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作为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的见证人,作者以自己的个人经历和认识过程,将18年分为几个阶段阐述。从海归初期,到合资企业,再到独资公司高管任上退休的过程,记叙了中国企业如何从手工作坊转变为"世界工厂";顺应改革深入,各国跨国公司又如何从合资向独资演变;并且在日复一日的运行进程中,中西企业文化的激烈冲突和最终努力融合。其间一个个饶有兴趣的小故事,生动地把一名海归职业经理人的亲身经历与思考表现出来。
全球化大潮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可估量。作者分享了主人公在国企、民企、合资、独资企业的经历,站在巨人肩膀上,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多向视角下的深入思考。看尽了繁华与风雨,也见证了全球化的终结。希望与无奈并存,选择与放弃交织。本书既是对过往的总结,同样也期许未来。
世界依旧前行不止。
马克·吐温说:“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自序
“全球化死了,自由贸易死了。”2022年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厂移机典礼上,一语惊动了世界,也惊醒了正在埋头写作的我。当头棒喝,《潮过留痕》这本凝聚了我3年心血,25万字的自传体小说被判了死刑。继续写还是停笔?
政治智者基辛格说“ 你控制石油,控制工业,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世界。”斯大林说:“没有美国生产的坦克,飞机,大炮,我们就无法赢得二次世界大战。”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说:“没有钢铁就要挨打。” ……
大数据告知我们:这些巨人的话都过时了。当今世界75%的产品离不开芯片,换句话说,75%的GDP都是由芯片产生的。能生产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只有台积电,三星,英伟达,英特尔少数几家公司。能制造出最先进晶片的EUV光刻机工厂,目前只有一家公司ASML。它是一家荷兰公司,但又不是荷兰独有,它拥有上万个最先进的元件,最纯的金属,最强大的激光,最精确的传感器。EUV是全球上千个顶尖科学家智慧的结晶。让世界两难的是,没有这台EUV, 芯片生产停滞不前,再多一台EUV, 芯片生产全球过剩。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横空出世成为世界工厂,与世界老大美国仅一步之遥。从全球的视野看,只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小步。近几年中国进口芯片花费的美元,远远超过阿拉伯的石油出口额,或德国的汽车出口额,比全球飞机的交易总额还多。在这个层面上说,张忠谋说的没错:一剑封喉。从历史的层面上看,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贸易。长江黄河有时会改道,甚至会倒灌,但绝不会倒流。人类社会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不会逆转。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够依靠“内循环” 可以生存。张忠谋说得又不全对,谁与全球化锐钩,就等于自绝于世界文明。全球化大潮之后,中国要“大国崛起” ,美国要“再次强大”,掀起了逆全球化之风,世界又落入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尽管两国都不愿谋求战争。
作为66届老高三毕业生,经历过“文革” 最坏的时代。作为77级“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迎来了改革开放最好的年头。我一生的前20年在国营企业工作,后20年在欧美日世界跨国公司工作,退休后又应邀在上市民营企业当了5年顾问。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全球化的巨浪把我冲刷到五洲四洋。我的一生有国企,民企,合资,独资企业的经历,有跨越中美欧日的工作经验,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世界,俯瞰全球的多向视角。我工作过的中外企业都属于实体经济制造业。实体制造业是社会发展的细胞,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没有企业家的百年奋斗和创新,GDP就是童话中的金鱼财富,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隐退后,大国崛起只是沙滩上的裸泳者。
《圣经》认为一个人的财富、金钱、财产都是上帝交给你临时保管的,当你离开这个世界,这一切都要交还给上帝。但一个人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以拷贝,无人可以剥夺,上帝可能也做不到。在中国谈起知青,无论老三届、新三届,回忆录大都是“上山下乡”,“广阔农村大有作为”,“青春无悔”。很少看到当年立足工矿的学生们,有幸成为“领导阶级”写的记忆。也许我们这些幸运儿对同窗们心存愧疚。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身临其境成为弄潮儿的“老三届”们,写有关回忆录更是寥若晨星。
人生七十古来稀,年尽八十不踰距。时间虽不由我操控,但我手上的一支笔却可为历史留下真实的故事。《潮过留痕》或许可以填补老三届“文学”的一个空白。至少也算是拾遗补漏吧。
引子 百万美元西天梦(节选)
“假如你手握一百万美元,请写出你的梦想。” 看完马克·吐温小说改编的原版英语片《百万英镑》,美国老师爱美丽给学员出了考题。80年代初百年名校,上海南华大学凭仗与美国的历史渊源,领悟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在高等院校创办了第一个 “中英语言教育交换班”。 为准备出国深造的高材生,恶补一下原汁原味的英语。
美国教师的英文原名Emily,来自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美国白人,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头发褐黄,短波浪造型,外貌并不艳丽性感,简洁精致的美中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单身、年龄不详,尤其西方女性属于核心私密,不能妄议。讲话柔软又带有鼻腔的南方口音,尤其她在教唱“Do-Re-Mi” 时,令学员们想起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女教师玛丽亚:善良,纯真,奔放,快乐。在温柔开朗的外表下,也不时显露出精灵幽默,甚至略显狂野的性格,仿佛她有着一个自由不羁的灵魂。Emily刚来学校报到时,人事处从汉英双解字典中选用了一个相对应的中文名字:艾茉莉。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老人事哼着唱着,为自己的中文底子甚感自傲。“No,茉莉花人见人爱,但我不是一朵送人的花。” Emily斩钉截铁,一口否定。她眼角上扬,微笑而坚定地说名字生来由父母所取,本人无法选择,现在我有自由选择我最爱的中国名字 “爱美丽” 。老人事遇到了新问题,顿时愣住了,挠了挠头,为难地解释道: “中国百家姓中没有这个 ‘爱’ 姓。” 爱美丽立马反驳说:“有!中国末代皇帝不是姓‘爱’吗?”
