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两宋系列四:真宗为政之二十九:著名隐士种放去世与宋真宗为皇子加冠

(2020-11-03 11:32:47) 下一个

大中祥符八年(辽开泰四年)即公元1015年冬十月初十(丙戌),宋真宗赵恒任命右谏议大夫慎从吉为给事中兼代理开封府知府。宋真宗召见并告戒慎从吉说:“京府的事情浩繁,凡事太快就容易失误,太慢则造成壅滞,所以必须适中。如果有人请托,一律予以拒绝。”又说:“府吏大多都和豪强共谋造弊,所以你应当深察。”当慎从吉兼领开封府事时,诽谤他的人很多。宋真宗因此去询问辅臣,丁谓说:“慎从吉喜欢谈论他人的过失,所以积怨很多。”宋真宗说:“当官应当慎守常道。有人为了取得名声而强行为善,那样诋毁和诽谤必定会接踵而来。”

十月十五(辛卯),宋真宗任命翰林学士晁迥为代理吏部流内铨,任命知制诰盛度为知通进和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晁迥以父亲名叫晁佺为理由推辞,宋真宗于是下令让他和盛度对换职任。盛度是杭州人。

当时翰林学士王曾也兼领银台司,宰相建议让晁迥代替王曾。宋真宗说:“联听到外间议论,说王曾曾封驳诏敕,此后中书就对他很有意见,经常阻扰王曾的奏请。今天要是将他罢免,等于是证实了外间的议论。”宰相王旦说:“臣等本来没有忌妒王曾的意思。如今陛下如此宣谕,为宰相避免了谤言。臣请求让晁迥和盛度对换,叫王曾照样兼领银台司。”宋真宗同意了。王旦趁机上言说:“降敕有时会出现有害的差误,审核时有时也会失实。臣等如果省视不够周详,颁发给全国各地,诚然十分不当。封驳司官员如果真能认真详览,加以改正,这等于是帮助臣等避免过错,哪会有反而责让他们的道理。”宋真宗觉得有理。

十月二十九(乙巳),王钦若上呈《圣祖事迹》十二卷。宋真宗亲自制序,赐名为《圣祖先天纪》。王钦若后来又续成三十二卷上呈,这是后话。

十一月初三(戊申)回鹘的呵罗等人前来汴京(开封)纳贡。

辽圣宗耶律隆绪自八月开始射鹿以来,直到九月。接着他又自九月初七(癸丑)直到九月十五(辛酉)接连在各座大山狩猎。辽圣宗善于射击,力气很大。他曾遇到两只正在逃跑的老虎,当即策马驰上,发矢连毙二虎。他也曾经一矢贯穿三鹿,当时南京(幽州)正在策试举人,以《一箭贯三鹿》作为赋题。驸马刘三嘏献上《射二虎颂》,辽圣宗对颂文文采的富丽十分嘉许。刘三嘏是北府宰相刘慎行的儿子。

十一月十五(庚申),辽圣宗命令淘汰东京(的僧侣,又命令上京和中京及诸宫挑选精兵五万五千人以备东征。

同时,工部侍郎隐士种放去世。宋真宗亲自书写悼文,派内侍去致祭,并护送他的丧柩归葬终南山,追赠他为工部尚书。先前,有人讥讽种放只是迎合旨意而从无独到见解。宋真宗听说后,跟辅臣说:“种放为朕上言的事很多,只是外间不知道罢了。”因而拿出种放所上的时议十三篇。种放临终前,突然将他先后上呈的章疏草稿全都烧了;然后穿上道士衣服,召各位门生在门下会饮。酒过数巡后他就死了。

种放字明逸,是河南洛阳人,父亲种诩曾任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种放沉默好学,七岁就能写文章,不与其他孩子游戏。父亲曾让他应举进士,但种放推辞说学业未成,不可妄动。每次往来于嵩山和华山之间,他总是慨然有隐居山林之意。没多久他父亲病故,他几个兄长都急于进身,只有种放与母亲一道隐居在终南山豹林谷的东明峰,结草为庐,仅能躲避风雨而已。他以讲学为业,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靠学生带给他的束脩(从学礼物)奉养母亲。他母亲也乐于道学,并不看重舒适日子。

种放得到辟谷术,于是在峰顶另外修建了座庐舍,整日遥望云彩正襟危坐。每到山洪暴涨,道路阻隔,粮食断绝时,他只是食用野芋干栗。种放生性嗜酒,曾种植高粱自己酿酒,每说因为空山清静寂寞,只好靠饮酒聊以养和,因而自号云溪醉侯。他经常穿戴幅巾短褐,背着琴弦和携带酒壶,沿着长溪远足,或坐在磐石上,采摘山药用以助饮;往往就这样打发终日。有时在月夜或到了宵夜,他会自豹林直抵州城,路途七十里,徒步和樵夫往返。他生性不喜欢佛教,曾将佛经撕裂用来制作帷帐。种放著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一祠录》,都得到人们的称道。他还写了很多诗歌,自称“退士”,曾写作传记表述自己的志向。

