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这些年,高科技更新迭代,社会生活急遽变化,感觉每天醒来都已物是人非。面对世界的瞬息万变,很多人都在为眼下发愁,为未来担忧,被许多现实问题困扰着徘徊不前。
现实问题藏着历史根源,历史问题往往具有现实意义。本书尝试用多人称视角,采用复调写作的方式,透过现实追溯历史,在梳理现实与历史交织在一起的矛盾纠葛中,化艰难困苦为乐观浪漫,化历史荒诞与情感恩怨于社会变革与生命觉醒之间,以烛照时代的发展困境和生存焦虑。
在秩序崩塌、价值混乱的今天,面对过往,我们流着已知的眼泪。在前路不明、生命无常的年代,面对眼下和将来,我们也许还要流更多未知的眼泪。在逆风中生长,我们一方面不得不与现实和解,另一方面也得揭开历史的镜像积极应对未来。
给每个人一点时间,审视曾经误入的怪圈。明晰迷误的起点,很多问题都会迎风化解,相信好时代一定会再来。
说说谭伟和他的小说《逆风生长》
邓祥燕
我与谭伟2007年相识于他的老家安岳县,并为他的首部长篇小说《无法收割》作序。相识十多年来,我们聚在一起的时间虽不多,但经常联系,在朋友圈相互推荐交流分享好文章,共鸣甚多,情意渐深,他发表的不少作品,我也能及时看到。其间,他的中篇小说《高考在即》入围四川文学奖,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走进你的时光》,我都知道,并为他的创作道路越走越宽而感到高兴。去年初冬,谭伟创作的又一部长篇小说《逆风生长》杀青后,请我修改评正,我欣然接受。
之所以不推辞为本书修改点评,是因为谭伟这个人让我感动,令我佩服。满打满算,我与谭伟结识十六年了,人生又经过了一轮社会发展变革的洗礼,我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已从部队解甲归田定居成都,谭伟也不再年轻,但不变的是我们心中的家国意识和人文情怀。不再年轻的谭伟令我钦佩的是他对业余创作的执着与坚守。作为四川成都一所知名中学的理科教师,教学任务是相当繁重琐碎的,谭伟利用业余时间居然接二连三写出了大部头的长篇小说,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心啦!佩服之余还引起了我研究他的兴趣。
谭伟的老家安岳我去过并有所了解,不愧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宝天华之地,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佛雕石刻艺术,还是中国的“柠檬之都”。我估计《逆风生长》中的“神勘洞”“天圣神母”雕像等原型就来自于安岳的佛龛石刻造像,“天圣果”这一虚构的果品也应该与柠檬有一定的关联。安岳从古到今还出了不少的文人,比如唐代的苦吟诗人贾岛,近代新诗开拓者康白情,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等等。与谭伟交往十多年来,从他做人的品格作文的风格来说,我常把他与贾岛联系起来。虽说一个写小说一个写诗,但他们对待文字的认真和行文的风格极其相似。今天知道苦吟诗人贾岛的人恐怕不多了,但对“推敲”这个词的来历大多还是有所听闻吧,那是贾岛为修改“鸟宿江边树,僧敲(或推)月下门。”这句诗与韩愈交流切磋而留下的一件文学趣事。现在常用“推敲”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在行文做事时深入钻研仔细斟酌的严谨态度。谭伟既是一位中学物理教师,又是一位敢于独立思考的文学探索者,他在教学和写作中的严谨作风不仅与贾岛的“推敲”一脉相承,还带有康白情的开拓精神。正是这种契而不舍的刻苦钻研与开拓精神,成就了谭伟,促使他在教学与写作上实现了双丰收。
当我拿到《逆风生长》初稿时,是带着一种消遣的态度打算泛读一下即可。但没想到,一读就放不下了,很快就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一下就找回了那种离我远去很长时间的阅读快感。伴随着美妙的阅读享受,很多珍贵的记忆重回眼前,让人浮想联翩,让我一口气想把这部长篇小说读完,并且还回头细读了一遍。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后期参军入伍,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农村生活,我都亲身经历过,也是非常熟悉的。而中国农村的深刻变化,恰恰是在我1978年入伍离开农村后急遽发生的。农村这几十年的巨大变化,我感受得到,但没有切身经历,没有在场见证过,很多方面的感受还很苍白。感谢谭伟,用《逆风生长》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了这个时期的农村生活,让我通过阅读感同身受地经历过,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家这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们国家是在农业大国的基础上向现代化转型的,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事关民族复兴的根本。而谭伟的这部小说在这方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摸索的方向,这是难能可贵的。