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十七:宪宗中兴之十三:前宰相李藩病逝与唐宪宗贬斥吐突承璀

(2018-06-30 20:04:55) 下一个


元和六年即公元811十一月初二(癸巳),新任华州刺史李藩病故。李藩字叔翰,是赵郡人。他曾祖李至远在武则天时经李昭德推荐成为天官侍郎,但因没到李昭德那里谢恩,所以招致李昭德的愤怒,被他上奏后贬黜为壁州刺史。他祖父李畬在唐玄宗开元时任考功郎中,事奉母亲异常孝谨。母亲去世后,他不胜悲哀而死。李至远和李畬都因志向和操行名重一时。李藩父亲李承曾任湖南观察使,也很有名。李藩少年时恬淡修检,注重仪容,十分好学。父亲去世后,因为他家富有,不少前来吊唁的亲戚随手就从他家里拿去钱财,李藩也并不禁止,反而更加忙着施舍,结果没几年他家就陷入贫困。他年四十多还没出仕,在扬州读书,自给都很困难。妻儿都埋怨,但李藩泰然处之。杜亚在东都担任留守时,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所以署任李藩为从事。洛中发生大起盗窃案,有人诬告牙将令狐运。杜亚信了,将他屈打成招。李藩知道他的冤屈,为他争辩,结果辞职不干了。后来真正的盗贼宋瞿昙被捉获,李藩也因此更加知名。


张建封在徐州时聘用他为从事,在幕下当僚佐,但他十分谦恭,没什么建树。杜兼任濠州刺史时兼带使职。张建封病危时,杜兼急忙赶到他的府上,暗中希望能接任他。李藩和同僚们去看望张建封,出来后哭着跟杜兼说:“仆射公奄奄一息,病情如此沉重,杜公应在州里防备万一。如今放弃州事跑到这里来,到底想干什么?应该赶快回去!不然的话我将奏闻朝廷。”杜兼非常惊愕,很不放心,只好回去了。张建封死后,杜兼因为没得到他想要的,所以非常怨恨李藩。到扬州后,杜兼趁机诬奏,指控李藩在张建封死时动摇军心。唐德宗勃然大怒,下密诏给杜佑,让他杀了李藩。杜佑平时很看重李藩,因此怀里带着诏书十来天都不忍心下达。他专门请来李藩谈论佛教,问他说:“因果报应的事,你相信有吗?”李藩说:“我相信。”杜佑说:“如果真是这样,先生应当遇事不会惊恐。”于是拿出诏书给他看。李藩看了后不动声色,说:“这是我得罪杜兼的报应。”杜佑说:“千万别把这事讲出去。我已经秘密上疏,用一家百口担保先生了。”唐德宗虽然得到了杜佑的解释,但怒火还没消停,又马上追李藩回朝。当召见他时,唐德宗望着他的仪表风度,说:“这哪里像是个干恶事的人!”于是释怀,还任命他为秘书郎。


王绍当权时,邀请李藩前来相见,结果一见面就当即任用他,但李藩最终没有赴任。王仲舒、韦成季、吕洞等人任郎官时,朋党显赫,每天聚会歌咏,饮酒作乐。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气,坚持要李藩一同聚会,李藩不得已也去了一次。王仲舒他们聚会上喜欢胡说八道,还自己演戏。后来他们再次请李藩,但他坚决不去,说:“我和王仲舒他们聚会了终日,不晓得他们究竟在说些什么。”后来王仲舒他们果然败了。李藩不久后升迁主客员外郎,很快又换成右司。当时唐顺宗册封广陵王李淳为皇太子,兵部尚书王纯请求自己改名为王绍,遭到时论的非议,都说:“皇太子也是人臣,东宫的僚属改名是可以的,不是僚属而改名,分明是谄媚的举动。像王纯这样的人哪里是以礼事上!”李藩跟人说:“历代的往事,都是从不识大体的臣属开始导致亡国的,最终无法复正。这也不足为怪。”当太子即位成为唐宪宗时。宰相将许多郡县名字都改了避讳,唯有监察御史韦淳不改。后来朝廷下诏任命陆淳为给事中,改名叫陆质;韦淳这才不得已,给自己改名叫韦贯之,所以得到舆论的嘉许。