淳化三年(992),陕西转运使宋惟干上言推荐他的才能和操行,因此宋太宗下诏派人召他入朝。他母亲生气地说:“我常劝你千万不要聚集门徒讲学。既然退隐深山,写文章还有什么意思?果真变得知名而无法安处山林,我将丢弃你自己到深山野林去。”种放于是称病不去。他母亲将他的笔墨砚台全都烧了,然后与种放转移到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居住。宋太宗嘉许他的气节,下诏让京兆府赐给他缗钱侍养老母,也就不褫夺他隐居的志向。有司部门一年四季都会派人去慰问他。咸平元年(998)他母亲去世,种放连续三天水浆不入口,并在墓侧修建茅庐。翰林学士宋湜、集贤院学士钱若水、知制诰王禹偁都上言,说种放因为贫穷而无法安葬母亲,宋真宗于是下诏赐钱三万、帛三十匹、米三十斛,帮着他办丧事。

咸平四年,兵部尚书张齐贤上言,说种放隐居三十年,十五年都没有进入城市,孝行纯正周至,可用他激励风俗;还说他简朴退静,不亚于古人。宋真宗因此又下诏让京兆府派官员到终南山,以礼护送种放到宫阙,并带给他置装钱五万;但种放毅然推辞不起。翌年,张齐贤出守京兆,再次逐条陈奏种放的操行,请朝廷加以旌扬奖赏。宋真宗当即赐下诏书说:“汝隐居丘园,博通今古,孝悌之行,乡里所推,慕古人之遗荣,挹君子之常道。屡览守藩之奏,弥彰遁世之风,载渴来仪,副予延伫。今遣供奉官周旺赍诏,召汝赴阙,赐帛百匹、钱十万。”

那年九月,种放抵达京师,在崇政殿应对。他穿戴幅巾觐见,宋太宗让他坐下,和他交谈,并询问他有关民政和边事。种放说:“英明君王的政治,只是爱民而已,惟有慢慢感化百姓。”其余则都谦让而没有回答。宋太宗当天就授他为左司谏和直昭文馆,赐给他巾服和简带,安排他到都亭驿下榻,用大官的标准供给他食膳。翌日,他上表谢辞恩命。宋太宗知道种放以前曾和大臣陈尧叟交游,便让陈尧叟去转达自己的意思;又跟宰相说:“朕寻求才德出众的茂异人才,用以增广视听,资助治国之道。像种放这样的人终究不喜欢出仕,也可以听从他的请求算了。”中书传诏时,种放说:“臣因病隐居山林,而天恩却累次加以礼聘。臣犹如岩猿溪鸟的秉性,固然不敢将俸禄和仕途放在心上。然而主上虚怀待士,起早贪黑忧虑百姓之心,自然也不愿以羁绊和约束下民为念。”宋真宗于是下诏不允许他谦让。数日后,宋真宗再次召见他,并赐给绯衣、象简、犀带、银鱼,还御制五言诗表示对种放的恩宠,甚至赐给他昭庆坊的一栋宅第,还加上帷帐等杂物,及银器五百两和钱三十万。种放入宫谢恩那日,宋真宗赐他在学士院用膳,此后还屡次召他入宫应对。咸平六年春,种放再次上表谢恩,并请求暂时回归故山。宋真宗下诏准许。种放临行前,宋真宗又升迁他为起居舍人,让馆阁官在琼林苑设宴为他饯行。宋真宗还赐他三首七言诗,在席的人也全都作赋。十月,宋真宗派中使到终南山抚问他;种放也将他在林泉的居处画出进献。宋真宗下优诏催促他入朝觐见,但种放用疾病未愈为理由谢辞了。

景德元年(1004)十月,种放前来入朝,上言说自己回归终南山已久,请求朝廷在他不在的月份中不用给他俸禄。宋真宗下诏特给了他。种放曾因观书而赋诗。宋真宗说:“种放为人高雅古朴。听说他归朝后,总是整天呆在私宅,在房间里默坐。他喜欢山水也是人的天性。每次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也都能引经据典地应对,颇多裨益。朕优待的原因,是想以此激励那里浮躁竞进的人。”种放每次来到京师,秦雍一带的学子门徒大多也都前来受业。景德二年,宋真宗提擢他为右谏议大夫。他上表请求到嵩山稍为养病,宋真宗许可,并让河南府关照他。宋真宗接着召他到资政殿应对,然后在学士院设宴招待他;大臣王钦若直至当直学士、舍人、待制全都参与筵席。之后,宋真宗又在王钦若的直庐为他设宴。种放上表请求免于在都门设宴为他饯行的礼仪。宋真宗屡次派中使到嵩山去慰问,并赐给他茶药。同年冬季,种放再次入朝。景德三年,他因兄长的丧事请求告归终南山处理安葬的事时,宋真宗又召他饮宴,还赐诗给他。

