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聊几句鲁迅先生吧

(2007-02-03 12:02:09) 下一个

读书是要受影响的. 烟火不进的人也有吧, 大概不多. 那个写<<天路历程>>的班扬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是圣经, 估计不少人都和他有同感. 极少看到有人, 特别是写过东西的人, 说他们在文字上类似孙悟空, 可以从石头里蹦出来. 受影响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路发展.

早上看到黄鹂的新文章, 他谈到了鲁迅先生, 我觉得很高兴, 一来是他写的很合我的心意, 嗯, 怎么说呢, 我一边看呀, 一边觉得那应该是我写的. 另外呢, 鲁迅先生正好是对我影响巨大的一个作家. 从文学的角度, 还有从思考世界的角度, 除了他, 给我致命影响的作家, 还有卡夫卡和张爱玲.

我一直觉得中国现代的作家里面, 对于普遍人性的探索最深刻的, 只有鲁迅先生和张爱玲, 单从这一点, 他们便足以不朽. 当然, 这话会有很多人不同意, 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赞成. 鲁迅先生考虑过自己的不朽吗? 我觉得没有, 真正可以不朽的人, 是不会想到这个的. 张爱玲虽然说过什么" 出名要趁早 ", 唉, 这句话如今可害死了不少青少年, 但她同时也知道, 人生的底蕴, 不过是荒凉. 不朽, 也只是过眼云烟.

黄鹂说鲁迅先生的小说成就最高, 我很赞同. 他的小说, 从<<狂人日记>>到<<故事新编>>, 从内容到写作格式, 不断在超越, 几乎没有一篇给人重复的感觉. 我不知道现代的作家里, 还有谁可以做得到.

黄鹂觉得要了解鲁迅先生, 必须先读他的小说, 因为它们从根本上表达了他对社会对文化的看法. 很有道理, 然而我总觉得, 读他的小说, 还不是为了了解他, 换句话说, 倘若一个人想了解当时的( 甚至是现在的 )中国人, 最好先读他的小说, 因为那是一面面镜子. 若想了解鲁迅先生呢, 先读他的散文也许更好些.

我这么说没有足够的根据, 纯粹是出于我个人的经历. 我看他的第一部作品, 就是<<野草>>. 一辈子都忘不了它所给我的震撼.

<<朝花夕拾>>是他的回忆, 里面有可爱, 温馨, 从容, 镇定, 也有苦闷, 伤感和辛酸. 很多地方都让我笑了, 是真的被逗笑的, 就跟我看到他写的" 乌鸦炸酱面 "时一样笑, 笑得很高兴.

读<<野草>>就不太能笑得出了, 除了" 我的失恋 " 跟"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以外, 我再也笑不出了. 但<<野草>>里面有鲁迅先生更多的个人的成分, 他自己深切的孤独和寂寞, 他对人和世事的失望和困惑. 这集子里有很多地方谈到死亡, 谈到地狱, 还有复仇.

从前上中学的时候, 老师一提到<<野草>>, 便说那是一部犀利的战斗的檄文. 我对此十分困惑, 因为直到今天, 我的确看到了犀利, 可没怎么看出战斗来, 是不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啊? <<野草>>给我的感觉, 并不是当荒原上的野草们奋然挣扎出地面的那一刹那, 而是它们被深埋在地下, 无边的黑暗中, 几乎窒息的疯狂.

关于小说的概念, 其中一个是讲小说是虚构的故事, 当然啦, 它要来源于生活. 该死的, 我一点儿都不喜欢这句话, 文学作品哪一个不是来源于生活啊, 生活是一切的底子, 干吗老得强调什么什么是来源于生活?

我想小说的虚构性, 应该是它对原材料的剪裁, 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有的太单薄, 只有某个点具有爆发力, 或者又太丰厚, 都写出来反而消弱了作者最希望表达的, 所以必须有所取舍, 有所加工. 因此对我个人而言, 小说的所谓虚构性, 不过是它的戏剧性.也由于这个戏剧性, 小说不能走题, 它应当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画圆, 至于用什么方式,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散文更容易些, 它至少有个" 散 "字可以垫底, 只要你神不散就成了. 可话又说回来, 这" 神 "究竟散没散啊, 谁知道, 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散文的自由, 决定了它的个人化.

说到鲁迅先生的论争, 是指他的杂文吧. 黄鹂觉得最没艺术价值, 也最具备社会价值. 我老是搞不清楚什么才算艺术价值, 就不说这个了, 那么社会价值的体现, 其实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来看, 也就是它们的论争性.

咱们中国人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 就是害怕争论. 动辄便有和事佬出来说什么" 以和为贵 ", 完全不理会青红皂白. 我特别讨厌这样的东西, 就为了达成所谓的" 和谐 ", 对是非黑白不闻不问.

