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衣冠南渡: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原因及影响》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扎实的学术考证,系统探讨了中国历史上几次决定性的"南渡"事件--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祸、唐代的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变,到明末崇祯大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北方士族、平民大规模南迁。书中不仅梳理了中原政权衰败、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等历史背景,还深入分析了经济格局、社会结构与文化重心随之发生的深远转移。
作者指出,南渡并非单纯的避乱迁徙,而是推动中国文明格局由"北方中心"向"南方中心"转变的重要动力。随着人口与文化的流动,江南经济繁荣、文化兴盛,形成了南北融合的格局,并奠定了中国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全书史料翔实,论证严谨,并兼具独立见解与批判精神。在考察历史事件的同时,作者还将研究视角扩展至民族性格、文化心理及史学观念的探讨,力图揭示"衣冠南渡"背后对中华文明延续与变迁的深远意义。本书既是学术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也能为历史爱好者提供一条理解中国历史文化变迁的新路径。

自序
写就一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一直是我的尝试、也是我的夙愿。 早在1977年文革后第一次高考时就怀揣著成为历史学家的理想,把我对某个历史事件的看法写成书籍。 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我走上了学习理工科的道路,与史学失之交臂。 毕业后的工作忙碌使我顾不及仔细考虑我的写作计划。 好在从事科技工作之余,我都有充足的时间浏览群书,从历史书籍中得到自己的知识养料。 写“衣冠南渡”这个课题的念头大约萌生于十多年前: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远离祖国、定居他乡? 本想写有关海外华人事业的有关主题。 但这个主题太过宽泛,缺少历史沉淀和知识含量,于是我把主题收窄为古代中华民族的移民史,进而收窄为北亚民族南侵引起或促成中原汉民族南迁以及政权更替的主题。 国内学者对这一主题已有不少精辟且深入的研究,但大多涉及面偏窄、就事论事,缺少广度和高度。 但对于我来说,这些珍贵的资料作为非常好的学习范本去阅读,不失为一次再学习的过程。
要写“衣冠南渡”不能不涉及民族及民族性话题,在中国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也仍然是诉诸民族主义。 既被外族入侵而又不得不向西方学习,是中国人很难迈过的感情门槛,更何况造成衣冠南渡的入侵外寇竟然是北方的匈奴、契丹、女真等蕞尔小族。 中国人向来有大国情结,尤其是历朝汉王朝统治者,总是把中原看成是文明(civilization)的故土。 中原人原用来称呼其以东的部落的“夷”,逐步赋予了贬义色彩,如周边一切其他族裔被统称为蛮族(barbarians):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自秦汉以后,中原各国对北方异族无差别地统称为“狄”,进而用“夷”来代指东方海外朝鲜、日本等非汉族群。 到明清之际,来华的欧美人也被列入“夷”的范围。 近来有学者把上古中原人用于区别华夏与四方夷族概念的“华夷之辨”译成了英语“distinction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文明与野蛮之区别”、“文野之别”)。 这样,原本用以划分中原和周边部落的一根地理界线变成了横亘在文明和野蛮之间的一条鸿沟;中国人便在这鸿沟的两边跳跃:要么奴颜婢膝、要么“中国可以说不”。 这种变态民族主义的“受害人心理发作,不仅不能实现公正,反而会在毁灭自己的所恨的同时,毁灭无辜和自己的所爱,陪葬的还有你本想实现的正义。” [1] 因此,不再让仇恨和复仇主宰自己,用平视的角度去拨开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面纱,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史学界的责任。 研究衣冠南渡与研究中国历史一起,探究其中奥秘,给未来一个清晰的认识。
上个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后曾出现过一个以顾颉刚、钱玄同、胡适等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他们以“疑古辨伪”为论题展开史学疑古和考信研究。 史学界也有个广为人知的口号——“史学就是史料学”。 这一语出自曾任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而傅深受“乾嘉学派”的考据学与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响,极为提倡史学的“客观性”。 但史料何以为真?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不乏对“五帝”[2] 传说的记载;而五帝史已被后世史学界证明为口传历史,有待考证。 但对史料过度的存疑又不免遁入怀疑论的迷雾、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
中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然则“历史是每一个史家根据现时生活兴趣,对过去史实加以批判和整理,所产生的一件作品;与生活不生关联,思想的光辉所照耀不到的全是一些空洞的叙述和死证据。” 因此,我们“必须采某一个立点,取某一个角度,把光投到某一个焦点上,”[3] 必须从这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选择与现实息息相关的某个主题作一充实的、有理有据的叙述,将历史对现实作出投射,使现时的人们从历史事件中作出比较、得到借鉴。 历史不能只是简单的叙述,历史必须是批判的;我们必须按下自己的爱恨情仇,化情感的宣泄为有价值的思想。 “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必须是以自由之思想,为了正义、为了理想而在学术的自由世界里放飞自己。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4]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这一路走来,不仅有搜集史料的艰辛,也有去伪存真、沙里淘金的兴奋。 现在我就把这些许闪亮的金子献给我的读者。
本书所引用的均为学术价值很高的史料、论著和论文,记事翔实、论证有力,以尽全力来客观地还原历史。 在叙述南渡史、探讨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原因及影响,以及民族性等主题上,作者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自成一家之言。 本书可供史学爱好者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也可供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大学历史系学生作为了解南渡史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郑建栋:笔名"北隐",生于上海,1969年下乡至黑龙江农场,1977年考入上海科学技术大学,1986年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曾任中学文科教师、政府官员、硏究所工程师、香港公司部门经理、美国公司资深工程师。已退休,居于加拿大。现为"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和"加拿大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译有亨利-詹姆斯的中短篇小说集《大师的教诲》以及玛丽-雪莱的长篇小说《洛多尔》。
《衣冠南渡》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衣冠南渡》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40.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576.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