李藩很快又改任吏部员外郎。元和初年(806),他升迁吏部郎中,掌管吏部事务,因为被属下蒙蔽,滥用官员的空缺,结果被贬黜为著作郎。不久他转为国子司业,又升迁给事中。朝廷制敕里有行不通的地方时,他总是在黄纸敕书后批注。胥吏说:“应当另外用白纸附上。”李藩说:“另外用白纸附上,那是一般的文书,怎算是批敕!”裴垍向唐宪宗上言,说他有宰相的器度。刚好郑絪罢相,唐宪宗便拜李藩为门下侍郎和同平章事。李藩生性忠诚,知无不言,所以唐宪宗很器重他,觉得他从不隐瞒自己的看法。


元和四年冬,唐宪宗望着宰相们问道:“前代帝王治理天下,要么国富民强,要么国贫民困。这是什么道理?”李藩答道:“古人说:‘俭以足用。’这是因为足用来自俭约。假如人君真能做到不贵重珠玉,一心都在农耕桑织上,那么人们将不会淫乱倾巧,习俗自然也会敦厚归本。一旦百姓富足,君主怎会不足!那时自然府藏充盈,庄稼丰登。如果人君耗竭民力,贵重珍奇异物,那么上行下效,风俗日益奢侈,最终导致去本务末,衣食日益缺乏。一旦百姓不足!君主又怎会富足!那时自然国贫家困,盗贼趁隙作乱!如今陛下永远以古人为鉴,总是思考如何让百姓富庶,亲自实践勤俭,国家自然得到治理。还希望陛下意识到‘知之为非艰,保之为急务(语出《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意即知道不难,实践才难)’。宫室的车舆御马,衣服器玩,务必尽量减少,表示改变奢侈风气的决心,那么天下人将非常幸运。”唐宪宗说:“实践俭约是我的诚心;贫富的由来正像爱卿所说的那样。应当上下相勉,才能永保此道。如果发现朕有所违背或滥用大权,你们必须极言规劝,这是朕对爱卿等人的深切期待。”李藩他们拜贺后退下。


唐宪宗又问道:“禳灾祈福的事你们相信吗?”李藩回答说:“据臣的私下观察,自古以来的圣达都不作祷祠这类的事。所以楚昭王有病时,占卜的人说是黄河为祟。楚昭王觉得黄河不在楚国境内,他不可能因此获罪。孔子认为他这是知天道。孔子自己生病,子路请求为他祝祷。孔子认为神道助顺,关键在于一个人的行为;自己既然德操完整,自然就无愧于神祗。所以他回答子路说:‘我已经祝祷很久了。’《尚书》说:‘惠迪吉,从逆凶。’意思是顺道则吉,从逆则凶。《诗经》说:‘自求多福。’意思是祸福的由来,无不对应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行为无道,那么何福可求?所以汉文帝每次祭祀时,总是让有司表现得格外虔敬而不用祈祷。他的见解如此超然,可算是盛德。如果神明无知,怎能为人降福?如果必定有知,那么为了私利求媚的事,君子尚且会不高兴,更何况神明!由此而言,只要履行诚信和追求道顺,自然上天就会保祐。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将着实难以致福。所以尧、舜的仁德,只在于修善自身以安定百姓。管仲说过:‘义于人者和于神。’这是因为把民众当为神主,所以他们只要求得安民而已。虢公求神,以致国家危亡;王莽妄祈,加速汉兵前来。这些都是古今的明诫,书传的记载。还希望陛下总以汉文帝和孔仲尼的意思为准,那么百福将会圆满。”唐宪宗非常嘉许他的进言。


当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贿赂权贵,请求兼任宰相。李藩和权德舆都在中书为相。他们得到密旨说:“王锷可兼任宰相,你们应当立即拟定诏书送来。”李藩当即就用笔涂掉“兼相”字样,直接回奏说:“不可。”权德舆大惊失色,说:“即使觉得不行,也应当另外上奏,怎能用笔涂改诏令!”李藩说:“事情太紧迫!过了今天,就改不了了。天又黑了,哪有时间另外书写奏折!”王锷的宰相任命果然也就搁置起来了。李吉甫自扬州再次入相后没几天,李藩就被罢相,改为詹事。几个月后,唐宪宗又思念李藩,召他入宫应对,李藩又议论了不少事。这年元和六年,他出任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但尚未上任就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唐宪宗追赠他为户部尚书。李藩为相,才能不及裴垍,严正不如韦贯之。然而他为人清廉规矩,也算是良臣。