鲁迅先生为人所诟病的一个焦点, 就是他爱争论, 总是想说出一个道理来, 这就让很多愿意" 以和为贵 "的人不喜了. 当然,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非得说得一清二楚, 有些是与非并没有特别的必要. 可是, 这不等于凡事不可理论, 更不等于争论就是没意义的, 就是不好的.

咱们说" 和谐 "说了也有千年了吧, 可咱们什么时候真的和谐过呢? 最擅长玩心术, 最喜欢窝里斗的, 好啦, 好啦, " 之一 ", 有咱们自己吧? 我总觉得, 什么时候咱们把真理搁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了, 也许才能好好的谈谈什么是和谐.

打架嘛, 不是病, 打不好才要命呢.

近年来关于鲁迅先生的解读, 有些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比如我看到过有人写文章, 论述鲁迅先生若活到37年后会不会当汉奸, 怎么也不想想,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 更不要说去假设另一个人的假设的生命阶段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都说一个人要盖棺才能定论, 却偏偏还要把死了的人从坟墓里拖出来, 控诉他若是还活着会干什么可恶的勾当, 拜托啊, 笑话不是这么写的.

鲁迅先生说的很多话, 都离不开当时的文化环境, 离不开当年的政治氛围.黄鹂论述的关于" 少看中国书, 多看外国书 "的问题, 已经非常透彻了. 我想说的是, 听人说话, 要听到骨头里的, 最好不要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不要望文生义, 否则冤假错案少不了.

说一个笑话吧, 其实不算笑话, 是真实发生过的.

A说:" 你以后肯定会做对不起我的事. "

B说:" 等我做了你再指责我也不迟. "

C说:" 你怎么知道B会做什么? "

A说:" 我觉得是这样的. "

我希望黄鹂的读书笔记能一直写下去, 我比较糊涂, 看他的文章, 我会清醒一些, 功德无量啊, 嘿嘿, 写吧, 写吧.

闲聊几句, 算是我的读后感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小青好!

国人不喜欢辩论,原因很多,比如怕得罪人;担心自己在辩论中输掉;辩论世事的时候东拉西扯到人事;自己可以信口开河但不准他人讲道理...

黄鹂最近写的是非常有意思:)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小猪,小猪,我是大象,我是大象,信收到啦,收到我的回信没?

哈哈,据说有的电影里有的人是这么说话滴:))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谦谦说的太让我不好意思了,读书破万,见解独深的是小黄鹂啊:))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我印象中的鲁迅先生是做人和作文一致的人,也是那个坚持自由思想, 批判权威的人。

国人没有辩论的勇气和习惯还是因为权威或主流文化的不能兼听吧, 说到底还是一种思想的狭隘。

人一旦进入主流文化, 或者精英的圈子,人格似乎就高尚了,就可以居高林下看待不同的思想和声音了。 这是把人性过于简单化的一种思维定势吧。

刚看了一点儿黄鹂写的鲁迅故事, 也很有意思。

风谷 回复 悄悄话 小艾, 我用gmail给你的hotmail发了个信, 收到了吗?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小艾读书破万, 见解独深. QQ 佩服啊!
下周好!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谢谢36度5!

我非常喜欢"故事新编",太可爱了,可要真拍成电影的话,导演没有相似的幽默感和想象力,估计是拍不好啊:)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我假设一下,大雷鸟是一只小鸟,怎么样呀:)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黄鹂, 你是写得不错啊:))

那个笑话嘛,发生的时候我在场,绝倒,主要是因为A对假设的诚恳:)她是真相信自己所说的话.
36度5 回复 悄悄话 也没有个导演从故事新编里挑个故事拍个电影什么的,真遗憾。连后羿和他老婆嫦娥吃乌鸦炸酱面的场景都看不到。

那个笑话是不好笑,A让人联想到是个不好伺候的女孩,如果那个A是个男的就更糟糕了。
Thunder_Bird 回复 悄悄话 我也觉得要了解一个作家,读他的散文比小说更直接,原因就在于散文是“真实的“而小说是“虚构“的。小说当然也反映了作家的为人,比如通过他对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和事件的态度,但是那毕竟是埋藏颇深,需要一定的功夫去体会和挖掘的。

我也是很反感假设历史。历史本来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这样的假设除了无聊,没有一点sense. 假设的对象必须具有多种可能性,而历史偏偏不是。一个人的为人本来就是通过他所处的特定的环境和事件去体现的,如果你把这些都“假设“掉,再去推论他的所作所为,一点意思都没有。
两只黄鹂 回复 悄悄话 哎呀,难得你把我的文章从荒漠中拉出来展览。

你这么一展览,我觉得我写得确实不错啊,至少让人看懂了:))

BTW,我很喜欢你这个笑话。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我以为是笑话,后来知道那不过是一个借口。

因为这个经历,我后来发明了一句名言:
误会就是因为把笑话当真,把真话当作玩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