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两宋系列四:真宗为政之四:宋真宗恢复六科贡举与廉相毕士安病逝

(2020-09-24 18:48:16) 下一个

景德二年(辽统和二十三年)即公元1005年五月,宣徽北院使雷有终去世。

同时,知镇戌军曹玮上言说:“本军境的川原一马平川,便于骑战,对中国十分不利。臣请求自陇山以东,沿着古长城,开凿堑壕,以制造障碍。”宋真宗赵恒听从了。曹玮又说:“应募成为弓箭手的边境民众,都很熟悉当地的障碍和要塞及小路,也懂得羌、胡语言,并能耐寒吃苦;有警报时可以成为正式士兵,担任前锋。然而官府从未发给过器械和资粮,所以很难要求他们拼死力战。臣请求发给他们境内的闲田,永远蠲免租税,让他们在春秋两季耕耘,州里出兵保护他们农作。”宋真宗于是下诏说:“每户分给田亩二顷,出甲士一人。分得三顷田的出战马一匹。设置堡戍,布列部伍,补任指挥使以下校长(军校伍长之类),有功劳的也可补任军都指挥使,并设置巡检统领他们。”后来鄜延、环庆、泾原,以及河东州军,也各自照这办法招募边民。

同时,宋真宗起复(中止服丧)右谏议大夫兼知制诰晁迥,任命他和起居舍人兼知制诰李宗谔并为翰林学士。李宗谔在舍人院时曾送文牒给御史台,没有平空(缮写上行公文时书写衔名)。中丞吕文仲以公文责备他,而李宗谔答复说,两省(舍人属中书省)与台司(御史台)并非上下级关系。吕文仲很不满,将此事奏闻宋真宗,于是朝廷有诏让他们辨明这事。李宗谔引用了八件事证明他们并非上下司,还说:“御史台每次送文牒给本省时,也没有平空,所以本省移送文牒给他们也一样。而吕文仲只凭胥吏的话就匆忙奏闻,毫无典章可据。何况台宪的职责,应当纠参奸邪,辨明冤枉;廷臣有违法的事情,他们得以奏弹;下民有无告的冤情,他们得以申理。现在却因文牒的小事,争论什么平空与不平空。如此琐细的事,对端正御史台的风气有何帮助!”宋真宗最终赞成李宗谔的意见。守职的官员都觉得李宗谔做得对。

宋真宗也任命起居舍人兼直昭文馆隐士种放为右谏议大夫。钟放称病,请求归游嵩山。宋真宗下诏同意,并命令河南守臣经常对他加以存抚。宋真宗召他入宫应对,赐宴和赋诗为他饯行,对他的恩礼十分优厚。

五月初八(乙卯),辽圣宗耶律隆绪赐给阵亡将士家人金银布帛。当时高丽和准布因宋辽达成和议,先后派使者到辽国庆贺。

五月初十(丁巳),司天少监史序上呈乾元宝典。五月十二(己未),宋真宗临幸皇弟赵元份的宫邸探视他的疾病。

因为当时河北用兵,那里来的贡举人没来得及进京赶考;所以宋真宗早先下诏给礼部贡院,让他另外考试河北的贡举人。五月十三(庚申),宋真宗登御崇政殿亲自殿试,根据成绩赐给进士诸科及第和出身。

抚州进士晏殊名列十四,大名府进士姜盖名列十二,都以俊秀闻名。宋真宗特地召他们御试,晏殊试诗赋各一首,姜盖试诗六篇。晏殊填词机敏优异,宋真宗深为叹赏。宰相寇准因晏殊是江东人士,所以想抑制他而进用姜盖;但宋真宗说:“朝廷取士,惟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远近!譬如前代的张九龄之辈,何曾因为他来自僻陋(岭南)而弃置!”于是赐晏殊进士出身,姜盖同学究出身。过了两天,宋真宗重新召晏殊前来试诗、赋、论,晏殊说朝廷选取的赋题,他曾经私下习作过。宋真宗因此更加喜爱他的淳真正直。改试其它赋题,晏殊很快又写成了。宋真宗多次表示赞赏,于是提擢他为秘书省正字,让他在秘阁读书,并让直史馆陈彭年注意他所学的东西,并观察他和什么人交游。

