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二十:文宗治世之十五:唐文宗重用李训与李德裕罢相

(2018-09-08 17:41:15) 下一个


大和八年即公元834春正月,唐文宗李昂的病稍有好转。正月初五(丁巳),他登御太和殿召见近臣,然而突然觉得体力损耗,中气锐减,不再像先前那里精力旺盛。正月十二(甲子),他登御紫宸殿召见群臣。三天后,他下令修缮太庙,让太常卿庾承宣摄理太尉,遍告太庙的九室,并将那里的牌位神主暂时搬到便殿。


正月二十一(癸酉),扬、楚、舒、庐、寿、滁、和七州上奏,说去年因为水灾,损失了农田四万余顷。


二月初一(壬午)日食。二月初九(庚寅),朝廷下诏,因为唐文宗身体康复,将死罪以下囚犯降低一等,并蠲免百姓拖欠的租赋,还将流放的人量移(酌量近移)。二月十八(己亥),朝廷在蔚州的飞狐镇设置铸钱院。


三月初三(甲寅)是上巳节,唐文宗在曲江亭宴请群臣。三月十九(庚午),他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裴度为东都留守,照样守司徒兼侍中;并任命原东都留守李逢吉为检校司徒兼右仆射。


三月二十二(癸酉),兖海节度使李文悦去世。三天后,唐文宗任命右丞李固言为华州刺史,取代崔戎;任命崔戎为兖海观察使。


四月初五(丙戌),唐文宗下诏,不许对被判鞭笞的罪犯鞭打脊背。


四月十一(壬辰),集贤学士裴濆撰写了《通选》三十卷,模仿梁武帝儿子昭明太子梁统写的《文选》。然而裴濆所取的内容偏僻,因此不为时论称道。


四月十三(甲午),唐文宗任命缩州刺史吴李真为邕管经略使。四月二十四(乙已),乾林学士兼兵部侍郎王源中辞去翰林的内职。唐文宗于是改任他为礼部尚书。


五月十九(己巳),太庙修缮完毕。唐文宗任命吏部尚书令狐楚摄理太尉,遍告搬回到太庙的牌位神主,并恢复在正殿上朝。同时,飞龙神驹中厩起火。


六月初二(辛巳),朝廷要求徙市(天子诸侯有丧时,庶人不外出求利,以示忧戚,并移市于巷中以供其急需。但这时不知是什么原因要徙市;估计因为太庙修复)。次日,大理卿刘遵古去世。


六月初七(丙戌),莒王李纾去世。他本名李浼,是唐顺宗第五子,最初授秘书监,封弘农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封莒王。


六月十三(壬辰),陈许节度使高瑀去世。高瑀是渤海蓚县人,少年时就爱好论兵,刚出仕时任右金吾胄曹,经累聘成为诸府从事,历任陈、蔡二郡刺史,后来入朝成为太仆卿。大和初年,忠武节度使王沛去世,朝臣都觉得陈许军有四出征伐的大功,必须让他们自己选择继任主帅,或者派禁军将领接任。宰相裴度和韦处厚商议,觉得高瑀深沉方雅,曾任陈、蔡刺史,那里的民众都怀念他的良政,又熟悉忠武的军情,因此想要请求任用高瑀。但尚未奏闻时,陈许军的表章抵达朝廷,果然请求让高瑀为帅。唐文宗于是授任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许州刺史、忠武节度使。自大历以来,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大多出自禁军中尉。朝廷任命一名主帅,那些有希望得到的人无不向中尉输送重贿。而想成为主帅的禁军将校,当然没有太多家产,所以必须向富人借贷。赴任之后,他们则搜刮民脂民膏来偿还,以致苦了地方百姓。当高瑀得到任命时,得到朝廷内外舆论的支持。大臣们都互相庆贺道:“韦公担任宰相,那些债帅(即欠钱的主帅)就少了!”