种放有五六栋山居草舍,平时吃的是野蔬和荞麦。他上表请求得到宋太宗的御书及经史音疏,悉宋真宗全给了他。那年十月,他再次入朝。宋真宗跟宰相说:“种放近来挺注重他的职事,每次有所问询时,他都颇有些可采的见解。朝廷虽然为他加了爵秩,但尚未能重用。因为舆论有些非议,所以担心种放会因此有所顾虑。”当即派内侍任文庆带着诏书去向他晓谕说:“朕君临天下,起早贪黑忧勤朝政,延请才德出众的茂异,物色隐居沦没的名士;想要寻访他们的意见,用来增进政绩。因爱卿栖心于山岩壑谷,屏迹于嚣喧尘世,追循绮里季等商山四皓(秦末隐士)的踪迹,有曾参和颜回的高尚操行,所以朕特举贲园之典,果然符合前席之心。每次谘询时,爱卿总能详细讲清道理,并陈奏善策让朕采纳,蔚然颇有材谋,令朕深为满意,所以一直思考要重用爱卿。然而因为群臣对爱卿还不熟悉,成命因此被拖延。如今四邦前来求同,万区纷至思义,朝廷正崇尚为政之本,敦厚时世风气。爱卿必能酌斟教化的本源,描绘国家的宏图,恢复富国强兵的办法,陈述制礼作乐的规范。让民风返回淳朴,措置刑法而不用,不再有诉讼纷争,辅佐朕不足之处,逐渐带来天下太平;登上机衡高位,辅弼朕的寡昧。爱卿应当体会朕的这番眷遇,竭尽自己的真诚明达,叙说经纬国家的大谋,阐述致君大治的远略,在奏牍中知无不言,以启迪朕心。希望爱卿成为朕的倚靠,开启外朝的视听,出掌枢务,成就朝政的至公。”

种放上言说:“臣读书为文,其实都是来自父亲和师长的教诲;学习古人和嗜好谦退,本来只是追求山水的快乐。想带着天性以奉至道,并非迷恋于山野的麋鹿,只是无心于官宦的绂冕。感到庆幸的是,国家成就了教化,疆场停息了兵革,黎民百姓欢欣鼓舞,庶官胥吏心悦诚服。朝廷的聘用,荣宠光耀岩谷;君命的举荐,如同听到神祗的呼唤。一旦朝拜在宫阙之下,只惭愧岩林隐士的低贱。臣奉戴圣颜在咫尺之遥,聆听陛下德音的教论;身居侍从之位和谏臣之首;虽然是愚者之虑,臣也愿意竭尽忠诚而屡次陈奏规劝;然而臣担心陛下有大君的英明,而臣的愚昧无知未必有所裨益。如今陛下又征求臣有关礼乐的制度,询问有关刑政的方略,对小器微材,却要加以大用。臣念及沿袭或改革的攸关适宜,历经三皇五帝都各有异同;一张一弛的为政大体,岂是一两句话可以表述!国家想要建立皇极(统治天下的准则),兼有富寿,发扬二圣(宋太祖和宋太宗)的荣光,总结百王的缺漏;这么重大的事岂能是像臣这样的葑菲(语出《诗经·谷风》:‘采葑采菲’,即两种野菜;意即似有一德可采的鄙陋之人)敢胆敢参预论述的。如今陛下的德义光明正大,因而鸾凤来仪,骥马莅临;而像臣这样的驽才,在朝堂比比皆是。还希望陛下用知臣的明鉴,怜惜臣守节的志向,使平庸的驽马不至有翻车覆压的危害,使低贱的器皿免于破例溢荡的咎处;压下对臣的过分信赖,满足臣平素的心愿。何况臣先前的献纳之行,不算没有地位;臣参预的清闲之对,不算有所疏隔。臣又岂敢碌碌无为而模棱两可,嘿嘿唯诺而尸位素餐?臣希望暂且留在谏署,或许还能稍稍观察朝制,这样也比较适合自己的能力,不至于假借名器(官位)。这将是陛下保全臣的恩惠,仰赖仁圣的赐予。”

