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60%的国土区域被亚马逊雨林覆盖,却只有5%的人口居住在这大片雨林之中。说到亚马逊雨林,巴西老大,秘鲁老二。我们这趟行程只有二周多的时间,秘鲁旅游景点众多,自然要有取舍。三月份去了哥斯达黎加,迷醉于那里热带雨林的丰富多彩,于是想看看这里的亚马逊雨林怎么样。
去秘鲁的亚马逊雨林旅游有多个地方可去,热门的旅游地有两个Iquitos 和Puerto Maldonado,前者地理位置近首都利马,后者近Cusco。虽都是亚马逊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大致相同。前者是亚马逊河流经的区域,所谓正宗的亚马逊雨林,旅游业成熟,可乘大船观光,有机会看到粉色的河豚。后者是亚马逊河的支流,但有一大景观其它地区没有:鹦鹉粘土,曾上了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故事。
Salkantay Trek后的第二天晚上十月十三号,我们乘晚上745pm的大巴车前往Puerto Maldonado。白天我们跟团在Cusco附近转了几个景点,回来后本想好好逛逛本地的市场,可好像患上了感冒,流涕、发冷、疲乏、没有精神头,只想躺在武器广场的椅子晒太阳。妻说还好徒步结速了才病。
吃过晚饭,回旅店取了行李,打车早早去了汽车站。我在Busbud 网站上订的CIVA公司的车票,票价80 SOL/person 比机票便宜多了。语言不通,但借助google translate 搞懂了一些事情,比如需要花1.5sol 在一个小亭子买个小票才能通过检票口,大件行李需在售票柜台办理托运手续。
这种长途的夜行大巴有可调节躺卧的舒服座椅,车内有空调厕所,所以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不浪费时间。一路车行速度不快,时速不超过六十公里,外面漆黑一团,不知路况如何。人困体乏的我,很快就睡着了。多亏这一晚车上的睡眠,第二天才恢复了精神。
大巴正点应该早上445am到达,晚点了,六点半才进站。一下车就感到与寒冷干燥的Cusco完全是两个节气,这里是潮湿闷热的热带气候。
这次我们订的是三天两晚的吃住行全包游。我们订的旅行社有接站。出口处我看见一个人拿着纸牌上面写着Yan,我姓Yang,我当时也没多想,以为把我的名字漏了一个字母,就跟着走了。不想引出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接站的司机把我们拉到一个码头,一位年轻女子自报是我们的导游,然后把我们带上一艘机动船,大约半个小时后来到河边一处度假村。河畔一栋栋小木屋掩映在绿树丛,周围鲜花盛开。置身阳光明媚的绿色世界,加勒比海渡假的感觉。
我们随导游进入大堂,坐下来吃早饭。导游给我们介绍日程。说着说着,我们觉得不对劲了,这跟我们的活动安排不一样啊。我们应该住在雨林深处著名的Tambopata National Reserve地区,这里可不像雨林深处。我把事先打印出的日程安排给她看,她眼露困惑,忽然想起了什么,让我们拿出护照,搞明白了,她的客户是一对姓Yan的中国夫妇,司机接错人了。她连忙给我们的旅行社打电话联系。
吃完人家的早饭,我们坐船回到来时的码头。等船时看到树上落着一只黄蓝大鹦鹉,仿佛是送个我们的一个见面礼。
在码头遇到那一对姓Yan的中国夫妇,他们被我们旅行社接走了。我们交肩而过,相视而笑,阴差阳错皆为一个字母之差。
经过1.5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坐在了对的船上沿着Tambopata 河前往雨林深处的Tambopata 国家自然保护区。船上的这一小队成员,一对法国夫妇,一对秘鲁夫妇,两个单身女生,一个来自法国,一个来自比利时,除了我们,他们都懂西班牙语。
从码头到住地,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拖着拉杆箱就不方便了。我们吃饭的大堂兼活动中心,脱鞋进入。雨林深处居然还有网络。
大堂附近的一棵芒果树上结满了芒果,可惜还没成熟。
大树上一只漂亮的金刚鹦鹉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导游说它是特意放养在这里的,为了给客人增添情趣。
