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将散文和花道结合在一起的文集。作者精选了多年来创作的近七十篇散文,内容从描述大自然之美到人间烟火之丰饶。每篇文章配有作者亲手制作的插花,花材很多取之作者培育的植物。书中八十多件插花是从她近三百款花道作品里挑选出来的。字与花的独特连结,使文字可读可赏,也使花道的意向延伸。
自序 我的无用之功
这本书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将花道和散文交融在一起,是插花和写作的跨界组合。 它不是插花的教科书,也并非出于传统的花道流派。 而是写作的主题用插花增添生动形象,插花又是书写的延伸和心绪表达,让它们之间互相成全。
这本书收集了我的六十八篇散文,每篇文章配有我亲手制作的插花图片。 这是从三百多件花道作品里精选出来的,许多花材取之于我培育的植物。 我在打磨数年的旧章新作,为之配上插花时,竟不断有新惊喜。 这是对岁月的烛照,也是用文字与花道记录某个人生阶段的自己。
对于我来说,已到了不拒不随的年岁境地。 没有什么宏伟的事情等着,曾经追求过的诗与远方也变为沧海桑田。 如今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面对窗外的山水读一本喜欢的书,或者从花园里采摘一些花朵枝叶,插在器皿里变另一种模样,又将一些心绪记录下来,只觉生活可以简朴而美好。
这世界大多是由平凡人组成的,不追求高大上或无缘发挥救世雄心,只想从传统文化的茶道,花道,乐器,书法,文学,戏剧……里, 芬芳自己,陶冶心智, 拓阔神往的空间。 这世界太丰富又太复杂,太美好又太 丑陋,太柔情又太残酷。 花道并非是教人 如何用身体堵子弹,而是软化子弹变 玫瑰。 我想说的是,世界平和富足,也许就是众望所归。 我在《柔软的玫瑰》一文有叙述。
这本书以《荷风来》为开篇,讲述我当年在寒冷的明尼苏达,种植荷花的体会。 花儿不虚伪不负人,只要你肯下功夫,这些自然界的花叶总是会给你带来稳定的新鲜感和宁静。 这是我喜欢和它们相处的原因。 如今虽说是网络时代,信息应有尽有,但精神食粮有时得靠自产自足。 从写作到花道,用成功来定义,我一生都在浪费时间,“人生可以自由而无用”,这本书就是我的无用之功。 换言之,对追求身心快乐精神满足来讲,我觉得这样挥霍生命也值得。
花与人的关系从何说起? 我问ChatGPT, 据它说, 开花植物在地球上的出现可以追溯1.4亿年前,而现代人类大约只是30万年的存在。 这不禁令我对花木更增添了一份敬意,我们人类对花卉的喜爱多是欣赏,而对它们的生命起源略识之无。 比起人类,花在大自然里的地位更长远,更珍贵。 如人所言,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
说起花道,它起源于中国佛教中的供花,兴盛于唐朝,发扬光大在日本,称之为花道。 我修学花道草月派,最初从师美国老师紫园(Sue Bagge),后又跟随日本草月流名师Rumi Rice精进。 如今,几乎每个国家和课堂都有不同流派的花道团体和课堂。 但花道与文学创作一样,有做不完的功课。
插花是一门不仅造型也造心的自然艺术。 除了花材鲜器皿美,还要讲究“少即多”的意境美,留下空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即通感。
如何将花材固定在最佳位置,里面有物理学的动作原理。 简言之,当你看着感觉舒服的时侯,便是对的造型。
十几年来,我修完了日本草月派的全部课程,也拿到了结业证书,仍然觉得功力未逮。我常常面对万紫千红的花枝,一时不知如何下手,心里便默默用语言倾诉,这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书写,插花只是呈现出它们在我心里的一种禅意追寻。正如《庄子·人间世》曰: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
写作是使用文字创造思想,插花就是利用植物营造意境。 于是, 插花与书写,都是在进行心灵上的修炼。 经常是手持着花草,构想着它们的色彩和形状,如何在器皿剑山清水里保持别致姿态,活出新鲜生命。 这是最难之处,也是花道师追求的境界。
