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五胡乱华系列九:庾氏当权之五:郭默伏诛与陶侃去世

(2015-12-15 08:07:11) 下一个

公元329年四月,平定苏峻叛乱的平南将军温峤因病去世,他的军司刘胤不久接任了江州刺史。刘胤从来往的商贩那里赚了大笔钱财,以私废公。

冬十二月,朝廷下诏征后将军郭默为右军将军。郭默喜欢当边防将领,不愿意入京宿卫,便将他的想法告诉上司刘胤,希望他为自己转寰。刘胤说:“这么重大的事情不是我能办到的。”郭默即将赴召上任时,向刘胤索要盘缠;刘胤不给,郭默因此十分怨恨刘胤。刘胤的长史张满等人素来轻视郭默,有时甚至打赤膊和他相见,郭默所以经常切齿痛恨。腊日,刘胤赏给郭默火腿和老酒;郭默不屑一顾,把酒肉都扔到水里去。适逢有司上奏说:“如今朝廷府库空竭,百官没有俸禄,收入只靠江州的运漕。刘胤那里商贩来往不断,而他却以私废公,收入全进了自己腰包。请求免去刘胤的官职。”诏书下来后,刘胤却不即时回到建康领罪,还向上申诉为自己辩护。

侨人盖肫掠夺别人的女子为妻,张满让他将该女子归还人家。盖肫不肯,便挑拨郭默道:“刘江州不接受免官的处分,暗中必有反叛的打算。他和张满等人日夜计议,只忌怕郭将军一人,一心想把将军先除掉。”郭默觉得的确如此,便带领几个门徒半夜就到刺史府邸门前等候,准备一清早大门开时就去偷袭刘胤。刘胤的将吏想拦拒郭默,郭默呵斥道:“我奉诏讨伐叛逆,敢动者诛三族!”于是直接进入府内的寝室,将刘胤牵出杀了。郭默出府后,又收捕了刘胤的僚佐张满等人,诬告他们犯了大逆不道罪,把他们都杀了。郭默把刘胤的首级送到京师,同时还伪造诏书,宣示江州府内外。郭默还夺了刘胤的女儿以及各个妃妾,连同金宝,装满自己的船只,最初说是要沿江前往京都,后来却又停在刘胤原来的府邸。郭默还发函招引谯国内史桓宣和原温峤督护王愆期。王愆期害怕被他威逼,便劝郭默自称平南将军兼江州刺史,郭默答应了。王愆期趁机逃往庐山,而桓宣则坚守谯国,不理郭默。

翌年即公元330春正月,刘胤首级抵达建康。司徒王导觉得郭默骁勇善战,很难制服,便将刘胤的首级在大航示众,接着任命郭默为江州刺史。

太尉陶侃听说后,卷起袖子拍案说道:“此中必定有诈。”即刻带兵前去讨伐。郭默派使者给陶侃送去妓妾以及绢布,并伪造了中诏上呈给陶侃。多数参佐都劝陶侃说:“郭默如果没有奉诏,怎敢如此放肆!明公如果打算进军,应当等待朝廷的诏书。”陶侃厉色地说:“圣上年幼,诏令并不出自他自己的胸怀。刘胤是朝廷任命的,虽然毫不胜任,但怎么能擅自对他施加极刑!郭默仗恃自己的勇敢,在自己的任上贪婪残暴。他觉得大难新近才平息,朝廷的政策比较宽松简单,便想趁机施展他的蛮横!”于是派使者上表向朝廷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写信给王导说:“郭默杀了地方州牧,便任命他为地方州牧。那么一旦他杀害了宰相,朝廷也便任命他为宰相不成?”王导只好收起刘胤的首级,给陶侃回信说:“郭默据长江上游的优势,加上又有战舰作为资本,我所以才暂时包含隐忍,让他得到他要的地盘,使朝廷得以喘息的机会,再偷偷戒严备战。只待足下的大军来到,我们这边也就出发和足下会合。这难道不是韬光养晦以成就大事的做法吗!”陶侃笑道:“我看更像是韬光养贼!”

