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历史变迁的生存叙事 ——评谭伟长篇小说《逆风生长》

(2025-08-11 05:20:44) 下一个

历史变迁的生存叙事

——评谭伟长篇小说《逆风生长》 

心 石

“给每个人一点时间,很多问题都会迎风化解,相信好时代一定会再来。”这是谭伟长篇小说《逆风生长》(美国南方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印在封面的话语。用时间换空间,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谭伟用豁朗的精神去面对、迎接现实困难的挑战,给整部小说定下了乐观向上、积极豁达的总基调。这部长篇小说将视野投向松林湾这个小乡村,将2019年以来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1979年的农村生活相结合,通过时空的不断转变,以点概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更的历史变迁。这部长篇小说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采用了复调的叙述方法。“复调”一词本是音乐术语,原指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后被前苏联作家巴赫金运用于小说创作,并创造了“复调小说”这一概念。复调小说,是不同叙事主体在小说叙事中在对话关系上平等地各抒己见,是相对于独白型的小说模式。虽然,《逆风生长》运用了复调的叙述方法,但我不认为这部小说就属于复调小说。因为复调小说更多的是作者自身多个人格的对话,其主旨不在于对故事情节、性格命运的展现,而是更多对那些拥有各自世界、有着同等价值、具有平等地位的不同独立意识的显现。而《逆风生长》是通过复调的叙述方法,通过孙画策、汪云长、张野果、田再生、三毛子、叶依乔、皮大海七个人的不同登场,更好讲述四十年前的故事和当前面临的困境,而不在于表达各自的独立意识。无论是孙画策对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回顾,还是汪云长对好事办砸的后悔,无论是田再生自身结扎牵出的恩怨情仇,还是三毛子对张野果底细的透露,这些都指向松林湾的历史,都是对过去和当前发生事件的补充说明。整部小说采用复调的叙述方法,通过不同的叙述视角转换,立体式、多角度将松树湾的诡谲历史风云一一展现,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自己去辩解到底谁是谁非?这种复调手法的运用,“描写出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和人性深处的矛盾,而不是灌输一种绝对的、千篇一律的思想,使得小说既具有辨证色彩,又包含开放的可能”。

二是表现了复杂的矛盾冲突。整部小说充满了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贯穿小说始终,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增添了故事的张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些矛盾冲突从开发旅游区的现实冲突一下子穿越到四十年前的历史当中,情节曲折复杂、故事惊心动魄、人物栩栩如生。从天圣山种植天圣果与打造农业学大寨的梯田规划、从三毛子炸狗引出张瞎子涉嫌刑事犯罪、从老瓜皮帽搞计划生育、再到分包到组的抵制等,这些四十年前松林湾的矛盾主要以大队长老瓜皮帽为首的掌权派和以二队生产队队长张瞎子、会计石山多为首的反对派开展。前者坚守旧思想、老传统,沉迷于“农业学大寨”、走合作化道路,动不动就用“反革命”来拉虎皮扯大旗,抵制新生事物的发生。而后者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嗅到新气息,冒天下之大不韪,私分公粮、分土分田,重视老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些冲突的发生,主要以后者的坚守和圆滑而胜利,显示了新思想必将压倒旧思想的导向。

三是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整部小说中,描写了孙画策、叶依乔、张野果、张瞎子、田再生、汪部长、董书记、石山多、汪正芳等一批人物。这些人物刻画生动、各具特色,在故事发展中演绎着不同的情节。如在争夺汪正芳的儿子归属权时,老瓜皮帽认为这是一个私生子,要交民政部门处理。已经大权旁落、失势的汪部长竟敢拍案而起,一声怒喝道:“这个孙子是我的,老子干革命辛苦了一辈子,谁敢来抢我的孙子?”竟然将老瓜皮帽吓走。就在大家都为汪部长的态度和孩子的安全担忧时,“只见汪部长抱住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泪流满面地逗弄着孩子”。这与之前工作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坚决革命者汪部长判若两人,血脉亲情溢于言表,人性的特点自然流出。再说大队长老瓜皮帽。虽然在小说中,他是以旧思想的代表人物出现,但是他并不是那种欺上瞒下、颐指气使的当权派,其实就是一个地地道道、思想守旧的老农民。他有自私的一面,集体生产时多吃多占、私自霸占集体大母牛,但也有积极为公的一面,他坚持按上级的指示办事,一心搞好计划生育,带领全大队的人民攻坚克难,“为了松林大队的美好明天,他老瓜皮宁愿当着大队长死,也不愿丢了大队长活!”而张瞎子、张野果两父子,作为松林湾前后两代的领头羊,更是紧跟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带领松林湾百姓致富奔小康。

