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十四:泾原兵乱之十一:李忠臣之死与唐德宗离开汉中返京

(2018-04-26 12:26:53) 下一个


兴元元年即公元784年六月初,朱泚在逃亡的路上在彭原的西城屯被部下杀死,他的党羽姚令言和源休等也被杀了。至此,为时不到一年的朱泚之乱得以平定。


唐德宗李适让陆贽起草诏书赐给浑瑊,让他派人去寻访在奉天失散的裹头内宫宫女。陆贽上奏说:“如今巨寇刚刚平定,疲惫不堪的民众,满身疮痍的士卒,尚未得到安抚慰问,而陛下却首先去寻访妇人,这并不符合黎民百姓对改革惟新的期望。即使一开始就尽量思考良好的计划,也很少能最终实现。如今一开始却不去思考,最终能有什么!陛下要赐给浑瑊的诏书,臣不敢奉旨。”唐德宗于是干脆不降诏书,最终还是派中使去到处寻访。


六月初六(乙巳),唐德宗下诏,任命吏部侍郎班宏为宣慰使,入京慰劳问候将士,同时抚慰黎民百姓。六月初七(丙午),李晟将接受朱泚宠信的文武官员崔宣和洪经纶等十来人处斩,又表彰了守节不屈的刘乃和蒋沇等人。


洪经纶在建中初年(780)曾任黜陟使。他到东都时,听说魏州的田悦有食用朝廷军饷的士兵七万人。洪经纶平时不识时务,擅自决定裁减其中四万人,让他们回家务农。田悦假装从命,当即将他们裁减,然后将被裁减的兵士集中起来,故意激怒他们说:“你们人在军旅,家中各有父母妻儿。现在被黜陟使裁减,如何供养家人的衣食?”于是大哭起来。田悦接着拿出私家财产和衣服分给他们,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部伍。从此田悦的部下坚定了反叛的决心。洪经纶因此被免职。当朱泚造反时,授任他为太常少卿。


刘乃字永夷,是洺州广平人。他高祖刘武干在唐高祖武德初年官拜侍中,他自己则是中书侍郎李林甫远方表兄的儿子。他父亲刘如璠曾任昫山丞,因为刘乃而尊贵,被追赠为民部郎中。刘乃少年时就聪颖好学,喜欢默记《六经》,每日数千言。年长后,他的文章清雅,被当时士人推重。天宝中年他举进士,不久因为父亲去世丁忧离职,居丧时以孝敬闻名。服丧完后,他被调任选曹。他经常觉得文部选才不够完善,便写信给负责铨选的舍人宋昱说:


“《虞书》称:‘知人则哲,能官人则惠。’巍然屹立的唐、虞,都觉得知人用人很难。如今的文部,起始于衡量人才,结束于授人官位。既然是知人用人的部门,就必定有重大的责任。从前在禹、稷、皋陶时代的许多圣贤,还说‘载采有九德,考绩以九载(年年根据九德选拔人才,根据九年为政考核业绩)。’近代的主管部门,只委托一两位小冢宰加以鉴别,只根据一幅策文加以判断,只观察一揖一拜的行为。古今的做法差异怎么如此之大!鉴别人才的官员,只根据狭隘的词句和短小的韵律以及规定的文体判断才能,这就像用一个小冶金作坊去鼓风铸造各种金属。要想靠此去铸造大鼎大钟,是绝不可能的。所以说:靠策文选拔人才,只能是很有局限。负责铨选的官员,总是注重衣冠士族,把自我炫耀的人当作贤人,而这些士人的丑行,又让君子头疼。如果请文王和周公以及尼父(孔子)登上铨选廷堂,即使他们演绎和注释了《易象》那样的经典,如果用他们的文体加以判断,也许还比不上徐、庾(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他们的诗文风格当时很时髦)。虽有无比的仁德,就能言善辩而言,未必比得上一个农夫。呜呼!入云蔽日,诚然是巨大之树。但要寻找做小家具的木材,必定不如木桩杂树。龙吟武啸,诚然是希罕之声,但要寻找会饶舌的感觉,必定不如青蛙水黾。如此观察权衡人才,能不让人悲哀吗!执事大臣考虑问题必须超越用龟策占卜吉凶,文采必须胜任书写良好的制诰,岂能拘泥于琐碎的小事,曲折迂回地因循守旧?如果真能首先看重为政能力,其次观察文学水准,退观他的治理家室,进察他的临场节操,那么他处理宏伟深沉大事的能力,也可以从他的门户里观察得到!”