日本花道家上野熊次说过,“插花是我对残酷人生的温柔反抗。” 插花和写作都是我应对复杂生活的简单方式,也是对过去激越困苦岁月的补偿和内省。
就这样,写字插花修成一本闲书,献给热爱生活的你们,是为序。
乙巳年于圣地近水亭
荷风来
题记:
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到荷塘问候荷花。 看见荷叶一圈圈扩展,荷蕾一天天膨胀,心里便不由地充满元气,这一天的日子便缓缓明亮起来。
迷上种植荷花,是在一个本来不适宜植荷的地方。
我居住了三十多年的明尼苏达州,号称“万湖之国”,也被比喻为“美国冰箱”。 它的冬季寒冷漫长,气温经常降到零下,而夏季短暂。 虽然七八月份气温可达八九十度,但在这里,湖面莲花处处可见,但是荷花却是很难觅。
这也是为什么当地人常把莲花误认为是荷花。
有一首佚名古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重复单调的句子呈现的是一幅无实用主义的美丽画面。 这也是我在不适宜荷花生长的地方种植荷花的初衷。 恰巧后院有一方池塘,有几尾锦鱼,冬天是需要从池塘里捞出放在室内过冬的。 想必荷花也可以在冬天活下来。
其实,这种植荷花的探索,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简单。
种植荷花的那些年,生活并非轻松。 世界充满恐惧气息,新冠病毒正在夺走无数人的生命。 起初我种植荷花,也没有想到它们会成为我们应对这场大瘟疫的良药。
英国知名科普畅销书作家,神经科专家奥利弗.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下了《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他在书中写道:
“在郁郁葱葱的花园或无边无际的荒原中漫步,在河畔或海边散步,或是登山。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平静,还能激发活力,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专注。 从生理和心理上都焕然一新。”
他还说,从我四十年的临床经验来说,我发现只有两种药物疗法,对慢性神经疾病至关重要,听音乐和逛花园。
黄岳渊和黄德邻的《花经》里早也说过,“既浑浊之日,百无可一,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
在人类生病蒙难,整个世界戴上口罩的日子里,我和老公每天在家与植物和湖水相伴,渡过了精神上的心理难关。 以美对抗丑陋,以花消除恐惧,种植荷花成为我的抗疫秘方。
荷花一向被赋予了圣洁的象征和意义。 我从2020年初夏开始种植荷花时,眼见瘟疫横行,夺去无数生灵。 深感虚空至极,生命无常。 俗曰花开见佛,佛祖皆以莲花为座。 荷花有灵性,似能解救尘世间众生于水火。 荷花,传说是百花中唯一花,果(藕),种(莲子)并存的。 它的包容和无我,也许能让我虚无之中心有安放。
开始培植荷花是在五月初,明州的气温逐步升高。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先找齐沙土黄土胶泥,在圆形大盆将三种土壤混合搅拌,再将邮寄过来的荷花茎块小心埋在圆形大盆土壤里,以便荷根盘结。
圆形大盆注满水,,每日查看。 阳光澎湃,一周有余,泥水中悄悄冒出一支支嫩绿的芽,像是婴儿微闭的双眼。 接着,荷叶如纽扣大小,挣扎着一日日展开。 当荷叶如铜钱般大小时,才开始施肥。 施肥过早过多,会烧死荷芽。 当一片片浮在水面上的荷叶变阔,从羞羞答答到咧开嘴大笑时,算是对我这个初次植荷者的奖赏。 当这六盆荷花长到半尺高,再移进池塘里,水刚刚漫过大盆,荷花安好了家。
日日张望,看着池塘里的荷花一天天生发起来。
白天,我用清水慢慢浇在荷梗上,冲洗掉上面爬满的黑虫。 好像每天淋浴冲掉身上的病毒一样。
傍晚,我要在池塘边坐一会儿,观察荷蕾初绽后,花瓣合拢的样子。 如同陪伴一个新生儿进入梦乡般满怀期许。
荷花和阳光最亲,是向阳而生的植物。 夏季,荷花经历了发芽,阔叶,含苞,盛开。 伴随着它们的生命轮回,不知不觉日日心里有光,忘却了病毒的存在。