大和三年,朝廷就地加高瑀为检校工部尚书。那些年水旱严重,百姓连年饥荒。高瑀召集州民,绕着城墙修建了堤塘一百八十里,届时蓄水或放水对付水旱灾害,解决了饥荒问题。朝廷为此加他为检校右仆射。大和六年,他改任徐州刺史和武宁军节度等使。朝臣觉得徐泗一带继王智兴之后,军士骄横专恣,必须派一名强有力的主帅去镇抚。于是唐文宗让太府卿崔珙取代高瑀,征他入朝为刑部尚书。他因病请求出任东都分司,所以朝廷改拜他为太子少傅。同月,唐文宗又授他为检校右仆射、陈许蔡节度使。这时他去世,唐文宗追赠他为司空。高瑀生性宽和,很有肚量,为官虽无赫赫的声誉,所到的地方也都得到治理,尤其深得士心,舆论对他颇为赞美。


六月十五(甲午),因为干旱,唐文宗下诏朝廷各部门疏理在押囚犯。两天后,他起复前凤翔节度使驸马都尉杜忭为检校户部尚书,出任忠武军(陈许)节度使。六月十九(戊戌),宰臣王涯和路随奏请依旧旧制宣读时令。


六月二十一(庚子),兖海观察使崔戎去世。崔戎字可大。他的高伯祖崔玄暐在神龙初年立有大功(即帮助中宗复辟),封博陵郡王;他祖父崔婴曾任郢州刺史,父亲崔贞固曾任太原榆次尉。崔戎举两经登科后被授予太子校书;调判入等后又授予蓝田主薄,并被藩镇主帅相继聘用。裴度领太原尹时,署任他为参谋。当时王承宗占据镇州反叛,裴度请求派崔戎单独前往晓谕,结果王承宗感动得流泪,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崔戎后来入朝成为殿中侍御史,经累拜成为吏部郎中,后升迁谏议大夫。很快他又成为剑南东、西两川宣慰使。西州继蛮人入寇之后,境况很糟。崔戎前往宣抚,再次制定征税税率,该废的废,该置的置,为官府和民间都提供了便利。回来后他官拜给事中,在驳正臣下奏折或封还朝廷失宜诏令的驳奏事上被当时人们称道。不久他改任华州刺史,后来又升迁兖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临行前,华州百姓舍不得他走,拦道挽留,甚至有人脱下他的靴子,拉断他的马鞍,不让他离开。他治理兖海一年左右,这时去世,唐文宗追赠他为礼部尚书。


六月二十二(辛丑),同州刺史高釴去世。高釴字翘之,他祖父高郑宾曾任宋州宁陵令,父亲高去疾曾摄理监察御史。高釴在元和初年进士及第,判为入等后补任秘书省校书郎,经累迁官至右补阙,兼史馆修撰。元和十四年(819),他上疏请求朝廷不要让内廷宦官担任京西北和籴使。元和十五年,他转任起居郎,照常兼任修撰。高釴坚贞独立,从不朋党,而能累次陈谏时政得失。长庆元年(821),唐穆宗怜惜他,亲自在思政殿赐给他绯色官服,并让他以本官出任翰林学士。长庆二年,他升迁兵部员外郎,照前兼职翰林。长庆四年四月,禁中出现染坊供人张韶的事变,唐敬宗到左神策军避难。当夜,高釴跟从他在左军过夜。次日,张韶事件即被平定,唐敬宗奖赏跟从臣属,赐给高釴锦彩七十匹,转任他为户部郎中兼知制诰。十二月,他正拜中书舍人,兼职如故。他到思政殿谢恩,并趁机劝谏唐敬宗,说求得大治的办法莫如亲自理政,想鼓励唐敬宗忧心勤政。唐敬宗深纳他的谏言,又赐给他锦彩五十匹。宝历二年(826)三月,他被罢免翰林学士,仅守本官。大和三年(829)七月,唐文宗授他为刑部侍郎。大和四年冬,他升迁吏部侍郎,任上朝廷铨衡官员的部门风气大为改善。大和七年,他出任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这时他病故,唐文宗追赠他为兵部尚书。他家人根据他的遗嘱对他进行薄葬。高釴少时孤苦贫穷,洁身自好,身体力行,与弟弟高铢和高锴都靠行为检点和恬静自立取得清显高位。他们居家友爱和睦,为大臣们敬重。