那年,刘乃填补剡县尉,又改任会稽尉。宣州观察使殷日用奏请任命他为判官,宣慰使李季卿又上表举荐,所以他接连出任大理评事和兼监察御史。转运使刘晏奏请让他到江西巡视,他在那里为贫困地区蠲免了不少租赋。刘乃后来改任殿中侍御史、检校仓部员外、民部郎中,并出任浙西留后。他辅佐刘晏征赋,对他颇有裨益,所以刘晏非常信任他。


大历十二年(777),元载伏诛。朝廷因为刘乃长久在职,所以召他回来任司门员外郎。大历十四年,崔祐甫秉政;他历来和刘乃关系密切。刚好遇上朝廷加授郭子仪为尚父,因为册封的礼仪已被长久废置,这时又恢复了。崔祐甫让两省官员撰写册文,但都很不理想;便召刘乃到内阁另外起草,刘乃当下就写好了,而且词句优美,文义透彻,让崔祐甫赞叹欣赏了好长时间。数日后,他提擢刘乃为给事中,不久又升迁他代理兵部侍郎。当杨炎和卢杞为相时,刘乃经常想指正他们,所以五年里没得到升迁。建中四年(783)夏,他只不过转正为兵部侍郎而已。刘乃以后的事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他听说唐德宗跑到梁州避难时,痛哭不已,绝食了几天后去世,终年六十岁。


六月初十(己酉),唐德宗任命李晟为司徒兼中书令,实封一千户食邑;也为骆元光和尚可孤加授检校左右仆射,各实封五百户食邑;并任命检校御史中丞田希鉴为为泾州刺史兼泾原节度使。


六月十四(癸丑),唐德宗下诏将梁州改为兴元府,将南郑县改为赤畿,官名和品制都跟京兆和河南一样,还给那里的百姓免税二年,给现任官员加两阶,并版授老年人名誉官职,还赐给南郑县令绯色官服。唐德宗加授兴元尹严震为检校右仆射,赐他实封一百户食邑;同时加授浑瑊为待中,实封八百户食邑;韩游瑰为检校左仆射,实封四百户食邑;戴休颜为检校右仆射,实封二百户食邑。唐德宗还任命考功郎中、负责起草制诰的陆贽,以及司封郎中、负责起草刺诰的吉中孚,并为谏议大夫;任命水部员外郎顾少连为礼部郎中,照样担任翰林学士。唐德宗还为行在左右厢兵马使令狐建和时常春一齐加授散骑常侍。


六月十五(甲寅),唐德宗任命浑瑊为侍中,也不同程度地升迁了韩游瑰和戴休颜的官职。


朱泚败后,李忠臣逃到樊川,在那里被李晟部下将士捕获,关进京师有司部门。六月十七(丙辰),李忠臣连同他儿子一同被斩首,时年六十九岁。朝廷海籍没了他的家室。李忠臣本姓董名秦,是平卢人,世代住在幽州蓟县。他自称曾祖父董文昱曾任棣州刺史;祖父董玄奖曾任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父亲董神峤曾任河内府折冲。董秦少年时就从军,在卒伍之中,武功和力气出类拔萃。他先后事奉过幽州节度使薛楚玉、张守珪、安禄山等人,他们也经常派他出去征讨,积累不少功劳后官至折冲郎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安禄山反叛时,董秦和同辈密谋,杀了安禄山任命的节度使吕知诲,立刘正臣为节度使,董秦出任兵马使。他们接着进攻长杨,征战独山,袭击榆关和北平,杀了安禄山部将申子贡和荣先钦,还生擒周钊送往京师。在这一系列战役中,董秦的战功居多。他又跟从刘正臣攻破渔阳,叛军将领李归仁、李咸、白秀芝等人前来拒战。董秦经过几十合交锋后,摧破了他们。没多久,潼关失守,郭子仪和李光弼撤退,董秦也只好率军北归。奚王阿笃孤初带着部众与刘正臣合并,后来骗说要带领一万多骑兵和他一道收复范阳。但到了后城南面,阿笃孤在半夜反叛。董秦率军和他交战,在温泉山击溃了他,并生擒大首领阿布离,将他斩首,用以祭祀大纛,用血衅鼓。刘正臣死后,董秦又和众人商议,然后立安东都护王玄志为节度使。


