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五:贞观盛世之三十七:唐太宗冤杀李君羡与房玄龄病逝

(2017-07-26 08:46:17) 下一个


贞观二十二年即公元648年五月二十(庚子),右卫率长史王玄策带兵出击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击溃了他们。六月二十四(癸酉),特进宋公萧瑀去世。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高丽陷入困境,便让朝廷商议准备在明年发动三十万大军,一举消灭了它。有人认为大军东征,必须预备一年多的军粮,并非牛马拉的车辆可以运载,应当动用舟舰进行水运。隋朝末年只有剑南地区没有寇盗,而上次的辽东战争,剑南地区并未卷入,他们的百姓富庶,所以应该让他们负责建造舟舰。唐太宗听从了建议。秋七月,他派右领左右府长史强伟到剑南道伐木建造舟舰。造的船只大的长达上百尺,宽度是长度的一半。朝廷又派人走水路,将舟舰从巫峡开抵江州和扬州,然后直趋莱州。


七月十一(庚寅),西突厥的相屈利啜请求率领所部跟从唐军出讨龟兹。


当初,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人李君羡在玄武门当值。那时白天常见到太白金星。太史根据这天象占卜说:“将有女主兴起。”民间广为流传的《秘记》又说:“唐朝三世之后,女主武王将取代而有天下。”唐太宗感到厌恶。刚好在宫中宴请各位武臣,行酒令时,他让他们各自介绍自己的小名。李君羡自称小名叫五娘。唐太宗感到惊愕,然后笑着说:“哪里来的女子,居然像你这么勇健!”但内心又觉得李君羡官称和封爵都有“武”字,深为猜忌,后来便外派他出任华州刺史。有个名叫员道信的布衣平民,自称能不吃不喝,还通晓佛法。李君羡非常尊敬和相信他。他俩多次在一起,还屏退他人私下密谈。御史上奏李君羡和妖人勾结,图谋不轨。七月十三(壬辰),李君羡因此被杀,家室也被籍没了。


李君羡是洺州武安人,最初任王世充的骠骑将军,但因为厌恶王世充的为人,便和他的党朋叛逃归降唐朝,秦王李世民把他带在身边。跟从李世民讨伐刘武周和王世充等人时,每次作战李君羡总必单枪匹马地首先冲锋陷阵。朝廷先后赐给他的宫女、马牛、黄金、杂彩,不可胜数。唐太宗即位后,经过累迁他升任华州刺史,封武连郡公。李君羡冤死多年后,于天授二年(692),他的家属到宫阙鸣冤,武则天恢复了他的官爵,以礼改葬。这是后话。


唐太宗曾私底下询问太史令李淳风道:“《秘记》里说的,会有那事吗?”李淳风答道:“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这人实际上已在陛下宫中,也已成为亲属。自今算起不过三十年内,这人将君临天下,杀尽几乎所有的大唐子孙。这征兆已经形成了。”唐太宗说:“把可疑的人都杀了,怎样?”李淳风说:“天命是人不能违抗的。所谓‘王者不死’,陛下多杀无辜也只是徒劳无益。况且自今以往三十年,这人已老,也许会有仁慈之心,祸害或许不深。今天假使得到此人杀了,上天或许又生了个壮年人,大肆发泄怨毒,那么恐怕陛下的子孙将所剩无几了!”唐太宗这才作罢。


这期间,留守京师的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龄病危。唐太宗征召他前往玉华宫。他乘坐肩舆(抬的轿子)入殿,在御座旁才下来,和唐太宗对望着流泪,感动得不能自已。唐太宗因此把他留在宫里,还派名医为他诊治,天天为他提供御膳;一听说他好了点就喜形于色;听说他病情加剧则忧虑憔悴。房玄龄跟几个儿子说:“我估计自己不行了,而主上对我的厚恩反而更深。如果辜负圣君,我将死有余辜。如今天下没有大事,只有东征高丽未已,正成为国患。主上因愤怒做出这一决定,而群臣都不敢犯颜谏止。我如果知而不言,将会含恨入土。”于是上表谏道:


“臣听说出兵就怕不肯收敛,军事贵在停止干戈。当今圣化深广,无远不及。即使上古所不能征服的,陛下也都征服了;所不能抑制的,陛下也都抑制了。详细地观察古今历史,成为中国祸害的,莫如突厥。陛下却能坐着运用神策,甚至不下殿堂,而大小可汗,相继束手就范,还入朝分别负责禁卫,在宫廷执戟。后来薛延陀嚣张气盛,不久就被夷灭。铁勒族羡慕忠义,请求在那里设置州县。以致沙漠以北,万里再无尘土。至于在流沙叛乱的高昌,在积石摇摆的吐浑,陛下不过派出偏师,稍加征伐,就将他们全都荡平。高丽人历代逃过诛伐,中国莫能讨击。陛下谴责他们叛逆作乱,弑主虐人,于是亲总六军,问罪辽碣。不过旬月,即拔辽东,前后虏获,数十万计,分配诸州,无处不满。陛下因此洗雪了以往数代的宿怨,掩埋了崤陵的枯骨。比较起陛下的功德,万倍于前代的帝王。这些圣心自己清楚,微臣怎敢多说。


“而且陛下的仁风遍及全国,陛下的孝德彰明上天。目睹夷狄即将灭亡,则指期数岁;授任将帅多方节度,则决机万里。屈指等候驿马送来的捷报,高瞻远望前线传回的胜讯,陛下可算是符应若神,算无遗策,提拔猛将于行伍之中,叙用名士于凡庸之末。远夷单使,陛下一见不忘;小臣之名,陛下未曾再问。陛下还能箭穿七札,弓贯六钧。加以留意古典,注重篇杂,陛下的书法超过钟繇和张芝,文辞强过班固和司马迁。陛下文锋一振,则管磬自然谐和;陛下轻翰暂飞,则花卉争艳斗丽。陛下以仁慈安抚万姓,用礼仪恩遇群臣,对丝毫的善行褒扬不止,对巨大的过失网开一面。陛下对逆耳的直谏必定听从,肤浅的申诉因此断绝。陛下爱护生灵,让人们疏通江湖的堵塞;陛下厌恶杀戮,劝百姓停止屠肆的杀牲。凫鹤得到稻粱之食,犬马得到厩舍之盖。陛下还屈身吮吸思摩的箭疮,登堂亲临魏徵的丧礼。陛下哭悼阵亡的士卒,则哀伤感动六军;陛下肩负填道的柴薪,则精神感化天地。陛下看重黎民百姓的性命,尽心平民凡庶的狱讼。臣年老昏愦,岂足以谈论圣功的深远,评价天德的高大!陛下兼有所有的美德,无不具备,微臣深为陛下爱惜珍重,视之若宝。