六月二十九(戊申),唐文宗任命将作监驸马都尉崔杞为兖海沂密观察使,取代崔戎。


唐文宗因为长久干旱,下诏请求能带来雨水的妙方。司门员外郎李中敏上表说:“连年大旱,并非因为圣德不够。其实只是因为前宰相宋申锡的沉冤和宠臣郑注的奸邪。如今带来雨水的妙方,莫如将郑注处斩,昭雪宋申锡的冤情。”朝廷将他的表章留中不发。李中敏只好称病辞职,回归东都。


秋七月初七(丙辰),唐文宗任命工部侍郎杨汝士为同州刺史,接替高釴。


七月初九(戊午),奉先、美原、栎阳等地上奏,说那里下暴雨,损害了夏麦。七月十二(辛酉),定陵寝宫下大雨和雷电,将东廊廊下地面震裂了一百三十尺长。唐文宗下诏让宗正卿李仍叔启告先帝,然后负责填平地面和修复定陵。


七月十四(癸亥),郯王李经去世。他本名李涣,是唐顺宗次子,最初封建康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封郯王。


七月二十(己巳)夜里,出现月犯昴宿的天象。七月二十三(壬申),唐文宗任命右金吾卫大将军段百伦为检校工部尚书,出任福建观察使。朝廷下达宰相签署的堂帖,要求朝廷内外臣僚,各自举荐精通《周易》的学者。


当初,前河阳掌书记李仲言(即后来改名的李训)因武昭案件被流放到象州,后来遇赦回到东都。刚好东都留守李逢吉希望再次入相,李仲言便自荐说他和郑注关系很好,李逢吉便通过李仲言厚赂郑注。郑注于是介绍李仲言去见右军中尉王守澄,王守澄接着将他推荐给唐文宗,说李仲言精通《周易》。唐文宗于是召见了他。当时李仲言正在为母亲服丧,难以进入禁中。王守澄便让他穿上民服,号称王山人。李仲言仪态清秀,身材魁伟,风流倜傥,颇有气质,也工于文辞,很有口才,精通权数。唐文宗见了他后非常高兴,觉得他是位奇异人士,待他日益优厚。


八月初一(己卯),右龙武统军董重质去世。董重质本是淮西牙将,吴少诚的女婿。他生性勇敢强悍,懂得军机,善于用兵。当吴元济抗拒朝命时,董重质又成为他的谋主,率领大军抵挡王师。官军连年无法征服淮西,都是因为董重质的原因。元和十二年(817),宰相裴度总督征讨淮西的王师。他到郾城时,吴元济将身边的随从连同守城的士卒,全交给董重质去抗拒裴度。大将李愬得以趁虚袭击蔡州,并生擒了吴元济。董重质的家在蔡州,李愬趁机安抚他们,并让他儿子带着书信和礼物去招降董重质。董重质见到儿子,知道蔡州城已经失陷,以及吴元济被囚的窘迫状况,于是慨然无悔地独自骑马归降李愬,身穿白衣跪伏请罪。李愬拱手走下台阶,以宾客礼仪和他一道进食。唐宪宗想要杀他,但李愬上奏说,自己已许诺他不死,董重质才来归降的,因此请求赦免他,并乞求让他由本军驱使。于是,唐宪宗将董重质贬为春州司户参军。翌年,他转任太子少詹事,交给武宁军收管驱使,并加他金紫官服。元和十五年,唐宪宗征他入朝,授他为左神武军将军兼知军事和御史中丞,还赐给他金银布帛,与有功的人同等。很快朝廷又授他为盐州刺史,不久升迁他为左右神策及诸道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大和四年(830),他转任夏绥银宥节度使。大和五年,他就地加检校工部尚书。董重质训练士兵,建立军法,让羌戎畏服。这时他去世,唐文宗追赠他为尚书右仆射。


八月十二(庚寅),出现太白(金星)犯荧惑(火星)的天象。


八月十三(辛卯),唐文宗下诏,封已故澧王的长子李汉为东阳郡王,次子李源为安陆郡王,第三子李演为临安郡王;封已故深王长子李潭为河内郡王,次子李淑为吴兴郡王;封已故绛王长子李洙为新安郡王,次子李滂为高平郡王;封已故洋王长子李沛为颍川郡王;封淄王长子李浣为许昌郡王;封沔王长子李瀛为晋陵郡王;封鄜王长子李溥为平阳郡王:并赐给他们光禄大夫的名号。


