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平三年(辽统和十八年)即公元1000年九月二十,新任益州知州雷有终与大将石普和李继昌等人率军打败西川叛将王均,收复了成都。
冬十月初,王均带着他的残余自成都逃往富顺监,所到之处无不胁迫军民砍断桥梁和堵塞道路,然后焚烧了仓库后离去。雷有终先派蜀州知州杨怀忠率领虎翼军追赶,并在后两天又派石普继往,自己带领全军为后援。王均的党羽逃到富顺监时,准备绑结竹筏渡江,前往戎、泸一带蛮人的地界。杨怀忠在离富顺监六七里地的杨家市稍作休憩,落在后面的贼众要和他们交战。杨怀忠派五名亲信骑马登上高原侦察贼兵的势力后,跟身边随从说:“如果纵容贼兵渡江,我们将后悔莫及。石侯马上就到了,我们必须用奇兵消灭他们。”于是临江列阵,猛攻贼兵,而贼众全都散走。有些贼兵撑船准备渡江逃跑的,杨怀忠带领强弩手向他们射箭,结果好几只船都翻了,贼兵也都淹死在水里。杨怀忠于是张旗鸣鼓,进入富顺城。王均正在监署里,他的党羽大多喝得烂醉。王均走投无路,只好自缢而死。虎翼军校鲁斌砍下他的首级交给杨怀忠。官军又缴获王均僭越称伪的法物和旌旗,以及许多甲马,并生擒他的六千多党徒。到这时,王均之乱被彻底平定。杨怀忠凯旋而归,出了北门时,石普才到。他夺下王均的首级,飞马驰归成都,将王均在北市枭首(《宋史》作十月己丑,雷有终追斩王均于富顺监,生擒其党六千余人;但十月无己丑,二十二乙丑也不太像;此处以续通鉴为准)。
十月初八(辛亥),雷有终派去报捷的官员飞马抵达朝廷,奏报说益州已被平定。宋真宗赐给雷有终锦袍、银带、器帛。
同时,宋真宗命令翰林学士承旨宋白等人修撰《续通典》。
十月初九(壬子),绵、汉都巡检兼澄州刺史张思钧被削去官籍,流放到封州。七天后(即十六己未),滨州防御使王荣也被削去官籍,流放到均州(史书都没讲什么原因,显然和王均叛乱有关)。
十月十二(乙卯),宋真宗临幸皇弟赵元份的宫殿探视他的疾病。他还下令让诸州兼管群牧。
十月二十二(乙丑),宋真宗下诏赦免川峡路的死罪囚犯,任命雷有终为保信留后,秦翰等九人也都得到升迁。平定益州这一战役,杨怀忠的功劳最大,但却被石普掩盖了真相。宋真宗派人调查后了解了事实,于是提擢杨怀忠为崇仪使兼领恩州刺史。有一天,宋真宗跟宰相说:“雷有终近来位居三司,自称公正能干和廉洁。前不久两川盗贼兴起,朕因此命令他前往剪除。但听说雷有终趁着惊扰混乱,贪污了不少财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朝廷的恩泽如何普及下民,边远的习俗也如何得到改变!言行如此不一,怎能这样?”
次日,宋真宗任命翰林学士王钦若和知制诰梁颢分别为川、峡安抚使。同时,延州上言,说他们攻破大卢和小卢等十族蕃人,缴获人畜二十万。
十一月初一(甲戌),辽圣宗耶律隆绪授北宋夏州反复无常的叛将李继迁儿子李德明为朔方节度使。
也在这天,宋真宗将环庆副部署徐兴削去官籍,发配到郢州安置。次日,灵州副部署孙进也被贬为复州团练副使。同时,郓州上奏,说他们已堵塞了黄河的决口。
十一月初五(戊寅),朝廷均衡京畿地区内的田稅。十一月初九(壬午),宋真宗下诏让群臣各尽所言,不用忌讳;并让常参官像以前那样轮流入宫应对,没有参与应对的则允许上呈密封奏事。
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和平章事张齐贤和李沆并为宰相,但关系很不好。十一月十八(辛卯)是冬至,群臣上朝庆贺。张齐贤喝醉了酒,官帽倾斜,走路疯癫,差点摔倒在殿上。御史中丞为此弹劾张齐贤失仪,而张齐贤自己也承认说,因为风寒,想通过饮酒驱寒,所以喝得大醉。他接着磕头谢罪。宋真宗说:“你身为大臣,如此行为,何以作为群臣的表率?朝廷有明确的宪典,朕不敢徇私。”十一月二十一(甲午),张齐贤罢相,只守兵部本官。
十二月初五(戊申),宋真宗到近郊狩猎,将亲手射中的禽兽献到太庙。十二月初九(壬子),他下诏让有司部门另外抄录转对章疏一本留中。