另一只绿鹦鹉站在围栏上呱呱叫着,发出Hola的叫声,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住的小木屋比较生态,里面干净整洁。这里晚上限时供电,没有热水,不过这里闷热潮湿,洗冷水澡挺清爽的。
午饭休息后,导游领着大家走进了雨林,一路上给大家介绍这里的动植物,最后带着大家爬上一座50米的高塔。站在塔顶瞭望四周一望无际的雨林,才真切地感受到亚马逊雨林有多么的广袤。大片大片的绿色洗涤心灵,令人心旷神怡。
一群彩色的金刚鹦鹉飞过昏黄的天空。几只长尾蜘蛛猴在近处的大树冠上跳跃觅食,忽隐忽现。一阵树枝摇曳伴随着猴子尖锐的惊叫,导游连忙调整望远镜的角度,仔细观察。他说也许就会发现花豹jaguar的行踪。
也许那天导游来了兴致,我们在塔顶逗留多时,直到金色的落日慢慢坠入暗色的树林。眼前美景虽好,我们也实在不堪忍受蚊子和马蜂的袭扰。
从雨林走回住地,吃完晚饭,我以为今天的活动就结束了。哪知晚饭后我们又走到码头坐船夜游,导游带着大家去看鳄鱼。鳄鱼没看到,只看到黑暗中发亮的眼睛。
这里的夜漆黑寂静,偶尔传来动物的叫声。回到小屋,累了,倒头便睡。明天一早还要早起去看一场大戏呢。
十月十五号
早上430我们起床来到码头。
船行不远,导游下船在保护区的管理处登记方可进入。河水时缓时急,坐在船头的小伙子奋力用长竿助船前进,闯过湍流。
船停在平缓的河道中间一片浅滩上,大家离船上岸。河对面的断崖就是著名的Chuncho clay,其中的黏土含有特殊的矿物质,雨林中的鹦鹉每天都来啄食黏土来中和它们所吃的各种浆果和坚果中的毒素。在Puerto Maldonado地区有不少这样的断崖黏土,这处Chuncho clay最为知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此类景点,每天会有成百上千只鹦鹉从雨林飞来进食,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因而上了国家地理封面。不过导游说并不是到此的游客都会幸运,雨林天气多变,如果赶上阴天下雨就难说了,摸不准鸟儿的习性。
我们今天运气不错。天气晴朗,旭日东升,光线明亮柔和。一群群五彩斑斓的鹦鹉上下飞舞,飞落到对面的树林和断崖上,发出一阵阵响亮的呱叫声。三月在哥斯达黎加的雨林中我们平生第一次看见这些漂亮的大鸟飞过头顶,简直兴奋不已。现在它们成群结队地地展现在眼前,在朝阳下,静伏、啄食、嬉戏、飞舞,各种姿态,大把时光,尽情欣赏。妻说我要流泪了。
导游架起了高倍望远镜,从镜头里清晰可见鸟群的一举一动。他说这里的断崖可见雨林中各个种类的鹦鹉,其中最显眼的就是Scarlet Macaw,红黄蓝三色相交,以猩红色为主的,我们在哥斯达黎加雨林见到的就是这种。其次多见的是翅膀蓝色,腹部黄色的蓝黄鹦鹉,小个头的绿色鹦鹉群也不少。Macaw跟Parrot 有何区别?导游说all macaws are parrots 简单区分:macaws 个头大,长尾巴,喙尖勾,寿命长达30-50年。Parrots 个小,嘴粗短,爪四趾,能学人说话的就是它。
太阳高升,我们就在这河滩上吃早餐。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着鹦鹉飞来飞去。听到有人抱怨食物不够好,此时吃什么还重要吗?能吃到这顿鹦鹉早餐,何其享受,一生中能有几回这样难忘的经历?
在乘船返回的途中,在导游的指引下发现了不少水陆动物,尤其幸运地看见了水豚(Capybara)它们就像巨型的老鼠,相貌温和,一家五口在温暖的阳光下佛系一般地存在着。
返回途中,导游又带大家上岸来到另一处观鸟的黏土山崖。从码头沿着一条木栈道走到密林深处的观测台,一个个的瞭望窗口对着百米外黄色黏土山崖。导游说这里是以前游客来看鹦鹉的地方,可是现在不见大群的鹦鹉了。这里设施完好,还有厕所。我们伸头引颈站了好久,却不见一只鹦鹉飞到山崖上啄食黏土,倒有一些鹦鹉飞来落在远处的树枝上,好像都是路过歇个脚。哎,黄鹤走了,留下黄鹤楼建得再漂亮还有什么用。
回到住地,本想去那个小泳池清凉一下,水脏,关闭了。午饭时间到了,每个人拿着盘子排队打饭,饭菜花样有限,且限量供应,但米饭、肉食、蔬菜、水果样样都有,还有冰凉的果汁饮料。
午饭后回房休息一下,大家又出外活动了。导游带着我们和两个单身女生去划船 ,法国和秘鲁夫妇选择去钓鱼。我开玩笑说,钓几条食人鱼回来给晚餐添个菜。
我们一行人把kayak 拖到岸边的码头,河岸湿滑得很,每个人都摔了个屁墩,沾了一身黄泥,哈哈大笑。清风吹拂,波光粼粼。导游在机动船上跟着我们的划艇。
