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二十二:宣宗大治之二:前宰相李宗闵病故与白敏中当政

(2018-10-22 13:53:47) 下一个


会昌六年即公元846三月二十三日,唐武宗李炎驾崩,三月二十六,皇太叔李忱正式即位成为唐宣宗。夏四月初二,唐宣宗在听政次日就将宰相李德裕支出了朝廷去任荆南节度使。


七月,唐宣宗任命兵部尚书李让夷为剑南东川节度使。


这期间,回鹘乌介可汗的部众纷纷归降或逃散,加上不少人冻死饿死,剩下的不到三千人。国相逸隐啜在金山杀了乌介可汗,立他弟弟特勒遏捻为可汗。


八月初二(辛未),大行宫发生火灾。


八月初三(壬申),朝廷将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安葬在端陵,庙号武宗。


当初,唐武宗疾危时,望着王才人跟她说:“我死后,你该怎么办?”王才人说:“臣妾愿意跟从陛下到九泉之下!”唐武宗将手巾授给她。唐武宗驾崩后,王才人当即自缢而死。唐宣宗得知后十分怜悯她,追赠她为贵妃,将她安葬在端陵柏城之内。


同时,唐宣宗任命循州司马牛僧孺为衡州长史,流放到封州的李宗闵为郴州司马,恩州司马崔珙为安州长史,潮州刺史杨嗣复为江州刺史,昭州刺史李珏为郴州刺史。牛僧孺等五位前宰相都是被唐武宗所贬逐,到这时,他们同日得到升迁。但李宗闵尚未离开封州就病故了。


李宗闵字损之,是宗室郑王李元懿的后裔。他祖父李自仙曾任楚州别驾,父亲李曾羽曾任宗正卿,后出为华州刺史和镇国军潼关防御等使。李曾羽的兄长李夷简在元和年间任宰相。李宗闵在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及第,又在元和四年(809)再次登制,中举贤良方正科。当初,李宗闵与牛僧孺同年进士及第,又与牛僧孺同年登制科。应制那年,李吉甫作为宰相当权,李宗闵和牛僧孺在对策时,都切指时政的失误,出言非常鲠直,无所回避,显然得罪了李吉甫。于是他指责考策官杨於陵、韦贯之、李益等人将牛僧孺和李宗闵的对策评为中等,还为没有及第的文人注解牛僧孺和李宗闵的策语,一道加以批评和赞美。李吉甫又指控翰林学士王涯的外甥皇甫湜中选,但在考核之际,没有把这层关系说清楚。裴垍当时是翰林学士,居中覆试,也没表示不同意见。李吉甫为这些事在唐宪宗面前哭诉,唐宪宗不得已,只好罢免了王涯和裴垍的学士,改任裴垍为守户部侍郎,王涯守都官员外郎,吏部尚书杨於陵则被贬为岭南节度使,吏部员外郎韦贯之贬为果州刺史。王涯接着又进一步被贬为虢州司马,韦贯之进一步被贬为巴州刺史。牛僧孺和李宗闵也因此长久得不到升调,只是在诸侯府第办理文书事务。元和七年,李吉甫去世后,李宗闵这才得以入朝成为监察御史,经累迁后官至礼部员外郎。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出征吴元济,奏请李宗闵为彰义军观察判官。吴元济被平定后,李宗闵升迁驾部郎中,又以本官掌管制诰。


唐穆宗即位后,拜他为中书舍人。当时李宗闵父亲自宗正卿出任华州刺史,父子同时承蒙恩制,士人都为他们感动荣耀。长庆元年(821),他女婿苏巢在钱徽主持下进士及第,但同年在覆试中落选。李宗闵涉嫌为苏巢请托关系,所以被贬为剑州刺史。当时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任翰林学士,钱徽主持的进士榜出来时,李德裕与同列李绅和元稹一道在唐穆宗面前指责钱徽受到请托,所以试策很不公平,这才导致覆试。两派自此互相嫌恶,因此各自结为朋党,无不挟带邪心争权夺利,两相倾轧。政坛纷纭,互相诬陷,将近四十年之久。李宗闵后来又入朝成为中书舍人。长庆三年冬,他代理礼部侍郎,并于翌年在选拔官员的贡举事情完毕后,成为代理兵部侍郎。宝历元年(825),他正拜兵部侍郎,但因父亲去世而丁忧免职。大和二年(827),他起复(解除服丧)为吏部侍郎,唐文宗还赐给他金紫官服。大和三年八月,他以本官同平章事。


