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二:开皇治世之二:杨素平定江南叛乱与洗夫人帮助安定岭南

(2017-04-20 08:13:20) 下一个


公元590年四月,隋文帝杨坚将大文豪成安子李德林贬为怀州刺史。李德林后来死在怀州任上。


李圆通本来是隋文帝发迹前他家的家奴,很有器度和才干。当杨坚成为隋公时,他让李圆通和陈茂担任他的参佐,从此开始信任他们。隋朝废了西梁之后,隋文帝任命西梁太府卿柳庄为给事黄门侍郎。柳庄既有见识又有度量,不但博学,还擅长辞令,非常熟习历史典故,对政事也十分了解。隋文帝和高熲都很器重他。他和陈茂是同僚,但不肯屈意迎合他。陈茂于是在隋文帝面前大讲他的坏话,隋文帝因此开始疏远他,并派他出任饶州刺史。


隋文帝生性猜忌,也不喜欢学习。因为自己完全靠着机智和谋略获取大位,所以他以懂得文典和律法自居。为了对臣下能够明察秋毫,他总是派身边的亲信去窥探朝廷内外的官员,一旦发现有什么过失,就加以重罪。他又担心部省令史贪赃枉法,还私下让人用金钱和布帛去勾引他们犯罪,而将那些受贿的人立即就被处斩。他还经常在宫殿大庭上让人杖打大臣,有时一天之内,居然会杖打四个大臣。他曾愤怒地指责办事的人出手不够狠,居然当即下令把他杀了。尚书左仆射高熲和治书侍御史柳彧等人进谏,认为:“朝堂并非杀人的地方,殿廷也不是决定惩罚的场所。”但隋文帝不听。高熲等人于是都到朝堂上请罪。隋文帝看着负责他身边禁卫的都督田元,问道:“我的杖责会太重吗?”田元说:“是重了点。”隋文帝问他具体怎么回事,田元举起手说:“陛下责罚人的棍杖像拳头那么大(原文是指头,估计有误。指头大的棍杖应该算很小的)。用这么粗的棍杖捶打人三十下,要比用平常的棍杖捶打几百下还厉害。所以很多人都被打死。”隋文帝听了心里很不是味道,因此下令把宫殿内的棍杖都去掉,以后要有什么惩罚,都交到各部门自己处理。后来楚州行参军李君才上言说:“陛下对高熲的宠信太过头了。”隋文帝勃然大怒,命人杖责他,但宫殿里再也找不到棍杖,于是用马鞭捶打他,当场把李君才给打死了。从那以后,宫殿内又重新安放了棍杖。没过多久,隋文帝又发了一次盛怒,再次在殿廷把人给打死了。又有一次,隋文帝又要打人,兵部侍郎冯基再三劝谏;隋文帝不但没有听从,反而在殿廷上把那人给活活打死。隋文帝很快也后悔了,并派人去好言安慰冯基,而气愤那些没有进谏的大臣们。


五月初九(乙未),隋文帝下诏说:“自从魏末丧乱以来,军人都是临时设置住坊或府第。他们南征北伐,居无定所,家里没一堵完整的墙壁,地里也没一棵长根的桑树。朕非常怜悯他们。从今开始,凡是军人,都应该隶属各个州县,开垦田产、登记户籍,和百姓一样。军府的统领,应该依据原来的规定。同时,取消山东和河南以及北方边境新添置的军府。”


六月初五(辛酉),隋朝立下制度,年满五十岁的百姓可以免除徭役,允许收庸代役(即雇佣他人取代服徭役)。


七月十八(癸卯),隋文帝任命纳言杨素为内史令。


十一月十八(辛丑),隋文帝到南郊祭祀。


江南自东晋以来,刑法疏松,世族成员总是陵驾在寒门之上。隋朝灭陈之后,隋朝的地方官吏都改变了做法。苏威重新制定了《五教》,让民众不论老幼都背诵下来。因为隋朝的刑法严苛,所以士大夫和民众无不抱怨。民间还有谣言说,隋朝将把江南的民众全都迁徙入关,因此广大民众无不惊慌恐骇。于是婺州人汪文进、越州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全都起兵反叛,自称天子,署置百官。乐安人蔡道人、蒋山人李凌、饶州人吴世华、温州人沈孝彻、泉州人王国庆、杭州人杨宝英、交州人李春等也都自称大都督,攻陷他们所在的州县。南陈原来的境内,大多数地区都反叛,大的有几万人,小的也有数千人。他们互相影响,捉了县令,有的抽了他们的肚肠,有的把他们的肉割下吃了,还说:“看你还能强迫侬背诵《五教》!”朝廷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镇压各地的叛乱。