最后导游把船停在河流平缓处,让大家下河游泳,感受一下。他掬起一把粘稠的黄泥忽悠说这是最好的美容护肤品,哄的女士们纷纷效仿往脸上、身上摸泥巴。浑浊温暖的河水静静流过身旁,我们几个成人像小孩子一样在河里玩水,嬉笑声飘荡在静寂的河面上,间或听到两岸森林里传来动物的啼叫,在亚马逊的河流里心境变得单纯。身材热辣的高个子比利时女生说她想冷冻自己的卵子,找个男人生孩子,一番话引得导游和开船的小伙子不淡定了,两眼放电,问她想找个什么样的男人。雨林、河流、泥巴、美女,让人想入非非。
回到住地,导游说晚上还有森林夜游的活动,让大家穿上橡胶长靴。想想黄昏时的蚊子,我们却步了。大堂的墙壁上贴着这里各种野生动物的图片,亲眼所见并不容易,尤其大型的动物。钓鱼的那组一无所获。晚饭后大家就聚在大堂里聊天,分享拍摄的图片。我用的一些图片就是法国女生拍摄的。这是在雨林的最后一晚了,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
十月十六号
天还没亮,我就在鸟啼中醒来。各种各样的鸟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其中一种鸟的叫声特别有趣,如雨滴坠落水中发出的清脆悦耳之声,让我想起在哥斯达黎加雨林的帐篷中醒来,听到各种鸟儿的大合唱,纯粹的天籁之音。早饭后是这趟旅行的最后一个活动,二个多小时的雨林徒步。走过一座吊桥,悠悠晃晃悬吊在雨林的树冠之上。
导游手拿大砍刀在前带路,一路上给大家介绍遇到的各种动植物,从猴子到会走路的树。
他说这里没有医院和医生,当地人生病了,只能靠山吃山,吃草药自救。他削下一棵树的树皮,让大家品尝。味道非常苦!他说当地人就用这苦树皮煮水来治疗疟疾。他说的树名我听不懂,但忽然想起,这不就是金鸡纳树的奎宁吗
还记得他说有一种植物用于治疗什么病,但服用后绝对不能饮酒。他的一个朋友忍不住喝酒了,没过多久就死掉了。他在地上找到一种落果,切开后,让我们品尝里面的果肉,没什么特殊的味道。他说如果迷失在雨林中,这是可以救命的食物,但只有成熟后的果子才可以吃。他讲了太对东西,记不住了。总之在雨林中生活,没有足够的生存技能和知识是不行的。
徒步后回到住地吃过午饭,三天的雨林之旅就结束了。我们跟每一位队友拥抱告别。与秘鲁夫妇交流有限。法国夫妇一路从智利、玻利维亚到秘鲁,他们在那里租车自驾,拍的风景照非常漂亮。两个单身女生,虽然比利时女生长相更性感漂亮,但法国女生更有亲和力,自然大方,见多识广,我跟她交流最多。
她向我讲述了走Inca trail 的经历。她说Inca trail 不允许走骡马,那些伴行的当地挑夫有的已年过六十,有的是中年妇女,一个个背着沉甸甸的大背包,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得比他们还快。我想起在铁路沿线看见过这些背包人,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走的路吃的苦,真算不了什么。
深聊之后,这位看上去貌不惊人的姑娘让我吃了一惊。她辞了工作,计划做一年的背包客旅游亚洲和南美洲。亚洲的旅行已经结速了,下一步她打算前往智利,与在泰国旅行时遇到的一位旅友会合。她说计划在十二月末在墨西哥Cancun 的阳光沙滩上结束这一年的旅行,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奖赏。我想起那个计划三个月走遍南美洲的法国小伙。如果他们两人遇到了,是否能擦出心灵的火花?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加拿大人退休后仍能健康无碍地享受生活的年龄,男性68岁,女性71岁。身边多少人每日上班下班,忙碌在生活的琐碎和无聊中,忘了外面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从未涉足体验过。好不容易熬到65岁退休,还完房贷,数数还剩下多少好日子呢?这位法国姑娘是我们团里唯一选择四天三晚游的人。第二天她独自跟船去钓鱼,而且钓到了一条大鱼,晚餐就是这条大鱼。看着她发来的照片,捧着大鱼一脸开心的样子,好生羡慕。
在我写这篇跨年游记的时候,想必她已经结束了一年的旅行。她不是职业的旅行家,终究要回归日常生活,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烦恼和压力。即时有一天她老去坐在轮椅上,跟周围的老人一样满脸皱纹,虚弱无力,但她的内心不会空洞,因为在她年轻的时候就体验了生命的精彩和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