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南小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纯真年代的幸运事之二:杨的故事

(2014-10-07 07:24:35) 下一个
杨每天都往大宝的午餐盒里塞很多吃的,大宝根本吃不完,次次都剩了回来。我提醒杨减少份量避免浪费,杨不听,说:“宁可剩了,也不能饿肚子,饿肚子的滋味难受啊。”他的固执总让我觉得童年时的阴影往往笼罩了人的一生。
杨上小学时常常饿肚子。作为一个铁路局的孩子,到地方小学上课可是一件辛苦事。杨每天五点就起床了,匆匆吃完稀饭,一路小跑着到车站坐将近一小时的公车进城。到站后杨还要走十分钟才到学校。他通常是全校最早到的学生之一。来早的时候,杨便坐在操场边那棵有着百年树龄的巨大梨树下看书,他喜欢洁白梨花拂了一身还满的感觉,喜欢听鸟儿在浓密的绿荫间啁啾的鸣唱。
可是这种美妙的感觉马上被渐渐袭来的饥饿感给侵蚀了。杨的早餐是稀饭油条,赶了大老远的路进城上课,两节课过后,杨的肚子就开始咕咕叫。家里没有吃零食的习惯,父母都是农村来的苦孩子,经济负担很重,不到月底钱就花光了,都是靠向邻居借钱才勉强过了月底,下个月初发了工资再还钱。
杨在学校里常常饿得头晕眼花冒虚汗,却在父母面前只字不提。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杨不想给给因为经济拮据生活在巨大压力下的母亲再添愁容。
何况,比饿肚子更可怕的是,老校长会没有任何预兆的出现在杨的教室里,嘴里喊着“大义灭亲”,要把杨揪出教室,赶回铁路。 

老校长是杨拐弯抹角的远房亲戚。杨是铁路员工的孩子,不属于地方编制,杨上的是铁路幼儿园,铁路小学。杨是铁路小学的第一名,老师眼中极有天分的孩子。
杨母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一边赤脚种地一边上学,竟然考进了工科大学,其数学天赋让许多男生汗颜。杨母是土木工程师,指挥着一帮大男人们下工地,调度有方,“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杨母也是孟母似的妈妈。铁路系统鱼龙混杂,除了有杨母这样的大学生,还有很多铁路工人和火车司机,文化程度不高。杨母不愿自己的儿子混在一群家庭文化素质不高的孩子当中,下决心把孩子送到体制外的地方重点小学。
于是杨母四处打探,终于发现自己的远房亲戚在市中心的重点小学当校长。杨母兴冲冲地拿着儿子闪亮的成绩单登门拜访了。
校长是极其清廉正直的老干部,当场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杨母转学的要求。他说杨是铁路系统的,上地方小学不符合国家规定。他是杨的亲戚,更不能徇私。杨母铩羽而归,很是不甘,于是又不断托人帮忙,终于求到了在重点小学任教的黄老师身上。 

杨母家贫,根本无钱买重礼,唯一引以为豪的是儿子漂亮的成绩单。她拿着孩子的成绩单去见黄老师,试图说服老师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出色,一定能为学校争光。
黄老师冷笑一声,道:“普通小学的优秀生,哪能和我的学生比?”杨母统领千军万马惯了,在工地上一向说了算。被黄老师这么一将,火气上来了,也忘了要放低姿态求人的道理,提高了嗓门说:“你凭什么贬低我儿?你不信,可以考考他。如果他不行,我们马上就走,绝不烦你。”
于是杨母带着儿子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拿出一份本校的考卷给杨。杨很快做完了,几乎全对。老师开始狐疑地看着他,对杨母说:“八成是我们学校的考卷传到了你们那儿,你们事先做了。”
杨母顶了一句:“我儿优秀,为什么要偷你的考卷?不信你当场出题考考他。”
老师果真又出了几题,杨全答对了。老师开始到杨刮目相看,对杨母说:“这孩子我要定了,你们马上办转学手续。”
杨母喜出望外,同时又担心校长阻挠,这才嗫嚅地提起在校长那儿吃闭门羹的事。
黄老师说:“不怕,我自有办法,不会让校长发现的。” 

杨终于在黄老师的帮助下,避开校长,顺利地办好转学手续。
杨的学业很突出,是班上唯一能够和沈(后来的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得主)抗衡的学生。黄老师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慧眼识珠,从鱼龙混杂的铁路小学引进了好苗子。
可惜杨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被校长发现了。校长是典型的共产党老干部,奉公守法,自己的远房亲戚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走后门”混进了重点小学,顿时让他无地自容。他同黄老师吵了一架,黄老师爱才,坚决不同意把杨退回铁路小学。校长也不善罢甘休, 于是趁着杨上课的时候,来教室抓人,说要大义灭亲, 坚决把杨退回铁路,杜绝“走后门”的歪风邪气。
校长一来,杨的头皮就发紧,本来已经饿得眼冒金星,再加焦虑紧张,几乎都瘫在桌上直不起腰来。
黄老师很倔强,寸步不让。她在走廊上截住校长,大声争执,杨听到她说:“只要我还当班主任,你就休想赶他走。杨是好苗子,我不能耽误了他。”
黄老师一向泼辣强势,校长是绵里藏针型,两人几回合的较量,校长都败下阵来,也渐渐不来找事了,只是对杨母相当不满,本来的亲戚关系就比较疏离,后来就干脆不来往了。
小学初考,杨以全校最高分进了省里最好的重点中学,终于回报了老师的知遇之恩。 

黄老师安排我和杨同桌时,我对他无甚好感。他不爱说话,总是紧紧抿着唇,有一股清高倔强的劲头。
上大学后,每年的寒暑假我都组织小学同班回母校探望老师。我的家离小学母校最近,每次都早早地去了。杨每次都大老远从铁路局赶来,静静地和老师呆在一起。我对这个男生的印象开始改观,觉察到他沉默清高的外表下也有颗感恩的心。
好多年后,杨对我说,他今天的幸福生活,靠了两个女人的成全:一个是他的母亲,有着百折不饶的精神,坚持送他去城里的重点小学,使他有幸结识了一帮素质极高的朋友。另一个是黄老师,爱才不爱钱,对他这位来自清寒的臭老九家的孩子百般呵护。“当我饿着肚子时,看到老师在走廊外阻着校长不让他赶我走,心里暖烘烘的。尤其她安排了成绩最好的女孩和我同桌,注定了我和太太今生的缘分,她是我的贵人啊!”杨说。
杨不太喜欢大宝上的是男校,“他没法在学校认识将来的太太啦。”杨遗憾地说。
看来童年挨饿给他留下难忘的阴影,童年时的好运也让他弥足珍惜生活赐予的一切美好。
愿我们都成为每个孩子的贵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觅音 回复 悄悄话 楼主的文笔很好。
南小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觅音' 的评论 :我们在加拿大。
觅音 回复 悄悄话 美国也有男校?第一次听说。BTW,我也是从福州来的.
lililin 回复 悄悄话 很感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