杨素将要渡过长江时,派始兴人麦铁杖戴着藁早,在夜里游过江去侦查敌情。他来回游了几趟,结果被叛军捉获。叛军派三十人拿着武器看守他。麦铁杖夺了看守士兵的刀,乱砍乱杀,居然将那三十人全杀掉了,还割下他们的鼻子,放在怀里带回来。杨素大为惊奇,当即上奏授予他仪同三司的官职。


杨素率领水军从杨子津进入长江,然后到京口出击贼帅朱莫问,打败了他。杨素接着进击晋陵的贼帅顾世兴和无锡的贼帅叶略,全都镇压了他们。沈玄战败后逃走,结果被杨素追上活捉了。高智慧占据浙江东岸,在那里竖立为营寨,周长达一百多里,船舰满江都是。杨素准备出击他。他的部下子总管南阳人来护儿跟杨素说:“吴人敏捷凶悍,擅长水战。他们是一帮亡命之徒,我们很难和他们争锋。明公应该严阵以待,千万不要和他们交锋。请给我几千奇兵,我们将暗中渡过长江,突然袭击他们的壁垒。到那时,他们退又没了归路,进又无法开战。这就是当年韩信破赵的策略。”杨素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来护儿带着几百轻舸直接登上江岸,突袭并攻破高智慧的军营。然后乘风纵火,烟焰冲天。贼兵看到大火,非常害怕,军心大乱。杨素趁机纵兵奋击,彻底击溃了贼兵。高智慧逃进大海。杨素率军紧跟着追到海曲,然后召行军记室封德彝前来商议对策。封德彝去时不小心跌进水里,幸好被人救上,差点没被淹死。他换了衣服去见杨素,根本没提这事。杨素后来知道了,问他为什么一句不提这事。封德彝说:“这是我个人私事,所以没提。”杨素感叹不已,对他刮目相看。封德彝名伦,用字称呼,是封隆之的孙子。汪文进任命蔡道人为司空,坚守乐安。杨素接着进讨他,也把他们镇压了。


杨素派总管史万岁带领二千将士,从婺州走小路翻山越岭,有时还渡过海湾,攻破了贼兵占据的无数溪洞。史万岁前后经历七百余战,转战了一千多里,毫无音讯长达一百多天,大家都以为史万岁早已全军覆没。史万岁把书信藏在竹筒中,浮在水面上。有人到河里提水,结果发现了竹筒,便转告了杨素。杨素向朝廷汇报他的事迹,隋文帝嗟叹不已,赐给史万岁家里十万钱。


杨素又在温州打败沈孝彻。随后由陆路向天台进军,直逼临海。他追逐捕杀逃逸的残余贼兵,前后经历了一百多战役。高智慧被迫退保闽、越地区。隋文帝觉得杨素长期在外,非常辛劳,便派人用驿马传他入朝。杨素因为还有不少残余叛军尚未消灭,担心他们成为后患,便再次请求出征。于是他乘坐驿马来到会稽。王国庆自以为海路艰难险阻,北方人一定不习惯,便没怎么防备。结果杨素率领战船突然从海上过来,王国庆惶恐之下,急忙丢弃了泉州城逃走。他的余党分散逃入海岛,有的则守在山里的溪洞里。杨素分别派遣诸将,水陆两路同时前往追捕。他还暗中派人去劝说王国庆,叫他杀了高智慧,并献上他的首级自赎。王国庆果然活捉高智慧,绑了他送给杨素。杨素将他在泉州处斩,他的残余党徒则全部投降。因此江南的大乱很快得以平定。