当时因为裴度的举荐,李德裕即将得到重用。李德裕自浙西入朝,但被暗中帮助李宗闵的宦官给阻扰,重新离开朝廷去出镇外藩。很快李宗闵就引荐牛僧孺一同参知政事。他二人一唱一和,凡是李德裕的党羽都被排挤驱逐。李宗闵经累转官至中书侍郎和集贤大学士。大和七年,李德裕拜相。同年六月,唐文宗罢免李宗闵的参知政事,改任他为检校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李宗闵任吏部侍郎时,因驸马都尉沈立義结交并请托女学士宋若宪及知枢密杨承和,所以他二人多次在皇上面前称赞李宗闵,因此获得征用。当李德裕秉政时,一帮奸臣都很不高兴,而郑注和李训对他尤其深恶痛绝。唐文宗因此重新将李宗闵从兴元(汉中)召回出任中书侍郎和平章事,命令李德裕取代李宗闵为兴元尹。李宗闵再次拜相后,加上得到李训和郑注的支持,便更加专恣,为所欲为。唐文宗还进封他为襄武侯,食邑一千户。大和九年六月,京兆尹杨虞卿获罪,李宗闵极力想法解救。唐文宗怒叱他道:“你曾说郑覃有股妖气。如今作妖的人,到底是郑覃,还是你自己?”次日他就将李宗闵贬为明州刺史,很快又贬为处州长史。那年七月,郑注揭发沈立義和宋若宪的事,内官杨承和、韦元素、沈立義及宋若宪的姻亲党羽受到株连而被贬的有十余人,唐文宗又进一步将李宗闵贬为潮州司户。当时李训和郑注窃弄威权,凡是不肯依附他们的人,都被视作李宗闵和李德裕的党羽,朝廷没有一天不贬斥朝臣,弄得朝廷内外震骇。加上连月阴晦,人心非常不安。同年九月,唐文宗下诏说:


“朕自从继承大业以来,虽然治理天下还不甚英明,但总是放开胸襟以求贤能,勉励宽德以容大众。近来,有些台辅大臣有违辅弼纠邪之道,而不少朝臣则煽动朋党比附之风。他们欣然相从,实在有违朝廷的法宪;致使香花和臭草在同一容器,贤能与不肖并行驰骋;退居隐迹的都成了后时之夫,登门求进的无非是迎吠之客。荒谬乖戾的气息窒息了和平的气氛,岂能期望阴阳顺时,灾害和瘟疫不会发生?朝廷清肃,班列和安,自古及今,未曾有过。如今既然再次重申朝典,就必须彻底改变虚浮浅薄的风气,扫清朋比结党的徒众,匡正贞洁清廉的风俗。凡是朝廷的百卿士人,都必须惟新这一宏伟大计。如听说在同僚之中,尚有人心存疑惧,或有人妄相指目,令人不能自安,今天这道敕令将让大家豁然开郎,明确表明朕的旨意。一应与李宗闵和李德裕或亲或故以及门生旧吏等,除今日以前已被贬黜远方的之外,一律不予追问。请各安本职,千万不要再互相猜疑构嫌。”


唐文宗因为二李朋党,采用了法典还不能去掉,所以曾跟侍臣说:“除去河北的盗贼并非难事,除去这群朋党却实在困难。”李宗闵虽然当时马上被放黜,但也因此避免陷进李训的灾祸。


