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扫叶

生在江南,长在水乡。饱受小桥流水的熏陶,唯少大江东去的志向。自幼喜好在杂书中寻梦,最喜欢的诗人:杜甫,最喜欢的词家:辛弃疾,最喜欢的外国作家:雨果,最喜欢的中国作家:沈从文。
正文

笼内笼外(旧作,完稿于2003年

(2015-12-05 09:59:10) 下一个
笼内笼外

晓徯

     周末的清晨,老城东郊小河边的鸟市已经忙碌起来。店主们或许让鸟语喧哗得没法再续回笼觉,索性早早的起来清清笼子、添水加食什么的。

     说是鸟市,其实规模也不大,几间低矮的简易平房既是店主们的家也是鸟铺。屋外棚子一直延伸到河边,靠河的横梁当然就成挂鸟笼的地方。远远望去,小鸟在笼里飞上跳下,浮萍在河里悬浮滞留。一动一静之中,江南水乡的秋韵尽收眼中。

     不过生意人哪管这些,鸟笼挂起只是为了迎客上门,有个开门吉利比什么都强。

     还别说,紧靠路口的一家真的进来一位中年人,老板娘眼明手快地迎了上去:“这位师傅,想买只鸟?你看这只八哥,都能喊再见了。您买回去再调教调教,不出半 年一定成一巧嘴…,哦,那是虎皮鹦鹉,身上色彩斑斓的,又喜欢叫,还特别好侍候。家里要是太清静,买上一对保准开心,来年子孙满堂…”

     中年人不搭腔,只是盯着鸟笼一个一个地看,一遍下来似乎没有发现他的所需,眼神中带着失望,人也有走出店的意思。

     老板娘有点急了,连忙加大力度:“我说师傅,有什么您可发个话啊。做生意总得讲个沟通吧?你想要个什么,说句话,不敢说一定保你满意,但也有个商量,您说是不是?”

 

     中年人没有答话,人倒是停下了。脸依旧朝着鸟笼的方向,可老板娘察觉到客人的心思早已不在看鸟,因为此时他的眼神根本不在笼中,而是透过两笼相隔的间隙飘向远处。老板娘被搞得有点莫名其妙。嘴里念叨的生意经嘎然而止,不由自主地跟着客人的目光看过去。

     小河对面是一栋栋行将竣工的高层公寓楼。外观造型虽然千篇一律,但新楼新款倒也不着人讨厌。楼外的围墙也一改砖垒的传统单调,用铁围栏当了装饰。围栏上的广告与鸟铺隔河相对,俏模样的摩登女郎伸着纤纤左手托出一行字:“东林雅苑,市外桃园”。

     老板娘瞪着眼睛四下里打量,就是没有见到什么异常。心里正纳闷,中年人开口说话了,声音低低的,与其说是讲给人听,不如说是在自言自语:“以前这河对面是一大片稻田。”

     “什么时候的事?”老板娘有点不信,盘下这铺子也有五、六年了,从来就没有见过对岸有什么稻田。

     “十五、六年前我还见过。”

     “师傅很久没回来了吧?”老板娘上下打量起眼前的中年人。无领的体恤衫,老旧的牛仔裤,外加一双旅游鞋,一看就是个才回国的海归客。

     “是的,这些年都呆在美国了。”中年人老老实实地回得倒快。

     大清早遇上这么个看客,老板娘觉得真衰。她决定不再和他白费口舌,一边转身离去一边说到:“噢,那你慢慢看”。口气里没了殷勤,慢慢看三个字更重重地带着拖音。

     锣鼓听音,中年人意识到自己的不合时宜,脸上有点尴尬,讪讪地准备走人。

     嘈杂的鸟语声中突然混入一声宛如轻铃滑过的鸟鸣,远远的低低的稍纵即逝。然而那中年人却闻声一震,他急急地转过身来对着老板娘有点语无伦次:“金翅…你这里有金翅?”