五月二十(丁卯),宋真宗在资政殿宴请近臣。同时,他为归游嵩山的种放饯行。

五月二十二(己已),宋真宗下诏说:“自今以后,为人申冤而救活人命的官吏,全都视为政绩。”五月二十六(癸酉),他又下诏说:“各地负责榷利(专卖盈利)的,不许为了增添盈余而增收税额。”

五月二十八(乙亥),雄州知州何承矩上言说,将来辽使入境时,想让他们暂时留在新城,等朝廷派来接待陪伴的使者到后,再到边界迎接。宋真宗准奏。何承矩又上言说,两国刚开始互通使臣,接待的礼仪必须适中,这样才能持之以久,并将建议的礼仪逐条呈上。宋真宗下手诏嘉许地采纳了,并允许他看到不够尽意的地方,可以随意裁处。

六月初一(丁丑),宋真宗下诏劝学,并临幸诸王宫。六月初三(己卯),他又下令法直官必须使用士人。

六月十三(己丑),曹州平民赵谏和他弟弟赵谔因奸慝不法,靠恐吓人牟取巨万赃款,所以同时被送到西市斩首。宋真宗最初想彻底调查他们的案件,拿出和赵谏有来往的七十多人姓名交给御史台。中丞吕文仲请求入宫应对,说逮捕的人太多,有些人又在外郡;如果张榜收捕,怕会惊动百姓。宋真宗说:“你执掌宪典,本当嫉恶如仇;岂能公开包庇!”吕文仲磕头说道:“中丞的职责,不但是执法纠违,也应当顾及国家大体。如今即使这七十多人全都服罪,以陛下的仁慈,必定也不会把他们都杀了,不过只是废弃不用而已。现在只要记住他们的姓名,今后遇到有事时再一并治罪,也为时不晚。”宋真宗听从了。

宋真宗跟辅臣说:“殿前和侍卫司的禁兵年老多病的不少,应当精加挑选淘汰。”枢密使王继英说:“禁旅跟以前的人数相比,今天多出了一倍还不止。如果趁着现在息兵安民的机会,加以精简,辞退疲惫的冗兵,的确是很便利的事。”宋真宗说:“的确如此。然而趁北敌请求和盟和西戎归附纳款的时机,马上进行精简,那么军旅必定会闹情绪,觉得国家为了节省费用,就急着裁军。不如先从下军中挑选勇猛有力的,依次补为上军。这样也能镇住流言,使大家不被迷惑。那些年老有病的,待到秋冬季节选拔将臣时,让他们退役好了。”

六月十五(辛卯),因赵德明(即已故夏州羌首李继迁的嗣子李德明;显然这时恢复了原先的赐姓)归附纳款,宋真宗下诏晓谕河西诸蕃,让他们各守疆界。

同时,殿前都指挥使高琼请求得到版印的经史,宋真宗下诏给了他。

六月二十三(己亥),达旦国九部派使者出使辽国。

秋七月初四(庚戌),文士刘质进呈用兵要略的策论。宋真宗召他到中书省试策。

七月十二(戊午),党项派人到辽国入贡。

七月十八(甲子),宋真宗下诏说:“朝廷将恢复设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贲典达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武足安边洞明韬略、运筹决胜军谋弘远、才任边寄堪为将帅等六科;让尚书吏部传告诸路,允许文武群臣和草泽隐逸人士前来应举。委托中书门下省先行加以考试。如果才器和业绩可观,可以具名奏闻。”