豫州刺史庾亮也请求出兵讨伐郭默。朝廷下诏加庾亮为征讨都督,率领步骑二万前往与陶侃会合。

西阳太守邓岳和武昌太守刘诩都怀疑桓宣与郭默同谋。豫州西曹王随说:“桓宣尚且不肯依附祖约,却怎么肯和郭默同伙!”邓岳和刘诩便派遣王随前往桓宣那里观察动静。王随劝说桓宣道:“明府内心虽然不同意郭默的做法,但却没机会自我表明。我看最好还是让儿子随我当人质去!”桓宣便派儿子桓戎和王随一道去迎接陶侃。陶侃聘请桓戎为助手,上表任命桓宣为武昌太守。

郭默打算南下占据豫章,正好遇上太尉陶侃的大军来到。郭默首战不利,只好退入城中固守,聚集大米作为堡垒,向陶侃显示自己粮草的充足。陶侃派兵堆筑土山以居高临下。陶侃爱惜郭默的骁勇,想存活他,便派郭诵去见郭默。郭默答应投降,但他的部将张丑和宋侯等人担心被陶侃所杀,便从中作梗,使得郭默不能及时出城投降。

三月,庾亮大军抵达湓口,于是各路大军云集。夏五月,郭默部将宋侯绑了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在军门将郭默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建康。郭默党羽同时被杀的有四十人。朝廷下诏任命陶侃都督江州,兼领刺史;任命邓岳负责交、广二州的军事,领广州刺史。陶侃回到巴陵,趁机将总部迁移到武昌。庾亮则回到芜湖,辞让赏赐的爵位不受。

这时朝廷开始建造新的宫殿。不久,迁徙乐成王司马钦为河间王,封彭城王司马纮的儿子司马浚为高密王。

公元331年冬,晋成帝祭祀太庙,朝廷下诏将祭祀用过的肉送给司徒王导,并且命令他上朝不用下拜。王导称病推辞不敢当。当初,晋成帝即位时年幼,每次见到王导总要下拜,给王导手诏时则总是声称“惶恐言”,中书作诏则说“敬问”。这时有司评议问道:“朝廷元会那天,皇上是否应当敬拜王导?”博士郭熙和杜援以为:“礼数中没有君主拜臣的成文,所以我们觉得不应当敬拜。”侍中冯怀则以为:“天子临幸辟雍殿时,都要敬拜三老。何况王司徒是先帝的师傅!我觉得应当尽礼敬拜。”荀组的儿子侍中荀弈以为:“元会是三次朝会的首会,应当明确君臣之礼,所以不应敬拜。如果是其他日子的小型朝会,自然可以尽礼。”晋成帝下诏遵从荀弈的建议。

公元332年秋,后赵将领郭敬南下劫掠江西一带,太尉陶侃派儿子平西参军陶斌和南中郎将桓宣乘虚进攻樊城,尽数俘虏了他的部众。郭敬急忙回去救樊城。桓宣和他在涅水遭遇,郭敬前军大败,桓宣军队也死伤过半,但还是抢回了被郭敬劫掠去的全部财物。陶侃兄长的儿子陶臻和竟陵太守李阳进攻并占领了新野。郭敬害怕,只好退去。桓宣和李阳于是攻拔了襄阳。

陶侃让桓宣镇守襄阳。桓宣招怀新来归附的民众,简化刑罚,强调威仪,鼓励农桑,有时甚至亲自用轻马车拉着农具,带领农民耕耘收获。桓宣在襄阳十多年,后赵人来进攻时,桓宣总是以寡弱的兵力固守,后赵人不能取胜。当时的人们认为他的功勋和能力仅次于祖逖和周访。

