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一直在看云南卫视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以及随后播放的同名纪录片。较为系统和客观地了解了远征军自19421944年征战滇缅印的艰苦卓绝的历史。每天都有震撼人心的故事,每天都令我心头滴血。
震撼一:败走野人山惨绝人寰。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戴安澜的200师,取得同古保卫战的胜利;孙立人的38师,取得仁安羌战役的胜利。但由于在日军反扑下英军怯阵不配合,远征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败走野人山。10万之众仅剩4万,其中战死者1万多,铁血师长戴安澜血洒缅甸丛林。而悲惨的是4万多人是在穿越野人山时被野兽、蚂蟥、瘴气、疾病、洪水、沼泽等恶劣环境所吞噬。炎热、蚂蚁加蚂蟥,几个小时可将尸体变成白骨,后续部队行军中踢着白骨前行。更据近期报载,有1500名伤员在无助无望的情况下焚烧致死。至于自焚还是互戕后被焚已无从查证,但的确是发生在绝望时刻。
震撼二:“历史被正面肯定了,但个体还流着泪”(《东方瞭望周刊》记者孙春龙语)。有一次在金三角采访的时候,一位国民党老兵抓住孙春龙的胳膊质问:你们说我们不抗日,说我们是卖国贼,那么你去国殇墓园看一看,我们那么多兄弟是怎么死的?令孙深感震撼而引发一种冲动,发起一场拯救老兵,回归祖国的行动。然而,平均90高龄的老兵的众生百态令人揪心。有的一到故园就抓起一把黄土塞到嘴里,旁人急忙给了他一杯水,让他漱口,他却就着水把土吞咽了;有的濒临生命终点,想得到一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却至死未能如愿;有的离家70年,已说不清家乡在哪里;有的好不容易盼望到了启程的日子,终因体力不支客死他乡而抱憾终身……。远征军遗留在缅甸的一千多人仅剩二、三十人,还在不断地自然减员。他们在国外的60多年大都生活困顿,即便是政策允许归来,却又缺乏最起码的盘缠资金。是一个记者仗义相助,发动社会力量铺平道路,才使部分老兵得以在有生之年重返他们当初出征时跨过的畹汀桥,重新踏上国土。这对于垂暮之年的老兵来说是最大的精神慰藉。但是,更多老兵要么被“专政”、要么已客死他乡,一辈子未能吐出憋屈了多年的闷气。
震撼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其艰苦卓绝难以名状,而急需的抗战物资却大量流入黑市。尤其是用来抢救前方将士生命的药品在后方被官商勾结串通一气,转手高价倒卖,牟取暴利中饱私囊,令人发指。
时间过了七十多年,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其腐败之状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从来不缺英雄,也从来不缺贪官。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坦荡与卑劣在后方激烈交战,上层的政治黑幕和蝇营狗苟令人喷血。联系当今社会的种种丑恶,有过之而无不及,令人撕心裂肺、义愤难平。国民党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共产党解决好了吗?反腐叫了那么多年,制度越订越多,腐败愈演愈烈,作为共产党的一员,我感到羞愧。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清官、忠良总是受排挤,现在依然。党内如此腐败,如何来说明你的先进性?
中华民族为何总是贪欲横行,奸佞当道?英烈们若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在此,任何的辩解都苍白无力。
震撼四:孙立人、杜聿明、卫立煌、郑洞国、廖耀湘等远征军将领,以后的命运多舛。或被蒋介石拘禁,或在解放战争中被俘,比较好的是战败后起义。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本可以为民族作出更加辉煌的贡献,却成为了专制和内战的殉葬品。在一场杀戮中殒命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一群。
震撼五:为了修建作为运输抗战物资生命线的滇缅公路,从缅甸购买了大量建筑材料,其中跨越澜沧江的功果桥需要一批用作跨江吊索的钢筋,每一根长数百米,无法装车,又不能切割,一圈盘起又死沉,人们只得像舞龙那样,将每根钢索每隔4米盘成一个圆圈,穿入杠杆,由人一前一后共抬一圈。就这样,数百人像条巨龙似的将钢索从缅甸的热带丛林,运到奔腾汹涌的澜沧江边,其艰苦卓绝超越想象。
震撼六:中日两国对战死者的不同态度。在密支 那的多个地方,日本人出资修建了不少招魂碑和慰灵塔,以纪念侵略战争中战死的日军;而我们国家许多年里从无人问津。对比之强烈,令人扼腕叹息。
震撼七: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二战老兵,都享受着国家丰厚的养老保障和无上荣光。惟有在中国,许多老兵要独自艰难度日,颤颤巍巍地走过生命中最后的日子。社会有识之士已指出,凡是中华儿女,只要是为民族利益奋斗,就应该获得尊敬。如果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戚继光等都超越了阶级而名垂史册,那么,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也应该超越党派之争或门户之见而被后人所铭记。