“《周易》说:‘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又说:‘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惟圣人乎!’由此看来,进有退的道理,存有亡的时机,得有丧的可能,老臣之所以为陛下珍惜,正是因为这一道理。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陛下的功名和威德早已足够,拓地开疆也应当停止。他们高丽人,只是边夷贱类,不足以用仁义相待,也不能以常礼苛责。古代时不过将他们当作鱼鳖,并不放在心上。如果一定要灭绝他们的种类,只怕他们会困兽犹斗。况且陛下每次判决一个重囚,必令三覆五奏,还要求只进素膳,停止音乐,都是因为看重人命的缘故。如今驱使无罪的士卒,将他们置于刀锋之下,使他们肝脑涂地,魂魄无归;让他们的老父孤儿和寡妻慈母,望着灵车掩面哭泣,抱着枯骨撕心裂肺,足以变动阴阳,感伤和气,实在会是天下人的冤痛。陛下难道就独独不怜悯他们吗!况且用兵皆是凶器,战争带来危害,不得已才使用。如果高丽违背了臣子的礼节,那是可以诛杀;如果他们侵扰了百姓,那是可以消灭;如果他日会成为中国的祸患,那是可以剪除。只要有其中一条,即使每天有万人送命,也不足为愧。如今并没有这三条而却要烦扰中国民众(前往征讨),那只不过是对内为前代雪耻,对外为新罗报雠。这难道不是所得很小,损失很大吗?但愿陛下能遵从皇祖和老子止足之诫,以保万代巍巍的盛名,发甘霖霈然的大恩,降宽大仁慈的诏书,顺应阳春,广布恩泽,允许高丽改过自新。烧毁即将出航的战船,取消已经应募的军众,那么华、夷自然都会欢庆信赖,远近也会安宁肃静。臣不过一个老病三公,早晚就要入土了,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竟然没有任何尘土和雨露,能为陛下的大海高岳有所增益。现谨耗尽臣的残魂余息,代替臣报恩的真诚。如果承蒙陛下能听取臣临终前的哀鸣,臣将死而不朽!”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唐太宗读了奏折后,跟公主说:“他病得这么严重,还能为国家如此忧虑。”后来房玄龄病情加剧,唐太宗让人凿开苑墙,开了一道门,多次派中使前去问候。唐太宗亲临探视,握着手和他诀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也去和他诀别。当天唐太宗就授任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他弟弟房遗则为中散大夫,并让他们到房玄龄眼前,使他亲眼见到任命状书。七月二十四(癸卯),房玄龄病逝,终年七十岁。


房玄龄名乔,通常以字称呼,是齐州临淄人。他曾祖父房翼曾任北魏镇远将军和宋安郡守,封世袭壮武伯。他祖父房熊,字子绎,曾任褐州主簿。他父亲房彦谦十分好学,通涉《五经》,隋朝时任泾阳令,《隋书》有传。房玄龄幼年时就很聪敏,博览经史,工于草隶,写得一手好文章。他曾跟父亲到京师长安。当时天下安宁,人们都认为隋朝的国运长久,而房玄龄避开其他人单独跟他父亲说:“隋帝本来并无功德,只不过欺骗和迷惑了百姓(而登基)。他也不为后嗣作长远考虑,让他的嫡庶儿子(这来房玄龄讲得不准确,因为隋文帝并无庶子)互相倾轧争夺。各个藩王竞相推崇奢侈淫逸,最终一定会相互诛夷,不足以保全家国。今天虽然貌似清平,他们的灭亡却指日而待。”房彦谦既吃惊又奇异。十八岁那年,本州举荐进士,房玄龄被授为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平时以知人著称,见到他嗟叹不已,并跟裴矩说:“我见过的人多了,但从未见过像房郎这样的人才。他将来必成大器,只遗憾不能亲眼见到他出类拔萃罢了。”房玄龄父亲的病连绵了百来天,他尽心服侍父亲的医药膳食,一直衣不解带,也没睡过好觉。父亲去世时,他五天滴水不沾。房玄龄后来填补隰城尉的空缺。唐公李渊举兵入关时,李世民在渭北攻城略地。房玄龄策马前往军门拜谒,温彦博又极力推荐。李世民对他一见如故,当即任命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遇到知己后,竭尽心力,知无不为。李世民每次平定贼寇时,其他人都忙着得到珍玩,只有房玄龄注重收罗人才,将他们罗致到李世民的秦王幕府。当发现了谋臣猛将时,房玄龄都和他们私下结为深交,让他们为秦王效死卖力。