杨素班师回朝。隋文帝派左领军将军独孤陀到浚仪迎接并慰劳他。他快到京师时,朝廷派来慰问的每天都有人来。隋文帝拜杨素的儿子杨玄奖为仪同三司,对杨素的赏赐非常丰厚。独孤陀是独孤信的儿子。


杨素用兵很有谋略,治军也十分严整。每次面临大敌之前,他总是寻找手下将士的过失,然后将他们处斩以明军令,多时一百余人,少时也不下十来人。他面前流满了鲜血,而杨素谈笑自若。每当和敌军对阵时,他总要先命令一二百人冲向敌军的阵容。冲陷了敌阵就算了,如不能冲陷而回来的,不论多少人,全被处斩。然后他又命令另外的二三百人再次冲锋,如法炮制。将士虽然两腿发抖,但也因此有了必死的决心,所以他战无不胜,称为名将。杨素那时正无比尊贵,得到隋文帝的极大宠幸。隋文帝对他言无不从,而跟从杨素出征的,再微小的功劳也一定会被记录下来。至于其他将领,虽有大功,却经常被朝廷文吏给压抑。所以杨素虽然十分残忍,他的将士也因为这点,都愿意跟从他。


这期间,隋文帝任命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出镇江都,并重新任命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


番禺的夷人王仲宣造反,岭南的很多部落首领都响应了他。他带领他们包围了广州。广州总管韦洸中流矢死了。朝廷下诏让他的副手慕容三藏暂时负责广州行台的军事,又下诏派给事郎裴矩去巡视和安抚岭南。裴矩来到南康,得到几千士兵。王仲宣派别将周师举包围东衡州,裴矩和大将军鹿愿出击并杀了周师举,然后进军到南海。


高凉洗夫人派她的孙子冯暄带兵来救广州。冯暄和贼将陈佛智历来关系很好,所以故意逗留着不肯前进。洗夫人知道后,非常愤怒,派使者拿下冯暄,把他关进州里的监狱,改派另一个孙子冯盎出讨陈佛智,并把他杀了。冯盎接着进军,在南海和鹿愿会合,然后和慕容三藏合并一道,出击王仲宣。王仲宣的部众因此全面溃散,广州这才得以保全。洗氏亲自披上战甲,乘坐一匹甲马,身后高擎一面锦伞,身边带着张弓搭箭的骑兵卫士,跟从裴矩巡抚岭南的二十多州。苍梧首领陈坦等人都前来谒见,裴矩承制全权署任当地的刺史和县令,并让他们回去统领自己的部落。于是岭南之乱也得以平定。


裴矩接着回朝复命。隋文帝跟高熲和杨素说:“当时韦洸带领两万士兵,不能及时抵达岭南,朕总是担心他的兵员太少。裴矩只带着三千弱卒直接前往南海,就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有这么能干的臣下,朕还有什么好担忧!”便任命裴矩为民部侍郎。他还拜冯盎为高州刺史,追赠洗夫人的丈夫冯宝为广州总管和谯国公,并册封洗氏为谯国夫人,开设谯国夫人幕府,为她安置长史以下的官属,还发给他们官署印章。隋文帝让洗夫人全权指挥自己部落六州的兵马,如有紧急情况,可以便宜行事。他还敕令,因为洗夫人忠诚效力的缘故,特赦冯暄逗留不前的罪过,拜他为罗州刺史。独孤皇后也赐给洗夫人首饰以及宴服一袭。洗夫人将隋朝赐给她的东西都放在一个黄金箱子里,分别和当时南梁和南陈赐给她的物品,各藏在一个府库里。每年召开新年大会时,洗夫人总把这些物品陈列在庭院里,出示给子孙们看,说:“我事奉了三代君主,用的只是一颗忠顺的心。今天他们赐给我的物品都在,这就是我的报酬。你们都应该念及我的苦心,尽到你们对天子的赤胆忠心!”