李藩死后,唐宪宗即于十二天后任命工部尚书赵昌为检校兵部尚书,取代他出任华州刺史兼潼关防御和镇国军等使。


弓箭库使刘希光收受羽林大将军孙瑞二万缗钱的贿赂,为他谋求藩镇大员的任命。事情败露后,刘希光被赐死。这事株连了左卫上将军兼知内侍省事吐突承璀。十一月初五(丙申),唐宪宗将吐突承璀贬为淮南监军。唐宪宗问李绛道:“朕将吐突承璀赶出了朝廷,爱卿觉得如何?”李绛说:“外人没想到陛下会如此果断地做出这决定。”唐宪宗说:“他不过一个家奴而已。因为让朕驱使已久,所以给他不少私恩。如有违犯,朕去掉他不过像去掉一根鸿毛而已!”


当时,十六位亲王都还没有出阁(即到封地去),他们的女儿也不能及时出嫁,挑选女婿全由宦官,因此想成为驸马的人都大肆贿赂宦官。李吉甫上言说:“自古以来嫁公主都必须认真挑选驸马,只有近世才不这么做。”十二月十一(壬申),唐宪宗下诏封恩王等人的六位女儿为县主,委派中书、门下、宗正、吏部认真挑选人才值得称道和门第相当的人,将县主许配给他们。


十二月十三(甲申),京兆尹元义方和户部侍郎兼判度支卢坦因为违令在门前立戟(一般三品以上才能立戟),被罚一月俸禄,并没收门戟。


十二月十八(己丑),唐宪宗下制,任命朝义郎、守尚书户部侍郎、骁骑尉、赐紫金鱼袋李绛为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吉甫为相,经常趁机报复先前跟他结怨的人,唐宪宗也多少知道这事,所以提拔李绛为相。李吉甫善于逢迎唐宪宗的旨意,而李绛为人鲠直,多次在唐宪宗面前直言争辩。唐宪宗十分欣赏李绛的正直而听从他的谏言,因此李吉甫和李绛有了矛盾。


闰十二月初一(辛卯),右卫上将军伊慎去世。伊慎是兖州人。他善于骑射,最初担任果毅。他母亲去世时,他想要将她和父亲安葬一块,但却不认得父亲的墓,为此昼夜号哭。不到十天,他突然在梦中得到指导,然后果然找到了父亲的墓。大历八年(773),江西节度使路嗣恭讨伐岭南哥舒晃的叛乱,任命伊慎为先锋。他直逼贼兵堡垒,迅速勇猛地击溃了他们,斩首三千级,此后收复了始兴。没多久,他和诸将在泔溪追上并杀了哥舒晃,将他的首级函寄给朝廷。路嗣恭上表为伊慎请功,朝廷因此授他为连州长史兼知当州团练副使。他经三迁后成为江州别驾。


讨伐梁崇义那年,伊慎作为江西牙将跟从李希烈。他冲锋陷阵,立了很多战功。江汉一带平定后,李希烈爱惜伊慎的将材,多次送他骏马,想要留住他。伊慎靠计谋逃离,回归本道。翌年,李希烈果然造反。嗣曹王李皋刚到钟陵时,召集了很多将吏,得到伊慎时觉得势力强大了很多,于是大规模征集兵将,修缮整顿水军。李希烈害怕伊慎被曹王重用,便派人送给伊慎七属之甲(即七节甲连成的上等甲胄),并伪造伊慎写给他的信,以此离间他和李皋。唐德宗派中使到军中责问这事,但李皋上疏为他申雪。朝廷的答复还没下来时,叛军就溯江来寇。李皋召伊慎前来,勉励了他一番,让他出战。伊慎打败敌军三千余众,朝廷这才完全信任他。他又累次打败蔡山栅,夺取蕲州,并招降了那里的守将李良。他又攻打黄梅县,杀了叛军大将韩霜露,斩首千余级。朝廷下优诏褒奖,授任他为试太子詹事,封南充郡王,又兼御史中丞、蕲州刺史,出任节度都知兵马使。