后来隐太子李建成见到李世民功勋卓著,开始对他非常猜忌。李世民曾到隐太子那里赴宴,结果中毒归来,府中震骇,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房玄龄跟长孙无忌说:“如今双方嫌隙已深,祸端一触即发。天下人无不恐惧,人们都心怀异志。事变一旦发生,大乱必定兴起,那样就不但祸及秦王府,恐怕也将危及社稷。在这样的紧急关头,能不深思熟虑吗!我有个愚计:不如遵照周公当年的办法,外宁华夏,内安宗社,申扬孝养之礼。古人说:‘为国者不顾小节’,就是这个意思!这难道不比家破国亡,身败名裂好吗?”长孙无忌说:“一直都有这一想法,只是不敢披露。今天你真说到我心里去了。”长孙无忌于是到府里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召房玄龄来,问他道:“危险的征兆已经出现了。我们该怎么办?”房玄龄答道:“国家的患难,今古没什么两样。除非睿智钦明的圣人,一般人是无法对付的。大王功劳覆盖天地,事业堪比压纽(即继承王位。春秋时楚共王有五个儿子,拿不定谁继任,就将玉璧埋在宫廷地上,看谁在拜神时踩在上头。结果后来成为楚平王的儿子两次都踩上即所谓压钮了)。这是天神赞助,并非依靠人的谋略。”因而和秦王府的官属杜如晦同心协力。房玄龄随府升任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又以本职兼任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加授文学馆学士。房玄龄在秦王府十多年,经常负责管记,每次行军为秦王书写表奏时,他总是停在马上立刻写成,文字简约,道理明了,根本不用打草稿。唐高祖李渊曾跟侍臣们说:“此人非常懂得应变,足堪大任。他每次回朝为我儿子汇报战事时,非常了解情况。我儿子在千里之外,却就好像跟我当面说话一般。”隐太子李建成因为房玄龄和杜如晦都是李世民的亲信,非常嫉恶他们,并在唐高祖面前大讲他们的坏话,因此他和杜如晦都被驱逐贬斥。隐太子将要发动事变时,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去召房玄龄和杜如晦,让他们穿上道士服,秘密到秦王府楼阁议事。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成为太子,房玄龄也官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他取代萧瑀成为中书令。论功行赏,唐太宗以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邑一千三百户。唐太宗跟功臣们说:“朕叙述你们的丰功伟绩,一次决定你们的封邑,但恐怕不一定公平。你们可以各自谈谈自己的功勋。”唐太宗的堂叔父淮安王李神通说:“义旗初起时,臣率军先到。如今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刀笔小吏,竟然功居第一。臣私下十分不服。”唐太宗说:“义旗初起时,大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叔父虽然率兵前来,但并未打过什么战役。崤山以东地区尚未平定时,叔父受命专征。但窦建德南侵时,叔父却全军陷没。后来刘黑闼复起时,叔父望风溃败。如今论功行赏,房玄龄他们有运筹帷幄和安定社稷的大功。这就是所以汉朝的萧何,虽无汗马之功,但追根朔源,他仍然功居第一。叔父是国家的至亲,难道朕能不爱护?只是不能因此徇私,滥与其他功臣同赏罢了。”当初,将军丘师利等人都矜持自己的军功,有的攘袂指天,有的以手画地,感到不平。当见到李神通都理屈词穷时,无不互相安慰道:“陛下以至公行赏,连亲人也不徇私。我们这号人怎能妄自申诉?”


