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恽算不算中国“文字狱”的首位受害人(上)
“道不同,不相为谋”是孔夫子的经典名句,后代们很喜欢引用。只因为用这句经典的时候有文采有气势,可以将对手噎得无言以对。
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2000多年前有过一位算得上才高八斗的人也将这句话放在自己的文章中,还加了一个字变成了:“故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的时候一气呵成畅快淋漓,只可惜也因此将卿卿性命托付给了不相为谋的对手,这个人就是杨恽。
现在很多人在考证“文字狱”这个中国特色的时候,往往会将杨恽的事情拿出来说事,所以杀他的汉宣帝自然就成了“文字狱”的始作俑者。
如果有机会读读《汉书·杨恽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尽管写这段历史的班固有点偏袒杨恽,但是字里行间所透漏出不少耐人寻味的信息。
班固对杨恽另眼相看的原因很明显,因为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司马迁被老班家当祖师爷一样供着,爱屋及乌是很自然的事情。于是杨恽在汉书里的形象是一个被迫害致死的古代知识分子,基本上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打住,应该是生的显赫死的凄惨。
为什么说是生的显赫呢?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不假,但是司马迁生前死后的一段时期里,无论地位无论名气实在是不足为道的。在世时,汉武帝朝廷里的一个史官,也就是一个查查资料编编年史的闲职。而且因为妄议朝政,触到汉武帝的底线,龙颜一怒之下,被割掉命根子,和太监一样一样的度过余生。尽管从此发愤图强写下了皇皇巨著《史记》,但是生前根本不敢拿出来示人。所以杨恽的显赫和外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相反是司马迁有了这么一个显赫的外孙,《史记》才有机会面世。
杨恽的显赫靠的是老杨家自己的祖荫,翻翻老杨家的家史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贵族。现代人炫耀自己的出身时,会说我爸爸怎么怎么的,资深的会说我爷爷怎么怎么的,元老级的则会说我曾爷爷怎么怎么的。这些在当今的年代里,已经足够让绝大多数人变成没嘴的葫芦。可是如果和杨恽去比比,那就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浅”。
试想一下杨恽和汉宣帝要好的时候,君臣闲聊时侃到各自老祖宗场景。要说老刘家也算是有点根基的,到汉宣帝已经传了八代。所以当汉宣帝聊到自己取代伯父海昏候当皇帝的时候,杨恽可能会说到自己父亲杨敞的拥立之功,一篇《奏废昌邑王》和一篇《奏立皇曾孙》就是明证。当汉宣帝说到太祖父汉高祖鸿门宴上能屈能伸让楚霸王进退失据的时候,杨恽一定会说到高祖父杨喜击杀项羽有功封侯的往事。当汉宣帝没啥好说的时候,杨恽依旧喋喋不休地显摆自己的老祖宗。什么太祖父杨章战国时因功封华阴侯啦,什么鼻祖父杨温是周王朝温州牧啦。汉宣帝脸色一定越来越难看,最终忍不住火了:“住嘴!信不信朕让你从平通侯变半截猴?”杨恽总算是不支声了,保不住心里在骂:“怪不得外公也看不上老刘家,真是农民加流氓,传了八九代还是一样的德性。”
说笑归说笑,杨恽在班固的描绘中的确有着浓浓的官N代的做派,其中被老班最推重的是轻财好义和施政才能。可是将《汉书·杨恽传》细细读完后,总觉得有点牵强附会。
首先,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主,看到自己堂兄表妹衣衫褴褛食宿不济,起了有福共享的念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况且散财基本是在家族中进行的,所以加上好义的名号其实有点夸张。如果他真的像后来的及时雨宋江那样轻财好义的话,估计汉宣帝想杀他就不那么容易了。
其次,是所谓的施政才能。从老班的记载中所看到的也只是改善部僚福利条件,那是杨恽当了老刘家的中郎将以后的事。大约是新官上任之时和下属套近乎问问疾苦什么的,下属一激动就提了点小要求,同时连解决方案也呈上,杨恽大笔一挥准了。老杨家几十代在朝为官,还都不是芝麻绿豆官。杨恽从小耳闻目染的,做这样的改革想必轻而易举。相反老班浓彩重墨地进行渲染,倒有点过分歌功颂德的嫌疑。
综上所述,杨恽的高大上形象水分蛮足的。那么到底是汉宣帝开创了“文字狱”的历史先河,还是历史学家们掉进了老班挖的误导坑里,笔者觉得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找一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