十二月十一(甲寅),宋真宗在含光殿大宴群臣。次日,他再次临幸赵元份的宫殿探视他的疾病。十二月十四(丁巳),他观赏武艺表演,然后在苑中举行宴射。
十二月十七(庚申),朝廷取消刚实施不久的京畿均田税。同时,育吾蕃部派人来进贡牦牛。
十二月二十一(甲子),契丹税木监使黃颙等率领部属內附朝廷。宋真宗赐给他们冠带。
十二月二十三(丙寅),开封府上奏,说监狱空了,已没有犯人。宋真宗下诏嘉奖。次日,他下诏说:河东和河北边境的官吏平民,如能砍下边寇一个首级的给钱五千,生擒的加倍,缴获马匹的给布帛二十匹。
这期间,兵部郎中兼兗州知州韩授上言说:“近来干旱伤害了庄稼。上天或许觉得陛下春秋鼎盛(年轻),兆民安居乐业;担心万一圣心忽生骄奢安逸,所以暂时降下灾害,用以警儆陛下的睿聪。从前魏郑公(魏征)曾对唐太宗说:‘贞观之初,闻善若惊;五六年间,犹悦以从谏;自兹厥后,渐恶直言。’这就是讽劝太宗不要逐渐怠于政事。臣目睹先帝享国长久,却从未一日旷于万机。希望陛下固守太祖的宏图,遵从太宗的遗训,兢兢业业,无怠无荒。臣又听说治国的关键在于远离奸佞之人。如今朝廷并无邪佞之徒,然而事情都是从看不见的小事开始,所以应当防范于未然,千万不要让小人趁隙而进。居安思危,在治防乱,将是天下的幸运!”疏奏上呈后,宋真宗召韩授回到朝廷,授他为史馆修撰。
当初,濮州有盗贼在半夜入城,抢了知州王守信和监军王昭度。黄州知州王禹偁得知此事后,觉得国家不重视武备,才有盗贼出现在京师附近,因而上奏说:“臣觉得体国经野,是帝王保邦的制度。《周易》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又说:‘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左传》说:‘预备不虞,古之善教也。’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诸侯各自占据城垒,缮治兵甲,瓜分天下,长达七十多年。太祖和太宗削平僭越的伪朝之后,天下成为一家。当时议政大臣,建议摧毁江、淮诸郡的城池,收回兵马盔甲,撤销那里的武备;至今已达二十多年。朝廷让书生出掌州政,大郡给二十人,小郡减少五人,充当平常的随从。他们名义上号称长吏,其实如同旅行的过客;名义上是郡城,其实就是块平地。虽然这么做似乎是尊京师而抑郡县,也是强干弱枝的政策,然而并非是中庸之道。
“臣近来在滁州时,正值朝廷征兵进行粮草漕运;那里关卡和城池无人守御,只好让白衣平民代替主吏开闭城门;而且城池倒塌,铠仗不全。当臣迁往扬州时,虽说是个重镇,其实和滁州没有两样。臣曾拿出三十副铠甲,交给巡警使臣;他们张开弓弩,发现十之四五都已损坏。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敢擅自修治兵甲,于是上下因循,以至于此。如今黃州的城池和器甲更不如滁、扬二州。万一水旱为灾,盜贼出现,即使想要抵御,却哪能办到!这当然都是因太祖决心要削弱诸侯跋扈的势力,太宗决心要杜绝藩镇僭越觊觎的野心,不得不这么做而已。但是想法救世的措施,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弊病;而革去弊政的办法,关键在于因时制宜。汉高祖吸取暴秦分封郡县的失误,封建他的子弟为诸侯,结果导致七国势力强盛。文、景二帝于是加以削夺。唐德宗因安史之乱后百姓厌兵,便有贞元年间姑息的政策。唐宪宗目睹齐、蔡的巨大叛贼,便有元和年间讨贼的建议。这都是因为懂得见机行事,为社稷的长远利益着想而迅速改变策略,不可胶柱鼓瑟。
“如今江、淮诸郡,有三大祸患:一是城池堕圮;二是甲仗不完;三是兵不服习。濮州盗贼的出现,可见武备防范有多么松弛。还希望陛下做出决断,参考大臣的意见,趁此机会加以修治,不必过于紧张。所有江浙、荆湖、淮南、福建等郡,根据民户的众寡和城池的大小,全都允许在本城设置守捉军士三五百人,不用下令出去,只在城中练习弓马刀剑。然后逐渐完善城垒,修复甲胄。这样一来,郡国就有了御侮的防备,长吏也能免受劫掠的担忧。”疏奏上呈后,宋真宗嘉许地采纳了。