开成元年(836),他被量移(酌量近移)为衢州司马。开成三年,杨嗣复再次辅政。他和李宗闵关系亲厚,便想提拔重用他,但又害怕郑覃反对,便请托中人向唐文宗暗示。唐文宗因为杨嗣复的缘故,利用在紫宸殿应对之际,跟宰相们说:“李宗闵在外已有四五年,应当另外授他一个官职。”郑覃说:“陛下如果可怜他的地方太远,可以将他移近内地三五百里,但不能再用这个奸邪。陛下如一定要用李宗闵,臣请求先退位。”陈夷行说:“前一段李宗闵因为结党营私而获罪,没被处死就算是幸运了。宝历初年(825),李续之、张又新、苏景胤等人朋比为奸,几乎倾覆了朝廷,当时他们号称‘八关十六子’。”李珏说:“主谋这事的,罪在李逢吉。李续之服丧完毕后,不能不给他一个官职。臣担心朝廷内外的衣冠士族,会纷纷议论。倒不是为李续之特别考虑。”陈夷行说:“从前虞舜驱逐四凶,天下得到大治。朝廷为了求得治理,何必舍不得这十来个小人?”杨嗣复说:“事情贵在得中,不能只为了个人的爱憎。”唐文宗说:“可以给他一个郡。”郑覃说:“给他一个郡太过优待,最多只能让他出任洪州司马。”陈夷行说:“李宗闵的纵容导致郑注的罪恶,几乎覆复了朝廷。他算是国家巨大的蠹害。”杨嗣复说:“先前,陛下想为郑注加官,是李宗闵不肯。陛下也应当记的这事。”郑覃说:“杨嗣复显然是党庇(因为朋党而包庇)李宗闵。臣看李宗闵的罪恶,甚于李林甫。”杨嗣复说:“郑覃这话太过离谱。玄宗晚年时重用李林甫,而他妒贤嫉能,害得人家破人亡。李宗闵在位时,自然没有这类事情。何况大和末年,李宗闵和李德裕同时获罪。两年之间,李德裕就再次出掌重镇,而李宗闵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贬所。陛下惩恶劝善,进退的做法必须持平,并非臣单独敢党庇李宗闵。前几天殷侑与韩益上奏有关官员及章服的事,臣因为韩益前年犯有贪赃,所以没有批准他的奏折。郑覃却请托臣,说:‘希望不提这事。’到底谁才是党庇?”次日,唐文宗便任命李宗闵为杭州刺史。开成四年冬,李宗闵升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当时郑覃和陈夷行已经罢相,杨嗣复正要再提拔启用李宗闵参知政事,但很快唐文宗就驾崩了。


会昌初年(841),李德裕秉政,杨嗣复和李珏都被流放到岭南。会昌三年,刘稹占据泽潞反叛。李德裕因为李宗闵历来和刘从谏关系亲厚,而上党又靠近东都,让李宗闵分司东都着实不太方便,便改任他为封州刺史。李德裕后来又抖出他的旧事,将他再贬为郴州司马。这年八月他在贬所病故。


九月(《旧唐书》作十月),唐宣宗任命荆南节度使李德裕为东都留守,解除了他平章事的头衔。他还任命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郑肃带着同平章事的头衔出任荆南节度使;郑肃等于罢相。唐宣宗接着任命兵部侍郎兼判度支卢商为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卢商是唐德宗时宰相卢翰的族孙。


同时,册封黠戛斯可汗的使者因为国丧没有成行。有人认为黠戛斯可汗是僻远小国,不足与之抗衡;而回鹘尚未平定,也不应该匆忙就册封黠戛斯。唐宣宗下诏让百官集体商议,这事也就被搁置起来了。


这期间,蛮人入寇安南,经略使裴元裕率领邻道兵马出讨并打败了他们。


同时,唐宣宗任命右常侍李景让为浙西观察使。当初,李景让母亲郑氏,生性严明,早年守寡,家里贫寒,居住在东都。几个儿子都年幼,郑氏亲自教导他们。她住宅后头的古墙因长期下雨陷没,结果发现那里有一整船的钱。家里的奴婢喜出望外,跑去告诉郑氏。郑氏前往观看,然后焚香祈祷说:“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难。上天如果一定觉得先君尚有余庆,怜惜他家的贫穷而赐给这钱,那么但愿各个孤儿他日学问有成,这就是我的志愿。这钱实在不敢取!”立即命令奴婢掩埋钱船,修复了古墙。她的三个儿子李景让、李景温、李景庄,全都进士及第。李景让官职腾达时,头发已经斑白。在家稍有过错,还不免被母亲捶打。


