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五胡乱华系列三:八王之乱之五:三王勤王与赵王之死

(2015-08-21 07:35:57) 下一个

赵王司马伦于公元301年正月篡位之后不久,又假惺惺地尊晋惠帝为太上皇,改金墉城为永昌宫,又立自己的世子司马荂为皇太子,其他儿子也都封王,并都官拜侍中,统领殿中兵马。司马伦又封梁王司马肜为宰相,孙秀为侍中兼中书监,还任命禅让有功的司马威为中书令,张林为卫将军,其馀党羽,皆为上卿或将军。超阶越次的官员不可胜数,甚至奴仆士卒,也都加爵位。每次朝会,坐在殿堂上的官员个个身着貂袍蝉褂,当时京城曾流行这样的谚语:“貂不足,狗尾续。”这就是成语“狗尾续貂”的来源。那年,各地所举荐的贤良、秀才、孝廉都不用考试,各郡国的听差以及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都被任命为官吏。在司马伦登基大赦时在职的郡守县令全都封侯,郡里的纲纪(主要助手)全提为孝廉,而县里的纲纪也都提为廉吏。国库里的储蓄根本不够这些赏赐。因为封侯的人数太多,以致于来不及铸造印章,于是多数人仅仅以白板封侯。

当初,平南将军孙旂的儿子孙弼、孙旂弟弟的儿子孙髦、孙辅、孙琰全都依附孙秀,又因为是同族,便在几个月之间官至显赫。孙弼等四人都成为将军,封郡侯,孙旂本人也升为车骑将军。孙旂认为孙弼等人接受司马伦的官爵,并非取之正道,将来必定会给孙家带来祸害,便派小儿子前往指责他们。但孙弼等人不听劝阻,孙旂无法制止,唯有痛哭而已。

当时有很多好像对司马伦不利的奇怪自然现象。比如有一次司马伦亲自去祭祀太庙,回来时遇到大风,将他乘坐的麾盖吹断了。司马伦眼上有个瘤,当时不少人把他看成是妖怪。

不久,司马伦为了断绝后患,又派人谋杀了前太子司马遹的儿子也就是前皇太孙司马臧。孙秀擅专朝政,司马伦所出的诏令,孙秀可以随意更改,也可以擅自书写青纸作为诏令,朝行夕改,官员无时不在变换。原通事令史张林因功升迁侍中,但仍不满足,便写信给司马伦,要求赐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尊贵程度犹如政治局常委)。司马伦征求孙秀的意见,孙秀道:“张林非常狠毒,虽然对陛下有功,但却不能重用。要不是因为张林执意要杀,张华本来是可以免死的,而陛下也不至于因此而大失众望。”司马伦便拒绝了张林的要求。张林听说后怒不可遏,便暗中给太子司马荂写信道:“孙秀专权,不合众人的心愿。而且他提拔的所谓功臣,都是扰乱朝廷的小人,应该把他们都杀掉。”司马荂把张林的信给司马伦看,司马伦又给孙秀看。孙秀说:“张林图谋不轨之心,已昭然若揭。陛下如果再不除掉他,将会后患无穷。”于是司马伦派人捉拿张林,把他杀了,并夷三族。

孙秀因为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这三王各自拥有强兵,据守重要藩镇,所以十分担心害怕,便派亲信党羽出任三王的参佐谋臣。孙秀又让司马伦为司马冏和司马颖加官进爵,想用恩宠来安抚他们。

当时司马冏坐镇许昌,听说司马伦篡位,便密谋要讨伐他。司马伦也因为司马冏重兵在握,怕他起事,便派遣心腹张乌前往察看动静。司马冏假装相安无事,张乌也没看出什么来,便返回洛阳,告诉司马伦道:“以我的观察,齐王决无反叛的意图。”司马伦于是放了心。

当时有两个叫王盛和王处穆的农民领袖聚众在河南沼泽地带造反,跟从的老百姓日以万计。司马伦派部将管袭作为司马冏的军司前往许昌,下诏命令司马冏自己招募兵马,前往讨伐乱民。司马冏因此趁机招募到三万兵马,让管袭为将军带兵出征。管袭打败并杀死了王盛和王处穆,把他们的首级送往洛阳。司马伦非常高兴,因此愈加松懈对司马冏的防备。司马冏招募到大军后,便找了个借口,将管袭杀了,与好友豫州刺史何勖和龙骧将军董艾等相约共同起兵,并派使者去约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乂以及新野公司马歆,并传送檄文给各个州郡藩国说:“逆臣孙秀,迷误赵王,应当共同诛讨。我今日起兵勤王,有不从命者,诛及三族。”