     看到老板娘愣在当间,中年人有点不好意思:“对不起,我在说鸟名,不知道还叫不叫这名,但刚才我听见它的叫声了。”

     “噢,那家雀儿啊。您等着,这就给您拿去。”老板娘脸上回复了殷勤神色,边说边往里间去。眨眼功夫拎出个简陋的小鸟笼,指着里面那只小鸟对中年人说:“您说的是它吗?”

     北方来的老板娘对江南的本种鸟不太在行。前一阵丈夫自作主张进了一批,销也能销,就是不旺。这让她逮着了理,再也不让进了。这只金翅就是那次的剩货之一,这阵子她都懒得往外挂。

     小鸟很平常,要不是一身淡棕色的毛,简直和麻雀没啥两样。不过慌乱的它在笼里跳上跳下,翅膀跟着掀动着,露出亮丽的明黄色。让人感觉到还有点名副其实。

     中年人对这那鸟细细地看着,眼睛里有点起雾。三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在眼前鲜活起来...

     当年这里身后是颓废的城墙,面前的小河也就是岁月磨耗下荒芜一片的护城河。岸边有棵半大不小的槐树,一定是幼时受了摧残,靠根的一截半沉半浮地横在水面上,伸出去好远才得以歪歪斜斜地向天而去。虽然枝叶不很茂盛,但好歹也成了这塘边唯一的高枝。

     那时的中年人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手里拎着一个笼门大开的竹鸟笼,仰着头目不转睛地朝站在树梢头上的一只小鸟望去,满头的汗水,气喘吁吁的一付疲惫不堪。只是此刻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因为长到这么大,还第一次感到什么叫心急如焚。

     全是给树上的那只鸟给搅的。它和男孩相处也快一年,今天却脱笼而去,从城里的家中一直飞到这里。

     小鸟歇在槐树上,面朝着河对面开阔延绵的稻田,小脑袋一伸一缩,上下左右地打量着,一付欲飞又止的模样。男孩子心里十分明白,只要小鸟再次伸展它的翅膀, 他就会永远也见不到它。因为过了这水塘,可以供鸟落脚的树都在数百米以外。这种称为金翅的小鸟有个很奇怪的特性,那就是在它飞行途中歇脚时一定要选一棵高 大的树,而且是非歇在树的最高枝头上不可。

     几百米的距离对一只小鸟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它好像拿不定主意般地迟迟不起程,男孩见状也略为平定下来。看来小鸟还是有灵性的,朝夕相处了这么长时间, 一定对自己的主人还有着记忆和留恋。在城里过来时的飞飞停停中,男孩已经感觉到这一点。也许是嘈杂的车来人往让它没了主张,如今这郊外空旷安静,一但它记 起旧情,回归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这里,男孩心里又有了一线希望。他试着减缓着自己的喘息,一边慢慢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一边嘴里学着鸟叫,指望着那树上的小鸟可以听音见人,渐渐地回忆起从前…

     果然小鸟转过身来,脑袋冲向了主人的方向。男孩心里一喜,嘴里的口哨声也柔和轻快起来。小鸟听着望着突然轻轻地回应了一声,略带喉音的轻鸣对男孩来说真的太熟悉不过了,每当笼中鸟食无多时,小鸟总会对着他这样鸣叫。

     “小鸟准是饿坏了。”男孩在心里自言自语,可这一想连带着自己也饥肠辘辘起来。他无从知道现在的确切时间,但从太阳已经照在身后来看,一定已经过了正午。 早饭都没到嘴怎么能不又累又饿?只是男孩顾不上自己,心里反而对那树上的鸟儿心痛不已。他缓缓地将左手抬起,伸进右手提着的鸟笼中,摸出些鸟食来。原本想 撒在前面的地上去引鸟下树,可惜杂草丛生实在找不到如何空地。万般无奈之下,唯有摊开手掌。男孩从来就没有试过让鸟停在他手上的经验,现在权当碰碰运气。

     小鸟还真有了动作,它从高枝上慢慢地飞跳而下。不过到了离开地面最低的枝头时又犹犹豫豫地停了下来,眼睛东看西看的就是不肯再飞一步。男孩知道自己的招数已尽,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他一边吹着若有若无的口哨,一边一动不动,期盼着鸟儿能再飞一步。

     僵持之间,男孩似乎发觉小鸟歇脚的树枝有些动静。他定神细望,不由大惊失色,原来是一条半大不小的蛇正沿着树枝向小鸟悄悄地游去。因为蛇的肤色几乎与树一般,别说是鸟察觉不到,就连男孩都险些忽略。如今蛇离开鸟不过二、三米的距离,小鸟的生死全在一线之间!