至德二载(757)正月,王玄志派董秦率领步卒三千丛雍奴绑扎苇筏过海。叛军将领石帝庭和乌承洽前来抗拒。董秦和董竭忠打退了他们,并在转战累日后收复了鲁城、河间、景城等城池,缴获大量资粮,送给本军。他又和大将田神功率兵攻打并占领了平原和乐安郡,生擒叛军的刺史臧瑜等人。防河招讨使李铣承制任命董秦为德州刺史。那时史思明归顺朝廷,河南节度使张镐命令董秦带兵赶赴郓州,和诸军使收复河南的州县。他又和裨将阳惠元(史书也作杨惠元)在舒舍口击溃叛军大将王福德。唐肃宗累次下诏慰问晓谕,并派他镇守濮州,不久又移驻韦城。


乾元元年(758)九月,他改任光禄卿同正。那年,他和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包围在相州。翌年二月,九节度使诸军溃败回来,董秦也撤退了。到了荥阳,叛军将领敬釭来袭击官军的船只。董秦击溃了他们,获得米船二百余艘,并用以资助汴州的将士。不久他官拜濮州刺史和缘河守捉使,移镇杏园渡。当史思明再次反叛并攻陷汴州时,节度使许叔冀和董秦一道因为兵力不济而投降了他。史思明抚摸着董秦的背说:“我近来只有左手。今天得到将军,就兼有右手了!”于是和史思明一道入寇河阳。几天后,董秦在夜里带着五百人袭击史思明的军营,然后突围归附朝廷。李光弼将这事奏闻朝廷,唐肃宗下诏加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兼殿中监同正,赐实封二百户食邑。唐肃宗还把他召至京师,赐姓李氏,改名忠臣,封陇西郡公,赐给他良马、庄宅、银器、彩物等。


当时陕西和神策两节度使郭英乂和卫伯玉镇守陕州,朝廷任命李忠臣为两军节度兵马使。鱼朝恩也在陕州,派李忠臣与叛军将领李归仁和李感义在永宁和莎栅一带交战。前后数十阵来回,李忠臣都摧毁了敌兵。刚好淮西节度使王仲升被叛军生擒,朝廷便于宝应元年(762)七月拜李忠臣为太常卿同正、兼御史中丞、淮西十一州节度使,很快又加授他为安州刺史,仍然出镇蔡州。那年,朝廷让李忠臣会合元帅诸军收复东都。宝应二年六月,朝廷就地加授他为御史大夫。当时回纥可汗回国后,留下判官安恪和石帝庭在河阳守卫他们抢来的财物。安恪他们因此招聚亡命之徒为寇,造成道路堵塞隔绝。唐肃宗下诏派李忠臣讨伐平定了他们。


永泰元年(765),吐蕃侵犯西陲,京师戒严。唐代宗命宦官中使到各道催促官军勤王,但多数节度使都没有及时奔赴国难。使者到淮西时,李忠臣正在玩马球游戏。他当即下令全军整装待发。监军大将再三请求说:“军队行动必须选择吉日。”李忠臣在部众面前奋臂发誓说:“哪有父母遇到寇难,还要等到挑个好日子才去救急的道理!”即日整军进发。自此以后,不管哪里有警,李忠臣必定先期而至。因此唐代宗嘉奖他的忠诚和节操,加授他本道观察使,对他的宠赐颇为丰厚。当同华节度使周智光举兵反叛时,唐代宗下诏派李忠臣和神策将领李太清等人讨伐平定了他。大历三年(768),他加授检校工部尚书,实封食邑连同先前的共三百户。大历五年,他加授蔡州刺史。大历七年,他检校右仆射,掌管中书省事务。李灵曜叛乱时,田承嗣派他侄儿田悦前往救援。李忠臣和朝廷诸军击溃田悦等人,平定了汴州的动乱。大历十一年十二月,他加授检校司空平章事兼汴州刺史。


