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流年 · 花殇》 第一卷浮城之梦

(2025-11-13 06:50:44) 下一个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繁华不过聚宝盆,兴衰皆由流年定。

清末年间,辽东小镇K市依傍大辽河之湾,因水得势,因商而兴。一道"井"字街巷勾勒出阶层的界限,也串联起烟火与浮梦。市井之中,有豪门张家,张老爷白手起家,一门富贵;有绣楼之上,明珠张颖儿,一笑倾城;也有厨房之中,学徒王长生,悄然而来,命途由此翻转。

本卷讲述的是静水深流中的初动--商镇的兴起、少爷的婚事、学徒的崛起、少女的惊艳。富家千金嫁作贫民妇,尝尽人间疾苦。偏执父女互不退让,一别成永诀。王桂枝嫁良人、被二房、痛失娇儿......流年似水,李家院子里儿女渐成行,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浮城如梦,众生沉醉,而命运的钟摆,已悄然开始摇动。

风雨未至的日子里,每一缕情愫、每一场相遇,都埋下了未来的伏笔。

第1章 聚宝盆边的小镇(内容节选)

清朝末期,地处辽东半岛顶端的K 市,随着南来北往的商旅和闯关东的人们不断增加,从一个少数人聚居的小村庄,沿着奔腾入海的大辽河,慢慢变成了一个逐渐繁华的小城镇。

奔腾不息的大辽河是K 市的母亲河,从遥远的发源地一路自西向东奔流到海边,在入海之前突然转了一个大弯,呈南北向进入茫茫大海。这一个大转弯,在入海口附近,也就是小小K市北面形成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几乎是种什么都可以丰收,被当地人们直接称之为“聚宝盆”。在农耕为主的年代,在聚宝盆里拥有一小块土地,基本上是一家温饱不用愁的保障。

有一位后世的伟人说过,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同样的,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三六九等。在一百多年前,除了权贵,官宦,一般老百姓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对财富的拥有程度。K市这个新兴的小小市镇也不例外,人们从居住地上自然划分成不同的族群。

小小的K市被两横两竖的街道切成一个“井”字的格局。四条街道分别按照其地理位置被称为东街、西街、南街、北街。绝大多数K市的人们主要聚集在东西两条街,以及东南角的码头区域居住。

市镇的最东南边,靠近大河入海口的那一块,因为南来北往的商船和出海捕鱼的渔船聚集,形成了一片带着海风咸味儿,带着鱼虾蟹腥味儿的繁荣码头圈子。 在这附近,聚居着靠着大海、码头谋生的一大批人群。他们当中,多数是出卖苦力的贫穷人家。一般是男人或者出海,或者在码头上出力,女人在家里照顾老人小孩,操持家务,替人缝缝补补,艰难度日。以打鱼为生的家庭都聚集在更加靠近海边的南面,而靠码头为生的家庭基本上分布在距离大河入海口有一定距离的东边。

码头附近,也有不少依附于码头,商船,做一些小买卖的小商小贩。一般都是开个小饭馆,或者小小的杂货铺,为商船、渔民和附近的人家提供些日常生活用品,赚取些微蝇头小利。

这些小商贩中,相对富裕一些的店主并不住在这里,晚上通常都是留一个小学徒,或者打更老头看守店铺,自己回到往西边、距离码头稍远一点的东街上的家中过夜。一些实在太小的商贩,一般都是前店后宅,一家人挤在店铺后面的狭小屋子里,甚至还有白天是店铺,晚上是卧室的情况。

东街上聚集着K市大多数的平民百姓。码头上的小商小贩、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普通市井人家、某些大户人家的管事等等,都把家安在了这一条街上。这是最有人气也最接地气的一条街。

“井”字的中间,是K市的真正的中心。不仅仅是地理位置,而且还包含了商业、宗教、行政管理、教育等各色机构。K市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离不开这个区域,或者说,离不开这个区域的影响。一幕幕人间大戏、悲欢离合不断在这里上演,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传说和传言。

在这个不大的区域里,有一座寺庙,名为楞严寺,供奉的是佛祖与观世音;一座神庙,名为老爷阁,供奉的是民间财神关老爷。每逢庙会,附近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寺庙周围,形成一片人头涌动的人山人海。

所有大大小小的商家都会在庙会期间使出浑身解数,推销各自的货品。来自四面八方的能人异士、草台戏班也都会纷纷搭台表演。人们可以在庙会上找到几乎所有满足各自需求的东西。在娱乐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赶庙会是男女老少都很热衷的一项重要社交活动。

从东街穿过楞严寺、老爷阁,继续向前就是聚集了大商家、大店铺和有钱人家大宅子的西街。西街和东街一样,被南街与北街自然分成了三部分。同样的,南街和北街也被东街与西街分割成三部分。 西街的最北面,靠近聚宝盆的方向,是K市所有富裕人家的聚居地。街道两边都是一水的青砖围墙,老远才见到一个高大的朱漆或者黑漆大门。大门外通常都有几个拴马柱、一对石鼓、宽大的青石台阶和高高的门槛。这里居住着K市最有钱或者最有权的那一小部分人家,每家每户都豢养着一大批佣人、帮工、护院。