我的《荷花日记》里,记录了与荷花相依相亲,从它们发芽抽叶到盛开时的自然现象。 这里摘录几段:
起初,一根根笔挺的荷茎从泥土里冒出来,像是毛笔杆子,随时准备书写生命新篇章。 荷茎长到齐腰高的时候,水面上荷叶层层叠叠,随风卷滚。
荷花第一朵花骨朵开始出现的时候,像是一根毛笔尖。 接着,从锥形到棒槌形,孑然挺立,饱满精壮。 花蕾鼓胀的几乎要爆开,荷塘溢满盛气。 当花骨朵顶部的口悄然而张,像是憋不住的能量终于蓬勃而发,花瓣傲然绽放。
细想,花儿也很辛苦,等待一个最好的日子。 它能绽放也能隐忍。 有风雨的时候,平时很谦卑地生长着的荷叶,随风摇动着身子,大把大把将雨水抛洒出去。 荷藕的根部萌发出的荷花尖尖隐蔽在荷叶下面,一寸寸渐渐粗壮,然后猛地挺直出来,几乎和荷叶齐高,开始分享从缝隙里透出的阳光。 接着,它们开始摇曳多姿,在被荷叶荷梗推搡抑压之中,一边顺从一边生长。 当一荷风举时,连荷叶也仰面赞叹荷花之美,鱼儿也雀跃。
看到荷花瓣儿伸展的清晨,如见新娘子款款迈出花轿。 它不胜娇美,无比神气。 我顿时觉得整个世界安静下来,身体像被注入河流和森林,还有花草。 我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震住了,痴痴站了很久,一直到太阳收回热量,光线转暗。 荷花在暮色里不动声色的合拢了花瓣。 它是不喜欢黑暗世界的。 它睡了,天亮时会再醒来。
向阳而生的荷花,早晨八九点钟最有生气。 当小鸟们在瀑布流过的石板上抖动着翅膀洗澡,鱼儿在池塘里匆忙穿梭在荷叶下面,荷花只是微微地张开口,仿佛叹气说,还早,急什么。
随着阳光的光线丝丝缕缕粗壮起来,荷瓣随着这光线缓慢而优雅的绽放,直到完全自由自在。 我是亲眼观察荷花是怎样被阳光唤醒的,它不在乎鸟儿的喧闹和鱼儿的摇动,唯有阳光能让它醒过来。
艳阳当空,大把的阳光笼罩住了荷塘和大地。 荷花中心绿里透黄色的花蕊,与太阳遥遥对望,荷花激奋难以自制,完全展露出它的全身。
八月的阳光,不必透过层层荷叶直接倾泻在荷花身上。 这是它的盛年,蓬勃自信且成熟。
在不同阳光时间段里,荷花的形态和颜色也随之变化着。
风一吹,淡淡荷香环绕后院。 有邻居来到池塘,看到荷花十分惊喜,他们在寒冷的明尼苏达州很难看到荷花,常常分不清荷花和莲花的区别。 问我如何养荷,答,除了爱荷,无它。
我一直相信荷花有灵性。此灵根一说出于李时珍药典《本草纲目》:
“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荷塘就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花蝶飞舞,金鱼吐泡,一汪青莲映碧天。宇宙间充满了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尽管我们对荷花赋予了无数想象和意义,它有自己的生物规律密码。
一群闺蜜约下日子来看荷花,是疫情下难得的欢聚。荷花盛开受天气影响很大。我担心七月聚会的那天下雨,一场暴雨足可以让荷花败落。这年养育的新品种里,有一款名叫“新娘的红脸”,深粉红色,正在浪浪阳光下绽开,笑中含羞,像是新娘丰满的圆脸。还有一种印度品种,象牙色的白荷花,花瓣修长厚重,极其素雅高贵。
记得前日,预报中的暴风雨没有来。一早起来蹲在池塘边,看着刚刚绽开的荷花舒缓着身板,水面上几尾金鱼一动不动只是摇尾,青蛙蹲在荷叶上鼓着腮帮,一派生气平和,不由心头泛起喜悦的涟漪。
傍晚,天空突然满布乌云,像扑向大地的斗篷。荷花的颜色也失去了明艳,不和这阴暗颜色较劲。当滂沱大雨从云中泻出,荷花竟有些妆容凌乱。那雨,时大时小,仿佛也没有过于难为一池荷塘秀色。但也没有停住淅沥的雨声。
我站在荷塘边,任凭雨箭射在头上身上,体验一种凉丝丝的雨水渗透力,陪伴荷花接受洗礼。雨珠滴滴答答,敲打着荷叶。似水银泻在青玉盘上,有像是我胸口上的一粒钻石项链。这是我为赏荷会上一款荷花长裙的配饰。在封闭的生活里以荷花之名举办的这次聚会“荷花汇”,被好友们看作是消减新冠病毒压力的举动。荷花如被暴风雨打的落花流水,明天,荷花如何向来客们展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灼灼神采呢?
