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冉,付出的有时有回报,有时则未必,有时或许有恶报,这是大千世界瞬息万变所然。不变的是在三江平原的黑土地上凝成的知青情结。有我们特有的知青这碗“酒”垫底,可以对付人生路上的许多“美酒”、“烈酒”。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得到的是失去的无法比拟的。
古镇往事
下乡返城回来的头几年,我在上海长江化工厂工作。该厂坐
落在松江县泗泾镇,距离市区 50
多里路,该镇在北宋形成村落,最初名会波村,南宋改为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遂正式取名为“
泗泾”
。元末文学家陶宗仪携家来此隐居,在泗水之南构筑“
南村草堂”
;藏书家孙道明则筑“
映雪斋”
于泗水之北。元代后期始成集镇,称“
泗泾里”
。明正德年间改称“
泗泾市”
。七宝徐寿出资沿蒲汇塘北岸构筑石桥9
座,七宝、泗泾间交通便利,镇的规模日益扩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泗泾塘上“普渡”、“福连”和“武安”3座3孔石拱桥相继落成,塘南塘北连成一片,市面日旺。清代,石板街道两侧商店栉比,楼房对峙,镇上“百业辐辏,户口繁盛,街巷纵横,桥梁相望”。
附近农村盛产“薄稻”,兼有“香粳”等各种稻米,该镇米市素盛。抗日战争前夕,沿河下塘有米行(店)37家,碾米厂12家,米市交易量最高日达2000余石(约158吨),成为东乡18个集镇的主要大米集散地,交易范围远及上海、南汇、川沙等地,泗泾镇在上海颇具盛名。
那时厂里有宿舍,职工平时都住在厂里,等星期六下班才回家度周末。我住在镇上临河的宿舍,是一幢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老式的木质结构二层楼房,一人上楼梯,整个房子都会颤动。
“吱呀”一声推开木格子窗户,瞅着枕水人家在河里淘米洗衣,过往船只“嘎吱、嘎吱”地摇着橹, 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房子左边是一座古朴的石桥,叫福连桥,连接南北两岸,桥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大都是肩挑背扛的农民 ——活脱脱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让人遐想联翩。 过了桥 就是老街,街上开着各种店铺,有吃有穿,还有邮局、银行、医院、托儿所。下了桥右拐,是一家小小的书店,上世纪 70年代末期,一些世界名著已重新出版排在架子上,咋一看让人兴奋 不 已 , 隔三差五又会增添新书。我经常去那里,瞅着瞅着就忍不住买上一、两本。有《契柯夫短篇小说选》三册、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四册、莫泊桑的《俊友》及《中短篇小说选》、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四册、以及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四册等,我书橱里的世界名著,大部分是这一时期在这家店里买的。每月36元工资的一大部分砸在里头,心里却象喜逢甘露的禾苗,无比的滋润和满足。
夏日里天黑得晚,食堂四点半开饭,晚饭后有大段的时间。业余时间我几乎都用来补习初、高中的数理化知识。说实话,干了那么多年的活儿,早已过了读书年龄,这些东西很生疏很难接受,学起来非常的累。加上长期劳累,睡眠不足,以及慢性病导致身体一直不好,记忆力也下降了。边工作边学习,也很难静下心来,一着书本就想瞌睡。但是,为了抓住青春的尾巴,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咬紧牙关坚持着。有时一道题要解好几个小时,迟迟不得要领,而一旦破解,就象吃了人参一样地舒坦。时常星期天也休息不成,都用来温课解题。就这样,像蚂蚁啃骨头那样,我学完了初中和高中的数理化课程。
镇上那条四条泾汇成的泗泾塘向东流出镇口陡然变宽,清澈透明。盛夏,经过一天高强度的生产劳动,下班后暑热难当,几个工友相约下河游泳。河边的水草散发着清香,河里轻波推着人们不知不觉游出好远,全然不同于游泳池,非常的爽。为怕水草缠绕,我们还带着一只打足了气的卡车内胎作救生圈。每次游完后,全身乌漆墨黑,第二天皮肤火辣辣地疼,接着就蜕皮,这是在太阳暴晒下游泳的“惩罚 ”。树木掩映着河边的泥土小路,顺着流水伸向远方。夕阳西下时风景很美, 我常站在桥上沿着小路极目远眺,脑子里是无尽的遐想。
一个酷暑天的下午,我在车间的水龙头边洗手,突然发现地下有条蛇在游动,情急之下操起一块砖对准它的头部砸了下去,蛇扭了几下就不动了。我找来一把剪刀,剖开蛇的肚子,取出蛇胆,在水龙头上冲了一下,一口吞了下去。据说蛇胆清凉名目,好不过瘾。
一天傍晚,我在等着上夜班,青年工人杨明拿着一支气枪来找我去打麻雀玩,小杨是近视眼,所以把枪给我打。这活儿还真不容易,我俩沿着公路找行道树上的麻雀,往往还没等你走到,麻雀已听到动静飞走了。我俩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前行,好不容易锁定目标,举枪瞄准,却又
“扑啦啦”飞跑了,摸了几十棵树,还是一无所获,俩人丧气极了。眼看天色擦黑,稍微总结一下经验后,在小杨的鼓励下,我再次屏住气息瞄准,终于瞎猫碰死耗子似的接连打下两只,乐得小杨直拍手。我用黑龙江的方法,将泥巴裹住麻雀,扔进食堂大灶的炉膛里烤熟,剥开后香气扑鼻,立马一人一只享用起来,那一刻,别提有多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