谭伟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虽然通过考学跳出了“农门”,但对生他养他的乡村故土一往情深、恋恋不舍,不停地用深情的笔触讴歌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生生不息,同时也善意地指出国民的一些劣根性,针砭一下时弊。我们热切地希望作家们多些像谭伟这样的,脚踏实地深入社会,满腔热忱地描写农村、抒写变革,这才是时代所需,社会发展之幸!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当前有的小说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人物设计上喜欢搞大众不为所知的二元对立,从而演绎出一系列故事的套路写作,这种套路小说不仅让人产生阅读隔阂,还会对读者造成一种扭曲的审美情趣,让人难以读下去甚至放弃了阅读其它作品的兴趣。谭伟的作品中没有这种二元对立的套路思想,让人读来欲罢不能,爱不释卷。《逆风生长》的故事讲得精彩,高潮迭起,悬念频出,环环紧扣,仿佛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矛盾冲突和场景呈现真实到位,人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向善的底线。在今天这个欲望与表演普遍泛滥的时代,真情与精神价值正在逐渐流失和消亡,我们的文学应始终保持那种外表沉着内心喷发的力度,需要那种倾听得到兄弟姐妹精神呼声的作品,需要那种永远矗立在心灵、大地、民族之上的精神信仰,更需要那种在变革的阵痛中永不言败和艰难崛起的大气象和大境界。我认为,《逆风生长》这部小说所表现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一种精神和力量。
谭伟是位优秀的物理教师,才思敏捷,构思精妙。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什么流派和主义,也没有特别的套路和技巧,但他将理科的逻辑思维与文学的形象思维结合得天衣无缝,发挥得恰到好处。《逆风生长》这部小说在很多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没走寻常老路,突破了很多条条框框,完全是一种我行我素,顺其自然,灵光一闪的样子。语言很有地方特色,看似随意,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机智、幽默、风趣和深刻的思想。作品很快就要上架或许已经在你手边,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请读者诸君去品读、鉴赏和感悟吧,你们一定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阅读趣味和精神追求。祝福野生作家谭伟身健笔健,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邓祥燕,原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社社长,高级编辑,大校军衔)
一 奇迹再生(内容节选)
我是孙画策,这里的人常戏称我为孙市长。由于一项特殊任务的需要,在公众面前消失了一段时间,现在才回来。
当我回到松林湾时,才知道这里很火!我虽不知道这火是怎样起来的,但这几年身在其中难免不起些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我要反思松林村到底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面对越燃越旺的火势,我无法预料局势的走向,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收场,但只有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才可能抓住扭转局势的契机。
还是从三年之前说起吧,大约是2019年,那时我刚到松林湾不久,就抓住了一次重要的机会,带领松林村走出了当时的困境。当时那是一件尴尬而又奇异的事——有个长得像明星一样的人寻亲回来想认爸,那个当爸的犹疑着还不敢认他,我趁热打铁不仅让他们很快相认迸发出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还借此扭转了松林村的危局。
原来,四十多年前,应该在1979年,松林湾差不多同时跑出去两个有孕在身的女人,不知哪个受的才是田老鼠的精?几十年过去了,以前那些相当扯眼的人和事很多人几乎都忘记了,但听说有从未见过的儿子要回来认田老鼠为父,大家对当年那些让人抓狂的事又掀起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田老鼠本名田再生,年轻的时候也曾风光过一阵子,后因陷进一场谁也理不清判不明的计划生育纠纷,闹得他妻离子散,毁誉一生。或许这就是很多本地人都呼他田老鼠而不喊他本名田再生的原因。很多人猜测,现在要回来认田老鼠为父的,肯定是米嫂当初跑出去生下的那个娃。这个孩子应该快四十了吧?现在寻亲认祖很时髦,米嫂和他的娃也应该回来认亲归宗了。不知米嫂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的?田老鼠这么多年终于挺过来了,事到如今难道还不敢认了?
当初老婆米嫂跑了,老公田老鼠一直在找,但为什么没找到?不知是死心了,还是另有隐情?有人说,田老鼠明的是出去找米嫂,暗地里出去找的说不定是另一个人,这次回来认亲的说不定就是那一个人所生,难怪他这个当爸的犹疑着不敢认!