西街的中间地段,也就是靠近老爷阁的部分,是K市的高端商业中心。沿街的店铺都是很有实力的大商家,做的都是大买卖。各家各户不仅占地宽广,而且装潢修饰上更是争奇斗妍,各具特色。

茶楼、饭店基本上走古色古香的路线,雕梁画栋,匾额煌煌,或茶香幽远,或酒肉香气四溢,常常勾引得路人忍不住要迈步进去一坐,品品茶,或者喝上几盅酒。可是,光是看看店面的装潢,一般人口袋里的钱银大约是不足以经常进去那样的地方消费的。

卖绸缎布匹的商家大多数是把各自最鲜亮或者最新颖的货品一一陈列在靠墙的展示柜中,形成一片姹紫嫣红的色彩,或者是深沉大气的氛围。经常光顾这些店铺的人,多数是衣着光鲜亮丽,身边跟着丫鬟、佣人的富裕人家的太太、小姐,或者老爷、少爷们。

最大的绸缎商家是赫赫有名的裕隆庄。裕隆庄不仅绫罗绸缎、各色花布等品质上佳,而且还兼售卖成衣。裕隆庄的成衣用料讲究,做工精致,还有别致新颖的绣花。虽然价格不菲,依然是当地以及附近有钱人家趋之如鹜的追捧对象。

K 市最大的粮食商行兴隆行和最有名的典当铺也在这段街面上。基本上占据了全市一半的米面的收购和销售份额。每年秋天新粮登场时,宽敞阔达的店铺门前的马车一直要排出整个西街那么长。每年的那几天,附近的人家和商户都习惯了绕着走,免得因为车马拥堵,耽误了彼此的事儿。

兴隆行兴隆庄和裕隆行的东家是同一个人,就是被称为K市首富的张家老爷。张老爷当年孑然一身从内地闯关东,来到K市之后,先是在聚宝盆租了一小块地,种了几年庄稼。看到港口慢慢兴旺,他毅然放弃已经熟络的庄稼地活路,在一片嘲笑和白眼中,开始走南闯北地跑单帮,做小买卖。凭着聪明、精明、干练、勤奋、努力,加上一些抓住机遇的敏锐和运气,短短几年时间,那个穿着陈旧却干净长衫,脸上总是挂着殷勤微笑的憨实小伙子,转眼变成人们口中尊称为张老爷的成功商人。

随着人口增加,张老爷最先建立的兴隆行果真生意兴隆。张老爷的买卖越做越大,年龄也越来越大。他从老家娶回一房如花美眷,同时,创建了裕隆庄,开始在绸缎布匹生意中分了一大杯羹,并且一并售卖精美的成衣。人们传说,裕隆庄的成衣刺绣是张家主母张太太从娘家带过来的绝活,一般人是做不了的。

张老爷在K市富贵人家聚居的西街最北边盖上了三进大宅院,养育了一儿一女,过起了呼佣唤仆的富贵日子。张老爷的名讳渐渐被人们淡忘了,都知道是K市首富张老爷而已。

张家夫妇膝下一儿一女。

张家儿子名为张耀庭,生的英俊挺拔,仪表堂堂。自幼除了读书识字之外,经常被张老爷亲自带在身边,出席各种商业往来场合,小小年纪就沉稳大方,博得许多赞誉。

比张耀庭小了几岁的女儿,名唤张颖儿,是张氏夫妻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张耀庭疼爱的妹妹。张颖儿自幼就长得粉妆玉琢,甜美可爱。在父母亲和哥哥的精心呵护下,在优裕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长大。商贾人家的女孩子,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拘束,张家夫妇也不想让宝贝女儿受半点委屈,张颖儿便得以比一般的女孩儿更多的自由自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带着丫鬟上街闲逛。见过她的人们都被她纯真美丽的天真烂漫所惊艳。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发育,张颖儿偶尔在街上走过的婀娜身姿,经常引起一些窃窃私语。在一些喜欢议论家长里短,传播流言蜚语的好事人之间,张颖儿的美名远扬,被称为“西街一枝花”。

世人只看到并津津乐道张颖儿美丽的外貌,华丽的衣着,漂亮的珠宝,和极致偶然被人瞄到一眼的极其小巧的三寸金莲,却不知道她从小在母亲的亲自教导下,承袭了张太太娘家独家的刺绣手艺,绣的一手精美的好活儿。只是再宽松大度的家庭环境,也绝不允许闺阁内的物件儿流传在外的,张颖儿的内秀并无人知晓。

“西街一枝花”在外面名声响亮,张家的人却都蒙在鼓里一无所知。即使是张老爷、长大了的张耀庭或者是张太太,甚至张颖儿本人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一句半句关于“西街一枝花”的议论,都根本不会联想到天真烂漫的颖儿身上。

【作者简介】兰草,热爱文学的工科女硕士,加拿大女作协理事、终身会员。出版了长篇小说《花堕扶桑》,被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图书馆收藏。在网络文学领域深耕十余年,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超百万字。作品风格多元:悬疑中篇小说《谁是真凶》,反映移民生活的长篇小说《枫国遗珠》,玄幻小说《千年回眸只为卿》,描述现代新移民情感故事的长篇小说《三嫁》,以及各种散文和古典诗词、现代诗歌等

《流年 • 花殇》第一卷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流年 • 花殇》第一卷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37.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538.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