     男孩急了,慌忙之间六神无主。他摇晃起手来,希望小鸟警觉起来。可是小鸟好像被他的动作搞糊涂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动。这当间只见那蛇已经开始将身子蜷缩成S形状,一付准备就绪扑向猎物的模样。

     千钧一发,男孩大喊一声,手中的笼子飞了出去!笼子砸在树干上四分五裂地散落到了河里,蛇也从树上窜跳下来一头扎进了水中无影无踪,那小鸟带着一串轻铃的鸣叫向河东飞去,转眼之间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

     男孩跌坐在地上,泪水模糊了双眼…


     “师傅,师傅…”

     老板娘有点不知所措的声音,让中年人从回忆的思绪中惊醒过来。他连忙擦了擦眼角,侧过脸去避开老板娘那探寻的目光:“哦…,这鸟卖吗?”

     “…,卖,当然卖!”

     “多少钱?”

     “师傅,看得出来您是行家。这鸟如今金贵着呢,金色羽翅不展不显的,爱养的主喜欢讨这藏金不露的彩头,所以供不应求。”谈到生意老板娘真能口若悬河:“这 不我这里只剩下这一只,可别以为是挑剩,是昨天就进到这一百零一只。不瞒你说,进价就高。师傅您如果成心买,我也就给个成本价,100块您拿走。”

     话才说完,只见中年人已经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小叠钱来,从中抽出一张百元钞票递了过来。老板娘接过钱来,有些惊讶又有些懊恼。惊讶的是这中年人居然如此不 懂得现在国内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规矩,懊恼的是竟然没有再狮子大开口一点。不过怎么说今天这第一笔也算是赚满了,心里开心脸上带笑:“师傅,让我用盒子给 你将鸟装起来…”

     就在这时,那笼子里的鸟发出一声带着喉音的轻鸣。中年人闻声一震:“有鸟食吗?”

  “哦…,有有有。”老板娘连忙拿出一小袋鸟食:“您看,正准备添食呢,不想您来给耽误了。”

    中年人没有答话,抓了一把放在手心里。然后将鸟笼打开,将手伸进了笼子。那鸟掀了掀翅膀,却不十分惊恐。歪着小脑袋看了看那手心里的鸟食,犹豫片刻就一步 跳进来,旁若无人地啄食起来。中年人将手慢慢地退出鸟笼,小鸟只顾进食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经身处自由天地之中。中年人托着那鸟,眼神里带着满足。

    一会功夫,鸟食已尽。小鸟立在主人的手里看看周围又看看主人,中年人用手去理了理那鸟的羽毛,鸟往后退了一步,迟迟疑疑地没有挥动翅膀。中年人突然将手伸 出了鸟铺的围栏,然后将手用力向上一托。小鸟终于懂得了主人的意思,一边扑腾着翅膀向天空中飞去,一边留下长铃一串。

    目送着中年人头也不回地离铺而去,老板娘有点摸不着头脑。她仔细看了看手中的钱,确定那是张真钞之后心才放了下来。

   …

    一只古色古香的漂亮鸟笼挂了起来,里面的小鸟正在进食,一付安然自得的模样。挂笼的老板娘一脸的喜气:“都说鸟养久了有灵性认主人,我一直不信。卖了这么 多年的鸟,没想到你今天给我开了眼。给那人将你放了,你居然飞了回来。想想惭愧,以前嫌你卖不掉占地,没想你既给我进笔大钱还不忘旧情。就凭这,往后你就 是这镇店之宝。卖了谁都留着你!吃吧吃吧,别急,悠着点。”

    望着那小鸟,老板娘突然想起了什么,她扭过头去对着里间:“孩子他爹,下次进货别忘了多要点这本地的雀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