李忠臣生性贪婪残暴,而且好色,部下将吏的妻女很多都被他诱胁奸污。他军队又毫无纲纪,每到一处总是纵兵强暴,让百姓无法忍受。他还让妹婿张惠光担任衙将,张惠光仗恃权势凶恶暴虐,军中吃尽了苦头。有人多次告诉李忠臣,但他不信,不久还任命张惠光为节度副使,让张惠光的儿子为衙将。他儿子对下头的欺凌蛮横还超过他父亲。李忠臣所信任的大将李希烈,平时善于骑射,很得军心。他利用众人的愤怒,于大历十四年三月,与少将丁皓、贾子华、监军判官蒋知璋等人举兵杀了张惠光父子,然后胁迫李忠臣离任。李忠臣只好带着少数随骑奔赴京师。朝廷当时对李忠臣正十分宠信,所以也不责备他,照样让他检校司空兼平章事,留在京师当奉朝请。


建中初年(780),在一次朝堂奏对中,唐德宗跟他说:“爱卿耳朵好大,真是位贵人。”李忠臣答道:“臣听说驴子的耳朵很大,龙的耳朵很小。臣的耳朵虽大,但只是驴耳罢了。”唐德宗听了很高兴。当时常侍张涉仗着恩宠专权用事,坐受贿赂的事情败露。唐德宗准备对他绳之以法。张涉是唐德宗还在春宫当太子时的侍讲。李忠臣上奏说:“陛下贵为天子,而先生因为缺乏钱财才违法。以愚臣的看法,这并非先生的过错。”唐德宗的怒气这才消了些,只是让张涉回归乡里。前湖南观察辛京杲曾因愤怒杖杀了部曲,有司弹劾上奏,说辛京杲杀人,应当处死。唐德宗也同意。李忠臣上奏说:“辛京杲早就该死了!”唐德宗惊奇地问他为何,李忠臣答道:“他的叔伯某某在某处战死,兄弟某某在某处战死。就他跟从陛下征战,没有战死。所以知道他早就该死了。”唐德宗因此也对辛京杲感到怜悯,没有加罪,只是改授亲王王傅而已。


李忠臣木讷强悍,性格率直,不读书识字,也不喜欢儒生。当他被夺了兵权后,虽然官位崇重,依然经常郁郁不得志。当朱泚反叛时,任命他为司空兼侍中。朱泚率兵紧逼奉天时,命令李忠臣留守京城。李忠臣的事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


李忠臣被处死的同一天,李晟上奏,要求籍没接受朱泚封官,与他同恶抵罪的官员的家室,将籍没的财物、牛马、奴婢,赏给将士。唐德宗答应了。


唐德宗问陆贽道:“如今有不少开到凤翔迎接御驾的各路大军,兵力非常强盛。朕想趁此机会派人取代李楚琳。爱卿觉得如何?”陆贽上奏认为:“这样做形同胁迫拘留。说是除掉乱臣则不能显示威武,说是为了理政则不能显示真诚。用这样办法去巡视各地,今后将让人如何前往!舆论也许会觉得这是权宜之举,但臣私下还不懂其中的道理。权宜的意义在于权衡利弊。如今在陛下御驾经过的头一个地方就进行胁迫夺权,等于是更易一名主帅,却亏损了陛下的道义;得到一个藩镇,却导致了各地的猜疑。这是注重轻微的小事而轻视重要的大事。将这当作所谓权宜,不正好相反吗!以相反行为当作权宜,以使用权谋当作智慧;君上这么做必定失去众心,臣下这么做必定陷于不义。历代之所以发生众多丧乱,助长奸邪,都是由此误导的。还不如等到京邑安定之后,内征他出任一个官职。他一定会感激陛下的恩典和宽宥,将会当即赴任,还怎敢马上带兵抗拒,重新让朝廷出兵将他铲除!”


六月十九(戊午),唐德宗的御驾离开汉中,返回长安。当天下大雨。御驾到了斜谷时天气才放晴。从官和将士无不欢欣鼓舞,认为是得到天助。


李晟综合治理长安,将朝廷各部门的事都安排停当,然后请求亲自前往凤翔迎驾御驾,但唐德宗没答应。内常侍尹元贞奉使前往同华,却拐到河中去招谕李怀光。李晟上奏说:“尹元贞伪造制书,擅自跑去赦免叛乱的元恶。请求朝廷治理他的罪行!”


六月三十(己巳),唐德宗宣布为洋州免税一年,增加兴元一年免税,还免去凤州今年的租税,为当地父老加版授名誉官职。


要想知道唐德宗后来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