十一月,朝廷升迁太尉陶侃为大将军,允许他带剑穿鞋上殿,入朝也不用一步一趋,拜见时赞礼官不呼其名而只称其官职。陶侃再三辞让,不肯接受这些殊荣。

十二月,晋成帝搬进新宫。

长沙公陶侃到晚年时深深因为自己的地位太高而担忧,便尽量不干预朝政,还屡次要告老还乡。他的佐吏苦苦将他留下。

公元334年六月,陶侃重病不起,上表要求逊位,说:“臣少年时就孤苦贫寒,最初的愿望有限。过蒙圣朝历世的殊恩和陛下的睿鉴,恩宠越来越深。有始必有终,自古历来如此。臣年近八十,位极人臣,现在善始善终,又有什么遗恨!但因为陛下正年富力强,而余寇尚未诛灭,山陵尚未回返,所以还经常愤忾兼怀,不能自已。臣虽不知天命,却早已年迈。国家对臣特殊恩顾,赐封臣为长沙公。臣去世之日,当归葬老骨在自己的家园。臣父母的旧葬,如今都在寻阳。在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死亡时却不想再和父母分离了。臣已经请封国的臣下去做墓穴迁改的事情,定在来年秋季,即准备奉迎他们的棺柩。等到改葬事情完毕,臣便将告老离开籓镇。来不及对付所担心的外患,就得此重病,臣经常伏在枕上感慨万千,情不自胜。臣前不久还认为自己年齿虽大,但估计尚可小延数年,准备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虎,所以派遣毌丘奥到巴东,授命桓宣到襄阳。这些良好的计划尚未实现,没想到这么快就要与世永别!臣这方镇的重任,内外的紧要事务,都必须及时处理。因此臣愿陛下尽快挑选大臣接替,一定必须得到既能奉行并宣扬王道,又能遵从并成就臣遗志的良才,那么臣死之日,也就是臣再生之年。

“陛下虽然圣姿天纵,英奇日新,但毕竟现在百废待兴,所以应当依赖各位俊才。司徒王导鉴识经远,光辅三世;司空郗鉴简素贞正,内外惟允;平西将军庾亮雅量详明,器用周时。他们即是陛下的周公和召公。”

陶侃同时派遣左长史殷羡带上朝廷赋予的节杖、车麾、帐幕、曲盖、侍中貂蝉、太尉印章、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的刺史印传和棨戟到建康归还朝廷。陶侃的军资、器仗、牛马、舟船,全都有记载明了的帐薄。他还盖印封了仓库,陶侃自己加管钥匙。最后陶侃将后事托付给右司马王愆期,让他以督护的身份统领部下文武官员。

六月十八,陶侃乘舆车出了武昌城,到临津上船,准备回到长沙去。他望着王愆期说道:“老子婆娑,正坐诸君!”次日(乙卯日),陶侃在樊谿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晋成帝下诏追赠陶侃为大司马,假以蜜章,祠以太牢。陶侃遗嘱交代将自己安葬在长沙国南边二十里,他的故吏在武昌西面为他刊立石碑和画像。

陶侃在军队任职四十一年,明白刚毅,善于判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在他的治理下,从南陵直到白帝,几千里的地方,路不拾遗。比及陶侃去世,尚书梅陶给亲人曹识写信说:“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等人是比不上他的。”谢鲲的侄子谢安常说:“陶公虽然很懂得应用律法,然而总是悟得律法之外的意思。”

七月初五,朝廷加平西将军庾亮为征西将军、假节、负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的军事、领江、豫、荆三州刺史,出镇武昌,事实上等于接替了陶侃。庾亮聘请殷羡的儿子殷浩担任他的记室参军。殷浩与豫章太守褚裒、丹杨丞杜乂,都以识度清远,善谈《老》《易》而驰名江东,殷浩尤其以他的风流成为名流之首。褚裒是褚略的孙子;杜乂则是杜锡的儿子,杜预的孙子。桓彝曾跟褚裒说过:“季野(杜乂的字)有皮里《春秋》。”言外之意就是他虽然表面上不会评论他人的是非,而内心却很有褒贬。谢安说:“褚裒虽然话不多,但四时之气他全都具备。”