河北和河东地区的强壮(类似民兵),自五代时瀛、霸诸州就有了。这年,宋真宗首次下诏说:“河北民家每二丁三丁籍(注册)一,四丁五丁籍二,六丁七丁籍三,八丁以上籍四,作为强壮。五百人为指挥,设置指挥使。一百人为都,设置正副都头二人和节级四人。各地设置籍,挑选善射的递补校长,听任自己设置马匹;胜任甲兵的将蠲免户税。”很快朝廷又招募勇敢和团结(特种民兵),依附大军,并为他们建立军营,由官府发给铠甲。
这年,高丽、大食国、高州蛮人都来进贡。京畿地区內、江南、荊湖发生干旱,果、阆二州发生水灾。朝廷都派人前往赈济。
同时,辽圣宗任命四军都指挥使萧柳为北女真详衮。他为政宽猛相济,所以部属军民既畏惧又爱戴他。后来辽圣宗升迁他为东路统军使。任期满后,百姓希望他留下复任,辽圣宗也听从了。
这年,辽国选拔了进士南承保等三人。
咸平四年(辽统和十九年)即公元1001年春正月初一(甲戌),宋真宗下诏,为天下死罪以下在押囚犯减罪一等,杖罪以下的全都释放。
正月初八(辛巳),宋真宗临幸检校太傅范廷召的府第探视他的疾病。
因朝廷内外官员上密封奏事的很多,宋真宗于正月十一(甲申)下诏让枢密直学士冯拯和陈尧叟认真审阅后,将其中利害关系上闻。他还下诏,所有趁乱杀伤他人或打劫的益州军民,除了官吏之外,一律不予追问。次日,他下令西川长吏负责收埋死于战乱的遗骸。正月十四(丁亥),宋真宗临幸开宝寺,并在回来时登御乾天门观看元宵灯会。
正月十七(庚寅),河南府知府兼武胜节度使李至去世。李至字言几,是真定人。他母亲张氏曾梦见八位仙人自天而降,授给她有字的图画,让她吞下。醒来后她觉得有东西在胸中,没多久就生了李至。李至七岁时成了孤儿,寄居在飞龙使李知审家。他幼年时沉静好学,能写文章。年长后,他文采斐然。进士及第后他出任将作监丞兼通判鄂州,很快又被提擢为著作郎兼直史馆。宋太宗亲征太原时,命令他监督泽、潞的粮草。他经累迁官至右补阙兼知制诰。太平兴国八年(983),他转任比部郎中,并成为翰林学士。同年冬,他官拜右谏议大夫兼参知政事。
雍熙初年(984),宋太宗加他为给事中。宋太宗想要亲征范阳(幽州)时,李至上疏说:“兵者凶器,战者危事,要使用它们,务必求得万全。幽州是契丹的右臂,王师前往出击,对方必定尽力抗拒。攻城的人不少于数万,而军粮又得加倍。今日边境的粮储很不充足,何况范阳两旁十分平坦,并无丘陵山阜。离山很远,自然就很难取得石头。幽州城墙固若金汤,除非石头无法打碎。假如朝廷尚未准备充分,还希望进一步加以完善。陛下不如养精蓄锐,寻找战机再谋略攻伐;放纵他们年把,也为时不晚。如果必须圣心独断,定要御驾亲征;那么京师是天下的根本,陛下可以恭守宗庙,不必离开京国,让敌人看到自己的优哉闲暇,以此慰抚亿兆百姓的仰望;这才是上策。大名府是河朔的咽喉,或许陛下可以暂时到那里巡幸,扬言说要出兵亲征,以此壮大军威;这是中策。如果老远地率领军旅,亲自前抵边陲,那么北有契丹可忧,南有中原为虑,这将是下策,势必导致臣下拉着衣袖恳切劝谏,斩断陛下的马鞅那样的狂愚。臣虽不肖,也以不如这二位先贤感到可耻。”
李至因目疾屡次上表情求解除政务,宋太宗于是授他为礼部侍郎,又进秩吏部。朝廷设置秘阁时,任命他为兼秘书监,并精选了三馆的图书放在阁中,让李至总管。李至每次与宰臣李昉和王化基等人在阁下观看书籍时,宋太宗总要派使者为他们赐宴,并命令三馆学士全都参与。到这时,宋太宗还听从李至的请求,将秘阁升格,仅次于三馆。宋太宗曾临幸秘阁,用草书写了千字文赐给秘阁。李至要把御书铭刻在石碑,宋太宗说:“这千字文是梁武帝从一个破碑上看到钟繇的书法,命令周兴嗣依照韻律写成,里面的道理没多少可取之处。如果有助于教化,还不如铭刻孝经的文字。”于是书写了孝经赐给他。李至还推荐了潘慎修、舒雅、杜镐、吴淑等人出任直馆校理。李至请求寻求和购买流失的书籍,有时也献上新书让宋太宗御览。每当此时,宋太宗总要请他到便殿入座,待他的恩礼非常优厚。淳化五年(994),李至兼判国子监。他上言说:“五经已经出版发行,惟有二传、二礼、孝经、论语、尔雅七经还不完备。这哪里符合仁君垂训的意思?如今翰林直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全都励精强学,博通经义,还希望让他们重加校对,以备刊刻。”宋太宗听从了。李至后来又引荐吴淑、舒雅、杜镐去校正谬误,李至自己和宰臣李沆总领此事,加以最后裁定。