七月二十一(丁卯),女真派使者到辽国进贡。回鹘派使者到辽国,请求归还先前被扣留的使者,辽国于是将他们全放回去了。

七月二十八(甲戌,续通鉴作丙戊,疑有误),西川转运使黄观上言,说益州将吏和平民纷纷请求留下知州张詠。宋真宗下诏褒扬了他。很快他趁派使者去巡抚西川时,让他向张詠谕旨说:“有爱卿在那里,朕再无西顾之忧了。”

八月初三(戍寅),雍王赵元份病故。赵元份初名赵德严,是宋太宗的四子,仅次于宋真宗,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出阁后改名赵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接着在雍熙三年(986)改为今名,并加兼侍中和威武军节度使,进封越王。淳化中年,他兼领建宁军,后改镇宁海和镇东。宋真宗即位后,加他为中书令,改镇永兴(长安)和凤翔,也改封雍王。宋太宗下葬永熙陵时,他出任山陵使,进拜太傅。宋真宗北征时让他留守东京。这时他病故,终年三十七岁。宋真宗追赠他为太师和尚书令,进封郓王。赵元份为人宽厚,言行全都符合礼数,外表魁梧。他娶崇仪使李汉斌的女儿为妻。李氏是个悍妇,嫉妒残酷,宫中婢女稍不如意,她必定加以鞭杖,有时甚至将人打死。宋真宗每有恩赐给赵元份时,总是交待要均分,但最终还是被李氏全拿走了。当赵元份臥病在床时,宋真宗亲临探视;见到他身边居然没有服侍的人,于是派宫女来为他喂送汤药。当初,宋太宗驾崩前,皇亲国戚都赶赴禁中,早晚前来探视,但李氏大多称病不去。赵元份生日时,李氏用衣服和器用为他上寿,上头都用龙凤修饰。在为赵元份居丧期间,她毫无戚容,反而还有诽谤宋真宗的言语。宋真宗很清楚她的所作所为,只是因赵元份的缘故容忍她。到这时,宋真宗也不想暴露她的罪状,只是削去她的国封,将她安排在另一个地方居住。

八月十一(丙戊),有司部门上呈新制定的权衡法。同时,宋真宗派內臣带着宋太祖的圣容,安放在扬州的建隆寺。次日,翰林学士晁迥因先前任郓王赵元份的留守官属时辅导无方,被贬为右司郎中。

八月十八(癸已,《宋史》作八月二十六之后),有彗星出现在紫微恒。八月二十六(辛丑),宋真宗临幸南宫及恭孝太子宫。

九月初二(丁未),宋真宗任命向敏中为鄜延路都部署。九月初五(庚戌),因淮南干旱,宋真宗下诏给转运使,让他疏理那里的在押囚犯。

九月初八(癸丑),夏州的赵德明首次派他的都知兵马使白文寿来京师入贡。

九月十八(癸亥),三司(盐铁与度支和户部)上呈新编辑的敕令。同时,群臣三次上表为宋真宗上尊号,但他没同意。

九月二十二(丁卯),宋真宗让资政殿学士王钦若和知制诰杨亿修撰历代君臣事迹。王钦若请求让直秘阁钱惟演等十人一同编修,宋真宗同意。

九月二十五(庚午),宋真宗临幸兴国寺的传法院观赏新翻译的佛经。次日,他派近臣去重审开封府的在押囚犯。第二天,他下诏说:被蛮人掠走又放回的荆湖溪峒民众,不限年月,全部归还他们以前的产业。

冬十月初六(庚辰),郓州知州丁谓等人上呈《景德农四敕》五卷。宋真宗下令刊印颁行。民间都因此得到很大便利。

十月十一(乙酉),吏部侍郎兼平章事毕士安来上早朝。到了崇政殿的庐舍时,他突然暴病发作。宋真宗得知后,急忙派中使前往安抚慰问。中使回来奏报说他病得很重。宋真宗当即徒步出宫亲临探视,毕士安那时已不能说话了。宋真宗下诏让内侍窦神宝用肩舆(轿子)送他回归府第,毕士安很快就病故了。