“中国末代皇帝姓爱新觉罗,‘爱’不是姓。” 老人事秀才遇到兵,唇干舌燥解释道:“就像爱因斯坦不姓‘爱’,马克思不姓‘马’一样。”
“没有 ‘爱’ 姓,我就创造一个姓 ‘爱’,我喜欢我的选择。” 爱美丽显得霸道不讲理。
“不可理喻。” 老人事无奈地叹了口气,慢吞吞在名单册写上“爱美丽” 三个字。心里暗暗骂娘,美国大兵全世界横冲直撞,没想到美国娘们青出于 “男”胜于“男”。他更没想到,爱美丽竟提起笔将“爱”字圈掉,重新写个“愛”字。
“你的 ‘爱’少掉一颗心,我将它补上。” 爱美丽得意洋洋地说道,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老人事啼笑皆非苦笑着说:“你的‘愛’ 与我的‘爱’是同一个汉字。 只是繁体简体的区别而已。”
愛美丽仰起头挑眉反问:“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没有 ‘心’,还看得出‘愛’吗?”
“鸡同鸭讲。” 老人事心里暗自安慰:“中国汉字成千上万,你这个洋妞能写26个汉字,我叫你老师。”
旁边的小人事看着老人事,不禁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小心告诫道: “西方女人是带刺的玫瑰花,千万不乱踫。”
愛美丽第一次走进课堂,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异国的气息,她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愛美丽” 三个大字,书写得仿佛大楷毛笔却又带着西方艺术的风韵。
“我叫愛美丽,” 她自我介绍时,语气轻盈充满自信:“我不但爱美丽,爱世界上一切真善美,也爱世上一切不完美的人和事,因为爱是永恒的。” 她的话如同她那中文名字一样,既美丽又富有哲理,瞬间把所有人带入了她的世界。“你们在座的一定知道,不能开口问西方女人:Age(年龄),Marriage(婚姻),Wage(工资)。”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挑衅地扫过全班“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是单身,信奉丁克,千万别追我,以免断子绝孙。” 愛美丽这番话直抵心灵,新鲜刺激,颠覆三观,美国女人在公众面前如此坦然,直接,自信。
愛美丽一屁股坐在讲台上,教育风格别出心裁,常令中国学生大跌眼镜,没有课本,没有讲稿。她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她不是在讲课,而是传授生活哲理:“没有一个民族孩童的语言是老师教的。语言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商场,机场,海关,旅游,战场,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言。” 这番话直接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她坐在讲台上,仿佛一位教育界的摩西,带来一种全新的启示。愛美丽告诫:“千万别问我托福,GRE,GMAT, 你们在座的都是我的老师。英语与汉语一样日常生活中用来与人沟通的语言工具,并非只是考试的学科。” 堵的那些备战托福的考生心急火燎。愛美丽丝毫不理会,继续以一种既幽默又科学的态度讲她的“教育哲学”。
哑巴英语是中国学生的通病,愛美丽神秘地说:我有一个秘方,专治哑巴英语。 中国有一句成语 “对症下药”,“张大你的嘴”就是药方。不管对错,先说出口,才能进步。 这句话一出口,课堂上爆发出一阵笑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愛美丽当然不会手拿戒尺,打手心,立壁角。但也有严格的惩罚制度,对于那些一开口就讲中文的学生,愛美丽早有应对之策,她一开课就宣布一条军规:在ESEC学习期间,“No Chinese, English Only” 。否则“Ticket” (罚单)一张,课后在她面前罚背英语一刻钟。在这条军规面前,一律平等。
一天辛大陆终于吃到了罚单,拿到眼前一看,罚单上一个大字“Coupon” (优惠券), 美国教育有意思,化“惩罚 ”为“优惠” 。学员们在罚单的“优惠折扣”下吃足“苦头”,无人幸免,最多的一天甚至能吃到七,八张。六个月结业后,学员们品尝到了“甜头”,个个得了巴甫洛夫精神反射症,一开口就是English。回到单位个个戴上了假洋鬼子的帽子。 从那天起,愛美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是语言学习的导师,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家。她的存在如同一场不期而遇的盛宴,永远留在了辛大陆的记忆里。辛大陆初中学俄语,高中学英语,“文革”后期还跟广播电台学了一阵“挖塔西哇”。老师也跟风,从俄语老师变成英语老师。掰掰手指头,外语足足学了六年,俄语早就还给了老师,英语还不如三岁小孩,嘴不能张,耳不能听,手不能写。
尤其那个年代学外语有点偷偷摸摸,辛大陆清楚地记得“文革” 时代,酷暑深夜寂静的校园里,突然,一阵刺而的批斗声划破夜空,响起一片批斗声,皮鞭声,“抓现行了!披着羊皮的狼竟敢躲在家里听敌台美国之音‘VOA’,抓现行了!”。近60岁的英语教师上身一件白色老头衫,下身一条黑色贴身短裤,光着双脚垂头弯腰,任凭红卫兵叫骂,他没有反抗,也没有辩解。在那个极端时代,外语意味着崇洋媚外,甚至特务间谍的嫌疑。而每一个听英语广播的人,都可能是暗藏的 “现行反革命分子” ……
作者简介:
陆镇毅,66届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生。77级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后获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工科硕士学位。曾在美国日本松下担任工程师。1997年海归后,先后在美国ITT,艾默生公司分别担任高管。直至瑞士苏尔寿泵业中国区总裁任上退休。著作《百年企业的制胜模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国西北华文笔会笔会会员。
《潮过留痕》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潮过留痕》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潮过留痕》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29.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309.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