至道初年(995),赵恒(即后来的宋真宗)刚正式登上储位,宋太宗就任命李至和李沆并兼太子宾客,并下诏让太子用师傅的礼仪对待他们。赵恒每次见到他们必先下拜,而李至等人上表,说不敢接受这样的大礼。宋太宗答复说:“朕考查了古训,建造承华(即立太子;东宫门叫承华),必选端良加以辅导。凭藉爱卿的宿望,委托你们调护太子,使他懂得谦让,所以有此特别的礼数。不用粉饰当仁之让,而应满足朕知人之心。”李至等人相继谢恩。宋太宗跟他们说:“太子贤明仁孝,国家的根本可得以牢固。你们应当尽心规劝教诲。如果他行为全都遵从礼法,那么就应当好好赞助。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必须极力进言。至于礼、乐、诗、书、义,如有可以裨益的,那都是你们平时熟悉的,也不用朕多加言喻了。”
宋真宗即位后,拜李至为工部尚书和参知政事。一日,宋真宗征求他有关灵武(即夏州李继迁叛乱)的事。李至上疏说:“河湟一带是夷夏杂居的地方,所以先王都将 那里置之度外。李继迁是个异类,骚扰疆场,燃脐不足弭息他的祸患,擢发不足数算他的罪行(燃脐典故出自《后汉书·董卓传》:吕布斩董卓,尸之於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卓脐中,光明达曙)。然而圣人之道,务必忍辱负重以安兆民。这是因为所损的小,所益的大。还希望陛下以苍生为念,不用介意元恶。臣估计被他胁迫的人也已经厌兵很长时间了,如果朝廷舍下他们不予过问,再用厚利招诱,并许诺重爵高位,他们谁还肯执迷不悟而甘愿沦落?前不久郑文宝禁止那里贩卖青盐,不让进入汉人地界,又禁止谷麦,不许颗粒进入羌夷。这才导致他们很有意见,而我们却无所谓。这是一大失策,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如果再禁止他们交换粮食,恐怕这并非制服敌人,怀柔远民、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从前唐代宗虽然怪罪田承嗣,却没有禁止魏博的食盐。陛下应当也像那样,用以安抚边鄙;让异族人能够自由贸易,交换有无,允许他们出售青盐获利,也允许他们购买粮食生存。对方虽然是边远夷狄,必然也会向往教化,互相告谕。一旦深受皇恩,他们必定舍逆效顺。那时李继迁这小人就将孤立无助,又怎能成为我们的芒刺蜂蜇!如今朝廷不能不放弃灵州,这并非臣一个人的意见。如果将朔方军转移到环州,那也是一时的权益之计。有人说灵州是咽喉之地,西北的要冲,怎能轻易放弃,让敌人所有?其实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看法,臣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后来朝廷最终也无法守住灵武。
咸平元年(998),李至因目疾请求解除政柄,宋真宗于是授他为武信军节度使。他入宫推辞节度使的任命,但宋真宗没答应。在任两年,他改为河南府知府。咸平四年,他因病请求回归本镇,宋真宗也答应了。但诏书刚刚下达,李至就病故了,终年五十五岁。宋真宗追赠他为侍中,下诏让他儿子李惟良、李惟允、李惟熙等人按礼制限期守孝。
李至曾师从散骑常侍徐铉,并亲手书写徐铉和他弟弟徐锴的文集,放在自己的几案。他作的五君咏赋,就是为徐铉及李昉、石熙载、王祐、李穆所作。李至好贤乐善,为学认真;然而刚正严厉,简朴尊贵,士人有点怕他,所以很少登门拜访。李至为人吝嗇。他幼年时寄居在李知审家里。当他富贵后,却赶走了李知审的养子,为李知审省钱。李知审倒也因为李至官至右金吾卫大将军。
要想知道宋真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