贞观三年,唐太宗拜他为太子少师,但房玄龄一再辞让不受。于是唐太宗让他摄理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翌年,他取代长孙无忌出任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他出任宰相总管百司后,日夜操劳,尽心竭节,不想出现些小过失;听说别人的优点,总好像是自己的一般。他非常熟悉吏治,而且文采斐然。他审定法令时,十分注重宽平。他从不对人求全责备,不以自己的长处去要求他人,总是根据才能收取叙用,不论出身的卑贱。当时的舆论都把他称作良相。有时因事遭到谴责,他总是接连几天在朝堂磕头请罪,恐惧徘徊,好似无处容身一般。贞观九年,他因为维护唐高祖山陵的规模和制式,因功加授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十一年,他和司空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一道被封为世袭刺史,以本官兼任宋州刺史,改封梁国公,但并不赴任。贞观十三年,他加授太子少师。房玄龄频繁上表请求解除仆射的职位,唐太宗下诏回答他说:“选拔贤能的大义,根本在于无私;事奉君上的道理,贵在当仁不让。这就是为何列代风气弘扬,通贤齐心协德。房公忠诚肃穆,恭敬仁懿,清明公允,笃信真诚;在基业草创时就辅助霸业,未雨绸缪,彰明帝道。自从成为黄阁宰相以来,朝政亲和;同时还辅佐东宫太子,名望卓著。然而今天房公却忘了大体,而纠缠小节;虽然恭敬地承担教谕太子的职责,却要辞去朝廷机衡的重务。这岂是所谓‘弼予一人,共安四海’(即辅弼朕共同安定天下)的意思?”房玄龄只好以本官就职太子太师。当时皇太子准备举行拜师的大礼,预备了仪卫等待他的到来。房玄龄非常谦卑,为此而不敢去拜谒太子,反而回家去了。有见识的人无不看重他谦让的品格。房玄龄认为自己身居宰相之位已达十五年,女儿又是韩王王妃,儿子房遗爱还娶了高阳公主,名实都已显贵至极,便多次上表辞去相位,但唐太宗总是优诏不许。贞观十六年,他又和高士廉等人一同撰写《文思博要》。书成后,他又得到丰厚的赏赐,接着进拜司空,仍然总理朝政,依旧监修国史。房玄龄上表辞让,唐太宗派人跟他说:“当年留侯(张良)让位,窦融(东汉名臣)辞荣,固然是因为害怕位高致馋,知进能退,吸取教训,知足而止,所以得到前代人的赞美。房公也想效法先哲的行为,实在应当嘉许。然而国家已经长久依赖房公,一朝忽然没了良相,朕将犹如失去两手。房公如果精神和体力不衰,没必要作此谦让。”房玄龄这才算了。贞观十八年,他和司徒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功臣的图像都上了凌烟阁。他图像下的赞言是:“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李治成了太子后,唐太宗加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仍然掌管门下省事和监修国史。不久因为编撰《高祖、太宗实录》成功,唐太宗又降玺书褒美他,还赐给一千五百段布帛。那年,房玄龄因为继母去世离职,唐太宗还下达特敕,赐他在昭陵墓地安葬继母。不久,朝廷特许他停止丁忧,恢复本官。唐太宗亲征辽东时,命令房玄龄留守长安,下达手诏说:“房公担当萧何般的重任,朕再无西顾之忧了。”军队的器械,战士的粮廪,朝廷全委托他处理发遣。房玄龄屡次上言劝唐太宗说:“敌不可轻,尤宜诫慎。”不久他又和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新编撰《晋书》。他上奏让太子左庶子许敬宗、中书舍人来济、著作郎陆元仕和刘子翼、前雍州刺史令狐德棻、太子舍人李义府和薛元超、起居郎上官仪等八人,分别撰录,以臧荣绪写的《晋书》为主,参考其它各家,编撰得十分详细融洽。然而史官大多是文咏人士,喜好采摘诡谬的琐事,用以增添异闻;又写了很多评论,竞相追求绮丽奇艳,不追求真实,因此他的《晋书》颇为学者讥讽。只有李淳风非常熟悉星历,善于著述,所修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最为可观和采用。唐太宗亲自著述晋宣帝和晋武帝以及陆机和王羲之的四论,于是《晋书》的总题说是御撰。到贞观二十年(646)书成,共一百三十卷。唐太宗下诏将该书藏于秘府,对参与编撰的大臣给予不同程度的颁赐和加级。