九月十一,卫将军江陵公陆晔去世,死时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车骑大将军。

公元335年春正月初一,晋成帝加元服(即成年亲政),同时大赦并改元。

司徒王导因为身体赢弱有病,无法出席朝会。三月十七,晋成帝临幸王导的府邸,和大臣们在内室举行宴会,同时还敬拜王导和他妻子曹氏。侍中孔坦暗中上表恳切谏阻,认为晋成帝刚加了元服,举止应当顾全礼仪,不该继续对臣下敬拜。晋成帝采纳了建言。孔坦又因为晋成帝委政于王导,从容地规劝道:“陛下年岁已长,见识也日益增长;现在应当广泛地听取其他大臣的意见,拣对的采纳。”王导听说后开始讨厌孔坦,便改任他为廷尉。孔坦不得意,于是称病离职。

丹杨尹桓景,为人谄巧,因而得到王导的喜爱。适逢荧惑(火星)有好几十天一直停留在南斗附近,王导便跟领军将军陶回说:“南斗对应扬州,我觉得应当逊位以避免天谴。”陶回说:“明公以明德辅佐皇上,现在却和桓景打得火热,这样怎么能叫荧惑退舍!”王导深感惭愧。

王导聘请太原人王濛为助手,聘请王述担任中兵属。王濛不修小节,而以清约见称,和沛国人刘惔齐名,关系密切。刘惔常称赞王濛,说他性情至通而自然有节。王濛说:“刘君对我的了解,胜过我对自己的了解。”当时号称风流的人中,以刘惔和王濛为首。

王述是王昶的曾孙。他的父亲王承曾是司马睿镇东府的从事中郎,很受到司马睿的敬重。王承少年时就有声誉,而且推诚待物,很懂得仁恕的道理,因此大家都喜欢他。永嘉东渡的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等人名望都在他之下,可算是中兴的第一名臣。王承四十六岁去世,朝廷内外无不痛惜。王述字怀祖,少年时就失去父亲,因为事奉母亲至孝而知名。他安于贫困,不求闻达,生性沉静。每次坐客辩论得很激烈时,王述总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不怎么出声。到了三十岁,王述尚未知名,人们以为他有点痴呆。王导因为他的门第而聘用了他。待到见面后,王导只问他东边的米价如何,王述张着大眼不回答。王导叹息道:“王掾并不痴呆。人们怎么会说他痴呆?”曾经看见王导每次发言,满座的人莫不赞美,王述正色地说:“人非尧舜,怎么可能每件事情都像你们说的那样尽善尽美!”王导当场严肃地感谢他的直言。

这月即正月,后赵王石虎南游,来到长江边上才回返。他的麾下有十来个骑兵来到历阳(今安徽和县)附近,历阳太守袁耽上表将这事禀报朝廷,但却没有具体提到有多少骑兵。朝廷因而震动惊惧,司徒王导请求出兵讨伐。夏四月,朝廷加王导为大司马、假黄钺、都督征讨的军事。四月十五,晋成帝在广莫门阅兵,分别命令各位将领带兵去救历阳,同时加强慈湖、牛渚、芜湖的卫戍。司空郗鉴派广陵相陈光带兵前去保卫京师。后来很快又听说后赵的骑兵根本没多少人,而且已经离去了。四月二十,朝廷解除戒严,王导自动解除大司马的官职。袁耽因为轻率妄言的罪责而被免官。

后赵征虏将军石遇入寇中庐,进攻镇守襄阳的桓宣。东晋辅国将军毛宝、南中郎将王国、征西司马王愆期等人率领荆州的军队前去相救,驻军在章山。石遇进攻襄阳二十多天,无法攻克,军中又闹饥荒和瘟疫,只好退兵回去。

东晋将军淳于安进攻后赵琅邪郡的费县,俘获了不少敌兵后回归。

这期间东晋大旱,会稽和馀姚的大米居然卖到每斗五百钱。王导上疏自责并请求退位。晋成帝下诏书,高度评价了作为三朝元老的王导,不让他辞职。王导再三要求,但诏书累次不许,王导只好又回来管事。

这年,晋明帝的母亲建安君荀氏去世。荀氏在后宫里中,受到如同太后一般的尊重。晋成帝下诏追赠她为豫章郡君。

要想知道东晋在陶侃去世以后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