再说,李仲言解除丧服后,唐文宗想让他成为谏官,安排在翰林。也在八月十三这天,李德裕劝谏说:“李仲言的所作所为,估计陛下必定都很清楚。岂能将这样的人安置在近侍的位置上?”唐文宗说:“难道不容许他改过吗?”李德裕说:“臣听说只有颜回才不会犯第二次过错。他那是圣贤的过错,只是因为思虑不周,或许偏失了中庸之道而已。至于李仲言的罪恶,是出于本心,这样的人怎能悛改!”唐文宗说:“是李逢吉推荐的。朕不想食言。”李德裕说:“李逢吉身为宰相,却推荐奸邪小人危害朝廷。他也是罪人。”唐文宗说:“既然这样,那就封他另一个官职好了。”李德裕说:“那也不行。”唐文宗望着另一位宰相王涯,示意他发表意见。王涯说:“臣觉得可以。”李德裕挥手想制止他。唐文宗刚好回过头来,看见了李德裕的手势,因此沉下脸来,很不高兴地中止了应对。最初,王涯得知唐文宗要起用李仲言,曾起草了一道愤激的谏疏。但这时他见到唐文宗的态度很坚决,又害怕李逢吉党羽的强盛,因此中途改变了主意。


很快唐文宗就任命李仲言为四门助教。给事中郑肃和韩佽将敕书封还给朝廷。那天,李德裕离开中书省时,跟王涯说:“庆幸给事中封了敕书!”王涯当即召来郑肃和韩佽,跟他们说:“李公适才交待说,让二位阁老不用封敕。”郑肃他们当即就将敕书下发了。次日,他们将这事转告李德裕,李德裕吃惊地说:“我如果不想你们封还,会当面告诉你们,何必让人传话!况且有司部门封驳敕书,难道都要禀承宰相的意思!”他二人懊恼地离开了。


八月十八(丙申),因为干旱严重,朝廷取消各色科举。三天后,唐文宗亲自写了《周易》的五道大义出示给群臣,说如果有人明了这五义的,请在三日内奏闻。当时李仲言用《周易》迷惑唐文宗,当唐文宗将这五义下达时,人们无不窃笑,最终没人进言说懂得这五义。


九月初三(辛亥),唐文宗征召昭义节度副使郑注到京师。当天夜里,彗星起于太微恒,接近郎位,指西,尾长丈余,向西北飞行,连续九晚,越过郎位西北五尺后才消失。


王守澄、李仲言、郑注全都忌恶李德裕。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柱国、襄武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李宗闵历来和李德裕不和,王守澄他们便想引李宗闵入朝与李德裕为敌。九月初四(壬戌),唐文宗下诏将李宗闵从兴元征回朝廷。


九月初五(癸丑),出现月入南斗的天象。


九月初七(乙卯,《旧唐书》作乙亥,疑有误),宣州观察使陆亘去世。陆亘字景山,是吴郡人。他祖父陆元明曾任睦州司马,父亲陆持诠曾任惠陵台令。陆亘以书判入等被授集贤殿正字和华原县尉。他应制举后被授万年县丞,后来自京兆府兵曹参军位置上官拜太常博士。太常寺有个叫孟真的礼生,任职很长时间,凡是吉凶的特大礼仪,礼官不太清楚时,总要去征求孟真的意见,所以他们都得经常迁就孟真。元和七年(812),朝廷册封皇太子,将要撰写仪注,而孟真也要参预。陆亘鞭笞了他,从此礼仪的制定不再需要胥吏。陆亘后来自虞部员外郎出任邓州刺史,接着又入朝成为户部郎中、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历任兖、蔡、虢、苏四州刺史,后来升迁越州刺史和浙东团练观察等使。最后他改任宣歙观察使,加御史大夫。这时他去世,终年七十一岁,唐文宗追赠他为礼部尚书。陆亘精明强干,严肃刚毅,每到一处地方都得到治理。他最初到兖州赴任时,在延英殿面奏说:“由节度使管辖而驻在州郡的部队,刺史不能控制,最终往往成为一州的弊病。朝廷必须对这事拿出具体解决办法。”唐宪宗因此下诏,驻扎在州郡的部队都必须隶属于刺史。越州的永喜郡,郡治在海闫,经常遭到海寇的侵扰,收不足租税。以前的刺史总是收集官吏的一半廪禄代替平常的租赋。这种坏习惯一直持续,所以官吏都将调职当做幸运。陆亘上任后,严格处理了贪赃的事情,然后上表请求,为郡守以下的官吏增加俸禄。所以那里的官民都很依赖他。


