(她)悲愤满腔地批道:“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悲痛,血泪盈面。”(甲戌,靖藏)。见前章,这里的甲戌,是是乾隆十九年(1754),但是从批书年代往前数三十年,正是雍正三年,恰恰是另一个“疑似”芒种节,它距离“康熙四十五年黛玉葬花”的结论,差了一代人。类似的所谓“三十年”的批语,在第八回等其他章回,还有多处。如果黛玉葬花的年份是康熙四十五年,则此类诸条批语应该写“五十年”才对,看来差了二十来年。

       上述种种疑虑,使“林黛玉1706年6月6日大观园葬花写《葬花吟》”之结论产生动摇。

       黛玉葬花的年份仍然可能有两个,康熙四十五年或是雍正三年。吴新登仍然是无星戥,怎么看,他也不是贾珍的小舅子尤新登。

        由此仅仅又可以反证的出结论,黛玉葬花的年份若是最终确定在雍正三年,可以推论,“先皇”是康熙,“今上”是雍正。而洪升,智朴和尚,吴雯,吴乔,王士祯,通通因为生活年代在康熙四十三年之前,他们在黛玉葬花事件发生前二十年已辞世,应该无缘于《红楼梦》的写作。

       曹雪芹言之凿凿明白无误地给出了芒种节的“八字”,我等百般努力地想计算明白,最后还是不得已只能糊涂着看。读它满纸荒唐言,苦思不解其中味,乐在其中。

       掩卷而思,又难得糊涂。脂砚斋于乾隆十九年批三十年前雍正三年之事,“病者颇多”,令其“悲愤,血泪盈面”,什么事?

       康熙念及多次下江南,住在曹家花销大,亏空大,御旨祖父子侄三代四人连任江宁织造肥缺。但是第三代曹氏,骄奢淫逸病入膏肓,腐败发展到雍正三年登峰造极, 事发于嫌招待不周,大闹济南驿站,导致政敌参奏举报腐败, 雍正四年末御批钦旨, 双规双开,抄家罚没。这是正照风月宝镜,看的不是温柔乡的梦境,是现实的历史史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