不可能吧?怎么不可能!你们知道大红二红为何不认田老鼠这个爸,就是听说他在外面另外成了家,也没有去找大红他们妈(米嫂)。别看大红二红两兄弟没有傍着爹、没有依着妈,小小年纪外出打工活命够可怜的吧,但目前都在城里买房安了家,还算有出息的吧。你看人家逢年过节经常拖家带口来看外公山耗子,还是有孝心的吧,但回来就是不肯去看他们亲爸,还不是因为你田老鼠心里另外有个家。在围观群众眼里,田老鼠、米嫂和那个人的故事已经衍变成一场跌宕起伏的爱情悬疑剧了。
接下来,就看这部悬疑剧的剧情如何发展了。当初那个人的肚子究竟是谁搞大的?很多看客和听众,结合残缺的记忆和信手薅来的证据得出了可靠的结论——不可能是别人!我知道很多看似严谨的论证往往是靠不住的,在最后时刻事件的真相往往有惊天逆转的可能,一切还是要看老天爷这位幕后高手如何导演新的剧情。
村支书张野果当年还是一个学生,对那个人和田老鼠均有好感,虽听说和见证过一些传言和事情,但始终不相信大家根据传闻妄下的结论,一直想弄清那个人怀孕的真实原因。这么多年来,张野果一直向大红打听相关情况,叫大红不要相信外面的传言,要相信他爹田再生和那个人之间是清白的。并劝大红说,这件事都过去几十年了,你爸也是够倒霉够悲苦的了,你还是带着兄弟回去认认他吧,毕竟那是你亲爸。大红始终说,他没有这个爸,不可能去认他,一问原因大红打死都不说。有次大红找张支书进城办事,张野果瞅准机会拼命劝大红把酒喝,让大红喝得二麻二麻的,终于来了个若隐若现的实话实说。说是老外婆山圣母过世前亲口告诉大红的,是那头骟驴害了大红他们妈,也害苦了老外婆山圣母一家,更影响了他兄弟俩正常长大和成家,兄弟俩怎么会认他?这件事张野果曾经给我详细讲述过,估计很多人也听到过。后来,讲述这件事的版本很多,道听途说的人更多。
得知那个孩子明天就要回来认亲了,不少热心群众希望张支书再爆点猛料,帮助大家弄清事情的真相。张野果当时的心情很好,表演欲一下就起来了,把热心群众看成大红,像个戏精一样模仿着老外婆山圣母的语气,当着大家的面惟妙惟肖地讲道:
那个老鬼对你妈以前还是可以的。哪想那次结扎出了意外,成了一头没骟干净的驴,连你母怀起了他的孩子那头骟驴都不相信。看见你母亲的肚子越鼓越大,那个骟驴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觉得没脸见人,就经常不回家。
真是鬼迷心窍啊,那个骟驴居然和那个妹崽好上了,人家还没长大呀?那个妹崽虽小,胆子却不小,什么都不怕,是个狐狸精啊,和很多人都好着呐!骟驴心中苦闷,又对大队上弄他去结扎怀恨在心,就昧了良心,跟那个狐狸精越走越近、越陷越深。那个小妖精很会迷惑人,你爸那个死鬼也不是省油的灯,听说还对那个小妖精动了真感情,对你妈竟然不理不问,就整天赖在学校不回家。你妈好几回到学校去看他,都看到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谈事情,现在想来他们早就偷偷摸摸干起了坏事情。加上你爸那个死鬼是结扎了的,认为不会搞出事情,就越搞胆子越大,越搞越动情。哪想,没搞多久,那个小妖精的肚子就鼓起来了,那头骟驴才知道自己没有扎干净,错怪了你们妈。事情搞得这样大,那个死鬼一下慌了神,要是那家人或者你妈知道了,搞得不好,要弄出人命啦!
事情刚出来那阵,那头骟驴还没事一样瞒着所有人,你妈和我们都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还在帮着他说话。说他是结扎过的呀!怎么还种得出人啦?老外婆我当时也是糊涂啊,跟着脑壳发昏,认为那个死鬼是个好人。
好在有人提醒,那给米嫂肚子里下种的人又是谁?我和你外公这才回过神!事情不是明摆着吗?没骟干净啦!不是那个老鬼是谁?问题在于他是带头结扎的先进,还是全公社塑造的典型。别人拿他实在没办法呀!否则那个死鬼要被枪毙好几回!
在同情那个妹崽的人看来,老外婆的遗言绝对是板上钉钉不能翻案的铁证。但事情还是有另外的可能,要说逃避责任,田老鼠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带那个妹子悄悄去刮了,不仅消灭了罪证,而且还会风平浪静、不会闹出半点绯闻。况且那个妹子也从没有承认事情是田老鼠干的,事情有没有翻盘的可能,就看明天那个娃娃回来如何认亲……
作者简介:谭伟,大陆野生作家,笔名南泥塘、堰塞湖、谭伟歌,四川安岳人,现居成都。中学物理教师,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物理学会会员。当过记者、编辑,作品散见于国内主要报刊和文学网站,已出版和发表长篇小说《无法收割》《走进你的时光》《天圣山》三部。中篇小说《生产队长》获第六届BenQ华文世界电影小说优秀奖,中篇小说《高考在即》入围第九届四川文学奖。《逆风生长》是作者潜心创作多年,糅合多种写作方法,倾力打造的一部长篇力作。
《逆风生长》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逆风生长》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逆风生长》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02.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7149.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