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人都讲个感情!” 2024中国之行

(2024-09-02 09:04:05) 下一个

“中国人都讲个感情!”—— 2024年中国之行

这次中国之行有两个部分,先是到广州看望BB的家人,再去日本,三周后离开日本到武汉,看望我的家人。此刻当我写这些时,我脑子里闪现“三明治”的模样。在中国的逗留就如三明治上下两块面包,而日本行则是那内容物。时间顺序上如此,个中滋味亦然。

做三明治的面包通常味道单一甚至无味。去中国之前,心里都是怯的。怕入关出关不顺利,怕看到家人的老去,也怕在他们身上看到老去的自己。到了中国,不到半日,这个“怯”就转化成了“累”,确切的说是“心累”。

在武汉的两周,我们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因为有太多的饭要吃,有太多的亲友要见,有太多的话应该说。这里记录一下我的中国印象,当然,这个印象只局限于武汉这么个小地方,也只局限于我的亲戚及他们的亲朋好友这么几个人。

老人。老人都很节俭,那种节省让人觉得钱比命重要多了,而他们努力省下的钱用他们的话来说是“有朝一日用来救命的”。这是退休金3000-5000的老人。他们每日的生活就是算计着买菜,在地铁里纳凉,在各种视频里领几毛钱,甚至是几分钱的红包。为了这些个红包,生活被视频切割成雷打不动的块,每日按时准点听里面的各种生活指导。当然,他们是绝不认为自己为的是“抢红包”,而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亲戚里也有退休金2-3万的,人家一直都是货真价实的特权阶层。提到他,无论老人还是中年人都很羡慕,说他“命真好。”

老人都害怕去养老院,说“费钱又造业(受苦)”。子女也不赞成送老人去养老院,说“都是鬼打架!只有一所养老院是最好的——那些有钱有权人去的。”老人害怕生病,家里人多的还好,可以轮换着跑腿、陪护。子女少或者干脆就不在身边的,生病、医院那是让他们恐惧的事情。还有那个医保,“鬼打架,越报越少!”还有极个别的老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一分钱的退休金,也没有医保。

见了面,聊不多久,亲戚们都会跟我感叹:“你如果不出国,现在肯定就是医学院的大教授了!” 感叹多了,就真让我觉得自己影响了亲人们的平均寿命。因为“医院里有人”对武汉那一块的人来说是件天大的事情。他们认为,小到扭伤脚大到做手术,医院没个熟人,被过度治疗是肯定了的,被误诊误治是难以避免的。还不要提人受罪钱受罪后心里还没个底了。为了尽可能的“哪个地方都有熟人”,他们用亲情友情浇灌着自己的日常:今天吃个饭,明天约个局,费劲心思相互送礼。彼此成为对方关系网上的一个结点,你照应我我照应你,因为“中国人都讲个感情!”

公务员抱怨“现在的日子真不行!管的太严了,在外面跟朋友吃个饭都要报备。如果你不报备,哪天想搞你了,就提到某日某时你跟谁一起吃了个饭,你就等着被处分吧。” “以前孩子过个生日,升个学,同事们都会相互随礼,大家热热闹闹地吃饭喝酒。现在呢,谁都不敢搞了。你不敢给人家发请柬,人家也不敢来吃你的饭。冷冷清清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完全丢掉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一听“传统文化”,来了兴致,想请教一下“什么是传统文化?” 我们的公务员转了转他那双机警的小眼睛,慢条斯理地说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嘛,就是中国人都讲个感情!”还一个劲地反问我:“你说是不是?” 我赶紧抿了一口酒,厚起脸皮直点头。

在知道儿子因为毕业实习无法与我们同行时,亲戚们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毕业好不好找工作?” 在武汉,毕业真的不好找工作。但亲戚中也没有孩子失业,都是父母倾尽全力动用各种关系给孩子弄了个去处。“工资?谈个鬼?还不是靠我们养着。” 为着孩子“不造业(受苦)”父母不光延迟退休还坚守在辛苦但“收入高”的岗位。这些月收入3-4千的孩子呢,他们吃穿用都是最新潮,开宝马车,三天两头出门游。。。即便这样,大人还一边感叹“孩子们不容易”,一边庆幸自己的孩子“心理还健康,没有抑郁,没有跳楼。”

亲戚中有两小朋友例外。她们一个是W大学的,另一个是Y大学的,都是北京的985重点高校。应届毕业生,22岁,9月份要赴欧洲留学读研究生。W大学的小朋友说她觉得在大学基本就是高三+4,什么都没有学到,除了不停地刷题准备考研。因为一进大学,老师就是这样要求他们的。她很担心在国外学习能否跟上。问“为什么一定要考研?” 回答:“为了考公务员。” 问“为什么一定要考公务员呢?” 回答:“没有什么工作比公务员好啊!” “那出国留学又有什么用呢?”“这样让简历更好看一些啊!也会有用的。”

Y大学的小朋友说她的导师是不建议她留学的,原因是“出去这几年会失去国内的人脉,而人脉也是混学术界的关键。” 我问:“你的导师真的是用“混”这个词吗?“ 孩子回答“是的”,从她的表情里我看到了我问题的荒唐。但我还是接着问:“你不担心失去人脉吗?你刚才也说过反正你是要回来的。” 这时孩子给我讲了长长的一段,大意是她所接触到的只要是留学过的学长对研究既有想法也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而反观那些职位不少头衔也多的“大人物”,他们不光没东西还乏味。有留学经历的学长,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感觉他们和国外的学者无论语言还是思维,都是交流无障碍。而那些“大人物”在那样的场合就都是些僵硬的面具。她想做个有想法的学者,不想成为一个僵硬的面具。“可是你将来的学术生涯不正掌握在这些面具手上吗?” 孩子回答:“我知道啊。不过,大不了,我去西湖大学!” 我不知道西湖大学是什么,但直觉告诉我那应该是追求学术自由人的乌托邦吧?

坐在飞驰的高铁里,看着车里车外的世界,觉得一切都变了,又觉得其实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华南海鲜市场•武汉:改变历史走向的地方,自新冠起一直关闭,空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