司马冏使者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后,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召见他的谋臣卢志商议。卢志说:“赵王篡逆,人神共愤。殿下收集英俊人才,是众望所归。现在高举义旗讨伐叛逆,百姓必然不召而至,攘臂争进,难道还怕不能成功!”司马颖听了非常高兴,便任命卢志为左长史(相当于军师),兖州刺史王彦、冀州刺史李毅、督护赵骧和石超等人为前锋,出征司马伦。远近民众纷纷响应,等到司马颖军队到达朝歌(今河南淇县)时,部众已达二十馀万。司马颖母弟司马乂在藩国常山(今河北正定)和太原内史(相当于市长兼卫戍司令)刘暾各自率兵作为司马颖的后继。

新野公司马歆得到司马冏檄文后,不知所从。他的男宠王绥说:“赵王不但与殿下更亲,而且势力也更强;齐王则更疏远而且弱小,殿下应该跟从赵王。”但参军孙洵在众人面前义正辞严地说道:“赵王凶逆,天下人应当共同诛讨,有什么亲疏强弱的说法!”司马歆觉得有理,便决定跟从司马冏。

有个叫夏侯奭的官吏在始平(今陕西兴平)带了几千人响应司马冏,并派遣使者邀请河间王司马颙参与勤王。司马颙是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孙子,最初世袭父亲的太原王爵位,后来改封为河间王。司马颙年轻时名誉很好,轻财好士,晋武帝曾赞扬他为藩王的表率。司马颙手下长史李含劝他道:“赵王不但年长,关系又盘根错节,齐王恐怕不是他的对手。而且赵王手下将领有闾和,张泓,都是尚武的人才,殿下应该从赵而反齐。”司马颙觉得有理,便派遣手下大将张方出讨夏侯奭及其同党。张方率军抵达始平,打败夏侯奭的乌合之众,并俘获了夏侯奭,将他腰斩杀死。

等到司马冏檄文到达河间王(河间王其实据守长安而不是河北河间)那里时,司马颙捆绑了司马冏的使节,将他送给司马伦,并派遣张方带兵帮助司马伦。张方大军抵达华阴时,司马颙听说司马颖已经起兵勤王,有二十万大军。司马颙觉得这二王的势力已经超过赵王,便急忙召张方回来,改为依附齐王。于是三王皆起兵勤王。

司马冏檄文到达扬州时,扬州人都要响应司马冏。扬州刺史郗隆因为他兄长的儿子郗鉴以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在洛阳,害怕被司马伦杀害而犹疑不决,便召集手下商议对策。主簿赵诱和前秀才虞潭都说:“赵王篡位,所有人都嫉恨他。今日义兵四起,他必败无疑。使君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亲自率领精兵,直接赶赴许昌,这是上策。要不则派遣部将带兵与齐王会合,这是中策。其次则是酌量派个小部队,跟随齐王作作意思,但这是下策。”等到手下僚佐都退下后,郗隆私下与别驾顾彦商量,顾彦道:“赵诱等人的下策,实际上是上策。”治中留宝、主簿张褒、西曹留承听说后,请求晋见,问道:“不知使君现在有何打算?”郗隆说:“两位皇帝对我都有恩典,所以我无所偏向,只想守卫本州而己。”留承说:“天下是武帝的天下。太上皇(指晋惠帝)继承皇位已久,而现在赵王却取而代之,很不公平。齐王顺应天时举事勤王,成败显而易见。使君如果不早日发兵响应,反而狐疑拖延,只怕灾难很快将要发生,扬州难保!”郗隆犹豫不决而不回答。郗隆抑下檄文六天不发,手下将士都感到愤怒。扬州参军王邃当时镇守石头城,扬州将士争相前往投奔他。郗隆派人在牛渚想要阻止他们,然而止不住。于是扬州将士推举王邃为首,前往攻打郗隆,结果郗隆父子以及顾彦等人战败而死。王邃将郗隆的首级送给司马冏。

负责沔北(即汉江之北,襄阳一带)军事的安南将军孟观,让参佐夜晚观察天象。参佐认为紫宫帝座没什么明显变化,料定司马伦必定不会失败,便决定为司马伦固守沔北。

司马伦和孙秀听说三王起兵,大为惊慌,便伪造司马冏的奏章说:“不知哪里来的贼人猝然围攻我齐王府,我懦弱而不能自固,唯有乞求中央大军前来相救,但愿归死朝廷。起兵确非我的本意!”孙秀把这一奏章宣示给朝廷内外,又派遣部将孙辅和李严带兵七千从廷寿关出征,部将张泓、蔡璜、闾和带兵九千从崿阪关出征,部将司马雅和莫原带兵八千从成皋关出征,抗拒司马冏。司马伦又派遣孙秀儿子孙会为都督,率领部将士猗和许超带禁卫兵三万抗拒司马颖。孙秀又让人日夜前往司马懿神庙祈祷请愿,然后诡称司马懿感谢司马伦,某日某日就会大破贼兵。司马伦和孙秀日夜祈祷,并让巫师挑选作战日期,又让人在嵩山身着羽衣,诈称仙人,作神书阐述司马伦的皇运将会长久,企图以此迷惑大众。孙秀还想派遣司马伦儿子司马馥和司马虔领兵上前线帮助各路大军作战,但司马馥和司马虔都不肯。司马虔历来和刘舆关系密切,孙秀便让刘舆劝说司马虔,司马虔方才率领八千人马为三军继援。