房玄龄曾因为小事被免职归第。黄门侍郎褚遂良上疏说:“君主身为元首,大臣号称股肱。陛下龙跃云兴,群臣不啸而集。不少人前来,和陛下朝夕共同患难。陛下当年只是个布衣平民,心怀救世,拯民危难,手提轻剑,仗义而起。平定各个寇乱,自然都是依靠陛下的神功,然而文经武略,多少也得益于臣下的辅翼。作为臣下尽心尽力,房玄龄为最。当年吕望翼弼周武,伊尹辅佐成汤,萧何主政关中,王导协助江南,今天和那时相比,可以为匹。而且武德初年,他策名侍奉陛下,忠勤恭孝,众所周知。而前宫太子和海陵王(指唐太宗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凭恃凶险为乱,干预时政,造成人不自安。陛下身居累卵之危,有倒悬之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而房玄龄的忠心,始终不变。武德九年关键的当头,事情紧迫,而他又被贬斥驱逐,陛下无法和他密谋,还派人让他穿上道士衣服,和文德皇后同心协力。他作为臣子的气节,自然从未辜负过陛下。到贞观初始,万物惟新,他甄别官吏,忠诚事君,舆论推崇。他虽然功勋无以伦比,但依然像原先那样忠诚可信。除非罪不可赦,人人同仇敌忾,陛下不能因为他的偶尔过失,就轻易表示摒弃。陛下如果觉得房玄龄年老,看不起他的所作所为,古代也有过暗示大臣让他们致仕离职的先例,自然可以在以后,遵照前代的办法,以礼辞退,也不失陛下善待功臣的好名声。如今将几十年的勋旧,因为一件小事而贬斥驱逐,外间自然会议论纷纷,以为出了什么事。天子敬重大臣,则大臣尽力;如果轻易贬斥,则人不自安。臣能力平庸浅薄,有愧侍奉在陛下左右,斗胆冒犯天威,以申明自己的一管之见。” 唐太宗从谏,急忙召房玄龄复出。但他不久还是避位回家。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临幸翠微宫前,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民部尚书。房玄龄当时在京城留守。刚好有人自京师过来,唐太宗问他:“房玄龄听说李纬拜尚书后有说什么吗?”那人答道:“房玄龄指说李纬的髭须很美,没说其他。”唐太宗立即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可见他对房玄龄意见的重视程度。


 


房玄龄死时,唐太宗为他取消了三天的朝会,追赠他为太尉和并州都督,谥名文昭,还赐给东园秘器,陪葬昭陵。房玄龄曾告诫诸子,不要骄奢沉溺,绝不能以地位和名望欺凌他人。他还收集了古今圣贤的家诫,书写在屏风上,让几个儿子各取一道屏风回去,还说:“如果能够留意,足以保身成名。”还说:“袁家累代忠诚节义,是我一直崇尚的,你们应当以他们为师。”唐高宗李治嗣位后,下诏让房玄龄在唐太宗的庙堂配享。


房玄龄长子房遗直嗣位,并于永徽初年担任礼部尚书和汴州刺史。次子房遗爱也官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和散骑常侍。当初,高阳公主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房遗爱也得到特别恩遇,和唐太宗的其他女婿很不一样。公主逐渐变得骄横专恣,阴谋废黜房遗直而夺走封爵,因此在永徽中年诬告房遗直对自己非礼。唐高宗命令长孙无忌调查这事,结果发现了公主和房遗爱谋反的证据。房遗爱伏诛,公主被赐自尽,他们的几个儿子都被发配岭南。房遗直因为父亲的功勋被特赦,只是除名为庶人。朝廷也停了房玄龄的配享。这都是后话。


唐玄宗末年的史学家柳芳评论道:“房玄龄从辅佐唐太宗平定天下,直到病逝在相位,总共三十二年,天下人称他为贤相。虽然他没多少了不起的事迹可以追寻,但仁德也算到顶了。所以唐太宗平定祸乱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不炫耀自己的功勋;王珪和魏徵善于谏诤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愿意让贤给他们;英国公(李勣)和卫国公(李靖)善于带兵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用文道协助他们,为国家带来太平,把成就归功人主。他作为唐朝的宗庙大臣,的确十分适宜!”


要想知道唐太宗以后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