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
2016 (39)
2017 (46)
2022 (219)
2025-09-30
今天校友会被告知:老会长昨天已火化。
听后吓了一大跳。
两个星期后将举办追思会,大家已经报名;到时候是瞻仰遗容,陪着走完最后一程到墓地安葬,怎么现在已火化了。
校友们之间也讨论过:从去世到追思会要三个星期,会不会太长?一般都是早点入土为安,会不会是教堂安排不过来。
大家都不忍打搅家人,尤其是老会长夫人,所以,并没有密切联系。
后面想想,这可能也是老会长刻意的安排,这符合他的为人。
老会长是一个很低调,并且什么都想的很周全的人;他希望葬礼在家人间举行,追思会留给亲朋好友们相聚。
他在去世前一天,特意嘱咐现任会长把周末聚会的餐费和今年的会费交了;之前两个月,还陆续把一些藏品赠与好友。
他可能不希望遗体告别这种张扬的场面,而喜欢家庭的小范围的温馨画面。
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不给他人添麻烦的人,什么都想好了,也什么都安排好了。
这让我想起余华的《活着》,最后家人都死的差不多光光的时候,富贵已没了悲哀,只有对曾有的生活美好的回忆,以及被生活磨就的平淡;说起自己的媳妇,其意差不多是这样:她死的好啊,死的干净,死后不给别人说事,不像村长里的一些媳妇,死后还被人唠叨。
打拳的老师傅和老会长是同一类人,都是低调处事。老会长坚持要在公园里办生日聚会,比他大15天的S师傅家人要在餐厅大操大办,后面老师傅的生日几代同堂过的浓重且温馨,苏师傅的生日光收取高额餐费就被人说事。
所以,生前要做个清醒的人,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不给被人添麻烦,也不留给别人可以议论的话题。
做一个走的干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