毕士安字仁叟,是代州云中人,曾祖父毕宗昱曾任本县令,祖父毕球曾任本州别驾,父亲毕乂林累次被藩镇使府聘用,在观城令位置上去世,所以他家在那里。毕士安少年时就好学,事奉继母祝氏以孝闻名。祝氏说:“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寻求良师益友。”于是毕士安前往宋州,接着又到郑州,和杨璞、韩丕、刘锡成为好友。他们都是郑人。

乾德四年(966),毕士安进士及第,邠帅杨廷璋聘他到幕府掌管书奏。开宝四年(971),他任济州团练推官,专门掌管盐铁酒水专卖,每年都增加了盈余。后来他改任兖州观察推官。太平兴国初年,他成为大理寺丞,兼领三门发运事务。吴越王钱俶进献两浙土地后,宋太宗选拔毕士安为台州知州。他上言说:“钱氏上呈的地图和户籍,有司部门都夸张了租赋的数目。如今湖海新归附的百姓刚得到天子任命的官吏,朝廷应当对他们有所安抚。希望陛下一律采用旧的户籍征税。”宋太宗下诏准许。翌年,他升迁左赞善大夫,改任饶州知州,又改为殿中丞。不久宋太宗召他回朝,任命他为监察御史。接着他又出任乾州知州,但因母亲年老表示愿意降职就近奉养。朝廷于是改任为监汝州稻田务。

雍熙二年(985),诸王出阁。宋太宗谨慎地为他们挑选僚属,于是让虞部郎中王龟从兼任陈王府记室参军,水部员外郎王素兼任韩王府记室参军,秘书丞张茂直兼任益王府记室参军,并升迁毕士安为左拾遗,兼任冀王府记室参军。宋太宗召见他们说:“各皇子生长在宫庭,不熟悉外间的事。他们逐渐成人,必得依靠良士赞助辅导,使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忠孝之道。爱卿等人加勉吧。”并赐给他们袭衣(一套官服)、银带、鞍勒马。

毕士安本名毕士元,因“元”犯诸王的名讳,所以改名。不久他升迁考功员外郎。端拱中年,宋太宗下诏让王府僚属各献所著文章。宋太宗阅视了好几天,问近臣道:“他们的才气已由此可见。你们看谁最优异?”有人说是毕士安。宋太宗说:“朕也这么觉得。”很快就让毕士安以本官知制诰。冀王请愿让他留在府邸,但宋太宗没答应。淳化二年(991),宋太宗召他进入翰林为学士。执政大臣推荐张洎,但宋太宗说:“张洎比起毕士安来,在词艺方面的资历当然不差,但他的操履却远在毕士安之下。”毕士安因父亲名毕乂林而上表推辞。朝议觉得双名不避讳,但毕士安不肯。淳化三年,他和苏易简一同知贡举,朝廷加他为主客郎中。他因病请求外任,朝廷于是改任他为右谏议大夫兼颍州知州。赵恒(即后来的宋真宗)以寿王身份出任开封府尹时,召毕士安为判官。当他成为皇太子后,将毕士安由兼右庶子升迁给事中。宋真宗即位后,让毕士安代理开封府事,拜他为工部侍郎兼枢密直学士。当时近臣中有人仗势强娶民间已定婚的女子,女子家告到开封府。毕士安为此上奏,归还了那女子。成为朝臣的诸王府常从官属,每当授任于外时,宋真宗总要让毕士安戒告并勉励他们。

