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58)
2017 (64)
2018 (55)
2020 (123)
2021 (83)
2022 (83)
2023 (75)
2024 (85)
北欧三国(15):从利勒哈默尔到布里克斯达尔冰川
7月30日的清晨,我们告别了冬奥小镇利勒哈默尔,巴士再次驶入挪威的山谷与湖泊之间。车窗外的景色层层展开:北欧特有的深绿色松林,明镜般的湖泊,以及散落在山脚下的木屋农庄。这里的宁静让人几乎忘记时间的流动,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古老的、未被打扰的呼吸中。
今天主要目的是去看布里克斯达尔冰川(Briksdal Glacier)。在途中路过一个北欧特有的木板教堂-Lom 木板教堂(Lom Stavkirke)。正好在此休息和上卫生间,这个地方所有的卫生间是要收费的。
中世纪(约公元 1100–1350 年)时,整个欧洲北部都有木板教堂,但如今几乎只在挪威得以大量保存下来。挪威现存大约有28座木板教堂(Stavkirker),数量世界第一;而瑞典、丹麦、冰岛、芬兰等国的木板教堂几乎都已消失,仅有少量复制品或残迹让人怀旧。
Lom 木板教堂在挪威英兰郡(Innlandet)的小镇洛姆(Lom),在前往约通黑门山脉(Jotunheimen)和松恩峡湾(Sognefjord)的必经之路上。最早建于公元1158 年左右,是挪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木板教堂之一,可容纳约 350 人,属于典型的“中世纪木板教堂”,以竖立的木柱(stav)支撑整个结构。
Lom木板教堂有龙形屋脊与木雕装饰,屋顶多层交叠,带有典型的北欧龙头雕刻,用来驱邪和象征维京传统。有点像咱国人对龙的崇拜和敬畏。教堂外墙上能看到精美的木雕花纹,包括基督教符号与北欧异教风格的融合。为了防潮,教堂底部以石基为基座,上方全为木结构,木材经过松脂和焦油处理,呈现深褐色。教堂最初是中世纪的天主教堂,16 世纪宗教改革后改为路德宗。因为地处重要交通要道,Lom 教堂在中世纪就是地区宗教和文化中心。17 世纪时,教堂进行了扩建,加上横翼,使其呈现十字形平面,这也是现在的规模。
Lom 镇本身很小,它出名就是因为这里有木板教堂和约通黑门山(Jotunheimen)徒步入口。背景是高山与山谷,景色非常壮丽。
这里的水也很迷人。
中午时分,我们顺利地抵达了布里克斯达尔冰川。这个冰川是欧洲大陆最大的冰川——约斯特达尔冰川(Jostedalsbreen)的一个著名分支。整片冰川面积达 486 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 1950 米,最深处则低于海平面 400 米。它仿佛是一条巨龙,静静伏卧在峡湾与群山之间,以冰雪的姿态见证着地球的悠久历史。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冰川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17、18世纪时,冰川一度大规模推进,甚至摧毁过村庄和农田,成为北欧“冰期小气候”的见证。如今随着气候变暖,它正逐渐退缩,但仍旧保留着壮观的形态。这种自然的变迁也提醒着人类在自然面前依旧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从停车场走到乘坐环保的电动游览车处,导游事先定好了几部车, 便开启电车去冰川下之旅。虽说是电动车,但我总是闻到一股柴油味,莫非是混用的?我坐在司机小伙子傍边,北欧人都很友好。
我们沿着曲折的上路前行,缓缓进入冰川谷地。一路上,溪流奔涌,雪水汇聚成急湍的河流,撞击岩石发出低沉的轰鸣。两岸布满了野花与苔藓,顽强地在岩缝间绽放。时不时还能看到松鼠和山鸟的身影,它们似乎早已习惯了来往的旅人。最令人屏息的,是沿途跌宕而下的瀑布——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形成银白的水帘,溅起的水雾, 有时在阳光下幻化成彩虹, 而我们的车则沐浴在水雾之中, 别有一番风味。
远处,在车上已能看到冰川了。
冰川脚下的休憩地,是旅人们最期待的时刻。那一刻,冰川仿佛就在眼前,蓝白色的冰层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辉。布里克斯达尔的主冰壁高达 346 米,巨大的冰舌宛如凝固的瀑布,悬挂在山体之间。站在它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力在此刻显得如此分明。
冰川下的冰川湖则是玲珑剔透,水中有不少浮冰,风景这边独好。
游客在此都会放慢脚步,试图捕捉这份宁静。有人拍照留念,有人闭目感受凉意,也有人只是在静静凝望。冰川不仅是自然奇观,更像是时间的化石——它保存了数千年的气候记忆,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短暂一瞬。
在回程到电动游览车停车场的路上,还不停滴回眸冰川,路上瀑布和溪流构成了极美的画面。
午后,我们继续南行,前往峡湾腹地的居德旺恩(Gudvangen)。车程漫长,却一点也不枯燥。道路蜿蜒于峡谷之中,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碧绿的峡湾水面。透过车窗,常常能看见白色的山羊群点缀在草坡上,像是画布上的生动笔触。
居德旺恩在挪威语中意为“众神的港湾”。这里曾是维京人的聚居地之一。考古学家在峡湾周围发现过大量维京墓葬与遗迹,显示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是北欧战士和商人出海的起点。狭长的纳柔依峡湾(Nærøyfjord)与大海相连,曾为维京船队提供了天然的避风良港。如今,曾经叱咤北海的维京龙船已消失在历史中,但峡湾的静谧依旧,仿佛仍能听到古老船桨击水的回声。
傍晚的光线洒在峡湾上,水面泛起金色的涟漪,居德旺恩小镇静静伫立,宛若一幅古老的北欧史诗画卷。
途中看到不少有趣的屋顶上长草的房屋。挪威屋顶上长草的现象,源于其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草皮屋顶(sod roof)。
草皮屋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兼具实用和环保的建筑智慧。这种建筑方式可保暖隔热,在寒冷的北欧,屋顶上的厚土和植被形成了一层天然的绝缘层。冬天可以有效阻止室内热量流失,夏天则能保持凉爽。固定屋顶:传统的草皮屋顶通常由桦树皮打底,上面铺设厚厚的泥土和草皮。草和草根的重量能将桦树皮牢牢压住,防止被大风吹走,同时也能避免雨水渗透。再就是环保与美观:草皮屋顶能帮助吸收雨水、减少径流,同时也能为当地的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从视觉上看,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许多现代化的屋顶材料,但这种传统的草皮屋顶依然在挪威的一些乡村地区、度假小屋或历史建筑中被保留下来,成为了挪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夜幕渐渐降临时,巴士抵达松达尔(Sogndal)。这座小镇坐落在松恩峡湾的支流之畔,群山环抱,水域平静。这里自古就是峡湾内的重要聚落,曾以木板教堂和农牧传统而闻名。如今,它既是大学城,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峡湾小镇。沿街的小屋灯火点点,倒映在峡湾中,如同夜色里的繁星。
一天的行程至此落幕,在小超市买了了些东西。我们还在附近的湖边散步,松达尔夜景最美的时刻是“蓝调时分”,街灯初亮、天空尚未完全黑下来,可以捕捉峡湾与小镇交织的温柔光影。这里夏天要到11点9分才天黑,而三点多又天亮了。得抓紧时间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