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茵梦湖:诠释

(2022-08-06 05:54:18) 下一个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出版说明

 茵梦湖(Immensee)》是德国作家台奥多尔•施托姆(Theodor Storm1817-1888)的名篇描述莱因哈德与伊丽莎白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后来伊丽莎白迫于母命,嫁给了富家子弟埃利希。多年后他们在茵梦湖畔重逢,依然相爱两人仍然摆脱不了分离的命运。小说写得极富诗意,体现了施托姆鲜明、独特和优美动人的艺术风格。《茵梦湖》是德语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作,译成全球多种文字,影响经久不衰。

 

   本书<《茵梦湖》诠释>是《茵梦湖》的文艺评论及综合研究,由笔者已出版的书大幅增删修改及编译相关资料而成。包括施托姆个人生活篇版本研究篇写作研究篇比较文学研究篇学界评论篇影视音乐篇通信篇中译本篇插图本篇早期小说译文篇,各篇相对独立。

 

   本书诠释触及各个方面,诸如施托姆情感生活和宗教婚姻观、《茵梦湖》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其主要人物造型分析、小说结构和写作技巧、时人和后续评述、原始版现行版的文本对比和评论;再者,为探究小说创作脉络,讨论了它与同期德国境内外作品的相互影响,着重比较文学研究,评析了《茵梦湖》前后施托姆的多种作品,它们也可视为施氏早期小说专论。本书编译资料比国内同类研究详尽,包括早于氏译本的1916年中译文和1849年原始版译本,施托姆与初恋和两任妻子的信件及研究,几篇施氏早期小说补译,历来多种插图本的插画,相关影视和音乐的介绍。书末注解是正文补充,系多方材料编写而成。

 

   本书的阅读对象是爱好《茵梦湖》的读者,中外文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前者能对小说作更深入的理解、欣赏和解惑,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后者可获益于本书所引用的前人众多论文和资料,拓宽科研题材和兴趣范围。

 

   相对原来几本书的新增和改动很大章节,其标题后用星号*明示;本书所有引文、信件、诗作和注解若无特别注明均系笔者所译,附上的德语原文旨在查证或排除词义含混。笔者翻译功力不逮,固奢望,忠实原文和行文畅达信、达则力竭再三,论据表述和资料引用更惶恐不敢疏忽,是为记。 

                                        

                                 梁民基  2021

 

茵梦湖,现代德国童话(代序)*

 

   施托姆是伟大的作家,文学史上地位逊于歌德,海涅,凯勒等大师级的德国文学巨匠。饶有意思的是,施托姆当初自己也没看好的《茵梦湖》却给他带来始料未及的巨大声望。他本人自誉为德国小说珍宝的这本小书,以其语言清澈、结构简洁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博得人们赞叹,是他广受公众喜爱生平最成功的一本小说,为欧洲乃至世界瞩目。1874年柏林佩特尔Paetel出版社接替顿克(Duncker)出版社,作者在世时出版已逾30版并译成17种文字,施托姆过世30年后的1918年累计发行88版。时至今日,还能见到2016利奥波德经典图书出版社(Leopold Classic Library出版的最新版本,表明小说受欢迎程度始终不减。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就世界范围内德语读物而言,施托姆的作品尤其《茵梦湖》是最受欢迎和最被广泛阅读的,《茵梦湖》还通常被学习德语的各级学校列为必读教材。

 

   这本不涉及政治时局的田园牧歌式的小说,回避了当时政治严酷高压和下层民众思变社会状况。真实情况正如诗人海涅1843年冬写下了政治讽刺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那样,当时德国社会政治像冬天一样冰冷。我们还可以从2013年上映长达四小时的史诗般德国电影《乡归何处》(Die andere Heimat)获得感性认知,该电影及其系列反映了与《茵梦湖》故事发生同期同地1840-1844年间北德地区社会下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变迁,触目惊心的贫穷和愚昧,到处弥漫着听天由命氛围,青年人或是出逃,或是与累计高达25万移民一起远走大洋彼岸他乡。

 

   读者初次阅读这部小说时可能不体会到上述社会背景,认为它只是一首失去青春失去爱情的挽歌,一个伤感的老套爱情故事。莱因哈德与伊利沙白爱情无果,前者感伤过往爱情逝去孤独终老,后者屈从母命与埃利希结合生活在无爱婚姻中。再深入阅读,至多也就觉得这部小说脱离现实世界太远而已。实际上,小说还描绘了施托姆认为人们无可回避要面对和不能抗拒的一个现实,那就是人的生命和快乐会转瞬即逝。他道:人的本性事实上就是感知的有限与无限的斗争,恰恰感到高兴并达到最高峰时刻,我们会被无可避免结束的强烈悲痛压垮。《今天,只有今天》这首歌谣也再好不过表达了这种贯穿小说始终对生命的极度悲观看法。

 

   施托姆说过他的小说是从他的抒情诗里生成。从《茵梦湖》这本小说讲究结构、对称、情调可以看出它保留着诗的特点,其中比喻和象征大量运用,歌谣加入,本土自然景色和周边淳朴民风的描写,故事结局的不幸,男主人公原型和经历普遍认定是施托姆作者本人,这些都强烈吸引着读者让人感到亲切。再者,小说场景之间幅度的时空间隔,被作者有意缺失的角色心理活动、忽略脸部细节及表情描写,无不增大了读者的想象和参与该小说再创作欲望,编造自己心目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施托姆利用类似民间传说的题材,使用了现代社会的真实元素,给已经不再读童话的成年人创作出一现代德国童话

 

   1856年,施托姆把小说《茵梦湖》作为礼物赠给他时年一周岁的长女里斯贝茨,扉页为她写下献词,后冠以茵梦湖标题1864年单独发表:

    书页里散发着紫罗兰气息

    伫留在我们荒野上的家,

    年复一年,没有人知道,

    后来我到处找,都没找到它

 

   诗后他加了附言:当他自己以更高的期望看待和感受他年轻时期作品的时候,他看到,他用诗的形式表现出诗的魔力,是怎样地唤起作品里最隐秘声音和内心最深处的鸣响

 

   小说通篇梦幻般的诗意一部对生命的极度悲观的伤感故事,据此改编的1943年德国电影《茵梦湖,一首德国民歌》,它的片名再好不过反映了德人心目中对该小说的理解和心态,那就是《茵梦湖》是一首德国民歌是民歌或是代童,都是属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遗产会永远流传下去。

 

《茵梦湖:诠释》作者简介:出生上海,就读北京大学,《《茵梦湖》背景及施托姆的情感经历》、《茵梦湖(原始版)》和《茵梦湖研究》三本书的笔者。联系邮箱:minjiliang@sina.cn。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lmjlmj 回复 悄悄话 比不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茵梦湖"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被我国读者属意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
Californian 回复 悄悄话 哈哈,看标题想起李敖的前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