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皮皮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皮皮虾:【你是希乌流斯吗?(三)】

(2016-04-10 08:32:30) 下一个
上次说到日韩可以睁眼说瞎话,又说英美同文。今天说说东亚中文圈吧。
 
睁眼说瞎话是个有趣的现象,比如日本人见汉字"再见"可以读成"沙扬娜拉",这世界大同就可以通过这种"一个汉字文本,各自表述"实现了。
 
 
日语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是片假名,据说最初是女性使用的。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字"很象中文的偏旁部首,也很象现在在台湾仍使用的汉字注音符号。以前有一女生就误以为自己的一个电子设备字母键上方的注音符号是日语。本虾告诉她不是日语还大吃一惊,很不相信。
 
片假名是音节文字,不是象形字。而象形文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脑左脑的功能是逻辑思维和语言概念,右脑负责图象等形象思维。方块字因为又是图象又是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脑并用的文字。日本人出车祸失去记忆,首先恢复记忆的是汉字而非片假名。
 
 
有研究说人的聪明灵活不在于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而在于连接左右脑的神经是否在早期得到了开发,汉字就是最好的开发工具。本虾儿子不会说话之前就学会了一百多个汉字,非常利于左右脑开发。至于长大后是否还认得这些字根本不重要,要的是这个开发的过程。
 
有人问,这怎么可能?他又不会说话,怎么知道他会?又怎么教他?不瞒你说,本虾也是偶然发现他可以认字的。于是制作了上百张小卡片,写上汉字(不能是抽象的词,要桌椅水果之类的),逐一读给他(开始要少量的),然后撒满一地,叫他捡。比如,给爸爸捡一个"灯"字,他会马上爬在地上从一堆字里拿给你,非常cute。这简直是小动物做不到的,人类真是奇妙。
 
本虾拍自某餐馆墙壁,知道是哪吗?
 
如果说日本人在隨唐时期从中国引入了汉字,文明了自己(大化革新),那么近代(明治维新)它吸收了西方文明后就反哺给自己的文化母国,特别是丰富了汉语词汇。我们今天用到的许多词汇,由于太常用而内在化,根本不觉得是舶来品,比如思想、哲学、体系、干部、浪漫、观念、设备、形而上学、幽默、战略,太多了。我猜想令计划家族一定是哈日派,他们家兄弟几人的名字全是来自日本的词汇:令计划、令方针、令政策、令路线、令完成。还缺一个令审查,也是日语来的,哈哈。
 
韩语或朝鲜语本来没有文字,一直使用汉字,直到十五世纪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组织学者创制了谚文,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实用的表音文字之一,其科学性得到了文字研究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朝鲜历史史籍一直是汉文记载,又由于谚文是表音而对同音异义的词没法区别,他们还是离不开汉字。想不想当精确的民族,你看着办吧!在古代,半岛上的一般老百姓掌握汉字少,到了现代韩国因为民族自尊心的缘故曾经一度取消汉字,到了1988年不得己又恢复了。不恢复不行啊,不然下一代都没法读自己民族的历史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汉城改名叫首尔了,这一点臣妾还是可以做到的。
 
 
朝鲜或韩国用汉字也挺难为的,因为他们的语言和汉语根本就不是一个语系!韩语(朝鲜语)归属虽有争议,但多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而日语可能属于南岛语系。我们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注意这里sino是个词根,是中国的意思。
 
许多人以为日韩都用汉字,日本人还和我们同文同种,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语言也属于汉藏语系,还窃窃私语道:藏族和我们的差异更大些,还是同语种呢。这种想法大谬。记得本虾在国内的研究所有一位留过日的同事就曾顶着裤裆和本虾死犟,其他人以为他留过日应该更权威,直到受过图书馆专业训练的馆长拿出《辞海》语言分册当场查出结论,大家才没话说。那时还没互联网呢。
 
我们中国物博不知道,地大是一定的。五十六个民族从人种上来说除蒙古利亚人种外,还有白人(俄罗斯族),还有罗马军团遗留的后代(现甘肃裕固族),居然还有犹太人后代(开封的蓝帽回回,正在要求国务院承认为新的少数民族)。从语言上说,除汉藏语系外,还有印欧语系(Indo-Europan,比如俄语、回族和东干人的语言)、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满语)、南岛语系(黎族和高山族)、南亚语系(阿昌族语言近似柬埔寨,京族就是越南主流民族)、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有争议认为属于汉藏语系)。
 
 
有专家给出上北大清华的十条路线,其中一条就是小语种,比如学个越南语之类。本虾认为这首先需要看学生本人是否有语言天赋,另外是否有兴趣和热诚,否则学不好不说,以后工作的前景也有局限。
 
又写不完了,只好把"下"改成"三"了。下次讲欧洲的语言。
 

****** 编后语 *******

欢迎转发,欢迎提问或评论。请关注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点击右上角加号,选择“扫一扫”(Scan QR Code),扫描图中二维码,选择进入(Enter official account)即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