建中末年(783),唐德宗在梁、洋一带避难,盐铁使包佶带着金币溯江而上,将要进献给朝廷,船队停泊在蕲口。当时叛军已在汴州屠城,并派他们的骁将杜少诚率领步骑万余来寇黄梅,准备断绝长江的运输。伊慎带兵七千,在永安戍和敌军遭遇。他树立了三座栅寨,和叛军相隔数里,并偃旗息鼓。等到时机成熟,他命令中栅击鼓,三座栅寨的官军全部出击。叛军大乱,杜少诚脱身得免,叛军阵亡的人数不可胜计,长江的运输因此得以畅通。他又攻破苟莽栅,进兵包围安州。叛军依靠涢水的险要,官军久攻不下。李希烈派外甥刘戒虚带领骑兵八千前来救援,伊慎分兵迎击,和他们在应山交战,生擒刘戒虚,并将他绑了带到城下。叛军看到外援已绝,只好开门请罪。伊慎因功官拜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朝廷还赐给实封一百户。李希烈又派兵救援隋州,伊慎再次在厉乡打败他们。叛军大将康叔夜逃脱,但伊慎斩首了五千级叛军。李希烈死后,李惠登为叛军坚守隋州。伊慎送紧急飞书向他招降劝谕,李惠登于是在隋州城归降。伊慎还密奏说李惠登可用,唐德宗因此下诏授任他为隋州刺史。贞元十五年(799),唐德宗任命伊慎为安黄等州节度、管内支度营田观察等使。贞元十六年,吴少诚抗拒朝命,唐德宗下诏,派伊慎率领本道步骑五千,并统领荆南、湖南、江西三道兵马,独当一面。他在申州城南面先后打败叛军数千,朝廷因此加他为检校刑部尚书。贞元二十一年,朝廷在安黄设置奉义军,任命伊慎为奉义军节度使兼检校右仆射。唐宪宗即位后,征他入朝官拜正式右仆射。元和二年(807),他转任检校左仆射兼右金吾卫大将军。因为贿赂第五从直请求出镇河中,他被第五从直弹奏,所以被贬为右卫将军。几个月后,唐宪宗重新起用他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这时他去世,终年六十八岁。唐宪宗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也在伊慎去世这天,黔州上奏,说辰、溆二州的贼帅张伯靖入寇播州和费州。


试太子通事舍人李涉知道唐宪宗对吐突承璀的恩宠和眷顾尚未衰减,于是便投匦(接受常人书奏的铜柜)上疏,声称:“吐突承璀有功,刘希光无罪。陛下长久以来都将吐突承璀当作心腹,不应匆忙之间就将他遗弃。”知匦使兼谏议大夫孔癸戈见到他投匦以外的副章,指责他的观点而决绝接受。李涉于是行赂,到光顺门通报。孔癸戈得知后,上疏极言,说:“李涉为人奸险,想瞒天过海。臣请求将他明正刑典。”闰十二月十八(戊申),唐宪宗将李涉贬为峡州司仓。李涉是李渤的兄长;孔癸戈是孔巢父的儿子。


闰十二月二十一(辛亥),皇太子李宁病故。他是唐宪宗长子,母亲是纪美人。他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封平原郡王,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邓王。元和四年闰三月,他被立为皇太子,改名李宙,但很快又恢复原名。同年有司将要举行册礼时,因为孟夏和孟秋两次占卜得到的吉日都因为临时下雨而取消,到十月才举行册礼。这时他病故,终年十九岁。唐宪宗为他取消十三天朝会。当时唐宪宗下敕,让国子司业裴茝摄理太常博士,让他在西内(即太极宫)制定太子的丧礼。裴茝精通古今礼仪,曾任太常博士。后来他官至郎中,但总是兼任太常博士,到改任司业后才不再兼领。国家的法典里没有皇太子的丧礼条文,所以唐宪宗又让裴茝摄领。取消十三日朝会,是以日易月的做法(他于元和四年十月正式册立太子,到去世时刚好十三个月)。朝廷谥号他为惠昭太子。


这年,全国粮食丰收,有些地方米每斗只值二钱。


要想知道唐宪宗的后来,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