咸平初年(998),毕士安辞去府职,改拜礼部侍郎,又成为翰林学士。宋真宗下诏挑选官员校勘《三国志》、晋、唐书。有人说两晋的事大多低鄙恶劣,不能流传于世。宋真宗将这话说给近臣们听,毕士安说:“恶劣的事可用来警戒当世,善良的事可用来勉励后来。善恶的事,《春秋》全都记载。”宋真宗觉得有理,因此命令刊印这些史书。毕士安因眼病请求解职,宋真宗于是改任他为兵部侍郎,出任潞州知州,特地增加他的月俸。不久他又入朝成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初年(1004),他兼任秘书监。契丹阴谋入境时,毕士安首先上疏应诏,谈到五件大事,陈述了选将、饷兵、理财等策略。宋真宗嘉许地采纳了。

宰相李沆去世时,宋真宗提拔毕士安为吏部侍郎兼参知政事。他入宫谢恩时,宋真宗说:“还没完呢,还想让爱卿为相。”毕士安磕头谢恩。宋真宗说:“朕倚赖爱卿辅政,哪里只是今日。然而现时正是多事之秋,朕在寻找能和爱卿同进的人。爱卿觉得谁能胜任?”毕士安说:“当宰相的人必须有相应的才器,才能身居其位。臣驽钝老朽,实在不足以胜任。但寇准忠义并行,也善于决断大事。他就是宰相的人才。”宋真宗说:“听说他为人刚烈,会意气行事。”毕士安说:“寇准方正慷慨,很有大节,忘身徇国,秉持正道,嫉恶如仇。这是他历来的行为,朝臣罕有比他更强的,所以流俗都不喜欢他。如今天下百姓虽然承蒙陛下的仁德,得到安宁休息;然而西北的跳梁小丑依然是边境的祸患,朝廷正应当使用像寇准这样的人。”宋真宗说:“爱卿说得对。朕将利用爱卿的宿德为他铺路。”不到一个月,宋真宗就让他以本官和寇准一同拜平章事。毕士安还兼监修国史,位居寇准之上。寇准为相,坚守正道,嫉恶如仇,所以小人日夜想法要搞倒他。有个叫申宗古的平民诬告寇准勾结安王赵元杰。寇准非常惶恐,不知如何为自己辩白。毕士安极力为他辩护,朝廷于是将申宗古送交官吏,全部得到他的奸情,将他斩首。寇准因此获安。

景德元年九月,契丹统军萧达兰带兵分出劫掠威虏、顺安、北平,并入侵保州,攻打定武,但多次被北宋诸军击退。他只好东进驻扎在阳城淀,接着进攻高阳。辽军又不能得逞,转而窥视贝、冀、天雄,号称有二十万兵马。宋真宗坐在便殿,询问大臣们对敌的策略。毕士安和寇准于是逐条陈述如何防御,又一道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临幸澶渊(今河南濮阳)。毕士安认为应当在仲冬前往澶渊;寇准则认为必须马上前往,不能拖延。宋真宗最后还是采用了毕士安的建议。当初,咸平六年时,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在和辽兵作战时失陷在契丹。到这时,他作为契丹大臣为辽人奏请议和。大臣们都拿不准,只有毕士安认为可信,极力赞成和契丹议和,认为宋真宗应当不断和他联系,逐渐导致和议。宋真宗觉得敌人如此强悍,担心北疆难保。毕士安说:“臣曾得到从契丹过来投降的人,说他们虽然深入国境,但在战场上屡次受挫,不甚得志,暗中很想退兵,又为没有名目而觉得可耻。而且对方就不怕有人趁虚而入,倾覆他们的巢穴?所以他们的和议要求并不虚妄。王继忠的奏请,臣觉得陛下应当相信。”宋真宗很高兴,于是下手诏给王继忠,答应他的请和。