九月十一(己未),宰臣李德裕进献《御臣要略》及《柳氏旧闻》三卷。同时,随州刺史杜师仁因为先前任吉州刺史时,贪赃约三万匹绢,被赐死在家。已故江西观察使裴谊被揭发不够廉察,朝廷削去追赠他的工部尚书。


次日,右军中尉王守澄宣召郑注到浴堂门和唐文宗应对,唐文宗很满意,赐给他锦彩和银器。当夜,彗星出现在东方,尾长三尺,光辉耀眼。


九月十三(辛酉),唐文宗任命代理河南尹王质为宣歙观察使。同时,退休致仕的吏部尚书张正甫去世。张正甫字践方,是南阳人。他曾祖父张大礼曾任坊州刺史,祖父张绍贞曾任尚书右丞,父亲张泚曾任苏州司马。张正甫进士及第,跟从樊泽为襄阳从事,经累转成为监察御史。于頔代替樊泽后,想聘留张正甫,但他坚决推辞。于頔便诬奏他,然后将他贬为郴州长史。后来他由邕府幕僚被征拜为殿中侍御史,接着升迁户部员外郎,又转司封员外、兼侍御史知杂事。不久他升迁户部郎中,又改任河南尹,然后由尚书右丞出任同州刺史,接着入朝官拜左散骑常侍和集贤殿学士判院事。他后来转任工部尚书。大和五年(831),他任检校兵部尚书和太子詹事,并于翌年以吏部尚书退休致仕。张正甫仁义端亮,莅官清强。身居外任时,每到一处地方都得到治理。这时他病故,终年八十三岁。他经累赠最后成为赠太师。


九月十五(癸亥),唐文宗任命尚书吏部侍郎郑浣为河南尹。九月十六(甲子),郑注进献《药方》一卷。九月二十二(庚午),唐文宗任命皇弟安王李溶和颍王李瀍为检校兵部尚书,并册拜宰相路随为太子太师。


冬十月初四(辛巳),幽州军队发生动乱,驱逐了节度使杨志诚和监军李怀仵,推举兵马使史元忠主持留后事务。


同时,陕州和江西上奏,说他们那里干旱严重,庄稼无收。十月十二(己丑),秘书监崔威去世。次日,唐文宗任命原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宗闵为中书侍郎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十月十四(辛卯),唐文宗任命中使田全操出任皇太子见太师的礼仪使。次日,他召国子四门助教李仲言到思政殿应对,还赐给他绯色官服。同时,河南府、邓州、同州、扬州一道上奏,说旱灾和蝗虫损害了秋季庄稼。


十月十七(甲午),唐文宗让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德裕带着检校兵部尚书和同平章事的头衔出任兴元尹兼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德裕等于罢相。唐文宗还任命李仲言为国子《周易》博士,出任翰林侍讲学士。也在这天,皇太子在明门拜见太师路随。


十月十九(丙申),给事中高铢、郑肃、韩佽、谏议大夫郭承嘏、中书舍人权璩等人上疏说李仲言理应不能升任该职。唐文宗让中使向谏官宣旨晓谕说:“朕将李仲言留在禁中,询问有关经义的事。敕命已经施行,不能匆忙间又修改。” 郭承嘏是郭晞的孙子;权璩是权德舆的儿子。


同时,淮南、两浙、黔中上奏,说他们那里水灾严重,民户流亡,京师物价也因此暴涨。十月二十三(庚子),唐文宗下诏,让郑注到太和殿应对,并任命御史大夫郑覃为户部尚书。两天后,唐文宗在翰林院宴请李仲言,并让《法曲》弟子二十人奏乐款待,表示对他的专宠。


十月二十八(乙巳),贡院上奏,请求进士科举再次策试诗赋。唐文宗准奏。


再说,李德裕去觐见唐文宗,自我陈述,请求留在京师。十月二十九(丙午),唐文宗因此改任他为兵部尚书。


要想知道唐文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