公元301年三月,司马伦手下猛将张泓率军进据阳翟(今河南禹州),与司马冏军激战。当时张泓等只有九千兵马,而司马冏有六万。但是司马冏兵马多为新近招募来的,没有作战经验,所以张泓屡次将他们打败,并把司马冏的军队逼退到颍阴(今河南许昌附近)。张泓乘胜紧逼,司马冏不敢和他正面交锋,便坚守壁垒。

然而一天夜里,孙辅和李严的兵营无故受惊大乱,二将便径自撤兵回归洛阳。孙辅怕司马伦降罪,便谎报军情道:“齐王兵盛,势不可当,张泓等已经战死了!”司马伦大为恐慌,便秘不声张,暗地里将儿子司马虔和许超召回。刚巧张泓大败司马冏的捷报来到,司马伦方才又派司马虔和许超回到前方。

张泓让部将孙髦和司马谭坚守大营,自己乘胜亲率各路大军渡过颍水(今颖河)攻打司马冏大营。司马冏派部将董艾奇袭孙髦,孙髦大败,率残兵逃回洛阳。张泓听说大营陷落,害怕董艾断了他的粮草,便急忙退兵。

孙髦回到洛阳,把败绩告诉孙秀。孙秀大惊。孙辅建议道:“现在重要的是,一定不能说失败。说失败则会导致军心涣散。”孙秀于是谎称说司马伦的军队已攻破司马冏大营,并活捉了司马冏,命令百官都来道贺,暂时稳住了人心。

另一路勤王兵马是成都王司马颖。公元301年四月,司马颖的前锋南下直抵黄河北岸,与孙会军对阵于黄桥。邺军前锋有三万左右,与孙会的军队旗鼓相当。孙会虽然其貌不扬,用兵却还有点办法。结果司马颖的前锋在黄桥被孙会等司马伦的军队打败,死伤一万多人。司马颖部将赵骧和石超等率领剩下的一万多残兵返回司马颖大军,邺军将士无不感到震骇。

司马颖与他的参佐商议道:“赵骧和石超都是我的猛将。现在首战即不利,我想退保朝歌,避避孙会的锋芒,诸位以为如何?”卢志说:“今日我军失利,敌军得志,有轻我之心。我若退缩,士气将会沮丧而不能再被我们使用。打仗怎会没有胜负!殿下不用气馁。不如即刻再选精兵,星夜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与敌再决一死战。这是用兵的奇妙之处。”兖州刺史王彦说:“卢先生说的有理。当年汉高祖在荥阳惨败,却最终在垓下力克项羽。殿下虽有黄桥的小挫折,却仍然还有十五万虎狼之师,何患不胜?”司马颖采纳了二人的建议,于是重振旗鼓,继续南下。

司马伦就黄桥大捷论功行赏,封士猗、许超和孙会都为持节将军。士猗和许超皆自以为居功为首,便不服孙会的节制。于是孙会号令不行,军令不一。士猗和许超又因为黄桥的胜利而轻视司马颖,不作军事上的防备,终日饮酒作乐。黄桥大捷五天后,探马报说司马颖的二十万大军已进抵湨水(今河南济源南),正要渡过黄河直逼京师。孙会等大为惊惧,便即刻启程前往堵截。司马颖率领各路大军以逸待劳,和孙会等司马伦兵马大战于湨水。孙会等大败,与士猗和许超弃军南走,夺得一艘渔船,渡河逃回洛阳。司马颖于是乘胜长驱,率大军也渡过黄河。

自从司马冏等起兵以来,朝廷百官将士都想趁机把司马伦和孙秀杀了。孙秀十分恐惧,不敢出中书省一步。等到听说河北的军队已经失败,孙秀更是忧懑得不知所为。司马威劝孙秀到尚书省和大臣们商议应战的预备事项。孙秀同意,结果命令京城里四品以下官员年满十五以上的子弟,都前往司隶,跟从司马伦出战。朝廷内外各军都想趁机劫杀孙秀,司马威异常害怕,便从崇礼闼径自跑回自己的住处。刚巧孙会、许超、士猗等逃回洛阳,便和孙秀密谋。士猗说:“我们虽然兵败,但还有几千士兵,可以出战,也许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许超说:“以我的看法,不如烧了宫室,把不依附我们的大臣都杀了,然后挟持司马伦,往南投奔孙旂和孟观。”孙会说:“孟观并非我们的亲党。看到我们境况窘迫,他必定会把我们扣押起来交给河间王,那时该怎么办?”孙秀说:“看来只好乘船东走入海才是上策。”商来商去也没商出个办法来。