李景让到了浙西,有个左都押牙忤逆了李景让的意旨,结果李景让杖责时把他打死了。军中非常愤怒,将要发生事变。他母亲得知这事后,亲自来到李景让视事的听事堂坐下,叫李景让站立在庭前,怒责道:“天子将这么重要的藩镇托付给你,国家的刑法,岂能凭你的个人喜怒而妄杀无罪之人!万一导致一方不宁,那不但会辜负朝廷,也使你垂年的母亲含羞入地,有什么脸面去见你的先人!”于是命令随从剥下他的衣服,让他坐下,然后准备鞭挞李景让的背脊。将佐们都为他求情,并下拜哭泣了许久,李母这才免了一顿鞭笞,军中也因此得以安宁。


他弟弟李景庄多年参加科举,但老是名落孙山。每次被辞退时,他母亲总要鞭挞李景让。然而李景让始终不肯向主管贡举的部门请托,还说:“朝廷选拔士人自有公道,我怎敢效仿他人去求情或打通关节!”久而久之,宰相跟主管部门说:“李景庄今年不能不录取了。可怜他老哥每年遭受鞭挞!”李景庄这才开始及第。


十月十六(甲申),唐宣宗从衡山道士刘玄静那里接受了三洞法(道教规范要典)。


也在十月,唐宣宗下敕说:“太庙的祭祀,理应让功臣配享。宪宗的庙室将以裴度、杜黄裳、李愬、高崇文等人配享。”


十一月,有司部门在祭祀太庙时,在唐穆宗牌位室里的祝文辞里使用“皇兄”二字。太常博士闵庆之上奏:“礼制有尊敬尊者的做法,而不叙述亲情。祝文称弟不很恰当,请改为‘嗣皇帝’。”唐宣宗准奏(通鉴的说法颇不同:十月,礼院上奏,请求在太庙里穆、敬、文、武宗的四室祭祀时,在祝文里皇帝只要自称“嗣皇帝臣某昭告”就行了。唐宣宗准奏)。


同时,京兆府上奏说:“京师百司职田的数量,请求按照会昌三年的规定,并允许民众亲自送交到京师,希望州县不得欺隐。”唐宣宗准奏。同时,他任命江西观察使周墀为义成军节度使兼郑滑观察等使。


十二月初一(戊辰),日食。也在十二月,刑部尚书兼判度支崔元式上奏说:“根据七月二日敕令,绫纱绢等次品疋段,都必须一并禁断,不得织造。臣想与盐铁和户部三司一同逐条上疏,请求先检核左藏库,确定那些次品疋段来自哪个州府,然后马上下达文书让本道官员搜索辖区内的狭小机杼,一律予以焚毁。已上缴的次品疋段,必须将具体数目奏闻朝廷。”唐宣宗准奏。


唐宣宗大中元年即公元847春正月初一(戊戌),宫苑使上奏说:“皇帝举行斋戒礼仪时,内宫苑的九十四座大门都必须锁上关闭,钥匙进入内侍。待到御驾回宫后,再请有司部门领回。”唐宣宗准奏。


正月十五(壬子),唐宣宗到太清宫举行朝献仪式,并于次日到太庙祭祀。第二天即正月十七(甲寅,《旧唐书》作正月十一戊申,但以通鉴和《新唐书》为准),唐宣宗到南郊圜丘祭祀昊天。礼毕,他登御丹凤门,宣布大赦,改元为大中,并恢复一些死去的左降官官爵,赐给文武官阶和勋,赐给地方父老布帛;还封文宣王及二王和三恪(前代帝王)的后代一个儿子为官。唐宣宗下制说:


“古代郎官出宰,卿相治郡,正是因为重视治民的官职,急于为政的根本。自从轻浮虚伪的风气兴起以来,这一为政之道就逐渐消失。人们在仕途上互相竞争,都想趋向显贵,而从不把治理民众的方术放在心里。如此这般,要想解救百姓的艰危,疏通天下的弊病,又怎能做得到?朕在为政之始,思量着如何尊崇儒家风气,总是听取尊重朝堂近臣的意见。但如果他们不知民间的疾苦,何以满足朕的眷顾和要求?今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必须曾经担任过刺史或县令。然而在任上有过贪赃和其他罪行的,宰臣则不许予以考虑。地方守宰必须亲近百姓,职责就是安抚民众;三载的考绩都必须记录在朝廷档案中。贞元年间,德宗屡下明诏,县令必须经过五考,才能得到改任和迁移。近来因循守旧,都不遵守这一规定。诸州有时只有三考,京畿官府甚至二年考核都很稀罕。用这样的办法安抚治理百姓,如何为政?沿途郡吏有迎送的辛劳,乡里民众却没有改善的希望。自今以后,地方官员必须任满三十六个月后才能考虑升迁,并将成为永久规定。”


二月初一(丁卯),唐宣宗下制封唐宪宗第十七子李惕为彭王,第十八子李惴为棣王;封皇第五子李泽为濮王,第六子李润为鄂王。他还下敕修复百福殿。


同时,唐宣宗加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为同平章事,奖赏他打败回鹘的功劳。


二月十七(癸未),唐宣宗因为干旱,避免在正殿上朝,减少御膳,派人梳理京师的在押囚犯,取消太常寺孝坊的习乐,减少百官的食物;他还放出宫女五百人,放生五坊的鹰犬,停了飞龙厩的马粟;他还停止营缮。唐宣宗命令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卢商与御史中丞封敖疏理京城的在押囚犯。大理卿马植奏称:“卢商等人一心想要宽宥囚犯,凡是被判处极法的他都一律免死。贪赃枉法以及故意杀人的,平日大赦所不能赦免的,今天都因为卢商的疏理而得到原宥,使贪官污吏无所畏惧,使那些死者含冤无告。臣担心这并非消除旱蝗灾害和导致阴阳和气的办法。从前周人饥荒,在征服殷人后即得到丰捻;卫国干旱,在讨伐邢国后即普降甘霖。这正是因为诛除罪犯和杀戮奸人,理应符合天意;昭雪冤枉和解决滞狱,完全满足圣心。臣乞求陛下再加裁定。”唐宣宗下诏,让中书门下两省五品以上官员商议他的建议。


当初李德裕执政时,曾引荐白敏中为翰林学士。当唐武宗驾崩,李德裕失势时,白敏中利用朝廷上下对李德裕的愤怒不满,竭力排挤他出朝,并指使他的党羽李咸指控李德裕的罪责。这时,唐宣宗改任检校太尉兼东都留守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任命给事中郑亚为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等使。


左谏议大夫张鹭等人上言说:“陛下因为干旱下令疏理在押囚犯,担心其中有冤情和拖滞。如今所原宥的死刑罪犯,并无冤情可雪。臣等担心这样一来,只会让凶险侥幸之徒经常盼望出现水旱灾害。臣等因此觉得陛下应当批准马植所奏。”唐宣宗下诏同意,对那些犯人全都依法论处。他接着任命马植为刑部侍郎,兼任盐铁转运使。


马植平时因文学才能和理政能力,在那时很有名气,但李德裕没重用他。当白敏中秉政时,凡是被李德裕轻薄的人,他都依次加以重用。唐宣宗于是任命卢商为武昌节度使,等于罢相,接着任命刑部尚书兼判度支崔元式为门下侍郎;任命翰林学士兼户部侍郎韦琮为中书侍郎。两人一道同平章事(《新唐书》说卢商罢相,崔元式和韦琮拜相都是三月的事;《旧唐书》则说工部尚书、中书侍郎、平章事卢商出为鄂岳观察使是在八月;估计罢相在二三月,正式离京在八月)。


要想知道唐宣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