当时宋真宗先派陈尧叟去向种放晓谕旨意;陈尧叟用手笔转达宋真宗的心意时,种放说:“自从被聘召,以及升迁谏官以来,我无所补报,已经算很幸运了。如今主上圣明,朝廷也没有缺政;如果再将我安排在显要位置,则会增重握的罪过。”宋真宗阅览了种放的奏表后说:“种放能够坚守本分和恳切辞让,更令人可嘉。”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任命他为判集贤院。种放扈从东封泰山时,宋真宗又拜他为给事中。大中祥符二年四月,种放请求归山;宋真宗在龙图阁设宴为他饯行,让学士即席赋诗,宋真宗还亲自制序。宋真宗也作了首诗,最后两句是:“我心虚伫日,无复醉山中。”当初,种放作诗,诗中曾有“溪上醉眠都不知”的诗句,所以宋真宗谈及此事。大中祥符三年正月,宋真宗又召他赶赴宫阙,但种放上表请求告假,宋真宗也下手诏优答了他,还作歌赐他,连同衣服和器币(礼器玉帛),并让京兆府每季都派幕职到山上抚存慰问。大中祥符四年正月,种放再次入朝,并扈从宋真宗到汾阴祭祀后土。宋真宗为此拜他为工部侍郎。

种放屡次来到阙下,但很快又回归大山。有人写信嘲讽他出入的行迹,并劝他放弃官位归居岩谷,但种放没有答复。种放终身不娶,尤其厌恶喧杂;所以朝廷专门在京城边僻的地方赐给他一栋宅第。然而因为俸禄赐予十分优厚,种放晚年颇为注重车舆服饰。他还在长安广置良田,每年的盈利很大,也有强行购买他人家产的,甚至引起诉讼;他的门人亲族也倚仗他专恣横行。王嗣宗出任京兆知府时,种放曾利用酒醉谩骂他。王嗣宗屡次派人在责备他行为不法,并逐条上奏他的事。宋真宗下诏让工部郎中施护审理,刚好遇到大赦加恩,这事也就算了。那年四月,种放请求归山,宋真宗又赐宴送他回去。他所居住的山林,小民经常随便到那里砍柴摘果;宋真宗为此下特诏禁止。种放也因此上表请求迁居到嵩山的天封观旁侧。宋真宗于是派内侍利用当年兴唐观的根基修建了一座宅第赐给他。种放告假超过百日后,朝廷继续给他俸禄。然而种放依然往来于终南,还在那里照料他的田亩。他每次出行朝廷总要给他驿乘,而他在路上有时还会诟骂驿吏,斤斤计较粮食和器具的价值。时议因此逐渐看他不起。

宋真宗曾在曲宴时让群臣赋诗。馆职杜镐因种放从不填词,便诵读了《北山移文》讥讽他。宋真宗曾跟近臣说:“种放为朕进言了很多事情,只是外廷没人知道罢了。”因而拿出种放上呈的《时议》十三篇,题目分别是:《议道》、《议德》、《议刑》、《议器》、《议文武》、《议制度》、《议教化》、《议赏罚》、《议官司》、《议军政》、《议狱讼》、《议征赋》、《议邪正》。

这年即大中祥符八年十一月二十(乙丑),种放一早起床,忽然取出前后的章疏草稿,全都焚毁了。然后他穿上道士衣服,召自己的门生聚会饮酒,酒过数巡他就突然去世。讣告上闻时,宋真宗十分嗟悼,亲自写文章派内侍朱允中向他致祭。种放后来归葬终南,朝廷追赠他为工部尚书,录用他的侄儿种世雍,并赐他同学究出身。

十一月十六(辛酉),宋真宗为相王赵元偓加兼中书令,进封端王赵元俨为彭王。两天后(癸亥,续通鉴作十天后即癸酉),高丽使者和东女真使者一道前来进贡。

十二月初三(戊寅),宋真宗为皇子庆国公赵受益举行加冠礼。十二月十二(丁亥),侍禁杨承吉出使西蕃归来,进献那里的地图。十二月十六(辛卯),宋真宗任命皇子为忠正军节度使兼侍中,封寿春郡王。

十二月二十九(甲辰),宋真宗任命枢密使兼同平章事王钦若为都大提举,负责抄写校勘馆阁书籍;任命翰林学士陈彭年为副提举,并铸印给他。当初,荣王宫(即赵元俨的宫邸)着火,烧毁了崇文院和秘阁,书籍所存无几。后来朝廷另外修建外院,重新抄写书籍,所以才有了这道任命。

这月,辽圣宗自海徼前往显州。

这年,占城和宗哥族及西蕃首领都来北宋纳贡。坊州下大雨,造成黄河泛滥。陕西则发生饥荒。

要想知道宋真宗和辽国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