番州总管赵讷贪婪暴虐,各个俚族和獠族部落中都有很多人逃亡反叛。洗夫人派长史张融上呈一封密封的奏折,谈到对他们加以安抚的必要,还指控了赵讷的罪行,说他不能招怀远方的民众。隋文帝派人前往调查赵讷,发现了他的赃款,于是将他绳之于法。隋文帝还委托洗夫人前去招抚和慰问逃亡和反叛的民众。洗夫人亲自带着隋文帝的诏书,自称是朝廷使者,历经了十多个州,宣读了隋文帝的旨意,向俚族和獠族民众解释了情况。她所到之处,反叛的民众无不投降。隋文帝非常嘉许她,因此将临振县赐给洗夫人,作为她的汤沐邑(即来朝见时的封邑),追赠冯仆为崖州总管和平原公。


开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正月十五(丁酉),隋文帝因为很多从南陈那里得到的古器出现奇怪的变化,所以下令将它们全部销毁。正月十九(辛丑),高丽派使者前来朝贡。正月二十四(丙午),皇太子妃元氏去世,隋文帝在文思殿举办她的丧礼。


二月初六(戊午),吐谷浑派使者前来入贡。当初吐谷浑可汗夸吕听说南陈灭亡,大为惊惧,急忙跑到远方,据险自保,不敢再次入寇隋境。夸吕可汗去世后,他儿子世伏继立,并派他兄长的儿子无素奉表前来称称藩,并献上地方特产,还请求把自己的女儿送到隋朝的后宫使唤。隋文帝跟无素说:“如果同意你的请求,其他国家得悉了,必当效法,朕将如何拒绝!朕一心想着如何爱护百姓,让大家都得到满足,怎么会去聚敛女子,用以充实后宫!”最终没有答应。


同时,隋文帝任命大将军苏孝慈为工部尚书。平乡县令刘旷有奇异的政绩。他总是用大义和道理告诫晓喻前来诉讼的人,大家都自我引咎离去,所以监狱里都长满了野草,庭院十分冷清,门可罗雀。他后来升任临颍县令。高熲举荐刘旷,说他的清名和善政是天下第一。隋文帝召见并勉励了他,然后跟身边的侍臣说:“如果不给他特殊的奖赏,将用什么来鼓励其他人!”二月二十四(丙子),隋文帝下优诏擢用刘旷为莒州刺史。


二月二十七(己卯),突厥派使者来贡献七宝碗。二月最后一天即二十九(辛巳),日食。


三月初一(壬午),隋文帝派通事舍人若干洽出使吐谷浑,并于次日任命幽州总管周摇为寿州总管,朔州总管吐万绪为夏州总管。夏四月初七(戊午),突厥雍虞闾可汗派他的特勤前来上朝。五月二十三(癸卯),隋文帝下诏让朝廷百官全都上朝堂来上呈密封的奏事,并在两天后任命右卫将军元旻为左卫大将军。秋七月初十(己丑),隋文帝任命柱国杜彦为洪州总管。


当初,隋文帝杨坚尚未发迹时,和自己的母弟滕穆王杨瓒不和。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任命杨瓒为大宗伯。杨瓒担心遭到家祸,暗中想除掉杨坚,但杨坚知道后还是隐瞒了这事。杨瓒的妃子是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顺阳公主。她和杨坚的妻子独孤氏历来不和,暗中做迷信赌咒独孤氏。杨坚曾叫他休了顺阳公主,但杨瓒不肯。这年秋八月,杨瓒跟从隋文帝前往栗园,突然在那里暴病身亡。当时人们都怀疑他是被下鸩毒害死的。八月二十六(乙亥),隋文帝从栗园回宫。


同时,沛达公郑译也去世了。郑译字正义,是荥阳开封人。他祖父郑琼曾任北魏太常,父亲郑道邕曾任北魏司空。郑译颇有学识,也懂得音乐钟律,还擅长骑射。郑译的堂叔公开府郑文宽,娶了北魏平阳公主,也就是北周创始人宇文泰妻子元氏的妹妹。公主没有儿子,宇文泰便命令郑译作为后嗣。因此郑译小时候就得到宇文泰的宠爱,总是和宇文泰的儿子们一道游玩。他十来岁时,曾去拜谒相府司录李长宗。李长宗和孩子们一块戏弄他,郑译严肃地跟李长宗说:“明公的位望不轻,应该得到我辈的瞻仰。怎能轻率地和孩子们游戏,失去自己的尊严。”李长宗非常惊异。郑文宽后来自己有了两个儿子,郑译于是回了自己的家。


