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2024-06-15 10:26:01) 下一个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内容简介:故事发生在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科学重镇滨海市。 

以中国留美学生为主体的业余团体"华人在美医药界联谊会"滨海分会发生了内讧。担任会计的何渤海不愿选边站队,更不愿在药联内部激化矛盾导致分裂,从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了自己在工作公司内的顶头上司韩卫东。韩卫东曾经出任过药联滨海分会会长,是这次内讧发难一方的关键人物。他对何渤海没有坚定地站在自己一边十分恼火,执意要进行报复。 

职业道路一帆风顺的韩卫东来自中国江南水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一家制药公司"AB制药"药物化学部的一个团队领导人,深受同出一门的大师兄汤普森偏爱。韩卫东编织罪名罗列了十九条何渤海工作不称职的指控,企图把何渤海踢出公司。但他请分管药物化学的副总裁汤普森签署针对何渤海的"绩效改进计划(PIP)"时,遭到汤普森拒绝。 

不久,汤普森离开了公司。在争夺因汤普森离去而空缺的药物化学部领导权的明争暗斗中,布鲁斯-爱德华兹在一款特制蛋糕的帮助下,击败了才华横溢但人缘不好的丹尼尔-麦当劳。新上任的副总裁爱德华兹为了得到韩卫东的支持,签署了"PIP"。 

何渤海十分无助,在韩卫东和爱德华兹的共同胁迫下在"PIP"上签了字。随后他发现超过一半的指控是不实之词,重要指控基本都不属实,但为时已晚。他只好开始执行六个月的改进计划。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伴随着一款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上市," AB制药"药化部发生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变化。 

本书详细描写了在美国东海岸几个中国留学生的职场浮沉和生活的酸甜苦辣,也勾勒了上一代留美学生的剪影,并介绍了许多小分子药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对癌症特别是血癌的认知。

内容节选(1

 早春三月,寒冬似乎还不愿离开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星期六一大早,天空中又不紧不慢地飘起了雪花。前天是春分,也时断时续地飘了一天的雪花。春分是一年中第一个日夜等长的日子,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过了春分,北半球的白天就一点点变长,黑夜一点点变短,一直到夏至那一天。过了夏至,白天又开始一点点变短直到秋分,又一次全球昼夜等长。在欧美一般认为春天从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这和中国的春天从立春开始到立夏结束不同。

何渤海迎着漫天飘飘洒洒的雪花,谨慎地驾车向查尔斯河对岸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去。他熟练地把车驶入麻省理工商学院主楼旁边的小停车场。麻省理工的停车场和图书馆等一样,周末向社会开放。停好了车,他拎起了里面装有华美药联各种报表的专用黑色帆布包。一打开车门,就觉得一股寒气猛然袭来。早春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还是挺冷。他拉上羽绒服的帽子,向今天开会的阶梯教室走去。

何渤海对这个开会场所很熟悉。最近几年华美药联执委会都是借用这个教室开会。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执委会开会商讨工作没有固定的开会场所,总是临时找地点很不方便。后来药联发展了很多在读研究生会员,包括很多在麻省理工学院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以药联MIT分会的名义可以在周末免费租用MIT的教室。这就彻底解决了开会场所的问题,也算麻省理工对社会的贡献。

华人在美医药界联谊会(简称华美药联或药联)于十五年前创建于世界药都新泽西,现在已成长为北美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在制药业的行业协会。华美药联总部位于新泽西,现已发展出了四个分会,拥有数千名注册会员。

华美药联的迅猛发展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国门打开以后,中国留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访问学者、专业进修和攻读学位等方式进入美国大学。这些人大多是恢复高考以后考入大学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他们基本功扎实,吃苦耐劳,给美国教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下了很好的口碑。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和薪资等方面的问题,美国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并不多,即使有些选择了生物和化学等领域的专业,也是为了申请医学院或者法学院,并不是想在这些行业发展。结果是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院系涌入了大量中国留学生。这些人当中,很多人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求而调整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比如化学系同学大多集中到了以液相色谱和质谱为基础的分析化学和以有机合成为基础的药物化学专业,就是因为美国庞大的生物制药工业对这两个研究方向的人才有巨大的需求。

美国东海岸的新泽西州自从一百三十年前向强生制药公司打开大门以后,就逐渐变成了世界药箱。这里拥有全球二十家最大生物制药公司中的十三家,每年在美国FDA批准的新药物和新治疗方法中,有近一半来自在新泽西开展业务的公司。这里有超过四百家大中型生物制药公司,直接雇员超过十一万人,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国学子。

新泽西又被称为花园之州,拥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大量中国留学生在生物制药公司找到工作以后,大多可以轻松应付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则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以各种形式释放着自己的能量和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几个在大制药公司工作的华人科学家利用周末组织了几场职业发展研讨会。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行业发展信息,分享在制药行业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探讨在工作中与上下左右的相处之道等等。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会见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友好场所,也为找工作和想要跳槽的同胞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深受广大中国学子的喜爱。到九三年夏天,水到渠成,华人在美医药界联谊会(华美药联)在新泽西的罗格斯大学正式成立。

华美药联实践着促进医药行业发展,为公共健康教育做出贡献,推动美中之间的科技交流和业务合作,以及服务于医药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成长的四大宗旨,迅速地发展壮大了起来。

十多年前,一位华美药联当年的发起人之一北迁来到了滨海市。在他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的努力下,华美药联滨海分会开张了。和在总部新泽西的情形一样,药联滨海分会也提供了一个友好的平台,为广大中国学子职业发展服务,注册会员很快就超过千人。

分会的管理运作完全照搬总部制定的章程,但自主组织活动,财务也独立,与总部并没有很强的依附关系。药联分会每年最大的活动就是初夏的年会。除此以外,还会组织各种学术交流和职业发展研讨会,以及春节联欢,夏季烧烤,和秋季郊游等各种活动。药联会长一届一年,每人只能干一届,所以每年都要选出一位新会长。药联滨海分会创立十年,也就有了十位会长。执委会成员也是竞选上任,但没有年限限制。

何渤海由好朋友老于介绍加入了药联,那年老于当选了药联滨海分会会长。何渤海那时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工作不久,听老于介绍了情况后,就报名到药联做义工,几个月后参加了执委会选举。当选后不久,就参与了财务工作。那时候随着中国留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药联分会的规模也在急剧扩大。一方面会费管理工作量越来越大,制药公司赞助费和其他财务往来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组织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支出也迅速增加。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尽量避免日后因财务引发矛盾,何渤海提出了钱和账分开管理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执委会的批准。依照这个思路组成的财务团队由三人组成,老资格的老牟担任财务总监统领药联分会财务部。老牟本名叫牟成福,有个英文名叫吉米,但大家都习惯叫他老牟。老牟做事不紧不慢很有条理也容易相处。具体工作是何渤海管账,另一位辉瑞的主任科学家简妮管钱。管账的人不经手现金,而管钱的人只根据手续完整的报表经手支票和现金出入。 几年来,三个人合作得非常愉快也卓有成效。

作者简介:戚积纬,英文名Jiwei Qi,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省青岛市。先后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PhD学位,均在化学领域。现定居美国波士顿。 陪伴着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度过了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蹉跎岁月。1977年高中毕业后到山东农村插队落户,有一段简短但难忘的知青经历。同年底幸运地考上大学开始了四十多年的化学人生。 早年在国内高校教过几年书,后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东几家公司从事药物化学研发工作。四十多年,从不同领域探索化学世界其乐无穷; 六十余载,在大洋两岸惯看各色人生百味杂陈。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643.html

阅读更多精彩章节: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6258.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