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晚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华夏族传统服饰简介(二)北齐北周篇(朝服冕服与公服)

(2016-04-20 13:23:09) 下一个

接着看三品近侍文官这个官职的武弁朝服里的身服,配饰和足服。

身服:绛纱单衣、绛纱帷裳、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

足服:乌舄。

除侍中,中书令,左右骑散常侍这八位官员(史称八貂)之外,其他中书门下内侍等官员都不可以加貂蝉。即使他也是三品官。用图标注,三品官就是这样的:

这些配饰,直到明朝结束都没什么变化。这是明万历年间的朝服像。(故宫博物院藏徐显卿宦迹图)皇极侍班图中朝服的背面(可见大绶)与侧面(可见玉佩)。

假如裴小娘子想要出席大朝会的话,她也必须穿这身行头。她是长史官。这可是个不小的官。长史,各朝各代均为将相王侯的首席属官,是最重要的智囊。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唐代的白居易曾于“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成为司马,司马就是长史的下属官之一。一般这个官职都是兼任的,长史本人都有正职位,通常是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长史本身官阶不定,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

按北魏时期的礼仪志记载,一至五品文官朝服,配饰加后绶、玉佩、剑;六品至九品则没有绶、佩和剑。也就是说,只要她是六品以上的官,她就得别着把宝剑晃荡晃荡地出席大朝会和重大庆典活动。

直到明代,朝服都是文武官员的礼服。穿着的场合,仅仅限于陪祭、元日冬至大朝会及拜表等有大事的场合。所以朝服并不是大众理解的“上朝的服饰”。不过这不是最正式的礼服。比朝服更高级正规的礼服,专门用于祭祖祭天地的,学名叫冕服。式样家喻户晓,就是电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帽子上垂一大堆珠子的,皇帝总穿的那个。其实那套冕服大臣也穿的。陪着皇帝祭祀时穿。

 

看一下《魏书》卷108《礼志一》里出现的北魏官员穿朝服的场合:“太和十五年(492年)十一月:帝释禫祭于太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癸亥冬至,将祭圆丘。帝衮冕剑舄,侍臣朝服,辞太和庙,之圆丘,升祭柴燎,遂祀明堂,大合。”

到了太和十九年(495年),祭祀时三公及九卿中的礼官太常,也要服冕助祭了。“太和十九年十一月诏:三公衮冕八章,太常鷩冕六章,用以陪荐。”

 

武弁朝服从魏晋到唐代结束,不论文官还是武官遇到重大场合都要穿。区别在于武官不论几品,都没有那个小探照灯。而文官直到七品都有。八品开始就没了。

就以上面《魏书》这几句话,介绍一下冕服。

 

大概只要是中国人就知道冕服啥样。电视剧里皇帝穿的那个,印象就是皇帝脸前总晃动着一排白珠子。可惜没一部电视剧是对的。那身行头不是平时上朝见大臣穿的。是祭祀专用的,所以又叫祭服。

上面这两句话里出现了两种冕:衮冕,鷩冕。按《周礼》,其实是六冕之制: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鷩(发音:必。一种锦鸡)。毳(发音:翠。细毛的意思)。絺(发音:吃。细葛布)。不同的祭祀穿不同的冕。这六种一眼看上去差不多,区别只在于绣在衣服上的章纹花样,还有那些珠子的串数,有多有少。下面提两种,大裘冕和衮冕。

 

大裘冕(电视剧《贞观之治》中的李渊):

特点是没有珠子,戴的时候用一根玉簪导向穿过发髻。

介绍衮冕前,先看十二章纹:

NOW, 欣赏一下天子的尊容:

左边的隋文帝杨坚,右边的北周武帝宇文邕。两位老兄衮冕上的十二章纹都只能看到月亮。杨坚的那个左肩膀上隐约可见太阳。宇文邕的那个吸人眼球的不是身上,而是耳朵边上那个从冕板上垂下来的小球。那就是鼎鼎有名的“充耳不闻”里的那个充耳,学名叫“瑱”。