当时宋真宗已下诏巡幸澶渊,而朝臣依然议论纷纷,有二三位大臣进献巡幸金陵或成都的计划。毕士安急忙和寇准请求入宫应对,极力反对这么做,并坚持出巡澶渊的建议。宋真宗戒严兵马准备出行时,又出现太白昼见(白天见到金星)和流星出上台北贯斗魁的天象。有人趁机说大军不应北上,也有人说是应验大臣将死。毕士安刚好卧病在床,急忙写信给寇准,说:“我屡次请求抱病扈从御驾,但陛下下手诏不许。如今大计已定,唯请相公自勉。我如果能应验星变,而成就国家大事,那也是自己的心愿。”没多久,他就扶病亲自赶到澶渊,在行宫晋见宋真宗。当时朝廷已在那里集聚了数十万大军,契丹大为震惊,但依然趁势劫掠德清。但到了澶渊北郊,辽军遭到宋军伏兵的万弩攻击,主将萧达兰中箭身死,辽军兵众也就撤退回去了。

当东上閤门使曹利用出使契丹回来时,宋真宗了解了和议的要领。曹利用接着和契丹使者姚东之一道回来,和议因此定了下来。北宋答应每年馈赠契丹银子丝绢三十万。朝臣都认为太多。毕士安说:“不这么做,契丹人就会觉得我们不重视和议,通好的事恐怕就不能持久。”当双方罢兵后,毕士安跟从御驾回京,并帮助宋真宗根据实情挑选优良守将对换着出镇边境:李允则出镇雄州,马知节出镇定州,孙全照出镇镇州,杨延昭出镇保州。其他藩镇的择用也各得其所。宋真宗还下令塞上得到境外牛马之类的全都归还给对方,并开通互市,解除铁禁,招抚流亡,增广储蓄。没多久,夏州的赵德明也纳款内附。北方的契丹和西北的夏羌安定后,朝廷内外略感安宁,于是根据时势制定律法,依次加以施行。朝廷还恢复设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六科,广为选取士人。

景德二年,毕士安接连上了七八道表章,因病请求罢免,但宋真宗下优诏不许,并派中使到他府邸敦劝晓谕。毕士安不得已,只好重新出来视事。他后来的事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他死时六十八岁。宋真宗乘坐车驾亲临哭丧,为他取消五日朝会,追赠他为太傅和中书令,谥号文简。他还命令皇城使卫绍钦治丧,有司部门给予卤簿(仪仗)。宋真宗还录用他儿子毕世长为太子中舍,毕庆长为大理寺丞,他孙子毕从古为将作监主簿。

毕士安为人端方沉雅,很有见识,宽和而有涵养,风采优美,善于谈吐,所到之处都以严正著称。虽然年老眼花,但他依然读书不辍。他总是自己校对文字,或亲手缮写。他又精于词翰,也十分在意,留有文集三十卷。他曾跟人说:“我在任上并无显赫的声誉,但尽力自我规检,或许只称得上没有过失而已。”他交游的人从不朋党,唯有王祐和吕端格外器重他,王旦、寇准、杨亿则跟他关系很好,而王禹偁和陈彭年都是他的门人。王禹偁是济州人,年幼时因有事到毕士安的官舍,毕士安觉得他并非平常童子,所以留下他,亲自教学,后来他的事业也日益显赫,最终登科进用,更在毕士安之前。当毕士安出任知制诰时,他的任命制书还是王禹偁亲自写的。

毕士安去世后,宋真宗跟寇准等人说:“毕士安是个大好人。他在南府和东宫事奉朕,最后官至辅相。他正身慎行,有古人的风尚。这时却突然沦没,朕深感哀悼惋惜。”

毕士安富贵之后,对自己的奉养无异于平常,也从未为了子孙而置办家产,所以天下人都称赞他的清廉。当王旦为相时,当面上奏说:“陛下先前称赞毕士安清廉谨慎,如同古人,让在位的人听后无不感叹。他官至辅相,而在各地都没有田园住宅。家人居丧尚未结束,用度已经短缺。真不辜负陛下的知遇。然而假使让他家人靠借贷为生,应当会有人加以周济。臣私下觉得应当出自圣上的恩典,并非臣胆敢将这当作自己的私人恩惠。”宋真宗深为感叹,于是赐给毕士安家人白金五千两。这都是后话。

要想知道宋真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