左卫将军王舆与尚书司马漼商议道:“湨水之战后,司马伦大势已去。朝野之人都认为我俩是孙秀的死党,届时必然难逃夷族的命运。不如趁我二人现在仍然执掌禁卫,入宫杀了孙秀,将功补过。待到三王进京时,我二人这样也许可以免祸。”司马漼觉得有理,便和王舆率领营兵七百馀人,从南掖门入宫,命令宫中禁兵守卫各个大门,三部司马在里头为内内。王舆亲自前往中书省攻打在那里的孙秀、许超、士猗。当时孙秀等正在商议退策,听到外头乱哄哄的声音,急忙提起兵器出来防御。孙秀敌不过禁兵,便关闭中书省南门。王舆派兵登上墙顶,放火烧房,孙秀和许超、士猗被大火逼得只好匆促逃出,结果都被王舆的禁军杀死。王舆又捉拿住孙秀的不少党羽,把他们都杀了。

王舆接着屯兵在云龙门,召集八大臣进入皇宫殿中。众大臣来到后,王舆对坐在帝座上的司马伦说道:“请殿下顺天应民,把皇位归还给太上皇。”八大臣都说:“殿下应该听从左卫将军的请求。”司马伦哭着说道:“都是孙秀害了我!”便让人作诏书道:“我为孙秀所误而激怒了三王。现在已诛杀了孙秀,我愿意迎接太上皇复位,自己将归老于农田。”于是传诏令让王舆手持驺虞幡,命令所有将士罢兵。黄门宦官接着把司马伦从华林东门带出,和太子司马荂等人一道都被送回到他们在汶阳里第的旧居。王舆然后派遣甲士数千人到金墉城迎接晋惠帝回洛阳。晋惠帝从端门进城,老百姓都在道路两旁高呼万岁。晋惠帝升殿,群臣全都磕头谢罪。晋惠帝于是下诏,将司马伦和他伪太子司马荂幽禁在金墉城。司马伦第三子司马虔正巧带兵从河北回来,到九曲时听说政变,便匆忙放弃他的军队,带了十来个随从回归汶阳里第。

不久,晋惠帝大赦天下,改元,分别派遣使者去慰劳齐王,成都王,河间王三王。梁王司马肜等上表道:“赵王司马伦父子凶逆,应该伏诛。”百官在朝堂上举行会议,都同意司马肜的奏章。几天后,朝廷派遣尚书袁敞前往金墉城赐司马伦死,让他喝金屑苦酒自尽。司马伦羞惭无比,用毛巾盖住脸面说:“孙秀误我!孙秀误我!”司马伦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荂、司马馥、司马虔、司马诩也都被杀了。司马馥临死时怪罪司马虔道:“我们都是被你连累的!”凡是被司马伦任命的官员都被斥免,台、省、府、卫,留任的没几个人。自从三王起兵勤王到司马伦兵败共六十多天,战死的官兵达十万人。

在司马伦被杀的同一天,成都王司马颖抵达洛阳。几天后,河间王司马颙也到了。

这时张泓仍然率军与齐王司马冏僵持在阳翟。司马颖便派部将赵骧和石超前往帮助司马冏。司马冏得到援兵后,便想攻打张泓。谋士刘真劝道:“赵王已经死了,张泓没有再战的理由。自从殿下兴兵以来,共六十多天,连续经历了黄桥和湨水几个大战役,死的士卒已经将近十万人。殿下现在应该派遣使者劝降张泓,晓之以利害。如果他仍然不同意,到时再讨伐也不迟。”司马冏觉得有理,便派刘真前往劝降。张泓听说孙秀和司马伦都已经死了,知道大势已去,便投降了。

司马颖在洛阳,收捕了司马伦死党张衡、闾和、孙髦等人,都送往东市处斩。司马伦部将蔡璜自杀了。公元301年五月,以逼迫晋惠帝禅让的罪名,朝廷下诏把司马威也杀了。襄阳太守宗岱秉承司马冏檄文杀了居住在那里的孙旂,永饶县令空桐机则奉命处斩了那里的孟观,送二人的首级到洛阳,并夷他们三族。可怜孟观一员猛将,竟因为相信天象,而死于非命。

六月中旬,齐王司马冏率领他的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威震整个京都。不久司马冏宣布大赦天下,重新封先前被司马伦贬黜的晋惠帝弟弟司马晏为吴王。至此,司马伦篡位的插曲总算结束了。

要想知道三王的命运如何,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