周武帝宇文邕时,郑译出任给事中士,后拜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他和仪同刘昉总是侍奉在周武帝身边。郑译当时丧妻,周武帝让他娶西梁的安固公主。当周武帝除掉宇文护亲政时,他任命郑译为御正下大夫,不久就转为太子宫尹。当时太子宇文赟缺乏德行,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即王轨)总是劝周武帝废太子而改立秦王,因此太子总是很不自安。周武帝后来下诏派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于是暗中跟郑译说:“秦王是皇上的爱子。乌丸轨是皇上的宠臣。我们这趟西征,弄不好不就成了公子扶苏吗?”郑译说:“希望殿下努力表现仁孝。只要不要失去作儿子的基本道理就行了,千万不要有其他的担虑。”太子听从了他。打败吐谷浑时,郑译功劳最大,因此被赐爵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后来他被指控猥亵皇太子,周武帝非常气愤,将他除名为民。太子重新召他回来,郑译和他照样像以前一样亲狎,并趁机跟太子说:“殿下何时才能得到天下?”太子因此和他更加亲密。周武帝去世后,太子嗣位,成为周宣帝。他越次授任郑译为开府、内史下大夫、封归昌县公,食邑一千户,将朝政委托给他。郑译不久又升迁内史上大夫,进封沛国公,食邑五千户。周宣帝还封他儿子郑善愿为归昌公,郑元琮为永安县男,还让郑译负责监修国史。郑译颇为专权。当时周宣帝巡幸东京,郑译擅自挪用官府木材,营建自己的私第,结果被弹劾,再次除名为民。刘昉多次向周宣帝进言,周宣帝又把他召回,对他的恩遇如初,并下诏让他兼领内史事。


当初,杨坚和郑译有同学的交情,郑译又一直觉得杨坚仪表奇伟,便倾心和他相结,在帮助杨坚取得政权方面立了汗马功劳。这些前面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郑译生性轻薄阴险,不亲政务,贪赃枉法,声名狼籍,因此杨坚逐渐疏远了他,但因为他的功劳,不忍心废黜流放,只是让他挂名而已。杨坚受禅成为隋文帝后,让郑译以上柱国公的身份离职,赏赐十分丰厚。隋文帝后来下诏让郑译参加编撰律令,又任命他为开府兼隆州刺史,但他请求离职治病。隋文帝曾在醴泉宫召见他,并设宴招待,跟他说:“爱卿贬退已久,朕心里十分怜惜。”于是恢复他的沛国公爵位和上柱国的头衔。隋文帝看着侍臣们说:“郑译与朕同生共死。在朕危难之时,出言相助。朕何时敢忘了这事!”郑译于是举起酒杯为隋文帝上寿。隋文帝当场让内史令李德林书写册封诏书。高颎跟郑译开玩笑说:“郑公多年安逸,毛笔都干了。”郑译答道:“臣出任封疆大臣,后来拄着拐杖回来,身上没有一钱,用什么润笔?”隋文帝听了大笑。没多久,隋文帝下诏让郑译参与议决雅乐之事。郑译觉得北周时七声残缺,而大隋受命,礼乐应该更新,所以更修了七始之义,命名为《乐府声调》,共八篇。上奏后,隋文帝很满意,不久又提拔他为岐州刺史。在任一年多,郑译又奉诏回到太常寺负责制定雅乐。隋文帝慰劳他说:“律令靠郑公制定,音乐靠郑公指正。礼乐律令,郑公占有了四分之三,算是够美了。”郑译接着回到岐州,这年死在任上,年五十二岁。隋文帝派人前往吊唁祭典,谥名为达。


十二月初九(丙辰),靺鞨派使者到长安进贡地方特产。


要想知道隋朝以后的情况,请看下篇的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