以《瞭望周刊》记者孙春龙等发起的拯救远征军老兵的活动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反响和支持,不仅是道义上,而且也有义士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帮助。“与朗朗乾坤相比,个体是那么的渺小,但是,精神却穿越了时空,在当今的开明社会得到了弘扬”(孙春龙博文)。然而,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竟然需要那么漫长的时日和多么巨大的政治胆略啊。在政府的支持下,散落在密支 那等地仅剩的寥寥无几的年逾九旬的垂暮老兵颤颤巍巍跨过中缅边境瑞丽国门,中国武警着军礼服敬礼迎接。(陕西省民政局批准将几名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人定为烈士,虽有一些网民以敌对军队而反对,却赢得多数民众的认同)。中华民族还要在精神上内战吗。
确认抗战牺牲的国民党士兵为“烈士”,这一立场,其实不过是尊重和还原了历史。早在1950年,《内务部关于革命烈士的解释》中就明确指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因参加抗日战争牺牲的国民党官兵(包括空军)确因抗日阵亡者也包括在内。”这是正义,是道德,也是对人的尊重。这种正义,不应再有反复。
于是,一个想法在我心中萌生,专程去云南腾冲,去祭拜国殇墓园里喋血孤魂的先烈,一定要去!以后的一年多里,一直为此冥思苦想而不得解脱。2012年10月,我和飞越关山万重,一起站在国殇墓园竖满三千多墓碑和矗立纪念碑的巨大坟茔前,深深地感受着当年战场上的惨烈——包括众多未成年少年兵英雄的壮烈,同时也感受到被长期扭曲的历史无声的悲鸣。在反攻滇西的战役中,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第53、54军以及许多其他配属和增援部队进攻腾冲。
由于腾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军死守腾冲,战斗极为惨烈。1944年9月14日,中国远征军以牺牲9000多人的代价,终于彻底歼灭了日本腾越(即腾冲)守备队,光复了家园。
腾冲收复后,回乡的腾冲人看到到处都是死难的远征军将士的尸体还来不及掩埋,便全部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计,在腾冲城郊一座小山上参加掩埋国军将士的尸体的工作。这样“国殇墓园”就建立了。有一段时间腾冲人家都没有门板,那是因为门板都捐出来掩埋英烈了。
9000多名阵亡将士的名字都镌刻在这个墓园里,成为了中国抗战最大也是保护最好的公墓之一。文革期间,国殇墓园几乎遭到彻底摧毁。如今又完全修复。同时,墓园里面还新建立起在腾冲和滇西战役阵亡的19名美军官兵的纪念碑和墓地。美国原总统乔治•布什先生为此特发来感谢信。
如今,腾冲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抗战文化和寻觅抗战遗迹基地之一。在这几十场大小战役中,腾冲人民绝地反击,从1944年远征军开始反攻时,抗日县政府便发动46000多民工,运送弹药粮秣,抢修桥梁公路,当向导、救伤员、搞侦察,连老弱妇孺也没有闲着,运送60万斤军粮的任务,就是由他们完成的,前后仅用了不到6天时间,远征军及美军官兵都赞叹说这真是“空前罕见”。在军粮供应不上时,当地民众宁可自己不食或少食,也要将煮好的饭菜,冒着枪林弹雨送到前线。回忆当年,抗日爱国将领卫立煌感慨地说:反攻腾冲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半由于将士用命力摧强寇;半由于腾冲民众大力支援之功。
整个烈士冢共立墓碑3346块,其中包括战死的援华美军人员。此外,在墓门左侧的角落里还筑有埋了四具日军尸骸的土坟,立有黑色“倭冢”二字,也是李根源手书。我在回到门口欲拍下时,却因相机内存不够无法拍摄,顿觉扼腕。
此后一直心有不甘,第三天从银杏村返回腾冲县城时,特留时间再次到墓园,除拍下倭冢外,还将记载着动人故事的运粮途中宁可饿死也不吃军粮的妇人、无力报国绝食而亡的88高龄的寸大进、稚气未脱的少年小兵等栩栩如生、记载下动人故事的雕塑留了影。
至今又是几年过去了,心中的激流汹涌澎湃依然难以平息——还有多少历史应掸去尘埃,还其本来面目。
少年兵雕像 三千墓冢围绕整个山包,此为一角
时任腾冲县长的张问德手书斥日寇书,浩气长存
I tried to post this article 2 days ago, but ran into a lot of troubl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ouble shooting, I posted several versions of in-completed or partial of the article inadvertently. This mistake was noticed yesterday after the full article was eventually posted, so the previous versions were all deleted. Unfortunately, all the comments/suggestion/feedback were gone with the in-completed version of the article. I’m so sorry abou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