这十二章纹,哪些锈在哪里,从隋炀帝开始规范下来。冕服是玄衣纁裳,也就是上面黑衣服下面红裙子。黑衣服上要有山、龙、华虫、火、宗彝,共五章。红裙子要有藻、粉米、黼(发音:斧。就是那个斧子,取果敢决断的意思)、黻(发音:符。就是那个跟亚字很像的花纹)。这加起来是九章。这九章,就是二把手皇太子的冕服制式。如果是第一把手皇帝,则另加三辰,全在肩膀上。左为日,右为月,后背靠近肩膀的地方是星。亦即皇帝“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上面《魏书》里提到,陪同祭祀的三公,要穿衮冕八章。北魏的三公是太师太傅和太保。西魏延用,另加了低一级的三孤:少师、少傅和少保,三公三孤只是荣誉赠品,不涉及实权。这些人的衮冕八章是什么样的,可以从承接了北魏制度的北齐判断出。

 

北齐武成帝高湛曾规定过很详细的冕制,并自称是继承北魏的。三公的八旒八章,青珠为旒,八章的章目是自山龙而下。也就是说,头上八串青珠子,(皇帝和皇太子是白珠子,真麻烦),身上的装饰为龙、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共八种。

 

北齐的高家皇帝似乎特别有文化,经常标榜自己才是中华的正统,周礼的唯一承传者。南朝的宋齐梁陈也不甘示弱,于是南北之间总打嘴架,争夺谁才是正宗。南朝的《宋书》有“索虏传”,管北魏叫“索虏”;北魏针锋相对,在《魏书》里开一篇“岛夷传”,视江左为“岛夷”。梁武帝萧衍特喜欢搞礼乐工程,标榜自己才是周礼的复兴者,北边的高欢恨的大骂:“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高家皇帝热衷于穿衣服,在“制礼作乐”时花样翻新,以显示自有的特色,更具正统资格,压对手一头。

 

所有汉人政权祭祀的时候都穿冕服。连袁士凯当皇帝祭天的时候穿的都是这个,因为他是汉人。朝鲜和越南,国王也要穿这玩意。因为朝鲜是明的藩属国,越南也曾是,后来永久脱离了。朝鲜国王使用明代亲王等级的九章冕服,明代时由宗主国中国赐予。朔望朝和常朝还有日参等平时上朝时,君臣都不穿这个,穿公服。眼前这么多串珠子挡视线,本来就看不清谁是谁。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这在古代有严格的规定。朝廷下发的典章里有明确的指示,你遇到什么场合必须穿什么,其它场合要是穿了,就是逾制。你自己觉得某个场合挺神圣的你应该穿的正式些,那是不行的,你没这个自由。

说实在的,就冲这身行头,女人在古代也当不了官。当官在那时候首先是个体力活。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哪怕就是公服,所有零碎都齐了也需半个小时。五更时分也就是四到五点的时候就要到宫门口报道,一天之中最黑最冷的时候要在冷风里度过。不时有监察御史在你面前探头探脑,谁迟到了谁笏板掉了谁帽子歪了谁多咳嗽了几声,都给你记下来好参你不守礼仪。宫门开了从门口鱼贯走到皇帝面前,最小的皇宫北京的紫禁城,也有二里地。这身行头压着,你要是体力不支倒在地上,你等着扣工资吧,好几个月都得白干。有的朝代皇帝心肠好点,比较人性化,看你冻的没人样了,给你碗粥喝,夏天给你碗冷面,也只限于三品以上的大员,比如唐朝的皇帝。明朝的正德更可爱,发明了寒暑假,太冷太热官员们就别来上朝了,他自己也轻闲轻闲。可惜好心没好报,反被群臣骂他不够勤奋,其实是自己想偷懒。当官当到这等境界,和受虐狂无异。好不容易一干人等聚齐了开朝会,皇帝在上面说几句官话底下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争吵谩骂揭短,菜市场一样,看着挺热闹其实啥事都解决不了。后来明朝那几个皇帝对此程序烦透了不出来主持朝会,被文官们骂了几百年。其实人家不过就是改了个形式,把召对改为谕旨而已。

下面简单说说公服。中国的公务员穿着专门的制服坐堂办公,就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在这之前鲜有记载。从北魏起,历史书上有明确的标记:《北史·魏孝文帝纪》:“(太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胡三省注:“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绯、绿、青。”由于省略了朝服许多繁琐的挂佩,所以公服又有“从省服”之称。也就是说公服比朝服少了蔽膝、剑、绶等物。

看一个西魏大臣的公服(敦煌西魏壁画 莫高窟第285窟 南壁) 

西魏北周时期典型的官服样式:头戴笼冠,内罩平巾帻,外着宽袖大袍,领袖有缘饰,下着裙裳,腰束大带。比上面的朝服是简化了点。从后面卤簿华盖的排场来看这位的官不小,西魏柱国将军之类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