四是勾画了淳朴的乡村画面。整部小说虽然有剑拔弩张的冲突画面,但在乡村叙事的娓娓道来中,整幅乡村画面是美好的、淳朴的,是体现了乡村人情冷暖的,是自然美的。在四十年前的松林湾,虽然老百姓都从事集体生产,但无论是面对生产队长还是大队长,老百姓不再像以前唯唯诺诺、惟命是从,农村干部与老百姓之间的干群关系更趋于平等。如时任生产队长张瞎子误认为石山多和强子妈乱搞,却被石山多鬼火冒,喊队长“张瞎子”并据理力争;他怀疑强子妈偷生产队的花生种,强子妈敢理直气壮、胡言乱语、大耍泼妇脾气,和队长争吵。最终双方“偃旗息鼓,顺坡下驴,进入停战状态”,谁也没敢把对方怎样。面对老瓜皮帽等人要追捕石山多时,众多百姓对他进行保护,即使被公安抓住了也要讨个说法。结果却是虚惊一场,被误抓的是张野果的哥哥张野山,“不知是张野山有意为之,还是慌乱中便衣公安发生了误判”。特别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张瞎子和老瓜皮帽这对冤家因耕牛之事打官司。张瞎子的牯牛和老瓜皮帽的母牛苟合成了好事,这原本是畜生之间的事情,就因为两家有过节,老瓜皮帽认为是“公牛强奸了母牛”,张瞎子针锋相对,“是母牛勾引了公牛”。调解不成,老瓜皮帽坚决打官司。法庭判决的理由却很搞笑:“交配时母牛四脚着地,而公牛两脚着地,比母牛损坏庄稼少一半”,老瓜皮帽不服判决,上诉又败诉。他“四处喊冤,明明是一桩公牛强奸案,怎么就变成了配种案?肯定是公牛行贿了法院,现在的法官真是一个比一个贪!”

五是设置了很多生存的未解之谜。陆游说:“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但事实到底如何,也许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在小说中,充满了很多未解之谜。譬如,神秘的神勘洞竟然就在山耗子的临时住所后面,当时是故意遮挡还是没有及时发现?孙画策的母亲竟然是怀孕出逃的学生兰晓芸,那他的生父是谁?兰晓芸是不是就是那位某地的副市长?被关进去的孙画策是如何脱困的,又怎么会一下子当上了副县长兼天圣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消失了几十年的石山多到底逃到了哪里,这么多年是如何度过的?战场上消失的石营长又是如何移居海外的?……特别是对村支书张野果,老瓜皮帽的孙子皮大海抱着“为父报仇”的心理,认为他“长期独霸一方,扰乱松林村扶贫攻坚和天圣山开发工作,现在必须铲除这股黑恶势力”。张野果以“涉黑”的名义被抓后,最终结果如何?文中没有直接交待,只是让人感觉这应该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阴谋。

逆风生长,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倔强和担当。谭伟说:“给每一个人一点时间,审视曾经误入的怪圈。”回望过去的历史,立足当下的现实,唯有用时间才能知晓自己走过的路是对还是错。正如卸任的老瓜皮帽在松林湾见人就说,他有功也有错,他要反思,他要倾诉,他要悔过……

现在的我们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2025年7月27日于北京沙龙宴酒店

作者简介:

心石,中国四川简阳人,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写作学会、中国小说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学评论集《自说自话》,在《写作》《文学自由谈》《微型小说选刊》《巴蜀史志》《四川日报》等发表文艺评论数十篇。

点击下面链接阅读《逆风生长》更多详情:

逆风生长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