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那段吃虾的日子

(2016-11-05 18:36:25) 下一个

十几年前,我独自一人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去了北欧留学。刚到学校的第二天,我在校园里碰到了一位热心的留学大叔,是来自广州的访问学者。大叔领着我去了一趟学校附近的大超市,介绍说:“超市里的东西好贵,只有两样食品又便宜又营养。一是冰冻北极虾,一盒够吃好几顿,才三十克朗,二是西人碰也不碰的上好猪排骨,一大袋才十五克朗,便宜我们这些中国人了。”

 

那个时代还没有产生富二代,出去留学的大多为囊中羞涩的学子,要精打细算过日子。我牢牢记着大叔的教诲,顿顿在家煮中餐吃,几乎天天吃北极虾。北极虾产自北极附近的海域,个头不大,有淡淡的甜味。活蹦乱跳的虾被捕捞上来后,马上在船上进行预煮、分级、冷冻、包装,整个加工过程不到半小时,这就充分保证了虾的新鲜度。挪威北部的海域盛产北极虾,因为产量太多了,超市里的批发价格特别便宜,鞋盒大小的一箱冰冻北极虾的售价仅为三十挪威克朗。回到家,烧好热水,将冻虾泡上两分钟便可起锅。泡得太久,虾肉就老了,不好吃。北极虾的头部最美味,那里的膏一粒一粒的,有嚼头,有点像福建长乐地区著名的梅花蟹的味道。

 

我在挪威呆了一年,吃了一年的北极虾。年轻真好,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担心“三高”问题。出国前,我特地烫了一个极其时髦的爆炸头。出国后,我每天风风火火骑自行车去上学。尽管我用一个淡蓝色的发夹将头发扎起来,一头乱发仍不受管束,在风中飘扬。有一天我一路哼着歌,从斜坡冲了下去,却和一个迎面骑车而来的十二岁小女孩重重地撞上了。我俩同时从车上摔了下来,屁股着地,疼得眼冒金星。好容易挣扎着爬起,我和小姑娘相视大笑。我的邻居目睹了一切,拿我“开涮”:“你哪像二十几岁的姑娘?小小的个子,骑单车时好鲁莽,我远远看着,以为你才十二岁呢!”

 

毕业后,我来到加拿大,在生活的重压下迅速成熟,性格沉稳了很多,几乎不骑单车了,也没有了吃虾的欲望。留学时天天吃北极虾,吃得没了胃口,尽管身边的朋友不断怂恿,赞BC省的斑点虾体大、肉肥、外表华美,吃起来鲜爽回甜,我却很长时间提不起尝鲜的兴致。我开始由衷佩服齐白石的毅力,他从年轻时就在案头养虾,天天画虾。六十岁前主要摹古,没有自己的画风。从六十二岁起,他画的虾外形逼真,但缺乏动感和半透明的质感。六十六岁后,他提高了表现技法,虾体始现透明质感。七十岁后,虾的形象日臻完美。到八十岁后,他画的虾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精确的体态,富于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艺术造形中讲求的“形、质、动”三要素都臻于完美。

 

我天天吃虾的时候,却没有钻研虾的各种做法,把自己变成美食家。可见,只有怀着赤子之心的人,才会在每天单调重复的生活中,对着腾跃嬉戏的某种特定的小生物,或凝神注视,或潇洒挥墨,花数十年的光阴领悟艺术的真谛。

 

不过,我这个热爱花草之人倒是在温哥华见识到了两种“虾花”(shrimp plant)。一种是产于秘鲁的黄虾花(golden shrimp plant,学名Pachystachys lutea),茎顶的穗状花序的重叠黄色苞片如金黄色的小虾,白色的二唇形小花从苞片里悄悄地探出头。另一种是产于墨西哥的“墨西哥虾花”(Mexican Shrimp Plant, 学名Justicia brandegeeana),苞片是红棕色或粉色的,花序弯曲微翘,与黄虾花相比,更像一只虾。

 

两种热带草本花在温哥华适合盆栽,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就必须移至温暖的室内,所以我在户外见到虾花的次数并不多。两种虾花都太惊艳了,我打算种上几盆。

 


注:黄虾花,株型矮小,株高20-40厘米,小巧玲珑,喻之为袖珍花卉。茎分枝多,叶片椭圆形,叶对生,穗状花序顶生,苞片重叠,金黄色,花冠白色,伸出苞片,二唇形。花聚生于茎端,由黄色苞片层叠而成,长6厘米,从中开出白色小花,虾状。

(墨西哥虾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好文,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