我在焦虑担心之时,被好友一句话点醒,“让荷花做主吧”。后来,荷花果然自有主张,不负众望。
你看,奇迹出现了。首先,白莲花,我今年的精神灵师,它正从容地合起一片片花瓣,形成一个鼓鼓椭圆形,像是一枚晶莹的青白玉石。而红脸的新娘,也悄然合拢,如同蒙上了红盖头。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们会再次绽放,我知道,荷花与我心灵相通,它们不会辜负我的辛劳,我的期望。
遗憾的是,今年种植的杂交品种蔓越深吻,花瓣红火,茎根细弱,在零零落落的雨丝打击下,花蕊灌满了水,无力合拢花瓣,垂下了沉重的脑袋。我用竹竿和麻绳将荷梗支撑着,也还是看着它们四散落红。但它们的荷梗是绞缠在一起的,主杆是另一枝荷花,像伸过来的手高擎着。这是生物的自然属性,还是扶着公主后腰跳舞的王子再现,就看你愿意怎样相信了。
荷花还有一个独特的授粉手段。它通过自身发热的生理机制,为甲虫提供温暖的避风港,并散发香气,吸引它们停留更长时间,提高授粉成功率。我在荷花绽放之初,触摸花托,手指感受到温和的暖气。花朵与人类的情欲有共同之处,超出了你的想象。荷花的爱,真是可以触摸到的。
两年前,我们从四季分明的中西部迁移到阳光明媚的南加州,带了六粒荷花种子。科学研究证实,荷花种子保存千年仍具有发芽能力。“莲实有心应不死”。荷花从历史深处走来,只听阳光和水土的话。我无法和它们商量是生是死,又何时开花。
种植比往年早了一个月。我从四月就开始培育荷花。从种子发芽到抽出荷叶两个星期左右。如同孕育新生儿一样满心期盼,就这样将它们在新居安顿下来。填土,换盆,浇水,施肥,又是一年轮回。令我意外的是,种植在大缸里的荷花也很给面子,开得风情万种。
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到荷塘问候荷花。看见荷叶一圈圈扩展,荷蕾一天天膨胀,心里便不由地充满元气,这一天的日子便缓缓明亮起来。
夏季,海风从山坳里吹来,荷花轻轻摇曳,悠悠荷香弥漫,漫上满脸,渗入心肺,我微微闭上双眼。
荷风来,掀动我的衣衫,近水亭角上的挂铃发出细碎的声响,好像在念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那首诗《众荷喧哗》: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欢看你撑着一把碧油伞
从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
你的脸
便哗然红了起来
惊起的一只水鸟
如火焰般掠过对岸的柳枝
再靠我近一点
便可听到
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转
你是喧哗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静的
夕阳
依旧如你独立众荷时的寂寞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轻声唤我
寅卯年初夏完稿于圣地近水亭荷风徐徐之时
作者简介 简妮 ( Jenny Sun ),作家,前新闻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国际花道协会教师级会员。简妮七十年代从军,当过战地记者。八十年代她是活跃在北京的资深记者编辑,各种报刊撰稿人,发表过新闻特写,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作品,曾获过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九十年代初她赴美任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学院访问学者,后进入美国商界,并创办太阳画廊任策展人14年,也是民艺雅物鉴藏家。人生虽涉猎领域多元,但写作始终不断。2024年她获得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最佳IP奖。作者现居住在南加州,她的长篇小说《战爱》即将出版。
《荷风来》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荷风来》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荷风来》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13.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293.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