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返乡记-梅花女传奇(六)望尽梅花不见梅

(2017-01-14 17:31:58) 下一个

几年来,陆陆续续写了很多家族故事的片段,几乎篇篇上了《文学城》头版,唯独没写梅花女的传奇。

她是我内心深处最温柔最伤感的部分,我没有她生前的照片和录音,不见其人,不闻其声,动笔写她前,至少应该去她的故乡看看吧。我心里踌躇着,一直没有动笔。

去之前,我特地百度了一下,发现长乐梅花古城是明朝洪武年间为抗倭而建造的军事重镇,古时盛产梅花。“梅城弄笛”乃吴航十二景之一,有诗为证:“梅花丛里斗城悬,傍水依山四面研。长笛一声倚重阁,清音几曲入云天。兴来掩仰情何极,吹到悠扬怨亦消。最喜月明风静候,楼中有句忆青莲。”

大学校友良锦的哥哥施大哥,还有他的朋友刘大哥和邻家小弟小施是长乐本地人,陪着我们一起去了梅花古城。近几十年来,由于掠夺性的捕捞,梅花近海已经很难大规模收获到海产,居民或迁出,或该行,梅花古城不复当年耕海牧渔的盛景。城外的沙滩几乎空无一人,花蛤小螃蟹唾手可得的景象只存在老辈人美妙的记忆中了。

古城地势比较高,外城墙上爬满了绿色的青藤。我们拾级而上,转过高低略有不平的石板路,方才进了梅花古城的唯一一条大路。古城是环山而建的,唯一的大路也只有两米多宽。城里有的房屋是解放前建的,保留有三进或者四进的格局,后院有水井,有的房屋是解放后建的。大多数的建筑都已残败了,人去楼空,或者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住在里面。某些破楼房里住的是外地民工。传说中固若金汤的古城墙如今只剩下一段墙垣,连着城门。城门全由石块垒筑,呈拱形,依旧坚实。我们围着城走了一圈,没有见到十里梅花的美景,如今的梅花城,梅树只是零星几棵,有点名不副实。

施大哥说,梅花的女子是全长乐最漂亮的,皮肤白皙,怎么也晒不黑,实在不像海边出生的女子,不知是否和常年关在屋子里补渔网不晒太阳有关。我想起母亲家族的梅花女皎洁如月光的精致面庞,微丰的嘴唇以及弯弯的柳叶眉。她的儿子一谔以及孙女凤鸣几乎完全继承了她的相貌,长得非常标致,令人过目不忘。小时候我常常纳闷:为什么外公家族的人生在长乐海边,却一点不像福建海边的面色黎黑的渔民。流连于梅花城时,我忽然想明白了:梅花古城里的居民大多是古时因战乱南迁的北方汉人的后裔,至今还保留着中原汉人的血统和外表。

我问施大哥:“梅花镇的大姓是什么?”几十年来,我一直为不知道梅花女的姓氏而耿耿于怀。

施大哥说:“梅花镇有一百多个姓......",这个回答等于没有答案。

我心中神圣的梅花女啊,哪儿才是你的祖屋?哪块青石板留下你跫跫的足音?哪块石壁还回荡着你朗朗的笑声?你一言九鼎敢作敢当的性格是否源自城中处处隐现的刀光剑影?想你的时候,是否非要等到夜月晶莹天水一色,你从天国吹来的数声风笛,有如龙吟,盘旋在拍打古城的潮汐上方?

走出古城,随着施大哥的车子来到城外的海滩,我的眼睛因极度的相思开始发潮。数十艘小渔船正悠闲地停在新建的码头。我在岸边极目远眺,不知是不是因为角度不对,始终不见《长乐县》上描述的“岛屿错落,碟周遭,万顷鸿冥,渺不知其所际,遥望琉球,青烟几点”。

今日的梅花古城有些萧疏落寞,但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向往与热爱。“此生长相许,却作梅花人。”爱上梅花城,不是因为城里广纳清风朗月的门窗,以及可挑烟雨苍霞的飞檐。那位如梅花般高洁刚烈的女子,三十年来始终出现在我迷蒙的梦中,促我写下一篇《梅花女传奇》,才是牵引我走向古城的真正精神动力。

(梅花古城的外墙爬满青藤)

(古城地势比较高,要石阶而上才能进城)

(城里唯一的大路只有两米宽)

(城里保留的一小段古城墙)

(梅花古城城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hua_3竹 回复 悄悄话 如果都是由北方南迁而来的人,应该就是杂姓的了
南小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八闽子弟' 的评论 : 我只去了半天,匆匆太匆匆,以后还要回去的,带着孩子一起去凭吊先人
南小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八闽子弟' 的评论 : 我只去了半天,匆匆太匆匆,以后还要回去的,带着孩子一起去凭吊先人
八闽子弟 回复 悄悄话 看着照片都很熟悉,梅花是杂姓,金峰梅花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